奶茶風味學──從認識產區風土到如何挑選茶、奶、水、糖,詳解沖泡、調飲、鍋煮等各式沖煮技巧,學會以紮實工序調製一杯職人級精品奶茶 (電子書)

奶茶風味學──從認識產區風土到如何挑選茶、奶、水、糖,詳解沖泡、調飲、鍋煮等各式沖煮技巧,學會以紮實工序調製一杯職人級精品奶茶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震忠
图书标签:
  • 奶茶
  • 饮品
  • 美食
  • 烹饪
  • DIY
  • 电子书
  • 风味
  • 冲泡
  • 调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茶與奶的美好相遇
茶葉、水、奶、糖,解析奶茶的四大風味元素,
解構杯中迷人滋味
在家調製出一杯層層綻放韻味的獨特精品奶茶,
讓奶茶融入日常生活中


究竟是先加奶還是先加茶?
茶水是否有黃金比例?
茶奶該如何取得平衡?
如何挑選基底茶?
製作奶茶的型態?工序與要領?
奶茶與甜點的搭配原則?

一杯有內涵的奶茶,製作工序要掌握相關要領,
從挑選茶、奶、水、糖,
到運用沖泡式、調飲式、鍋煮式等沖煮技巧
盡可能表現本質風味,
凸顯茶韻及融合後的和諧口感,
風味緩緩交融,滋味暖暖甜甜,
茶的恬靜,有了鮮奶佐入,更富質感與溫潤。

奶茶改變你我的品飲樣貌,帶領更多人進入喝茶的世界。
要感受奶茶的美麗,必需先從喝乾淨的茶開始!
而奶茶的純粹美好,常常不是文字所能及的,
練習沖泡,好好沖泡,靜心品飲,
試著創作一杯屬於自己的奶茶,
以乾淨滋味的奶茶融入日常,
讓奶茶的美好與極致,
在記憶中永遠停駐。

調製奶茶的方式
簡單易作的沖泡式鮮奶茶
豐富變化的調飲式鮮奶茶
職人精神的鍋煮式奶茶
奶泡綿綿的拿鐵式奶茶

奶茶與甜點的搭配
西式經典午茶甜點
創新潮流甜點
日式和風甜點
臺式復刻甜點

【香濃推薦】
吳安琪(TVBS主播)
徐仲(知名飲食文化工作者)
顧瑋(臺灣食材與風味創業家)
(依姓名筆劃排序)
 
匠心独“煮”:深度探索茶饮的艺术与科学 (请注意:以下内容为一本关于茶饮制作的专业书籍的简介,其内容与您提供的书名《奶茶風味學──從認識產區風土到如何挑選茶、奶、水、糖,詳解沖泡、調飲、鍋煮等各式沖煮技巧,學會以紮實工序調製一杯職人級精品奶茶》所涵盖的“奶茶”范畴无关。本书将聚焦于更广阔的茶饮世界,涵盖传统茶类、现代萃取技术、风味理论及饮品设计。) --- 卷首语:从茶园到茶杯的哲学之旅 在这个追求即时满足的时代,一杯真正意义上的“好茶”已成为一种稀缺的体验。它不仅仅是口渴时的解药,更是对风土的理解、对工艺的敬畏,以及对平衡艺术的掌握。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超越大众饮品的表象,深入探究茶饮制作的底层逻辑与高阶技术。我们不局限于单一品类,而是以广博的视野,构建一个完整的茶饮知识体系,让每一位制作者——无论您是立志开店的创业者,还是热爱钻研的家庭爱好者——都能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可量化的风味调配模型。 本书的哲学核心在于“知其所以然,方能做到极致”。我们相信,只有彻底理解原料的特性、环境的影响以及萃取的物理化学过程,才能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依旧能稳定地输出高品质的饮品。 --- 第一部:本源探析——茶树的生长与分类的精微 本部分将彻底解构“茶”这一核心原料的生命周期与化学构成,为后续的调配工作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第一章:风土的烙印:茶树的地理与生物学 品种的基因库: 探讨大叶种(如云南大叶种、台湾古茶树)与小叶种(如福鼎白茶、日本茶)在内含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上的差异,及其如何决定茶汤的骨架和口感。 微气候的雕刻: 深度解析海拔、光照(遮蔽技术)、土壤酸碱度对茶叶风味物质积累的关键影响。我们将详细介绍高山茶、平地茶的典型风味谱,并对比台湾、中国大陆、印度及斯里兰卡等主要产区在气候条件下的独特产物。 采摘与季节性: 区分“明前”、“雨前”的化学含义,以及春、夏、秋、冬茶在内含物浓度和香气形成上的巨大差异。 第二章:六大茶类的工艺光谱与风味指纹 我们摒弃传统上简单的“红绿黄白乌青”分类法,转而从氧化(酶促褐变)程度这一核心工艺指标入手,构建一个连续的工艺谱系。 不发酵的纯粹: 绿茶的“杀青”技术:锅炒、蒸汽杀青(如日本玉露)的温度曲线控制,如何锁定叶绿素与氨基酸,以及不同杀青工艺对“豆香”、“海苔香”的形成机制分析。 发酵的艺术: 乌龙茶的“做青”:解析萎凋、摇青、闷黄等步骤对茶多酚的转化效率,以及不同程度的“半发酵”如何塑造花香、果香乃至焙火香。 全发酵的深度: 红茶(全发酵茶)的“揉捻”与“发酵”环境控制,如何促使茶黄素、茶红素的生成,从而构建出醇厚、甜润的口感基底。 后发酵的陈化: 普洱茶(黑茶)的微生物作用:湿仓与干仓对微生物菌群落的影响,以及转化过程中关键风味物质(如地枺素)的生成路径。 --- 第二部:萃取的科学——水、温度与接触时间的精密计算 这是决定一杯茶最终风味能否完美呈现的关键环节。本部分将深入到物理化学层面,揭示萃取效率的奥秘。 第三章:水的哲学:溶剂的纯净度与矿物质配比 水占据一杯茶的98%以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硬度与TDS(总溶解固形物): 解释不同矿物质(钙、镁离子)如何与茶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影响茶汤的澄清度、涩感和香气释放。硬水与软水对不同茶类(如浓郁的红茶与细腻的绿茶)的影响差异化分析。 pH值与萃取: 探究酸碱度对咖啡碱和儿茶素溶解度的影响,提供优化水质的实用建议(如过滤、静置法)。 水的温度控制: 深入探讨水的沸点、汽化点与热传导效率,建立“目标风味”与“理想水温”之间的对应模型。例如,为何需要95°C萃取高醇厚度,而80°C才能释放特定花香。 第四章:冲泡动力学:溶解、渗透与流体力学 本章将使用流体力学和溶解动力学的原理,指导操作者优化冲泡流程。 茶叶形态与展平率: 散叶茶、球形茶、紧压茶的舒展(展平)时间差异分析,以及如何通过预浸泡或“洗茶”的技巧来准备最佳的萃取环境。 冲泡器具的物质迁移: 陶瓷、玻璃、紫砂、不锈钢等不同材质对热量保持与香气吸附的差异,以及对萃取终点的微妙影响。 多段式萃取理论(多泡法): 解释为什么第一泡、第二泡和后续茶汤的成分比例会急剧变化,并提供一套精确计算多泡出汤时间的流程表,确保每一杯的浓度一致性。 冷萃(Cold Brew)的化学优势: 深度解析低温萃取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溶出,从而获得极度顺滑、低苦涩的茶汤基底。 --- 第三部:风味重构——调配、平衡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 本部分将视角从单品茶的制作,扩展到复杂饮品的系统设计,强调创造性与精确性的结合。 第五章:风味轮的构建与对比品鉴法 感官训练: 系统介绍全球通用的“茶风味轮”,教会读者识别和量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风味特征(如麦芽香、烘焙感、柑橘调、木质香)。 风味对比矩阵: 通过对比同一产区、不同工艺或不同产区、相同工艺的茶样,训练读者对“风味变量”的敏感度。 风味掩蔽与提升: 如何利用特定物质(如天然香料、新鲜水果的酸度)来平衡茶汤中不希望出现的杂味或涩感,同时最大化核心香气。 第六章:饮品结构的稳定与创新设计 本章聚焦于如何将萃取的茶汤转化为稳定的、具有商业可行性的饮品结构。 甜味剂的化学应用: 深入分析蔗糖、果糖、葡萄糖浆、代糖(如赤藓糖醇)的甜度曲线、粘度和热稳定性。讨论不同糖浆在冷饮和热饮中的最佳添加时机与浓度。 酸度与稳定剂: 如何利用柠檬酸、苹果酸等平衡茶汤的厚重感,并讨论乳化剂在制作“奶盖”或特殊悬浮液中的作用机制,确保饮品的长期稳定不分层。 无茶基底的实验: 探讨使用花草茶(Tisanes)、发酵饮品(如康普茶)作为茶汤替代或补充的可能性,拓宽饮品设计的边界。 第七章:传统与现代的交汇:锅煮、蒸汽与高压萃取 本书收录了超越传统手冲的、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现代制茶与萃取技术。 锅煮的魔力: 详细解析“港式奶茶”中,使用“撞茶”(拉茶)工艺对茶汤的充氧、降温与乳化作用,以及使用不同滤布对面茶口感的影响。锅煮过程中,牛奶与茶汤的蛋白质变性与融合过程分析。 蒸汽与高压萃取(类意式浓缩): 探讨使用高压蒸汽或意式浓缩机(Espresso Machine)萃取高浓度茶液的可行性与挑战。分析高压下对咖啡碱和茶多酚的萃取效率,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研磨度和压力来控制苦涩度,以制作出适用于调配的“茶底浓缩液”。 --- 结语:实践出真知 茶饮的制作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门科学。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与操作细节,旨在为您提供一把解构和重塑风味的钥匙。我们鼓励读者放下既有的经验束缚,通过系统的实验与严谨的记录,在每一次的冲泡与调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味黄金点”。真正的匠人精神,在于对细节的执着和对无限可能性的探索。愿您在茶香缭绕中,找到制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邱震忠
麗采蝶茶館創辦人。多年來親赴產地尋茶獵茶,深究頂級莊園的風土條件及工藝風格,秉持「科學為體,風味為用,生活為趣」精神,分享莊園茶品味樂趣。其所經營的麗采蝶茶館,東西融合,首創中式沖茶技法手沖西式大壺,傳遞莊園茶豐富完整的單品風味;並以獨創「九字訣」工序,鍋煮奶茶,寫意實做不花俏。在茶路旅途上,擁抱著「越是簡單,越要紮實;越是純粹,越是美好」的理念!

相關著作:《深入大吉嶺,探尋頂級莊園紅茶》

韓奕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致力於正確的茶葉知識傳遞,研究食物與農業創新、文化創意產業、傳產轉型。深度品味生活的飲品界講師、飲品專業領域部落客,幫助人們學習開啟五感中的視覺、嗅覺、味覺!擅長於茶葉風土、茶包學、茶調酒、香料學、品水、鍋煮奶茶、連鎖加盟飲品專業。
身為品茶師的座右銘:萬物皆可入茶。


图书目录


【作者序】
品味一杯奶茶的純粹與美好/邱震忠(Roy)
將喝茶文化變成生活習慣/韓奕
老少咸宜、兼容並蓄的茶奶協奏曲/林俊言

【推薦序】
知味品味玩味/徐仲(知名飲食文化工作者)
開啟品味生活的美感習作/顧瑋(臺灣食材與風味創業家)
加入鮮奶,不是要遮掩,而是互相加分/吳安琪(TVBS 主播)

Chapter 1  世界奶茶風味誌
1-1 奶茶的美麗與魅力
奶茶的起源/Milk In first?Milk in after?先加奶?還是先倒茶?
1-2 世界奶茶人文風味
西藏酥油奶茶/新疆酸奶茶/蒙古奶茶/印度香料奶茶/荷蘭歐陸式奶茶/德國東弗里斯蘭奶茶/土耳其奶茶/港式絲襪奶茶、鴛鴦奶茶/泰國奶茶/緬甸奶茶/馬來西亞拉茶、海南茶/臺灣珍珠奶茶、奶蓋茶

Chapter 2  奶茶風味學
2-1 認識茶?品味茶
國際茶葉分類/國際紅茶產制規範/紅茶產製等級及工序/從紅茶產區標章認識茶風味/原產地認證/原味紅茶風味超乎想像/國際品牌經典茶款特色/選擇一款自己喜愛的奶茶基底
2-2 認識奶?品味奶
常見的奶製品/鮮奶的殺菌方式/單一乳源鮮奶漸成風潮
2-3 認識甜?品味甜
醣與糖的差別/人工甜與天然甜
2-4 認識水?品味水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礦物質(軟硬水之分)/酸鹼值/品水/選水

Chapter 3 奶茶之道
3-1 製作美味奶茶的簡單訣竅
生活為趣/風味為用/科學為體/風味鮮明的基底茶/適當的茶奶比例/糖的選擇與用量
3-2 調製美味奶茶的方式
沖泡式奶茶/鍋煮式奶茶/調飲式鮮奶茶/拿鐵式奶茶(奶蓋茶)
3-3 製作美味奶茶的工具

Chapter 4 節氣奶茶饗宴
立春雨水
英式香濃鮮奶茶/大吉嶺麝香夏摘鍋煮奶茶
驚蟄春分
正欉鐵觀音鍋煮奶茶/柴燒黑糖紅茶拿鐵
清明穀雨
日月潭夏摘紅玉鍋煮奶茶/手刷日式抹茶拿鐵
立夏小滿
有機四季春烏龍清奶茶/大吉嶺中國小葉種春茶拿鐵
芒種夏至
有機大吉嶺蜂蜜冰磚春奶茶/有機高山烏龍蜂蜜清奶茶
小暑大暑
仲夏紅茶奶昔/巨峰葡萄高山烏龍茶奶昔
立秋處暑
青森蘋果紅茶冰拿鐵/漂浮手刷日式抹茶
白露秋分
大吉嶺夏摘謎境紅茶拿鐵/錫蘭Nuwara Eliya 紅茶可可拿鐵
寒露霜降
義式咖啡黑糖奶茶/柴燒凍頂烏龍拿鐵
立冬小雪
錫蘭烏巴鍋煮奶茶/竹薑黑糖鍋煮奶茶
大雪冬至
大吉嶺鑽石鍋煮奶茶/大吉嶺紅寶石紅茶拿鐵
小寒大寒
冬季香料奶茶戀曲

Chapter 5 午茶時光
茶與甜點的組合搭配/從風味上搭配/從質地口感上搭配/西式經典午茶甜點/創新潮流甜點&日式和風甜點/臺式懷舊復刻甜點/調製一杯專屬於自己的奶茶吧!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592630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5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6.2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一】
知味品味玩味/徐仲(知名飲食文化工作者)

ROY是同道中人啊!拿到書稿略為翻閱,感動湧上心頭,是眾裡尋他的驚喜,也是他鄉遇故知的親切味兒。

坊間談飲說食的書籍甚多,但少有能「簡中求繁」的概念,也就是將簡單複雜化,大部分皆是將複雜簡單化,只求讀者入門,不求大道相謀。

我認為「簡中求繁」是型塑職人精神的基礎,簡單之所以不簡單,是在於對極致的追求,或是一盤炒飯,又或是一份壽司,將建構風味的變因逐個拆開分析,追尋每一個提升的可能,看來手段繁複,卻是追求飲食深度化的捷徑。

於是所以,當ROY談奶茶,先以「知味」觀點切入,用溫度變化的科學思維,探討先加奶或先加茶的差異,再用宏觀態度,解釋各地不同奶茶文化的風土個性,彰顯滋味之於奶茶的多元性,故以知味。

接著談「品味」,將奶茶的原料拆解分析,分為茶葉品種、牛奶品質、砂糖選擇、水質等變因,思維多種組合堆疊的可能性,透過品嚐分析追求極致感。

最後談「玩味」,以節氣的概念和甜品搭配,讓奶茶融入生活,信手拈來,皆是對美好的觀點。

如是種種,知味品味玩味,以一本書談一杯奶茶,說的不僅是滋味,而是一種做學問的態度,也是一種有深度的生活態度。

因為所以,鄭重推薦。


【推薦序二】
開啟品味生活的美感習作/ 顧瑋(臺灣食材與風味創業家)

認識麗采蝶,喝麗采蝶的茶,跟麗采蝶學紅茶,至今應該有超過十年的時間。這十年裡,始終不變的,是麗采蝶對於精品紅茶風味的極致講究;年復一年親至產地選茶,風土、品種、工藝,直到一杯茶端上來之前無數次的精挑細選,這些不計代價的細密與用心,你真的在那杯茶裡,喝得出來,紅茶如是,奶茶更如是。

從印度的精品莊園紅茶的價值系統,到不同類型、不同發酵程度茶品的特性分析,延伸至奶茶風味調飲的應用邏輯與風格建立,本書深入淺出地將品味的塑成內化至最多元且最日常的奶茶之中,跳脫既有的框架,巧妙整合國外莊園紅茶的風土工藝與華人的習茶品味,並創新發展出二十四節氣品飲的臺式旬茶生活美學。

不同於坊間手搖飲的設定,麗采蝶將自己多年精研精品莊園茶品的價值標準,貫徹至奶茶的本格設定。從最基本茶底的認識與挑選、沖泡的方式、奶的種類與分量、糖風味的選擇,一杯奶茶可以乘載多少風味可能性,如何在日常裡品出細膩的生活質地,如何在講究裡涵養出新意與興味,這些日復一日精煉後的作品,作者傾囊與讀者分享,一點兒都沒有藏私。

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喝好茶泡好茶的書,更是以奶茶為名發展出的風味開放題,從每日好好沖煮一杯奶茶,開啟品味生活的美感習作。

【推薦序三】
加入鮮奶,不是要遮掩,而是互相加分/吳安琪(TVBS主播)

「在茶中加入奶,是對茶葉品質的質疑」,書裡提到土耳其人是這樣看奶茶的,其實我本來也這麼想。

還記得當年第一次去拜訪Roy的茶館──那時臺灣剛把從日治時代開始的紅茶栽種歷史疏理出來,加上茶改場推出了臺灣特有的臺茶18號,一時紅茶話題熱鬧非凡,但當時我對紅茶的感覺……就是紅茶嘛。直到喝了Roy從大吉嶺帶回的莊園紅茶,「原來紅茶可以這樣細膩精緻!」當時心裡滿是驚訝讚歎,覺得人生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從此就不時跑去Roy的茶館,品好茶之外,也聽他們聊去喜馬拉雅山邊找茶,或驚險或有趣的各種經歷,聽他們如何憑著每杯短短幾秒的啜飲,挑出當年最佳茶葉,進一步以過人的品味及製茶知識,折服那些莊園主人,並且搶標下稀有珍貴的茶品,讓國際頂尖茶人也不得不注意到臺灣的實力。這說來也是為臺灣爭光呢,而這樣的事,Roy跟夥伴默默做了很多年。

只是,也就因為那些莊園茶滋味如此精巧、取得如此不易,有好一陣子Roy的茶館對於搭配的點心無比挑剔,眼看著其他店家不時以繽紛糕點吸引人潮,Roy跟夥伴們不為所動:莊園茶的細膩風味,可不能被那些鮮奶油、精製糖糟蹋啊!我可以想像他搖手指的樣子。在他的茶館裡,喝下午茶的重點,就是茶。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聽說Roy要出奶茶書時,驚訝到好久回不了神的原因。不過先把書稿看過後,發現Roy還真是寫出了一本內容豐富的奶茶書──他除了清楚也簡要地說明莊園茶的辨別選購,還有好幾篇奶茶典故,讓人興味盎然地一路看下去,然後重點來了,原來他還針對各節氣推出不同的奶茶配方,運用的則有大吉嶺茶、錫蘭茶、也有臺灣茶。我翻到屬於大雪、冬至的「大吉嶺鑽石鍋煮奶茶」,原本我偏好清雅茶品,沒想到書中選用的爾利亞莊園寶石系列,在我依樣畫葫蘆之後,過去覺得稍濃重的風味,居然轉化出溫潤療癒的核桃香,讓人在品飲時不由得泛出微笑──原來加入鮮奶,不是要遮掩,而是互相加分呢。

是說書裡對這款奶茶,還描述了「冷霜滋味」、「沁甜涼韻」,那是怎麼樣的風味啊?Roy,我作業交了,可以煮給我喝喝看嗎?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