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散播歡樂:小學生心理學漫畫6培養幽默力! (電子書)

我來散播歡樂:小學生心理學漫畫6培養幽默力!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禾心理研究所
图书标签:
  • 儿童心理学
  • 幽默感培养
  • 小学生
  • 漫画
  • 情绪管理
  • 人际交往
  • 积极心理学
  • 成长
  • 教育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獻給6~12歲的孩子★
★第一套全方位的小學生自助心理學讀物★
★當當網讀者好評率100%★
★全系列共培養6大心理能力 ╳ 235個生活實例運用★

培養好性格,內心更強大!

  ◎搞笑和嘲笑完全不同
  ◎幽默的接話技巧
  ◎如何幽默的認錯
  ◎說有趣的話題但沒人笑?
  ◎開玩笑被人誤會怎麼辦

  【清晰的5步驟指引,解決心理問題】
  ①    心理問題闡述
  〈說有趣的話題但沒人笑〉說了自己覺得很有趣的笑話,但大家聽完都沒什麼反應,多少讓人覺得難過,這時該怎麼辦呢?堅持要大家認同嗎?能不能好好處理這個問題,就看我們是不是真的具有幽默感。

  ②    可能產生的心理阻力
  ‧覺得自己好尷尬,很丟臉。
  ‧大家都沒幽默感,無法了解我在說什麼。
  ‧我要跟大家解釋一下,他們才知道這件事很好笑。

  ③    心理分析和暗示
  ‧這個笑話可能真的不好笑,試著聊別的吧。
  ‧自己覺得有趣的話題,別人不一定有興趣。
  ‧雖然有點尷尬,但先想想看怎麼化解吧。

  ④    技巧練習
  1. 不要追問與解釋。
  2. 把話題轉移到其他的題材上。
  3. 順著話題自嘲一下。
  
  ⑤    和心理博士聊聊天
  有時我們講完笑話後,對方沒有哈哈大笑或沒有反應, 有可能是使用幽默不當造成的。大家可以留意以下幾點:1.避免使用自己不擅長的幽默。2.避免提及會讓人不愉快的話題。3.避免過多的解釋,讓幽默的效果大打折扣。4.避免談論對方熟悉的話題,自己改編故事,可讓話題充滿新鮮感。
  
  【培養幽默力,逗人笑,自己也開心】

  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往往社交能力比較好,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比較強,而且更有自信,能輕鬆面對問題及解決困難。幽默感有助於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心理,更快樂的生活。

  【6大幽默感主題 ╳ 38個實例練習 ╳ 漫畫與插圖引導】
  幽默感可以幫助孩子更容易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跟困難,本書以社交跟表達能力為主線,讓孩子練習提升幽默感。每一章開頭從趣味漫畫場景切入問題,使讀者融入情境一同思考如何應對;每篇的實例練習,搭配插圖輔助說明。井然有序的版面視覺動線,與淺顯的語言,引導讀者清楚理解內容,生動的插圖映照出讀者經常產生的內心戲。

  第一章讓孩子認識什麼是幽默,分辨搞笑與嘲笑的不同。第二章是生活情境,用幽默解決問題,例如跟朋友聊天時帶動氣氛。第三章訓練孩子用幽默的言語表達,如何化解尷尬、避免傷害。第四章歸納出提升幽默感的方法,例如學會自嘲、學習大人的幽默感。第五章提醒運用幽默感要因人而異,避免變成諷刺。第六章說明當幽默不被理解時,我們可以怎麼做。

有愛推薦

  小劉醫師|外科醫師、作家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張旭鎧|知名兒童職能治療師
  張美蘭(小熊媽)|親職/繪本作家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劉軒|積極心理學導師、知名作家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以首字筆畫排列)

  「打好心理學的底子,練就一番社會情緒功力。從小開始幫助自己,就從這一系列閱讀起。」──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讀者好評

  ●本書可以親子共讀,既幫助孩子理解心理知識,也方便家長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這一系列的書都非常好講解,初入一年級會遇到的各種狀況怎麼處理。

  ●針對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心理問題及表現,都提供心理解析和技巧練習,從實踐中教孩子改善問題。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未包含您所提及书籍内容的图书简介,内容力求详尽且自然: 书名:《探索心灵的地图:青少年情绪管理与人际沟通实战指南》 作者: [此处可填写虚构作者姓名,例如:张华、李明] 出版社: [此处可填写虚构出版社名称,例如:晨光文化] 出版日期: [此处可填写虚构日期,例如:2023年10月] ---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如同航行在复杂水域中的船只,既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也时常面临来自内心和外界的挑战。情绪的波动、人际关系的摩擦、学业压力的重负,都是这个阶段不可避免的课题。《探索心灵的地图:青少年情绪管理与人际沟通实战指南》正是一本为所有处于成长阵痛期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教育工作者量身打造的实用工具书。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结合心理学前沿研究与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提供了一套清晰、可操作的情绪导航系统与沟通策略手册。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自我情绪的深刻认知,掌握有效的人际互动技巧,从而在青春期的“敏感地带”稳健前行。全书结构严谨,内容深入浅出,共分为四大核心模块:“认识你的情绪罗盘”、“掌控情绪的工具箱”、“高效沟通的艺术”以及“构建稳固的社交网络”。 第一部分:认识你的情绪罗盘——读懂内心的信号 情绪,是心灵的晴雨表,也是我们应对世界的第一个信号系统。本部分着重于情绪的觉察与分类,打破“好情绪”与“坏情绪”的二元对立,引导读者理解每一种情绪存在的合理性与功能。 1. 情绪的“地图”绘制: 详细解析七大基础情绪(喜、怒、哀、惧、惊、厌、愧)及其衍生情绪。我们探讨了情绪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例如,焦虑并非单纯的“不好”,它可能是在提醒我们对未来需要做更多准备。 2. 情绪的触发点与面具: 青少年常常因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而情绪爆发。本章通过情景模拟,帮助读者识别出引发自己强烈情绪反应的“开关点”(Trigger Points)。同时,引入“情绪面具”的概念,探讨青少年在社交压力下,如何用假装开心或漠不关心来掩盖真实的脆弱,并分析长期佩戴面具的潜在危害。 3. 身体与心灵的对话: 情绪并非只停留在心理层面,它会以身体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本书细致讲解了压力和愤怒在生理上的表现(如心跳加速、胃部不适),教会读者通过身体的细微变化来捕捉未被意识捕捉到的情绪信号,实现“身心同步”的自我觉察。 第二部分:掌控情绪的工具箱——从反应到回应 拥有情绪认知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引导这些强大的内在力量。本部分提供了大量实用的、经过验证的情绪调节技术。 1. 呼吸与锚定技术: 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呼吸法,如4-7-8呼吸法和腹式呼吸,它们是即时平复心绪的最快途径。同时,详细阐述了“情绪锚定点”的建立,即通过一个特定的动作或意象,快速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重新获得控制感。 2. 认知重构的魔力: 许多负面情绪源于我们对事件的片面或灾难化的解读(“非黑即白”思维)。本章教授“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引导读者挑战那些不合理的自动化负面想法(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 ANT),用更平衡、更客观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从而减轻焦虑和挫败感。 3. 建设性地表达愤怒: 愤怒是强大的能量,若不加以疏导,极易演变成破坏性行为。本书区分了“攻击性表达”、“被动性表达”和“自信性表达”。重点在于如何使用“我信息”(I-Statements)来清晰、不指责地陈述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将愤怒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4. 应对压力与倦怠: 针对学业、同伴压力和未来规划的焦虑,本书提供了一套“压力释放菜单”,包括时间管理中的“番茄工作法”与休息的有效结合,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心理边界”来过滤不必要的外部干扰。 第三部分:高效沟通的艺术——搭建理解的桥梁 人际关系是青少年生活中最复杂的部分。本书将沟通视为一种可以学习和精进的技能,重点关注倾听的质量和表达的清晰度。 1. 倾听的力量:非语言信息的解读与回应: 大多数沟通失败并非因为说错了话,而是因为没有听对。本章深入分析了倾听的三个层次:听内容、听情绪、听意图。并教授如何通过目光接触、肢体语言的开放性,以及“复述确认”来展现真正的共情。 2. 冲突解决中的“双赢”思维: 冲突是沟通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介绍基于哈佛谈判项目中的“人与问题分离”原则,教导读者在争执时,将焦点放在共同的目标上,而不是互相指责对方的个性。 3. 科技时代的沟通挑战: 在社交媒体时代,面对面的交流能力正在退化。本书特别探讨了“数字情商”(Digital EQ),包括如何恰当地使用表情符号(Emoji),如何应对网络霸凌的言语攻击,以及何时应该放下手机,进行一次高质量的面对面对话。 第四部分:构建稳固的社交网络——友谊、界限与归属感 青春期的社交需求旺盛,但对友谊的理解往往是模糊的。本部分旨在帮助青少年识别高质量的友谊,并学会在群体中保持自我。 1. 识别健康的友谊模式: 区分真正的友谊、相互利用的关系以及有害的“有毒友谊”。我们列出了友谊质量的“红旗”(Red Flags)和“绿旗”(Green Flags),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选择,学会优雅地退出不健康的社交圈。 2. 建立清晰的个人界限(Boundaries): 这是自我保护的核心技能。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如何礼貌而坚定地说“不”,如何保护自己的时间、隐私和价值观不受侵犯,以及如何处理他人对你设置界限时的不适反应。 3. 应对群体压力与自我认同: 探讨“同伴压力”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培养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从而减少对外部认可的过度依赖。鼓励青少年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抵御外部不合理要求的“精神锚点”。 --- 本书特色 实操性强: 每一章节末尾都附有“心锚练习”、“情景角色扮演”或“一周实践挑战”,确保知识能转化为实际能力。 案例丰富: 涉及校园生活、家庭矛盾、网络社交等多个维度,使内容更具代入感。 科学性与人文关怀并重: 内容基于积极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基础原则,同时保持对青少年情感世界的极大尊重与理解。 阅读推荐 本书不仅适合正在经历青春期阵痛的中学生,也适合希望更好地理解孩子内心世界,掌握有效沟通技巧的家长,以及一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辅导员和教师。 翻开《探索心灵的地图》,开始绘制属于你自己的、通往内心平静与和谐人际关系的路线图。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小禾心理研究所


  由一群關注兒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的專業人員組成。他們來自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學齡兒童教育等多個領域,擁有碩士、博士學位和多年相關教育經驗。

  專家團
  林林:清華大學碩士、中科院博士、心理諮詢師、聯合國兒基會項目顧問、家庭情商專家。

  國瑩: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者、情商教育導師、家庭教育導師。擅長教育學、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李芳: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經濟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導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研究員。

  祁志強: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3部,就心理健康相關專題舉辦上百場講座。

图书目录

第1章 認識幽默
1.什麼是幽默?
2.幽默的好處
3.搞笑和嘲笑完全不同
4.幽默是一種能力

第2章 幽默的日常應用
5.單純想逗朋友笑
6.想讓朋友聽我說話
7.跟不熟的朋友聊天
8.希望交談時氣氛更歡樂
9.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搞笑
10.用有趣的話題讓大家笑
11.想安慰朋友
12.演講後無人提問
13.幽默的認錯
14.用幽默化解尷尬

第3章 幽默的談話技巧
15.被問成績時
16.被點名發表意見時
17.別人生氣並責怪我時
18.被爸媽催促時
19.爸媽不斷嘮叨時
20.被別人拒絕時

第4章 提升幽默力
21.常跟幽默的人相處
22.懂得看情況說話
23.學會自嘲
24.具備寬容的心態
25.提升表達能力
26.接觸輕鬆幽默的故事
27.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事
28.模仿與扮演
29.學習大人的幽默感
30.學會臨機應變

第5章 錯誤的幽默
31.朋友很難過時
32.別讓幽默變成嘲笑
33.不應為了幽默而幽默
34.同個幽默未必適合每個人

第6章 幽默不被理解時
35.想讓朋友開心卻傷害了他
36.玩笑話被當真了
37.說有趣的話題但沒人笑
38.開玩笑被人誤會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695175
  • EISBN:978986069519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5.8MB

图书试读

前言

  孩子有沒有幽默感呢?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只有大人才有幽默感,小朋友年紀太小,還不懂什麼是幽默感。事實上這是一種偏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因為思想及行為無法像大人一樣自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弱,所以此時他們可以藉由幽默感,來應對各種問題及排解情緒,例如交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化解尷尬的事。

  平時細心留意,我們可能會發現,具有幽默感的孩子,社交能力比較好,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比較強,而且更有自信,他們往往能輕鬆面對問題及解決困難。幽默感有助於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心理,更快樂的生活。

  那麼要如何增加孩子的幽默感呢?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好,家長若能以身作則,對於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會很有幫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都有「笑」和「讓別人笑」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情境練習和實際演練,讓孩子能自主發展與加強自己的幽默感,並使幽默感自然而然的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本書中有許多協助孩子在家庭和校園生活中,提升幽默感的練習與方法,只要透過不斷的模擬和訓練,都可以讓孩子輕鬆體驗幽默感所帶來的幫助。

  幽默除了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快樂,也可以讓孩子變得更積極、更樂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漫畫實在是太有意思了!我拿到手後,簡直是愛不釋手,一口氣就看完了。它用那種非常接地氣、又帶著點詼諧的方式,把一些看似深奧的心理學概念講得清清楚楚,尤其對我們家那個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來說,簡直是量身打造的!他以前對「為什麼有時候會突然不開心」這類問題總是避而不談,或者隨便敷衍了事,但自從開始看這本漫畫後,我們母子倆的對話都變得更開放了。書裡那些小情節、小插曲,都是我們在學校或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真實場景,所以他很有代入感,看完之後還會主動跟我討論書裡角色的行為和選擇。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用那種說教式的語氣,而是讓孩子自己從漫畫的對話和表情中去體會,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比我苦口婆心地說教一百遍都有用多了。總之,對於想讓孩子更理解自己情緒的小學生家長來說,這本書絕對是課外讀物裡的黑馬,強烈推薦!

评分

最近為了應對我家那個正值「敏感期」的小鬼,我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在找這類輔助教材,市面上那種厚重的心理學書籍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書。沒想到這本漫畫竟然這麼對味口!它的畫風非常鮮明活潑,色彩搭配也很能抓住小孩子的眼球,光是封面我就覺得很有吸引力。內容編排上,我覺得作者在節奏的掌握上非常厲害,不會讓孩子覺得冗長乏味,每個單元都很精煉,看完一個就能有點小收穫。我特別欣賞它在處理「挫折感」和「同理心」這兩個主題時的處理方式,不是直接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呈現了多種可能性和反應路徑,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這種引導式的學習,遠比填鴨教育來得有效率。我兒子現在學會了在生氣時先深呼吸,而不是直接丟玩具,這小小的進步,我都要歸功於這本書巧妙的敘事手法。

评分

我幫我外甥女買了這本,她今年小學五年級,正處於開始注重同儕評價的階段,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小事悶悶不樂,問她原因又不說。我偷偷瞄了幾頁,發現它裡面的情境設定非常貼近當代學生的生活,甚至連網路世界的一些小互動都有涵蓋進去,這一點真的很加分。它不是那種老掉牙的、只講「要乖要聽話」的說教書,而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析那些複雜的「為什麼」。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談論「與眾不同」這個主題時,給予了非常正面的解讀,鼓勵孩子擁抱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群體。這種「自我肯定」的教育,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對孩子的心靈健康是極大的支持。我外甥女看完後,整個人好像開朗了許多,願意多跟我分享學校裡發生的趣事了。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種標榜「心理學」的漫畫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總覺得是不是會流於表面,唬人成分居多。但這本完全顛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結構設計非常嚴謹,雖然是漫畫形式,但背後的理論基礎絕對是站得穩的,只是用了孩子能接受的包裝。我發現它並沒有過度美化或簡化複雜的情緒問題,而是很誠實地面對了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小煩惱」,像是嫉妒、害怕失敗、人際關係的小摩擦等等。我個人覺得,它最好的地方在於,它提供了一套「情緒詞彙庫」。我的孩子以前只會說「我很煩」或「我討厭」,看完這本書後,他能比較具體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覺得有點被排擠」或是「我對這件事感到很焦慮」。這種語言能力的提升,對他們日後的社交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幫助。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簡直是教科書級的範本,我還特地研究了一下,看能不能學到一些引導技巧。它的每一章節都像一個獨立的微型故事,故事講述完畢後,會有一小段「給小小心理學家的筆記」或者「你可以試試看」的環節,設計得非常貼心。比起那些單純在講述「如何快樂」的書,這本更注重「如何面對不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心理韌性教育啊。作者的幽默感運用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刻意,而是自然地流淌在角色的對白裡,讓原本可能有點沉重的議題,變得輕鬆愉快。我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僅適合小學生,連我們這些自詡為成熟的大人都該翻閱一下,畢竟,誰又能說自己完全沒有需要重塑的負面思維模式呢?它提供的視角是雙向的,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關心孩子心靈成長的家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