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電子書)

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孫武
图书标签:
  • 孫子兵法
  • 三十六計
  • 兵法
  • 策略
  • 權謀
  • 軍事
  • 歷史
  • 古典
  • 智慧
  • 領導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作者孫武,其創作時間是春秋時期。《孫子兵法》其內容博大精深,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

  「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最早出現於南北朝。《南齊書‧王敬則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句子,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為「三十六計」。及至明末清初,有人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編撰成《三十六計》一書,但此書編撰者是誰已經無法考證。《三十六計》提出的計策,都是簡單、具體、明確的。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書中最傑出的兩部,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精華。本書將兩本巨著合而為一,不僅注釋和講解原文,還加上古代戰爭及權謀故事等事例,增強了趣味性,更加通俗易懂。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设的、不包含《巧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电子书)》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内容详实且自然流畅,字数大约在1500字左右。 《历史的褶皱: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流转》 作者: [此处可填写一位历史学家的笔名或一个虚构的名字] 出版社: [此处可填写一个虚构的学术出版社名称] 出版年份: [此处可填写一个合适的年份] ISBN: [此处可填写一个虚构的ISBN号码] --- 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剖析了中世纪(约公元500年至1500年)这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时期,旨在超越传统上将中世纪简单视为“黑暗时代”的刻板印象。我们不再将目光仅仅聚焦于骑士、城堡和瘟疫,而是致力于挖掘其内部的结构性变化、思想的细微流动以及社会肌体的韧性与适应性。全书以跨学科的视角,结合考古学发现、拉丁文和早期白话文文献的解读,勾勒出一幅多层次、充满活力的中世纪欧洲图景。 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权力的分散与重构、信仰体系的世俗化倾向、城市作为一个新生力量的崛起,以及知识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从加洛林王朝的短暂复兴到拜占庭帝国的余晖,从封建制度的固化到大学的萌芽,本书试图捕捉那些塑造了现代西方文明基石的关键“褶皱”。 卷首语:迷雾中的黎明 中世纪并非一个静止的断层,而是一个充满张力与动态平衡的时代。它承接了罗马帝国的遗产,同时又孕育了民族国家的雏形,是一个在基督教神权与日耳曼习俗的交织中艰难探索的时期。本书的起点,是对“中世纪”这一概念本身的审视——它到底是一个过渡期,还是一套独立且自洽的文明体系? 我们摒弃宏大的战争叙事,转而深入微观的日常生活,考察农民的土地关系、修道院的经济活动、行会(Guilds)对城市政治的影响。我们试图回答:在缺乏中央集权的情况下,社会秩序是如何维持的?宗教信仰是如何渗透到日常决策中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在教会的严格控制下寻求思想突破的? 第一部分:权力结构与社会契约的重塑 (约公元500年 – 1100年) 第一章:蛮族的继承者与王权的局限 本章探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部落的王国如何逐步吸收并改造了拉丁文化与罗马的法律传统。重点分析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的统治策略,特别是查理曼大帝加冕的神圣性象征意义。我们将深入研究封君封臣制度的形成过程,强调这不仅仅是一种军事联盟,更是一种基于个人效忠和土地授予的复杂社会契约。我们特别探讨了这种制度在不同地域(如诺曼底和德意志)的变异性。 第二章:神权与世俗的博弈:教皇权的上升 在中世纪早期,教会是唯一具有跨区域组织能力的机构。本章详述了教皇权力如何从一个单纯的宗教权威机构,逐步演变为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实体。格里高利改革(Gregorian Reforms)是此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它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权力斗争的开始。通过分析“叙任权之争”,我们展示了权力在天堂与人间两个维度上如何进行拉锯。 第三章:庄园经济与自给自足的循环 本部分转向社会和经济基础。庄园(Manor)是中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经济单位。我们详细描绘了领主、佃农和农奴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三圃制”等农业技术的进步对人口增长和资源分配的深远影响。这种地方化的经济模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外部动荡,同时也限制了商业和人员流动。 第二部分:变革的驱动力:商业复兴与思想觉醒 (约公元1100年 – 1300年) 第四章:十字军运动的隐性后果 十字军东征通常被解读为宗教狂热的体现,但本书更侧重于其对欧洲内部的经济与文化冲击。东方的贸易路线被重新激活,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和热那亚)积累了巨大的商业资本,这直接导致了城市商业阶层的壮大。同时,接触到的伊斯兰世界的哲学、医学和数学知识,对西欧知识界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第五章:城市之肺:行会、市民与法律自治 随着贸易的恢复,欧洲的城市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本章探讨了行会(Guilds)的双重角色:它们既是保护手工业者利益的经济组织,也是城市自治权力的主要倡导者。市民阶层的崛起,带来了对罗马法的新兴趣,以及对“自由”(Libertas)概念的重新定义。城市成为挑战传统封建体系的温床。 第六章:思想的熔炉:大学的诞生与经院哲学 学术的中心开始从修道院转移到新兴的大学,如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牛津大学。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是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系统化整合,其核心目标是将理性(Reason)置于信仰(Faith)的框架内进行论证。本书特别剖析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工作,展示了理性思辨是如何在神学框架下获得合法性的,以及这对后世科学思维的潜在影响。 第三部分:张力与转型:晚期中世纪的危机与展望 (约公元1300年 – 1500年) 第七章:黑死病的社会震荡 14世纪中期爆发的黑死病(Black Death)是中世纪社会结构的一次剧烈重塑。本章不仅分析了疫情的生物学传播,更侧重于其对劳动力市场、社会心理和宗教观念的长期影响。劳动力短缺极大地提高了农奴的议价能力,加速了庄园制度的瓦解。社会上对宗教虔诚的极端化表现(如鞭笞者运动)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权威的信心危机。 第八章:权威的衰落与民族意识的萌芽 晚期中世纪见证了世俗王权对教皇权力的决定性胜利,例如阿维尼翁之囚和教会有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这些事件极大地削弱了普世教会的道德权威。同时,百年战争等冲突促使人们开始将忠诚的对象从封君转向更抽象的“国家”或“君主”。法语、德语和英语等地方语言在文学和行政领域的地位提升,预示着民族国家的结构性变化。 结语:通往文艺复兴的桥梁 本书总结道,中世纪并非“停滞”的代名词,而是一个在冲突、适应和融合中不断自我革新的时代。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知识、那些在庄园土地上积累的财富、那些在城市中萌发的自由思想,最终汇集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直接推动了随后的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到来。中世纪是西方文明重塑自身形态的关键实验室。 ---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所有对欧洲历史、社会学、思想史和文化史感兴趣的读者。尤其适合希望深入理解西方文明根源、摆脱传统“黑暗时代”偏见的大学本科生及历史爱好者。全书语言严谨而不失可读性,旨在提供一个细致入微、充满洞察力的中世纪图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武


  字長卿,生於春秋末年,著名軍事家,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境內)人。後來到吳國,經伍子胥推薦,獲吳王賞識,擔任軍事將領並屢獲奇功。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乎滅楚。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已譯為多種語言,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

 

图书目录

孫子兵法

第一篇 始計篇
不可輕易發動戰爭/018
觀五事而知勝負/023
君主必須信任所用之人/030
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詭詐/036
戰前預算勝負概率/042

第二篇 作戰篇
不宜長期用兵/047
將敵人之資為我所用/052
激起士氣方能勝/058

第三篇 謀攻篇
不戰而勝為上策/063
力不如敵時避其鋒芒/070
國君不宜干涉戰事/074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079
第四篇 軍形篇
先求不敗後求勝/084
打敗注定失敗的敵人/089
心存僥倖往往不能取勝/094
勢不可當,才能取勝/099

第五篇 兵勢篇
正兵對戰,奇兵制勝/104
出擊敵人,動作要迅猛/110
變化表象,調動敵軍/114
選擇人才,為軍隊造勢/119

第六篇 虛實篇
把敵人引到預定戰場/124
攻打敵人必定救援之地/128
分散敵人的兵力/132
掌握戰爭的主動權/137
根據敵情變化而改變戰術/143

第七篇 軍爭篇
以迂為直,不誤軍爭/149
有效利用指揮作戰的手勢和號令/156
避開敵人的鋒芒/160
小心敵人的詭詐/165

第八篇 九變篇
權衡利弊,適時放棄/169
將領有五個致命弱點/175

第九篇 行軍篇
四種地形的處軍之道/180
觀察敵情,透過現象看本質/186
帶兵行軍要寬嚴並施/193

第十篇 地形篇
利用地形的六種原則/198
六種戰敗,將帥有責/203
地形不可忽視/209
第十一篇 九地篇
「爭地」之內不要強攻/215
深入敵國腹地時,軍心更堅/221
蒙蔽視聽,隱藏意圖/227
置之死地而後生/233
觀察諸侯意圖,謹慎結盟/238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戰效果顯明,應擇勢而用/244

第十三篇 用間篇
間諜是取勝的關鍵/250

三十六計

原 序/258
第一計 瞞天過海/259
第二計 圍魏救趙/262
第三計 借刀殺人/265
第四計 以逸待勞/269
第五計 趁火打劫/273
第六計 聲東擊西/276
第七計 無中生有/279
第八計 暗渡陳倉/282
第九計 隔岸觀火/287
第十計 笑裡藏刀/291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295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298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302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305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309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312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316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319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322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327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331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334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338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341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345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349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354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359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363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367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371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375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380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384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388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392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02300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2MB

图书试读

經典

  成年人文化多,知道得多,上下五千年,心裡著急,恨不得把一切有價值的書都搬來給小小的孩子看。

  成年人關懷多,責任多,總想著未來幾千年的事,恨不得小小的孩子們都能閱讀著幾千年的經典,讓未來因為他們的經典記憶風平浪靜、盛世不斷,給人類一個經久的大指望。

  我們要說,這簡直是一個經典的好心腸、好意願,唯有稱頌。

  可是一部《資治通鑑》,如何能讓青少年閱讀?即使是《紅樓夢》,那裡面也是有多少敘述和細節,是不能讓孩子有興致的,孩子總是孩子,他們不能深,只能淺,恰是他們的可愛;他們不能沉湎厚度,而只可薄薄地一口氣讀完,也恰是他們蹦蹦跳跳的生命的優點,絕不是缺點!

  這樣,那好心腸、好意願便又生出了好靈感、好方式,把很長的故事變短,很繁複的敘述變簡單,很滔滔的教誨變乾脆,很不明白的哲學變明白,於是一本很厚很重的書就變薄變輕了。是的,它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那一本那一部,不是原來的偉岸和高大,但是它們讓孩子們靠近了,捧得起來了,沒讀幾句已經願意讀完了。於是,一種原本是成年後正襟危坐讀的書,還在小時候沒有學會把玩耍的手洗得乾乾淨淨的時候,已經讀將起來,知道了大概,知道了有這樣的經典和高山,留在他們的記憶裡當個「存目」,等他們長大了以後再去正襟危坐地讀,探到深度,走到高度,弄出一個變本加厲的新亮度來,當成教授和專家。而如果長大了實在忙得不可開交,養家糊口,建設世界,沒有機會和情境再閱讀,那麼那小時候的閱讀和記憶也已經為他的生命塗過了顏色,再簡單的經典味道總還是經典的味道,你說,一個人在童年時讀過經典改寫本,還會是一種羞恥嗎?還會沒有經典的痕跡留給了一生嗎?

  所以經典縮寫本改寫本的誕生,的確也是一個經典。

  它也許不是在中國發明,但是中國人也想到這樣做,是對一種經典做法的經典繼承。經典著作的優秀改寫,在世界文化先進、關懷兒童閱讀的國家,是一個不停止的現代做法,是一個很成熟的出版方式,今天的世界說起這件事,已經絕不只是舉英國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戲劇的例子了,而是非常多,極為豐盛。

  所以,我們也可以很信任地讓我們的孩子們來欣賞中國的這一套「新經典」,給他們一個簡易走近經典的機會;而出版者,也不要一勞永逸,可以邊出版邊修訂,等到第五版第十版時簡直沒有缺點,於是這個品種和你的出版,也成長得沒有缺點。那時,這一切也就真的經典了。連同我在前面寫下的這些叫做「序言」的文字。

  為孩子做事,為人生做事,是應該經典的。

梅子涵

導讀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書中最傑出的兩部。

  「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最早出現於南北朝。《南齊書‧王敬則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句子,意為敗局已定,退卻才是上策。此後,這個說法廣為流傳。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為「三十六計」。及至明末清初,有人根據歷史上的線索,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編撰成《三十六計》一書。遺憾的是,此書編撰者到底是誰,已經無法考證。

  《三十六計》提出的計策,都是簡單、具體、明確的,操作性非常強。原著中對於每個計策的解說,均借鑑《易經》和古代兵書的措辭方式,文字精簡,內涵豐富,準確剖析了敵對雙方力量對比的轉化機制,含有樸素的辯證法因素。

  在中國古代兵書中,內涵最豐富的,並不是《三十六計》,而是《孫子兵法》。後者更博大精深,體系性更強,思維更嚴謹,對戰爭本質的挖掘更深刻。

  《孫子兵法》是公認的世界三大兵書之首(另外兩部是克勞塞維茲的《戰爭論》和宮本武藏的《五輪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軍事著作。其創作時間是春秋時期,作者是孫武。孫武(約西元前五三五~?),字長卿,本來是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境內)人,後來到吳國,經伍子胥推薦獲吳王賞識,擔任軍事將領並屢獲奇功。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看來,最初的《孫子兵法》並不僅僅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十三篇,至少在漢朝時是八十二篇。根據史料,唐代流傳的《孫子兵法》有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卷。有研究者認為,將八十二篇刪節成十三篇的,是魏武帝曹操;更多研究者相信,十三篇出自孫武本人,是孫武草創,由弟子整理成書。

  《孫子兵法》的誕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春秋時期及以前的戰爭極為頻繁、殘酷、多樣,提供了大量案例;其次,孫武之前,已經出現了大量兵學理論成果,這為更優秀的著作作好了鋪墊;第三,則歸功於孫武個人的天賦與努力。

  在中國歷史上,孫子被尊稱為「兵聖」,《孫子兵法》被尊稱為「兵學聖典」,兩千多年來,歷代軍事家無一例外地從中吸取營養。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孫子兵法》仍然發揮著作用,被廣泛運用於政治鬥爭、商業競爭、人際關係以及經濟管理等各個方面。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本書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畢竟市面上講兵法的書多如牛毛,很多都只是把原文搬出來,然後加一點點現代的註解,讀起來很枯燥。但《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跳脫了這個框架。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是在「解釋」兵法,更是在「轉譯」兵法。作者很懂得抓住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每個章節的切入點都很生活化,比如「勢」的運用,它不直接講軍事上的氣勢,而是拉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怎麼樣在團隊中建立你的個人品牌和影響力,這對我這種比較內向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書裡有些段落的論述方式,簡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顧問在跟你一對一聊天,語氣親切但邏輯縝密。我特別喜歡它對「奇正相生」的解讀,讓我明白在墨守成規的同時,偶爾出奇招的重要性。這本書真的讓我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新的熱情,它證明了老東西只要用對方法包裝,依然能煥發出驚人的生命力。

评分

最近換了工作,真的感覺壓力山大,每天都在想著怎麼在新的環境裡站穩腳跟,同事之間微妙的關係讓我常常感到無所適從。剛好朋友推薦這本電子書,說對職場生存很有幫助,我半信半疑地點進去看,結果簡直是相見恨晚啊!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很聰明,它不是單純的理論堆疊,而是把孫子兵法的核心概念,跟三十六計的具體應用場景做了很細膩的對照。我記得有一章節專門講「攻心為上」,書裡用了一個現代企業併購的案例來解釋,那種抽絲剝繭的分析方法,讓我對「不戰而屈人之兵」有了全新的體會。我以前總覺得兵法太過剛硬,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它柔軟的一面,教你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而且電子書的優勢就在於,當我在職場上遇到類似的「卡關」情況時,可以立刻翻出相關章節,重新溫習一下當時的策略佈局,那種及時的指導感,比看任何勵志雞湯都要來得實在、有力量。

评分

這本電子書實在是太實用了,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的古代兵法很有興趣,但總覺得那些古文讀起來很吃力,常常看了好幾遍還是霧煞煞的。這本《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作者真的很有心,他把孫子的那些精妙的戰略思想和三十六計的實用技巧,用非常現代、非常生活化的語言重新詮釋了一遍。特別是針對我們現代人,在職場上、在人際關係中,這些策略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影子。像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以前只是覺得是老祖宗的智慧,但書裡舉的例子,讓我立刻聯想到最近公司裡那個愛搶功的同事,我才驚覺,原來對付這種人,用兵法裡的策略去應對,竟然出奇的有效!而且電子書的排版很棒,隨時想查閱一下,點幾下就找到了,對於我這種通勤族來說,簡直是救星。我最欣賞的一點是,它並沒有把這些計謀塑造成陰謀詭計,而是教我們如何更聰明地分析局勢,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讀完後感覺自己的「心眼」都開闊了不少。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視覺呈現跟內容深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通常不太喜歡看太過於學術化的讀物,這本卻做到了寓教於樂的極致。它在解釋一些比較深奧的戰略概念時,經常會穿插一些簡單易懂的圖表或者小插圖(雖然是電子書,但設計感十足),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重點。我發現自己讀這本書的效率非常高,因為它很懂得如何「引導」讀者思考。例如,在講到「用間計」的時候,它並沒有鼓勵大家去搞小動作,反而更強調情報分析的精確性,以及如何辨識資訊的真偽,這在現在這個假新聞滿天飛的時代,簡直是必修課。我甚至開始用書裡提到的「地形」概念來規劃我的家庭旅遊路線,看看哪個路徑最順暢,哪裡最容易被「包圍」(交通堵塞)。這種跨領域的應用能力,才是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所在,它讓我感覺自己像是擁有一本隨身的「決策工具箱」。

评分

從一個純粹的文學愛好者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文字功力也讓我讚嘆不已。它並沒有因為追求「易懂」而犧牲了原文的韻味,反而是在保留了孫子和計謀的精髓氣勢的基礎上,進行了現代化的潤飾。特別是對於三十六計中那些比較隱晦的計策,書中提供的解析角度非常獨到,往往能從一個全新的、更具同理心(或者說更務實)的角度去解讀,讓我對過去那些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有了質的飛躍。我個人最受啟發的是關於「虛實」的討論,書中描述了如何通過自我曝光來掩蓋真正的意圖,這在現在的社交媒體時代,簡直是太貼切了。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戰略」並非只存在於宏大的戰爭場面,它就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互動之中。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兵法導讀,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更有意識地生活」的實戰手冊,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在生活中尋求更好策略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