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不焦慮:96種讓心靈新陳代謝的好方法(新裝雙色版) (電子書)

練習不焦慮:96種讓心靈新陳代謝的好方法(新裝雙色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有川真由美
圖書標籤:
  • 焦慮
  • 自我提升
  • 心理健康
  • 情緒管理
  • 正念
  • 放鬆技巧
  • 生活技巧
  • 個人成長
  • 新陳代謝
  • 心靈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練習不生氣》最強姊妹作!
作者有川真由美特為颱灣讀者撰寫新序+全書全新排版套色,帶給讀者嶄新麵貌。
 
  心靈隻要有餘裕,人就會變溫柔,也會湧齣嚮新事物挑戰的能量。
  心靈一旦有空間,人就會更平靜,麵對周遭的人事物將能從容以對。
  透過96則練習,你也能漸漸釋放沉重的包袱,獲得幸福的能力!
 
  對某件東西「放手」,代錶你「獲得」另一件東西。
  你是否經常為瞭配閤別人而不斷壓抑自我?
  總是擔心著接下來會失業而陷入恐懼?
  因為學歷不如人,在公司裡總覺得臉上無光、技不如人?
  明明應該請求幫忙,卻為瞭麵子而硬著頭皮獨力完成?
  無論工作或生活,不順利的時候總是埋怨「都是別人的錯」?
 
  後悔、不安、愛麵子、嫉妒、自卑……,這些令你焦慮的情緒是否總是悄悄占滿你的心?那些心靈包袱是否重得讓你拖不動?其實,收拾心靈包袱就和收拾東西一樣,隻要徹底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和行為,原本的能量便能隨之湧現,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變得更加幸福。
 
  你可以根據本書的96種讓心靈新陳代謝的方法,練習麵對那些阻礙成長的包袱,你會發現──
 
  重點不是「非做不可」,而是自己要有「想做」的意誌。
  隻要想通這一點,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當心靈包袱清空時,便可以把真正必要、想要的西放進來,
  我們纔會珍惜應該珍惜的東西,快樂享受「當下」的時光。
 
  整理心靈的包袱,是為瞭去除沒必要的痛苦,喚迴生氣蓬勃的能量。現在就跟著《練習不生氣》作者有川真由美,一同穿透外在雜音,梳理內在心聲,練習不焦慮。
 
好心情推薦
 
  山女孩Kit(《山之間》作者)
  李鬱琳(臨床心理師)
  健身教練Annie(ACED FITNESS UK 執行長兼教育總監)
  蘇予昕(心理諮商師)
 
  從現在開始,往輕量化的人生邁進吧!──山女孩Kit(《山之間》作者)
  「我們都有獲得幸福的能力。」作者如是說。……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李鬱琳(臨床心理師)
  《練習不焦慮》這本書給瞭我很大的力量。……絕對可以讓你的心靈包袱更加穩定與平衡,走齣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健身教練Annie(ACED FITNESS UK 執行長兼教育總監)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提升個人效能和心理健康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旨在吸引讀者深入瞭解其價值。 --- 《效能躍遷:掌控你的時間、精力與目標》 你是否感覺時間總是不夠用,待辦事項清單永無止境?你是否常常感到精力分散,難以集中注意力應對復雜的工作?你是否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和人生方嚮感到迷茫,渴望找到清晰的路徑? 《效能躍遷:掌控你的時間、精力與目標》不是又一本教你做“待辦清單”的平庸之作,它是一套係統化的個人效能提升框架,深度融閤瞭認知科學、行為心理學以及前沿的時間管理理論。本書旨在幫助現代職場人士、創業者以及所有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從根本上解決“效率低下”和“目標失焦”的睏境,實現從忙碌到高效、從迷茫到清晰的根本性轉變。 第一部分:重塑時間觀——從被動應對到主動掌控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時間管理的核心已不再是簡單地安排日程錶,而是管理你對時間的“感知”和“分配”。本書首先帶領讀者進行一次徹底的“時間審計”。 1. 識彆“時間黑洞”: 我們將剖析那些偷偷吞噬你寶貴時間的隱形殺手——例如無意識的社交媒體滾動、低效的會議文化,以及“完成感錯覺”的陷阱。通過科學的記錄與分析方法,你將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時間都流嚮瞭哪裏。 2. 深度工作(Deep Work)的實踐藝術: 引用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等頂尖學者的研究成果,本書提供瞭進入“心流”狀態的實用步驟。這不是要求你長時間枯坐,而是教會你如何構建“專注環境”(物理與數字環境的優化),以及如何運用“時間區塊”(Time Blocking)技術,為最重要的任務預留不受乾擾的“黃金時間”。我們將探討如何管理注意力資源,而非時間本身,因為注意力纔是稀缺資源。 3. 優先級矩陣的升級版——“影響力導嚮”決策法: 傳統的艾森豪威爾矩陣往往過於靜態。本書引入瞭“長期影響力”和“短期阻力”的二維分析模型,幫助讀者區分“緊急但不重要”的任務和“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並提供瞭一套動態調整優先級的策略,確保你的日常行動始終與年度願景保持一緻。 第二部分:精力管理——激活你的“生物節律”引擎 高效能人士深知,疲憊的大腦無法做齣高質量的決策。本書將精力管理提升到與時間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因為它直接決定瞭你産齣的質量。 1. 掌握你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 我們將深入探討個體差異化的“時間型”(早起鳥、夜貓子等),並提供個性化的作息優化指南。瞭解你的精力高峰期和低榖期,並將最具認知挑戰性的任務安排在最佳狀態下完成。 2. 恢復的科學:微休息與主動恢復: 休息不是偷懶,而是高效工作的一部分。本書詳細介紹瞭“番茄工作法”的升級應用——主動恢復。這包括如何利用短時段的身體活動、正念呼吸練習(Mindfulness Break)以及環境切換來真正“重置”大腦,而不是被動地刷手機。 3. 營養、運動與睡眠的效能閉環: 介紹如何通過簡單的飲食調整來穩定血糖水平,避免午後“食物昏迷”(Food Coma)。同時,提供一套適用於忙碌人士的“五分鍾力量激活”運動方案,以及建立高質量睡眠習慣的“睡前儀式”(Shutdown Rituals)。 第三部分:目標設定與係統構建——實現可持續的成就飛躍 “目標”是火箭的導航係統,“係統”則是穩定可靠的助推器。本書強調,長期的成功來自於強大的執行係統,而非一時的激情。 1. OKR(目標與關鍵成果)的個人化應用: 藉鑒矽榖的先進管理工具,本書提供瞭一套實用的個人OKR設定框架。如何將宏大的年度願景分解為可衡量、有挑戰性的季度“裏程碑”,並確保這些目標具有真正的“拉動效應”。 2. “下一步行動”的最小化原則: 許多目標失敗是因為啓動門檻過高。本書推廣“最小可行行動”(Minimum Viable Action)理念,教你如何將一個龐大復雜的任務,拆解成一個你在五分鍾內就能開始的微小、明確的行動步驟,從而有效剋服拖延癥。 3. 建立你的“個人知識管理”(PKM)中樞: 麵對海量信息,你需要一個可靠的“第二大腦”。本書推薦並演示瞭如何使用現代工具(如筆記軟件、任務管理器)來構建一個無縫連接的知識捕獲、整理、提煉和輸齣的閉環係統,確保你的學習和經驗積纍能夠持續轉化為實際的産齣。 結語:從“做事”到“成事”的蛻變 《效能躍遷》的核心理念是:真正的掌控感來源於清晰的意圖和強大的執行力。 它提供的不是一係列孤立的技巧,而是一個整閤的、可持續優化的生命操作係統。通過遵循本書的指導,你將學會如何減少內耗、聚焦核心、管理精力,最終實現你對工作和生活的深層期望。這本書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幫助你不僅“做完”更多事情,更能“做成”真正重要的事情。 --- 適閤讀者: 渴望提升工作效率、管理時間壓力、尋求職業生涯清晰方嚮的專業人士、項目經理、中高層管理者以及對個人成長有強烈需求的學習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有川真由美
 
  日本鹿兒島縣始良市生,熊本縣立熊本女子大學、颱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畢業。作傢、攝影傢。
 
  曾任多種行業,如:化妝品公司職員、補習班老師、科學館導覽、「UNIQLO」店長、和服穿著講師、婚禮企畫、「南日本報社」編輯等工作。她以指導禮儀、教育新人的經驗,在雜誌上撰述給上班族女性建議的文章或著書,十分活躍。同時以旅遊作傢的身分,以颱灣為中心,旅遊瞭40個國傢,發錶短文。
 
  著有《練習不生氣》、《工作能力強且運氣莫名好的人的習慣》、《30歲開始或30歲停止的女性》、《感動心靈的話》、《雖然理所當然但不太懂的職場女性守則》、《女性上班族在38歲前要做好的預備》等書。

圖書目錄

推薦文 輕量化人生/山女孩Kit
心靈之箱的斷捨離/李鬱琳
從心平衡,找到往前走的能量/健身教練Annie        
新版作者序 每個人都擁有便幸福的力量/有川真由美
初版作者序 美好的包容力量
前言 讓我們一窺心靈之箱吧!
 
Chapter 1 一旦收拾心靈的包袱,能量立刻湧現
01‧沉重的心靈包袱會降低你的能量
02‧原本輕的行李不會變重嗎?
03‧不要太過勉強
04‧有的東西增加能量;有的則消耗能量
05‧不要浪費能量
06‧積極整理包袱,就可諸事順利
07‧連一通電話都沒辦法打的人
08‧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人
09‧想做「好人」的人
10‧期待別人的人
11‧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12‧喜歡和人比較的人
13‧有欲望的人
14‧內心不安的人
15‧要求完美的人
16‧不能丟掉包袱的人
17‧想和別人一樣的人
18‧心中充滿不滿的人
19‧不知不覺換瞭包袱的人
20‧連自己都不曾察覺有包袱的人
21‧想丟棄卻無法割捨的東西
22‧有些東西無法輕易卸下
23‧心靈包袱一旦承擔,就會變輕
24‧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能量泉湧
25‧運用能量,將人生轉換到好的方嚮
 
Chapter 2 整理心靈包袱的方法
26‧為瞭珍惜重要的東西,必須懂得捨棄
27‧如果不丟掉心靈的包袱,就無法接納新的東西
28‧創造時間的餘裕
29‧選擇適閤自己的東西
30‧何謂真正的自由?
31‧背負包袱的力氣自然增加
32‧追求遠方的東西,會減弱你的能量
33‧不論失敗、悲傷都可以化為成長的能量
34‧交互運用「愉快」和「不快」的感受來維持動機
35‧能量隨著行動湧齣
36‧瞭解自己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
37‧必要時能量自然湧齣
38‧有目的,就有能量
39‧有愛,就有能量
40‧男生與女生處理包袱的方式
41‧一無所有時強大,有東西要守護時也強大
42‧當「想受到認可」、「想被愛」變成包袱時
43‧隨著年紀齣現的包袱
 
Chapter 3 創造心靈餘裕的方法
44‧擁有心之眼
45‧擴展你的視野
46‧想要改變自己,唯有改變下一個行動
47‧不要緊抓不放
48‧瞭解一切事齣有因,你會更有包容性
49‧瞭解「為別人」其實是「為自己」
50‧自己會變得更謙虛
51‧莫忘好奇心
52‧懷疑自己的正確性
53‧瞭解「任性」與「自由」的差別
54‧當你把一切視為己任時,能量自然湧現
55‧莫忘幽默
56‧知道自己心靈的容量
57‧不要想太多
58‧相信自己好運的人,就會有好運
59‧凡事都有萬一
60‧不否定、隻肯定的生活
61‧一切都是享樂
62‧不是扣分主義,而是加分主義
63‧想要獲得以前,先對失去有所覺悟
64‧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65‧知道放鬆
 
Chapter 4 給無法收拾心靈包袱的你
66‧包袱堆積在心間
67‧怎麼處理罪惡感這個包袱
68‧怎麼對待孤獨這個包袱
69‧怎麼對待傢人之間的孤獨
70‧怎麼對待虛榮心的包袱
71‧怎麼對待憎恨這個包袱
72‧怎麼處理莫名的不安
73‧怎麼對待有氣無力的包袱
74‧怎麼對待自我厭惡這個包袱
75‧怎麼對待自卑感這個包袱
76‧怎麼對待愛麵子這個包袱
77‧怎麼對待嫉妒這個包袱
78‧怎麼處理負麵記憶
79‧怎麼對待後悔這個包袱
80‧怎麼對待憤怒這個包袱
81‧怎麼對待敵意這個包袱
82‧怎麼對待焦躁不安的情緒
83‧怎麼處理悲傷這個包袱
84‧怎麼對待空虛這個包袱
85‧怎麼處理擔心未來的包袱
 
Chapter 5 養成經常收拾心靈包袱的習慣
86‧習慣決定生活
87‧思考最低限度「就是這樣」
88‧常哭、常笑
89‧把對自己的批評當耳邊風
90‧拒絕要果斷
91‧培養尊敬的習慣
92‧和時間做朋友
93‧好睡,好吃,好運動
94‧相信光明
95‧為瞭從此過快樂的日子,不要太執著
96‧愛自己與別人,選擇輕鬆之路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3289807
  • EISBN:9789573290391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8MB

圖書試讀

新版作者序
 
每個人都擁有變幸福的力量
 
  二○二○年,誰也沒預料到的一年。
 
  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大流行,造成我們的行動受限,以往理所當然的事物都變成睏難重重。
 
  我所居住的日本鄉間地區,確診人數雖然不多,「接下來會變成怎麼樣呢?」這股莫名的不安,像薄霧般籠罩著人們。
 
  不隻是擔心遭到感染的恐懼,因為隔離與自我約束而產生的壓力、對確診者的過度指責,以及對政府、媒體與公司的批評等,無法剋製內心情緒的人也變多瞭。
 
  除瞭疫情之外,不安、恐懼、憤怒、悲傷、嫌憎、敵意、失望等負麵情緒一旦擴大,就會變成心靈的包袱,阻礙我們活在當下。
  無論有多麼焦躁、煩惱、鬱悶,這種狀況如果不改變,更容易引發不好的事情。
 
  我們人類對於自身以外看得見的危機,有辦法訂定各種解決對策,與周圍的人相互閤作,知道如何剋服的方法。但是,對於自己內心所產生的一點一滴傷害自己的危機,卻不動手處理。說不定多數的危機,都是發生在我們的內心裡。
 
  隻要我們與其他人一起生活在社會裡,總是會遇到無法接受的事情。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種煩惱,像是「要做的事情太多,忙不過來」、「工作壓力好大」、「想到討厭的人,連晚上也睡不著」等等。
 
  這些包袱會不經意地襲擊心靈之箱,讓心靈空間變得一團混亂與沉重,奪走我們能珍惜重要事物的力量。
 
  收拾內心的雜物,就和整理房子一樣,必須區分「該保留」、「該捨棄」,處理掉不必要的情緒與行為。
 
  正因為新冠肺炎造成的不安,更要投注更多心力守住開朗、安穩的心靈。為瞭不被網路上不知節製的資訊與惡意留言給耍得團團轉,必須檢視資訊來源,盡可能建立一個不讓危險有機可趁的環境,還要排解壓力,安排讓自己放鬆的時間,並與信任的人說說話、一起閤作等等,一定有現在可以做到的事情。
 
  隻要養成整理心靈包袱的習慣,好事就會到來。
  首先,對自己也對他人投以關愛的眼神吧。
 
  正由於這波疫情造成的影響,「因為不用浪費時間在通勤和交際應酬等,可以把時間用在重要的事物上」、「傢人團結一緻,感情變好」、「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以及舒服的生活方式」等等,也有人的生活和人生往好的方嚮發展。
 
  這就是運用瞭心靈的力量,讓自己與身旁的人幸福的例子。
 
  人類這種生物,意外地很強韌。遇到事與願違的障礙,能夠運用智慧與技術,巧妙柔軟地應對。隻要剋服瞭睏難,就能成為更值得信賴的自己。
 
  人不是因為境遇,而是用何種態度去看待,決定瞭接下來是往好還是往壞。
 
  無論是誰都擁有變幸福的力量。
 
  不需要勉強自己拚命用力。隻要收拾好內心的雜物,你原本的力量便會自然湧現。錶現當然就會齣色,自信跟著增加。在由衷地感到快樂、展露笑容的同時,也能麵對「當下」。
 
  將耗損內心能量的包袱放下,為心靈添加正麵能量的美好事物,一齣一進如此反覆,心靈的新陳代謝變好之後,感受幸福、變得幸福的能力也會增強喔。
 
  那麼,我們要如何收拾堆積在內心的雜物呢?為瞭讓心靈重新恢復元氣,該怎麼處理各種心靈包袱呢?讓我們一起思考吧!
 
  當你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保證你一定會覺得心靈的包袱少瞭許多,整個人輕盈起來瞭。

推薦序
 
輕量化人生
山女孩Kit(《山之間》作者)
 
  剛開始爬山的時候,總是在背包裡塞瞭覺得可能會用上的裝備,沒有考慮過重量,然後背得氣喘籲籲,帶上山又帶下山,連打開使用的機會都沒有。
 
  愈來愈有經驗後,就開始懂得整理自己的「想要」與「需要」,與其說更瞭解山,還不如說因為對自己更有自信,於是卸下瞭「不安」這個重量,重新接受自己。
 
  在《練習不焦慮》一書中提到的心靈包袱,其實都是因為不安全感而無法割捨的人事物,隻要停下來想想,這一生都要背著這些包袱披星戴月地翻山越嶺,是不是還沒有上肩就感到腳步沉重瞭呢?
 
  有些是維生的裝備,怎麼樣都需要放進人生的背包中;有些雖然可有可無,但是帶上它更能增添旅途的精彩。就因為人生不是幾天的行程,任何時刻我們都應該把要捨要留的,放在手上溫柔地權衡檢視。
 
  對爬山的人來說,打包的取捨當然重要,但如果能鍛鍊得更強悍,擁有可以掌握自己的能力,就能背負更多的東西。相信自己是被寵愛、眷顧,隨時隨地都可以擁有取之不竭的餘裕,持續心靈的鍛鍊,就能湧齣強大的能量,這樣麵對所有艱睏的路途,都能夠一步一步堅定地往前邁進,多難的高山也可以一一登頂,瞭望更壯麗與震撼的美景。
 
  從現在開始,往輕量化的人生邁進吧!
  
心靈之箱的斷捨離
李鬱琳(臨床心理師)
 
  多年前,有位老師曾告訴我:「人生要追求的不是快樂,是平靜。」那時候,我無法體會這句話的深意,隻覺得心要保持平靜不起波瀾,談何容易?且人生不就該體驗喜怒哀樂?若情緒波瀾不興,哪還有趣味?我心裡睏惑,但也沒有多問。待我年歲漸長、閱歷漸豐之後,開始能體會老師說的話,但具體該怎麼做,我好像還沒理齣一個頭緒。
 
  初拿到作者《練習不焦慮》的書稿時,愈讀愈有味,好似也能將之前老師說過的話做具體結閤。
 
  作者將心靈比喻成虛擬的行李箱,直指一般人習於將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情緒、感受、不想麵對的事件等,一一丟進箱裡,隻進不齣。背負著沉重包袱的我們,將它或推或拉或扛上肩,沒有經過整理的包袱愈來愈重,我們體驗到的是沉重的心理壓力,以及隨之而來超乎生理的負荷。唯有透過傾聽內心,將心靈之箱裡的行李進行斷捨離,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及行為,人生纔能體驗到輕盈與放鬆。
 
  「我們都有獲得幸福的能力。」作者如是說。與其要求被愛、要求取得,不如做個「有愛而溫柔的人」,讓心有餘裕,便能獲得幸福,且「心」的新陳代謝良好,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也會變得更幸福。當心靈包袱清空時,便可以把真正需要的東西放入,否則處在滿溢狀態的「心」,是容不下新東西的。
 
  作者在書中提齣五大重點、十九種清理之道及十一個簡單的生活小習慣,教導讀者練習放下心靈包袱,讓心有餘裕,重新取得內心的平靜與安然。
 
  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從心平衡,找到往前走的能量
健身教練Annie(ACED FITNESS UK執行長兼教育總監)
 
  一直以來,我排解壓力與負麵情緒的方法,就是不斷地透過運動來提高自己的正能量,還有藉由流汗來代謝精神上與身體上的負麵情緒。但是,單純隻靠運動,卻沒有辦法完全解決我內心底層沉重的心靈包袱。
 
  有川真由美說:「心靈的包袱,指的是我們內心的課題。」當我們每天麵對生活中的各種煩惱、生氣、沮喪、失望、嫉妒、寂寞等各種黑暗元素,不知不覺中,每個人在心裡麵都背負瞭好多負麵的行李,如果沒有好好分類處理與代謝,這些負麵的心靈包袱就會重得讓你無法繼續往前走,甚至淹沒你的視線。
 
  在我正經歷生命週期的低潮期、努力讓自己內心成長的時間點,《練習不焦慮》這本書給瞭我很大的力量。拜讀這本書後,我瞭解到自己其實有能力為負麵的情緒包袱做分類,有能力可以和平地與這些負麵包袱和平共處。當我的心靈包袱不再沉重,我就更容易放下,更容易做齣選擇,更容易找到讓自己持續往前走的能量,而這股能量也讓我更容易發揮讓自己更幸福的能力。
 
  每個人都會有心靈的包袱,《練習不焦慮》絕對可以讓你的心靈包袱更加穩定與平衡,走齣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擺脫焦慮,光靠外部的技巧是不夠的,必須要跟自己的「內在對話」好好和解。我腦中的那個聲音總是很苛刻,不斷地批評、質疑我做的每一個決定。這種內耗的力量,比任何外部壓力都來得可怕,因為它來自於我自己。我懷疑這本書是不是有提到如何與那個「批判者」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或許不是要消滅它,因為那可能很難,但至少能讓它的聲音變小聲一點,或者,讓我能更有意識地分辨齣哪些是事實,哪些隻是恐懼編織齣來的故事。我期待看到一些關於「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的實際練習,畢竟,對待朋友我們總是比較溫柔體貼,為什麼對自己卻如此嚴厲呢?如果這本書能教我怎麼把對待好朋友的耐心和寬容,轉移一點點到自己身上,讓我能偶爾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不完美,那我就覺得這筆投資非常值得瞭。

评分

最近因為工作型態的改變,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摸索,資訊量爆炸到快要讓人窒息。以前的焦慮是關於「對錯」的問題,現在的焦慮卻變成瞭「我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的機會」或是「是不是有人正在做比我更好的事情」的FOMO(錯失恐懼癥)。這種比較心態,在社群媒體時代簡直是無孔不入,每天滑手機的幾分鐘,都能讓我瞬間感覺自己的人生落後別人一大截。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強而有力的「心智邊界設定」策略。要如何纔能在不完全與世界脫節的情況下,建立起一道防護牆,過濾掉那些無用的、具有比較性質的外部刺激?我不想變得麻木不仁,但我確實需要一個能讓我專注於「自身進度」的錨點。如果書中能探討如何有效管理數位生活,或是如何訓練大腦不再將「他人成就」作為衡量「自身價值」的標準,那將會非常對我的胃口,因為這已經不隻是心理層麵的調整,更是現代生活方式的挑戰瞭。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麵上談「心靈成長」的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很多都寫得超級玄乎,充滿瞭充滿哲理但實操性為零的詞彙,讀完後隻會更睏惑:「所以咧?我現在到底該怎麼辦?」我對那種「觀想自己在一片寧靜的湖泊上」的描述完全沒感覺,反而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夠「有慧根」纔做不到。我比較需要的是那種,就像一本工具書一樣,直接告訴你「當你感覺到心跳加速時,可以試試這個動作」或者「麵對待辦清單的恐懼時,用這個步驟拆解它」。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是具體的「處方箋」,而不是一堆漂亮的「勵誌口號」。例如,它能不能教我如何辨識齣那些會觸發我焦慮的「認知扭麯」?或者,有沒有一些非常簡單、不需要道具、可以在通勤路上偷偷練習的「微習慣」?我現在對那些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準備或需要特定環境纔能進行的「療癒儀式」感到非常抗拒,因為我的焦慮往往發生在最不方便、最需要我保持清醒的時刻。如果書裡能多一些這種「戰鬥狀態下」的急救技巧,那就太棒瞭。

评分

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焦慮感跟「完美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總覺得事情不做到百分之百就等於失敗,這種心態簡直是慢性自殺。看到同事們都能做到「差不多就好、先求有再求好」,我簡直是羨慕嫉妒恨啊!我的文件要反覆檢查十次以上,電子郵件的語氣要斟酌半天,深怕哪句話得罪人或錶達不夠精確。這種對細節的過度執著,雖然偶爾能帶來不錯的成果,但付齣的代價是巨大的精神消耗和不斷延遲的截止日期。我需要的不僅僅是告訴我「放鬆」的建議,而是深入探討如何從根源上瓦解「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練習「容忍不確定性」?畢竟生活本來就充滿瞭變數,如果我無法接受「也許結果不會是我預期的那樣」這個事實,我永遠都會活在恐懼之中。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訓練,讓我能逐步放鬆對「掌控一切」的執念,那對我來說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般的舒壓指南瞭。

评分

哇,最近生活壓力真的有夠大,每天睜開眼睛就覺得胸口悶悶的,好像有塊大石頭壓著,腦袋裡總是嗡嗡作響,想好好專心做一件事都好難。我不是那種會大吼大叫、情緒失控的類型,但那種細水長流、慢性的焦慮感,真的會慢慢侵蝕你的生活品質。每天晚上輾轉難眠,白天又精神不濟,工作效率直線下降,連跟朋友聊天都會不自覺地走神,覺得自己好像隨時會被某個突如其來的想法擊垮。以前總覺得壓力是成年人的必修課,忍耐一下就過去瞭,但現在發現,如果放任這種緊繃感持續下去,身體真的會先亮紅燈。我嘗試過冥想App,一開始很有用,但幾天後就覺得很難堅持,而且對我那種腦子停不下來的狀態,靜坐簡直是一種摺磨。後來也試過運動,雖然流汗後心情會暫時好一點,但迴到日常的瑣事中,焦慮感又會像幽靈一樣飄迴來。這種「知道自己該放鬆,卻怎麼也放鬆不下來」的無力感,真的讓人很挫摺,感覺自己好像被睏在一個不斷自我懷疑的迴圈裡齣不來。急需一些真正實用、可以融入日常、而且不會太過「心靈雞湯」的具體方法,來幫我把這條緊繃的神經稍微鬆開一點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