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附閱讀素養題本) (電子書)

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附閱讀素養題本)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星煌
图书标签:
  • 阅读
  • 自我成长
  • 亲子教育
  • 教育心理学
  • 阅读方法
  • 素养教育
  • 青少年
  • 励志
  • 家庭教育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此產品中附有題本,不提供列印和下載使用

為什麼「有個性」和「搞叛逆」只有一線之隔?
面對日益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才能舒服的「做自己」?
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精心選編,四組啟動自由人生的關鍵字
解答學校沒教卻又不可不知的成長痛點,迎向光明未來
隨書配備超級強大的閱讀素養題本
幫助你秒懂PISA和108課綱的閱讀策略
 
  「失敗為成功之母」,卻沒有人想承認自己曾經失敗?
  為了維持群體裡的和諧,讓你習慣性隱藏心中的委屈和不悅?
  面對變動劇烈的未來,又該如何找到心目中的「好工作」?
 
  這些問題學校大多沒有教,也未必存在著標準答案,卻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逃避的課題。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以多年的實務經驗嚴選20篇優質好文,從失敗、無聊、人際、未來四大面向,解答現今青少年最常見的困擾和疑問。
 
  透過來自不同領域名人經驗分享,你將懂得把每一次挫敗當作幫助自己「進化」的能量;在抱怨日復一日的生活好無聊的同時,意識到這正是挖掘興趣與創意的好時機;在人際關係中,學會畫下心理界線和「閱讀空氣」,不論去到哪裡都受歡迎;更重要的是,找出屬於自己的優勢及特質,即使迎向未知的挑戰依舊能確立目標、保持自信。每篇文章後,選編人羅怡君也將現身說法,分享她的見解及觀察,並透過「延伸提問與思考」融會貫通,將文章中的觀點帶回日常生活中實際加以應用。
 
  人生就像是一個大型實境遊戲,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面對的挑戰,沒辦法靠複製別人的選擇破關。本書將帶領你跳脫世俗設下的框架,從認識自我開始,逐步建構自己在遊戲中的「生存之道」,你會發現這場遊戲其實比想像中有趣,想要活得漂亮、精采一點更是都不難,只需好好「做自己」!
 
  ★隨書配備「閱讀素養題本」一本,由《閱讀理解》學習誌編輯團隊為書中選文量身設計,每道提問均有清楚具體的評量目標,分為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層次,搭配最後的詳解,期待讀者透過對文本的再次探訪,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從閱讀素養獲得面對生活各種問題的關鍵能力!
 
  ◎本書關鍵字:耐挫力、心理韌性、自我探索、人際關係、同儕、生涯規畫
  ◎無注音,適合13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生涯發展、家政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晨讀十分鐘】系列簡介
  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晨讀十分鐘】系列特色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十分鐘」運動策劃編選的讀物。
  ★倚重不同領域大師的人生及閱讀經驗進行選編,選文包羅各種文類,觀點橫跨不同世代。
  ★十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附選編人的話、引言、文後延伸思考等,深具解釋和學習附加價值功能。
 
本書特色
 
  特色1  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精選20篇好文,以四個關鍵字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定義自我生存之道。
  特色2  各篇附有「怡君老師的非典型思考時間」,開啟閱讀後的思辨討論,並在生活中加以落實應用。
  特色3  特別配備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幫助你秒懂108課綱的長文閱讀策略。
 
一致好評推薦
 
  職涯實驗室創辦人何則文
  青藝盟創辦人余浩瑋
  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林季儒
  親子作家彭菊仙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黃國珍
  臺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蔡淇華 
 
各領域名人口碑好評
 
  青少年最討厭父母叨叨絮絮說大道理,但是關於如何處理失敗及越來越複雜的人際關係、如何排遣無聊、以及掌握迷茫不可知的未來,青少年口袋裡確實缺乏適當的鑰匙。讓這二十篇精選好文成為代理父母、代理的前額葉,如青少年專屬的心靈導師,引著他們自己去參透並一一解鎖。──親子作家 彭菊仙
 
  絕對又是一本經典!這是一本有故事、有方法、貼近青少年心靈的「好看的書」。例如用「負能量金句」教你思辨的三層次:
 
  格言:條條大路通羅馬。
  躺平反思:但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正向思辨:可憐的是他這輩子只去過羅馬。
  強力推薦《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臺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蔡淇華
 
  想像一下,當你的歲月將盡時,所擁有的就是這一生的回憶。回頭看曾經,有沒有因為害怕擔心而放棄了某個人、事、物,當下的你會不會後悔?你的人生旅途可以是一本書、一幅畫、一首歌或是一部電影,你擁有創作的自主權。這本書沒有刻板教條的文字,都是生命的經驗與不同的觀點,嘗試和自己對話,理解自己、幫助自己,都能看到這裡了,那就試著讀完吧!──青藝盟創辦人 余浩瑋
  
  這本書為各位做好筆記摘要和值得你思考練習的提問,幫助你理解每個篇章,將其中的學習帶回生活中,從而有能力在失敗中看見機會;在無聊中為自己找到目標;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積累力量;在你還年輕的生命中,創造自己與世界的未來。──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在存放著全部閱讀寶藏的古靈閣中,擅長運用溝通和創意解決教養問題的作者為孩子們存下了四顆最熠熠生輝的成長魔法石 (Philosopher's Stone)──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的四個關鍵字,讓孩子們透過閱讀親自去探尋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些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生命議題──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在這本書中,你將一次集滿這些必備能力。用失敗力來加強你的耐受血量,用創意力成為你的鎧甲,以人際力建構你的隊伍,最後用未來力成為你的祝福。有這四種能力,在人生這場遊戲中,你將無往不利,你也將開創屬於你的燦爛前途。──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何則文
沉浸式阅读体验:探索心灵与智慧的广阔天地 《星辰之约:宇宙航行日志》 这是一部带领读者穿越浩瀚宇宙,深入探索科学奥秘与人文思考的非虚构力作。全书以一位资深宇航员的个人视角展开,记录了人类探索深空的漫长历程中的点滴感悟与重大发现。 第一部分:启程的呼唤——从地球到彼岸的梦想之旅 本书开篇,作者详尽回顾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对星空充满好奇的孩童,成长为肩负重任的宇航员的奋斗历程。其中穿插了对早期航天先驱者的致敬,以及人类对宇宙认知不断迭代的艰辛与辉煌。内容着重于早期火箭技术的突破,以及载人航天任务筹备阶段,那些不为人知的挑战与幕后英雄。 技术剖析与工程奇迹: 本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载人航天器设计中的关键工程学原理。读者将了解到生命维持系统如何克服太空极端环境的挑战,导航与通讯系统如何确保地球与遥远航天器的实时连接。例如,详细描述了深空任务中,冗余备份系统的设计哲学,以及如何在资源极度受限的环境下,实现复杂科学实验的精确操作。这部分并非枯燥的工程手册,而是将技术细节融入到紧张的发射倒计时和在轨操作的叙事之中,使得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心理负荷与团队协作: 漫长的太空飞行对宇航员的心理健康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书中细致描绘了宇航员在狭小空间内长期隔离下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及团队成员间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和深厚的信任来维持高效协作。特别提到了一次突发的设备故障,如何在零失误的压力下,通过精准的沟通和分工被成功化解,展现了人类在极端压力下展现出的非凡韧性。 第二部分:异星的低语——行星地质学与生命迹象的探寻 进入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将带领读者“登陆”数个太阳系内的重要天体,从火星的红色荒漠到木星卫星的冰封海洋,进行一次跨越式的地质考察。 火星拓荒的蓝图与现实: 详细记录了对火星表面岩层、水冰沉积证据的实地勘测过程。书中不仅展示了采集到的高分辨率地质图像,更结合了对这些样本的深入分析,探讨了火星古代气候的演变史,以及对潜在微生物化石存在的科学推论。作者以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审视了“生命是否存在于火星”这一宏大命题,区分了确凿证据、推测和希望之间的界限。 木卫二的深海秘密: 针对木卫二(欧罗巴)的冰壳之下可能存在的液态海洋,本书描述了未来探测任务中对深潜器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利用电磁波穿透冰层进行探测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充满了对未知生命形式的想象与科学构建,激发读者对“生命定义”的重新思考。 太阳系边缘的冷寂: 篇幅也涉及对柯伊伯带天体的遥感观测,揭示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化石”信息,解释了这些遥远天体如何帮助我们拼凑出太阳系诞生的完整图景。 第三部分:哲思的回响——置身宇宙中的人类定位 当视野被拉伸至宇宙的尺度时,人类文明的脆弱与伟大也同步凸显。本书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更为深刻的哲学和文化讨论。 时间与尺度的相对性: 宇航员亲身体验了地球自转带来的时间感受变化,以及光速限制对信息传递的根本制约。作者借此探讨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宏大宇宙尺度下的直观体现,以及人类心智如何努力去适应这种非线性的时空观念。 文明的孤独与宇宙社会学: 面对无垠的黑暗,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书中探讨了“费米悖论”的各种解释模型,从“大过滤器”理论到对技术社会自我毁灭的警示。作者强调,无论外星文明是否存在,人类对和平、知识与合作的追求,都是在宇宙中留下印记的最重要方式。 地球的未来与伦理责任: 航天任务的最终目的,是将视野拉回地球。宇航员从太空中回望家园时产生的“总观效应”(Overview Effect),被详尽记录。这种视角转变促使作者思考气候变化、资源分配以及全球冲突的荒谬性。书中呼吁,人类应当以保护这个“蓝色弹珠”为最高伦理责任,因为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承载我们所有梦想与历史的港湾。 结语:星光不问赶路人 全书在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美中结束,强调了好奇心是驱动文明进步的最核心动力。它不仅是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保持谦逊、持续学习、并勇敢面对未来的心灵指南。全书文字凝练,情感真挚,配有大量珍贵的任务照片和手绘草图(此处描述为文字内容,不涉及具体图片形式),旨在引导读者在仰望星空时,也能更好地审视脚下的土地与自身的价值。 --- 《汉字演化简史:从甲骨到数位时代的形义流变》 这是一部聚焦于汉字这一独特表意文字系统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的学术普及读物。本书旨在揭示汉字数千年未曾中断的生命力及其背后的思维逻辑。 第一章:源头的探寻——刻画符号的诞生与早期形态 本书伊始,考察了汉字起源的诸多学说,并重点分析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如何逐步向成熟的文字系统过渡。 甲骨文的曙光与占卜文化: 详尽解析了殷墟甲骨文的结构特征、书写工具与载体(龟甲、兽骨)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了甲骨文如何直接反映商代的政治结构、祭祀活动和社会生活,揭示其“卜辞”的语言学意义和历史价值。这一部分包含了对经典甲骨文范例的细致释读,帮助读者理解古老的象形思维。 金文的典雅与礼制: 随后转向周代的金文。本书阐释了铭文从早期简洁的记录,如何发展成为长篇叙事的“史书”,并与当时的礼器制度紧密结合。重点分析了西周中晚期出现的分化,如“重文”现象与字体风格的地域差异,为后世的字体规范化埋下了伏笔。 第二章:统一与规范——秦汉的书同文与隶变 秦朝的统一对汉字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本章集中论述了“书同文”政策的推行及其在文字标准化方面的巨大贡献。 小篆的逻辑与局限: 分析了李斯主导下小篆的规范化过程,解释了它如何统一了战国各国繁杂的异体字。尽管小篆结构严谨,但其书写效率低下,为隶书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隶变:方块字的奠基: 本章的重中之重在于“隶变”。本书以大量的对比实例,解释了隶变过程中,汉字由“线条化”向“笔画化”的根本转变,特别是“蚕头燕尾”等波磔笔法的出现,标志着汉字正式脱离了早期象形阶段的束缚,确立了成熟的方块字结构,为后世楷书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楷书的定型与美学的成熟——魏晋风骨与唐代高峰 汉字的书写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楷书的诞生与功能分化: 详细梳理了楷书(真书)的形成过程,它如何吸收了隶书的规矩和行书的流畅,成为最稳定、最适合印刷和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 魏晋名家与风格流派: 本章深入探讨了钟繇、王羲之等大家如何将个人气质融入笔法,使楷书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成为表达精神的艺术载体。对不同地域的书风(如北碑的雄强与南帖的秀逸)进行了比较分析。 唐代的规范与雕版印刷的推动: 阐述了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等如何将楷书推向规范化的极致,以及雕版印刷技术对汉字字形稳定性的进一步固化作用。 第四章:宋代的创新与信息传播革命 宋代是技术革新与文字应用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 宋体(印刷体)的诞生: 深入剖析了活字印刷术和雕版印刷技术对汉字形态的影响。宋体横细竖粗,笔画端正,极大地提高了刊刻的效率和文本的可读性,形成了我们今天在书籍中最常见的印刷字体基础。 白话文的兴起与俗字的运用: 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白话小说和戏曲的流行,使得大量口语化的俗字和简化字开始在民间流传,这为后世的文字改革提供了民间基础。 第五章:现代化的挑战与文字的未来 最后,本书探讨了近现代以来,汉字面对西方字母文字挑战时的反应与调整。 汉字改革的曲折历程: 梳理了自清末以来关于汉字拉丁化、简化等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客观分析了简化字推行的历史必然性与引发的争议。 数位时代的重塑: 阐释了计算机编码(如汉字输入法、Unicode标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与汉字的交互方式。数位化不仅没有淘汰汉字,反而通过软件技术,让汉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动态表现力和检索能力。本书以对未来字体设计趋势的展望收尾,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辅助文字创作和字体设计中的潜力。 结语:千年的生命力 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扎实梳理和对文化现象的深刻洞察,证明了汉字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活化石,其演化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文化史。全书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适合所有对汉字起源、结构和文化价值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著者信息

選編人簡介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喜歡說話多於寫字,熱愛探索生命、嘗試各種角色。近年來成立專屬孩子的讀書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成長與青春的各種滋味,創辦「Home Page首頁讀書館」,一個可以大聲說話交流想法的閱讀空間,也是跨世代的對話場域。
 
  著有《刺蝟媽媽與穿山甲的思辨對話》(新手父母出版)、《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寶瓶文化出版)、《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親子天下出版)、《孩子的人生成長痛,小說有解》(如何出版)。
 
  【FB粉絲團】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FB粉絲團】Home Page首頁讀書館 
  【FB社團】愛,我的內向小孩
 
繪者簡介
 
Johnnp
 
  藝術家
  
  擁有多重創作身分,插畫作品早期以極簡線條詮釋裝飾藝術,透過音樂作為靈感,推出系列代表作「The Song Stuck In My Head Project」;近年以極具辨識度的幽默人像作品,展開各式跨界品牌及媒體合作,並不斷找尋新媒介呈現插畫創作,受邀於國內外知名品牌櫥窗、藝術空間合作大型作品。
 
題本設計團隊簡介
 
品學堂
 
  2013年,品學堂《閱讀理解》學習誌創刊,全力投入閱讀評量與文本的研發;以國際閱讀教育趨勢與PISA閱讀素養為規範,團隊設計的每一篇文本與評量組合,即為一次完整的閱讀素養學習。為孩子與教學者,提供跨領域閱讀素養教學教材及線上、線下整合的學習評量系統。
 
  為推動全面性的閱讀素養教育,品學堂也走向教學現場,與各級學校和教育主管單位合作,持續為教師提供閱讀教育增能研習,同時為學生開辦營隊。期望讓我們的下一代能閱讀生活、理解世界、創造未來。

图书目录

選編人的話 做自己,需要的「叛逆」是能力,不是個性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 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推薦序 四顆成長魔法石,陪孩子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議題 
推薦序 在人生這場遊戲,透過閱讀來裝備好自己 
 
Chapter 1 失敗學
引言:為什麼我們讚頌失敗卻又不想承認?
不良品的意義:發現別人尚未得知的寶藏
關於自信這件事
不能信任沒有失敗過的人
在輸得起的年紀全力奔跑
面對自己永遠不夠厲害的現實
跟沒有借東西
 
Chapter 2 無聊學
引言:無聊的相反詞是什麼?
逃避無聊反而讓你成為「無所謂」世代
別再抱怨無聊,其實你離創意非常近
練習獨處
沒興趣源自於無知
 
Chapter 3 人際學
引言:一門別人越幫越忙、只能自學的人生必修課
害怕衝突的背後,其實是缺乏這些能力
YouTuber Alizabeth娘娘的職場之道
改變很困難嗎?切換視角讓你輕鬆跨出第一步
我聽得見沒有說出來的話嗎?──學會閱讀空氣
表達感受:認可情緒,設立人際界線
 
Chapter 4 未來學
引言:有意識的空白,才能容納未來無限可能
不知道的勇氣
人沒有夢想,就不偉大嗎?
粗心的代價
什麼樣的人生值得追求?可以「零落差」說清楚嗎?
面對有限的選擇
 
企劃緣起 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元氣晨讀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052154
  • EISBN:978626305216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9.3MB

图书试读

選編人的話
 
做自己,需要的「叛逆」是能力,不是個性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想邀請你仔細看一下本書的推薦人,或許你有聽過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在我心中不僅是很有成就的人生英雄,也是做自己的「叛逆代表」。我知道這些人乍看之下都很「正經」,也得到大家肯定和效法學習,根本是人生勝利組,哪裡叛逆了?
  
  他們最明顯的共同點:都是自己人生職涯的「創辦人」,從頭到尾「做自己」。
  
  特別挑選這個主題,是因為「做自己」被塑造成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生存壓力和社會風氣下,不論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好像都被迫選擇、服從某些不喜歡的規定或「潛規則」。你可以觀察一下各式各樣的排行榜,那些賣書的、賣潮T的、流行音樂、零食包裝、瘋傳哏圖……,要嘛就是黑色幽默、負能量爆表,不然就是充滿叛逆的帥氣宣言;正因為做不到,所以看到那些文案正中下懷,消費時讓自己感覺好一點,證明自己也很有個性和想法。
 
  國中時成績才藝各方面還不錯的我,是全校知名的「母老虎」,只要我認為不公平的規定,都會和校方老師反應,說也奇怪,只要是我開口幾乎都能改變,但是同樣內容換了別人說,就變成「反抗、頂嘴」,甚至被懲罰。我很快觀察到這個現象,也領悟出人生第一個生存法則:
  
  重點不是說的話對不對,而是別人願不願意聽你說;
  
  想要別人聽你說,必須先讓對方認可你。(其實你也是這樣不是嗎?)
  
  被認為有能力的人叛逆,別人會說有個性;沒有能力的人搞叛逆,就是一場胡鬧而已。
  
  當時學校老師們認可的能力是「成績」,剛好我有這個優勢,所以容許我大放厥詞、甚至委派改變的任務。雖然我並不認同成績代表一切,但那就是當下的現實,想要澈底改變遊戲規則,我必須先成為其中一員。
  
  這些領悟幫助我節省許多不必要的力氣,也更有籌碼去改變我想改變的事情;在高中被稱做「迅猛龍」,出職場後又變成別人口中的「鯰魚」,現在回顧這些「綽號史」,證明「做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
 
  雖然每個人的際遇不盡相同,但共同面對的生命課題卻大同小異。這本書正是期待能帶領你思考、領略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運用正確策略早點開始好好「做自己」,這個世界才沒有白白浪費你這位獨一無二的人。
 
  你的特質就是演化的本錢,走出別人設定的迷宮
  
  常聽到其他大人鼓勵孩子們:「你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喔!」但是聽的人卻一臉漠然,這句話若沒有搭配具體的建議和內容,充其量只是空泛的敷衍之詞。若無法看重自己,就會依賴外在肯定才有自信,那些獎狀獎杯嘉獎讚美,就像孫悟空頭上金箍棒一樣,逼著你順服所有他人設定的規範。
  
  我們一出生就像被放在迷宮「入口」,在生命結束之前,沒有選擇的經歷迎面而來的未來,即使是七十歲老人也無法喊停,必須一步一步往八十歲邁進。成長不只是青少年的課題,而是這輩子都逃避不掉的功課,若不想思考只按照迷宮方向前進,那只是「變老」,而越老越沒有做自己的本錢。
  
  你當然可以選擇進入遊戲設定,好好享受這個單行道迷宮,一點問題也沒有,但若你對現況有些不滿、不安,也想跳出這些設定框架,那麼你需要的正是找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質並看重自己。青少年小說《時間的皺褶》裡,主角梅格在別人眼中是個充滿問題沒耐性的怪咖,沒想到卻是因為沒耐性這個特質,讓她成為跨越時空解救父親的關鍵人物。這樣一想,你的「缺點」會不會也是某種特別的禮物,只有你不斷思考、尋找「何時何地使用」,才能轉換為演化的優勢條件。
  
  該思考什麼呢?我也不確定!不過我嘗試提供四個方向給你參考:失敗、創意、人際、未來,這些很少人、也很難提供給你意見的議題,就是迷宮之外廣大的未開發之地,接下來的旅程交給你,我們在閱讀和冒險的路上見嘍!
 
推薦序
 
你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寫給學弟妹的一封信
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黃國珍
 
  各位同學好,在你開始讀這本書前,很歡迎你先讀完這封信。我希望能幫助你更理解這本書對你的重要。
 
  我和怡君老師認識雖然只有三年的時間,見面的機會又大多數與工作有關,但是並沒有影響我對她的熟識和欣賞。
 
  怡君老師近幾年的工作重心,從職場上轉移到教育領域,以一己之力籌辦一個給親子或家長間,能共同參與演講與交流的空間,而她自己也在其中以讀書會的形式,帶領孩子閱讀、討論小說,啟蒙孩子的閱讀心靈。我相信她當初退下職場中成功主管的身分,做這個決定,在旁人眼中應該被視為是種叛逆的行為,但我知道怡君老師有不同的想法。
 
  到底什麼是「叛逆」?幾年前一次老同學聚會,席間天南地北的聊天,話題從工作、生活、家庭、孩子聊到青少年的回憶,忽然有位朋友談起她青少年叛逆的回憶。他說當年不知為何,父母、老師的話怎麼都進不去耳朵裡。自己的想法或想做的事,總是逆了大人的意,因此衝突不斷。他這段話引起現場幾位同學的附和,每個人似乎都有相似的歷程,每個人之間的差異只有時間的長短及日後如何修復衝突後的關係。當時我並沒有熱烈參與這話題,並不是因為我沒有叛逆期,而是我說不出我的叛逆其實還在持續著……
 
  當時我的叛逆行為,包括曾經離家出走近半年沒跟父親說話。在學校裡大家看漫畫,我看小說。同學流行聽A-HA,我偏要聽蕭邦、拉威爾。我有很多好同學,卻很少人在我心中成為真朋友。我不孤僻,卻孤獨,期待被理解,卻少有同輩有能力。我以優異的成績從藝術學院畢業,手上有國外藝廊的經紀合約,卻選擇放棄走上成為藝術創作者的路。在創意指導領域工作十年後,放下一切選擇教育領域從零開始創業……這一路的每個選擇在他人的眼中都像是不成熟、衝動的叛逆。有好些年我一直說不清楚是什麼原因,讓我選擇了那與理所當然相反的路,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這一切,是因為我渴望「做自己」。
 
  「做自己」是一門重要的功課。父母給予我們軀體與生命,但我們要用這珍貴的生命與的奇妙軀體創造什麼事,成為怎樣的人,是一生的功課,而青少年時期是這門課新學期的開始。
 
  如果你問:「做自己這門課如果這麼重要,有沒有參考書可以看或是有人整理好重點筆記呢?」有啊!未來各位會發現與這門課相關的書很多,但是那些書對現在的你來說都還太難。如果你現在就想去讀,像我年輕時一樣,我覺得很好,雖然會花你多一點時間,我相信你還是會有收穫。不過,各位年輕朋友,現在你有更好的選擇,因為羅怡君老師這本《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從上過課的學長與學姐都認為非常重要的四個主題──「失敗」、「無聊」、「人際」與「未來」,以一位大學姐的經驗,為各位講述其他學長姐的故事,並且幫各位做好筆記摘要和值得你思考練習的提問,幫助你理解每個篇章,將其中的學習帶回生活中,從而有能力在失敗中看見機會;在無聊中為自己找到目標;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積累力量;在你還年輕的生命中,創造自己與世界的未來。
 
  讀完這封信是不是覺得這本書很棒啊!希望你讀完這本書後能明白,也學會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
 
四顆成長魔法石,陪孩子面對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議題
基隆市銘傳國中閱讀推動教師 林季儒
 
  「每次晨讀我都是舒適而且自在的,我很喜歡這段放鬆身心的時光!」
 
  「聽著旋律輕快的慢歌,享受著沒有人聲的晨讀時光,我非常的期待!」
 
  「上了國中有了晨光共讀,讓可以讓我把學習壓力放在一旁……整個人都超輕鬆的!」
 
  「晨讀的寧靜氣氛令我無比享受!」「我覺得國中有晨光共讀滿酷的!」「我發現我閱讀的速度越來越快了!」「我覺得晨讀真的是個好東西!」……從把第一本《晨讀10分鐘:成長故事集》交到孩子們的手上至今已經十二年了,晨光共讀的卓著成效早已經從無數的校園實證中得到推崇與認可,而這些推崇與認可的聲音不僅來自教師、社會大眾,更來自每個天天都期待著用這十分鐘精采魔法點亮一天學習序章的青少年!
 
  由親職溝通專家羅怡君老師精選規劃的全新《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就是這樣定錨青少年的需求而令人期待的閱讀魔杖。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是終身閱讀力的奠基時期:我們可以從閱讀中形塑孩子的學習力、思辨力,亦能從中厚植孩子的競爭力、續航力,更能為這些邁入全新學習階段的年輕讀者帶來依循與典範──無論是向外遠眺世界或向內省視自己。
 
  本書不但具備以上特點,更進一步針對國中生新課綱的學習痛點,量身打造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從人權與性別平等到多元生涯發展,從跨領域與議題融入到長文閱讀策略,全方位為忙碌的國中生聚焦提供最適切的延伸閱讀素材,再加上每篇都附上能輕鬆引導思辨的「怡君老師的非典型思考時間」,完全是親師生心目中完美的「閱讀古靈閣」!
 
  在存放著全部閱讀寶藏的古靈閣中,擅長運用溝通和創意解決教養問題的作者為孩子們存下了四顆最熠熠生輝的成長魔法石 (Philosopher's Stone)──幫助青少年打造自由人生的四個關鍵字,讓孩子們透過閱讀親自去探尋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些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或缺的生命議題:
 
  第一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認同與理解中明白:失敗是新的開始,在輸得起的年紀就應當無畏的全力奔跑;第二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練習獨處的過程中體悟:別再抱怨無聊,其實你離創意已經非常近了;第三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認可情緒,設立人際界線中領會:人際學是一門別人越幫越忙、只能自學的人生必修課;而最後一顆成長魔法石讓孩子們在勇於直面未來時了解:原來,有意識的空白,才能容納未來無限可能!
 
  面對挫折與未來是人們一生的功課,沒有人可以避開失敗與迷惘:我們都知道要挺身而出對抗敵人和朋友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卻不知道要挺身而出、認清自己,並做出改變需要更大的勇氣!失敗學、無聊學、人際學與未來學,這四顆魔法石必須用成長的淚水與汗水擦亮才能握在自己的手心,也才能發揮其無盡的價值。把《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交給孩子吧,他將因為這每天十分鐘的閱讀魔法而在意若思鏡中看見真正堅定的自己!
 
在人生這場遊戲,透過閱讀來裝備好自己
職涯實驗室創辦人 何則文
 
  我很喜歡玩電動,我有的Switch遊戲有快要三十片了。這麼多款遊戲中,有一款遊戲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是幾年前出的「星之卡比」,這款遊戲主角是一個粉紅色的圓球卡比,玩法跟同樣是任天堂出品的瑪利歐很像,一開始也是橫向卷軸遊戲。只是卡比有個特殊技能,可以把其他怪物吞了得到對方能力,也可以憋氣把自己鼓脹起來,而能飄浮起來飛過障礙物。
 
  這款遊戲大概臺幣一千六左右,那時候剛上市以後,我就興沖沖的跑去電玩店買回家玩。後來玩一玩,手感很順,不像瑪利歐可能不小心就死了卡關,但我越玩越覺得不對勁,於是上網看看其他玩家對這遊戲的評論,結果很多人對這款遊戲給了不高的評價,為什麼呢?
 
  因為「太簡單了」。
 
  網路評論中甚至有網友諷刺的說:「你叫一隻猴子在那邊亂按幾小時都能全破」。他說的也滿生動的,因為遊戲中卡比幾乎不會死。但也情有可原,因為這款遊戲一開始就是設定給小朋友玩的,如果搞得太難,像「超級瑪利歐 奧德賽」那樣,最後關卡一定要在對的時間按到對的動作才能跳過去,小朋友大概會很挫折。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遊戲其實就是要有一定難度才有意思。
 
  而太簡單的遊戲也不好玩,為什麼呢?因為他讓「勝利」跟「完成關卡」這件事情,顯得很廉價,誰都能辦得到。讓我們覺得好玩的遊戲,往往需要投入很多時間,你會遇到很多失敗跟挫折,卡關好幾次,最後經過多次的練習,突破瓶頸,這時候的成功讓人開心到振臂疾呼,感動不已。最近賣得很火爆的「艾爾登法環」就是這種很困難的遊戲,每個動作幾乎都要精確,才能突破關卡,但這樣需要高技術的遊戲,反而讓人玩得不亦樂乎。
 
  人生也像一場場遊戲,但這些遊戲比起有固定劇情的電玩遊戲更好玩,因為你可以自由的選擇你的戰場,找到屬於你的「呼召」,去建構你自己的世界,描繪屬於自己的可能。然而,也像遊戲一樣,有些人可能選到「簡易模式」,也有些人選到「困難模式」。我們常常會羨慕那些,似乎天生就有更多資源的人,但殊不知,以遊戲來說,他們玩的簡易模式反而沒有挑戰性。
 
  我們或許面對不一樣的困難與挑戰,讓你幾次嘗試都失敗,誤以為自己跟夢想莫大的距離,但這些失敗才能積累出之後貫徹始終的可貴。所以你要學會面對失敗,讓失敗成為你的養分,跟走出下一步的成就動力。當你能抵禦失敗,你就有更多的血條可以面對這場遊戲。
 
  而人生這場遊戲,既然沒有一定劇情,你要玩得精采,活出可能,就也需要創意,你要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不要被現實跟社會的框架綁住。當你只是照著別人的期待而努力時,你就失去了自由。而想要活出真正的自由,你就要用創意當作盔甲,讓自己能抵禦來自現實的壓迫。
 
  接著,你不能孤身一人。就像任何的異世界勇者,他都會有伙伴,人類也是社群的動物。沒有人是能夠扛下一切的英雄,就連漫威電影裡的復仇者都需要集結起來,共同對抗敵人。所以你也要找到屬於你的聯盟跟團隊,這時候,你就需要人際的能力,成為你的武器。
 
  最後,如同玩遊戲,你需要讓地圖打開,才知道前方道路有什麼可能的挑戰。對於人生,你也要有這種「開圖」的能力,才能避免未知的前方突然冒出你無法抵禦的怪物,所以你需要用未來力,變成你的抗性祝福魔法,提前預知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在這本《晨讀10分鐘:做自己,不一定要叛逆》中,你將一次集滿這些必備能力。用失敗力來加強你的耐受血量,用創意力成為你的鎧甲,以人際力建構你的隊伍,最後用未來力成為你的祝福。有這四種能力,在人生這場遊戲中,你將無往不利,你也將開創屬於你的燦爛前途。
 
  現在,一起打開這本指引你人生這場大遊戲的魔法之書吧!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