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瞭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 (電子書)

知道瞭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鈴木智順
圖書標籤:
  • 微生物
  • 科普
  • 生物學
  • 圖鑒
  • 電子書
  • 趣味科普
  • 科學普及
  • 自然科學
  • 知識
  • 兒童讀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們與微生物一起生活
\韆奇百怪的微生物就在你我身邊!/

  多數人大概都是等到生病瞭,纔會意識到「○○菌」、「○○病毒」的存在吧。
  可是事實上,健康的人體中也隨時都存在著無數的微生物。
  比方說,像是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口腔內的乳酸菌等等,
  人體中共有1000種以上,數量超過100兆個、總重高達1.5kg的微生物。

  而各位對於這些微生物抱持著何種印象呢?
  我想大傢應該都有在學校學過,微生物是屍體和排泄物的分解者,
  因此,說不定會對微生物產生既無趣又不起眼的印象;
  不過相反的,也可能因為微生物能夠製作齣優格、乳酪、醬菜、納豆、日本酒、啤酒等發酵食品,於是產生瞭好印象。

  在本書中,雖然也會齣現許多形象一如既往的微生物,
  但也有許多可能會令各位完全意想不到的微生物。
  而且無論對於地球環境還是人體,
  這些微生物都肩負著重要的功用。
  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微生物呢?
  來,就讓我們一窺微生物的世界吧!!

本書特色

  ※全彩圖解完整知識,解答有關微生物的「為什麼?」

  ※搭配詳盡、易懂的解說,無論是微生物的功用、與生存環境,有關微生物的所有知識都能快速學習、理解!

 
科學奇境探險:不為人知的微觀世界與宏大宇宙 (紙質書) 探索生命最原始的脈動,解碼宇宙深處的奧秘,這是一場跨越尺度的認知之旅。 本書旨在帶領讀者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思維遠足,它不專注於任何特定的微生物圖鑒,而是將焦點投嚮更宏大、更具哲學深度的科學領域。我們將穿越物質的邊界,從量子泡沫的瞬息萬變,到星係團的結構演化,探究支撐我們存在的基本法則與那些尚未被完全揭示的自然現象。 --- 第一部分:超越可見的結構——物質的深層構造與基本粒子 章節導覽: 我們將從最基本的組成單位齣發,構建對現實世界的全新理解。這不是關於細菌或真菌的描述,而是關於構成一切事物的“磚塊”本身。 1. 量子場論與概率的疆域: 我們首先進入微觀世界的內核。理解物質並非由離散的“小球”構成,而是由彌漫的、充滿能量的量子場所主宰。本書將詳細闡述量子場論(QFT)的基本概念,解釋物質粒子(如電子、誇剋)如何被視為這些場的激發態。重點將放在不確定性原理的哲學含義——我們無法同時精確知曉粒子的位置和動量,這揭示瞭自然界固有的模糊性和概率性。我們將深入探討費曼圖(Feynman Diagrams)如何直觀地描繪粒子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真空能的爭議性概念——空間本身蘊含的巨大能量。 2. 誇剋、輕子與規範玻色子: 本書將詳細解析標準模型的結構。這不是對生物分類的梳理,而是對四種基本作用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引力)的媒介粒子的深入剖析。讀者將瞭解誇剋如何被限製在質子和中子內部(誇剋禁閉現象),以及希格斯玻色子如何賦予其他粒子質量,從而搭建起我們日常經驗中的穩定物質框架。我們將探討粒子物理實驗(如大型強子對撞機)如何驗證這些理論,以及物理學傢們正如何尋求超越標準模型的“新物理學”。 3. 弦理論的幾何學: 如果標準模型是二維的地圖,那麼弦理論(或M理論)則試圖構建三維的立體模型。本書將介紹超弦理論的核心思想——基本單元是微小的、振動著的“弦”。弦的不同振動模式對應著不同的粒子。更引人入勝的是,弦理論要求宇宙擁有額外的緊緻化維度。我們將探討卡拉比-丘流形(Calabi-Yau Manifolds)的復雜幾何學,以及它們如何可能解釋為什麼我們隻感知到宏觀的四維時空。 --- 第二部分:時空與宇宙的尺度——從黑洞到暗物質 章節導覽: 離開瞭微觀尺度,我們將視角提升至宇宙學的廣闊背景,探討時空的本質、引力的作用以及宇宙最深層的構成謎團。 4.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 本書將跳脫牛頓的萬有引力概念,深入解析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愛因斯坦的場方程是本書的數學核心之一,它揭示瞭引力並非一種力,而是時空彎麯的錶現。我們將詳細闡述愛因斯坦張量與能量-動量張量之間的關係。通過對黎曼幾何的簡化介紹,讀者可以理解行星為何沿測地綫運動,以及引力透鏡效應背後的時空扭麯原理。 5. 黑洞的邊界與信息悖論: 黑洞是時空極端扭麯的産物。我們將分析史瓦西半徑的意義,以及事件視界的不可逆性。本書將著重探討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的理論基礎,這涉及到量子場論與廣義相對論的交界點。隨之而來的是黑洞信息悖論——信息落入黑洞後是否真的永久消失?我們將審視當前主流的解決方案,如防火牆理論或全息原理的暗示,這些都遠遠超齣瞭傳統生物學的範疇。 6. 暗物質與暗能量:宇宙的隱形骨架: 現代宇宙學最大的謎團在於,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普通物質隻占宇宙總質能的不到5%。本書將係統迴顧支持暗物質存在的觀測證據,如星係的鏇轉麯綫、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各嚮異性以及重力透鏡效應。我們將討論WIMPs(弱相互作用重粒子)等候選理論,以及直接探測實驗的挑戰。同時,關於暗能量,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我們將考察$Lambda$CDM模型中的宇宙學常數及其與真空能量的關係,探討菲因斯(Phantom Energy)等替代性模型。 --- 第三部分:復雜係統的湧現與信息本質 章節導覽: 最後,我們將討論科學的交叉領域,關注如何從簡單的規則中湧現齣驚人的復雜性,以及信息在物理係統中的核心地位。 7. 混沌理論與不可預測性: 復雜性並非總是源於大量的組件,有時它源於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性。本書將闡述混沌理論的數學基礎,特彆是洛倫茲吸引子(Lorenz Attractor)的幾何形態。我們將討論“蝴蝶效應”的嚴格定義,並分析在天氣係統、流體力學等領域,為什麼長期預測本質上是不可能的,這與量子不確定性構成瞭兩種不同層麵的“不可知性”。 8. 熵增與時間之箭: 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無序度)總是增加的定律,為時間賦予瞭方嚮。我們將深入探討統計力學的視角,解釋宏觀係統的無序性如何從微觀粒子的隨機運動中湧現齣來。本書將追溯“時間之箭”的問題:為什麼宇宙的過去是低熵的,而未來注定是高熵的?這與宇宙大爆炸的初始狀態緊密相關。 9. 信息的物理學基礎: 本書的收官部分聚焦於信息本身。我們將探討蘭道爾猜想(Landauer's Principle),它將信息(比特)與物理現實(熱力學)聯係起來,指齣擦除一個比特信息必然會産生最小量的熱量。隨後,我們將過渡到全息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這一大膽的設想認為,一個三維空間區域(如黑洞的視界)所能包含的全部信息量,與其錶麵積成正比,而非體積。這暗示瞭我們所感知的空間維度可能隻是一種投射。 --- 結語: 本書提供瞭一張描繪現代物理學前沿的地圖,它邀請讀者不僅要思考“我們是什麼”,更要思考“我們存在於何種結構之中”。從最小的能量量子到最大的宇宙結構,科學探索的樂趣在於揭示那些隱藏在日常經驗之下的、令人驚嘆的、統一的自然法則。這不是一本關於微小生命的指南,而是一部關於我們所處之宏大實在的深度考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鈴木智順


  東京理科大學理工學係教授。專長是以係統微生物學、微生物生態學、環境微生物等為基礎的應用微生物學和環境農業學。目前正針對存在於環境中的微生物的種類及其活動,進行基因分析、培養實驗等研究,同時也正在研究光觸媒的殺菌作用。主要著作為《細菌圖鑑(技術評論社)》、《理工係的基礎生命科學入門(共著,丸善齣版)》等。(以上書名為暫譯)
 

圖書目錄

2序章【微生物漫畫 世界上充滿瞭微生物!】
6前言
14本書的閱讀方式

第1章 微生物的基本
16微生物的基礎知識○1尺寸
看不見但依舊存在!
微生物是小小世界的居民
18微生物的基礎知識○2誕生的根源
以細胞分類 從微生物的2類來瞭解
何謂使生命進化的「內共生學說」
20微生物的基礎知識○3增生的方法
相似的隻有名稱?
「細菌」和「真菌」的差別在於……
22微生物的基礎知識○4細菌的種類
球菌、桿菌、螺鏇菌、嗜氧性、厭氧性……
細菌有各式各樣的種類
24微生物的基礎知識○5病毒
介於生物與物質之間的微妙存在
病毒究竟是什麼?
26微生物專欄
對微生物學大躍進貢獻最大的3人是誰?

第2章 無所不在的微生物
28無所不在的微生物的基礎知識
看不見卻總計高達1.5kg!?
負責維持人體健康的常在菌
30賦予肌膚潤澤的益生菌
錶皮葡萄球菌
32常在菌中首屈一指的麻煩製造者
金黃色葡萄球菌
34雖然被稱為「麵皰菌」,但其實……
痤瘡桿菌
36遇到強者就謙虛,遇到弱者就傲慢無禮的討厭傢夥
綠膿桿菌
38引起搔癢的「皮膚疹」
馬拉色菌
40微生物專欄
從他人身上獲得常在菌能改善健康!?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常在菌移植
42潛藏在齒垢中、溶解牙齒的齲齒菌
轉糖鏈球菌
44即使黏呼呼依舊伸縮自如
螺鏇體
46無害的多數和危險的少數!?
大腸桿菌
48細菌界中對抗邪惡的天使
比菲德氏菌
50加熱也不怕!潛藏在「常備菜」中的危險
產氣莢膜芽孢梭菌
52微生物專欄
支撐被稱為「第二大腦」的腸道,免疫係統和美容也與腸內細菌息息相關!?
54微生物專欄
隻有日本人纔能吸收營養、為人熟知的傳統食材是什麼?

第3章 不想遇見的微生物
不想遇見的微生物的基礎知識
56在體內掀起免疫係統和微生物的戰爭!
因病原體而感染疾病的機製
58擁有無形、藥品也無效的特殊生態
黴漿菌
60由蝨子、跳蚤帶來病原菌
立剋次體
62抗生素無效的超級問題人物
MRSA(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64以「少數菁英」引發食物中毒!
麯狀桿菌
66急速令皮膚、肌肉壞死……
溶血性鏈球菌
68長年潛藏在土壤中的「黑色惡魔」
炭疽桿菌
70微生物專欄
微生物研究的黑歷史
生化武器是什麼樣的東西?
72足癬的成因是……黴菌!?
白癬菌
74體力一衰退,壞蛋就上門
念珠菌
76每年性質都會改變的怪傢夥
流感病毒
78在全世界引起流行病大爆發
冠狀病毒
80好發於鼕天、感染力最強的病毒
諾羅病毒
82從西元前就一直摺磨人類
狂犬病毒
84人類首度戰勝的傳染病
天花病毒
86微生物專欄
病毒在生物進化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4章 美味的微生物
美味微生物的基礎知識
「腐敗」和「發酵」是相同現象!?
令食物的味道和養分產生變化的微生物
90製造齣優格、乳酪的可愛女孩
乳酸菌
92日本人的「國民偶像菌」
納豆菌
94支撐和食文化,日本的黴菌代錶
麴菌
96在麵包和酒中錶現活躍!發酵食品的關鍵角色
酵母
98製造齣「最古老的調味料」:醋
醋酸菌
100微生物專欄
由米釀成的日本酒中有水果香氣!?
微生物界的芳療師:酵母
102充滿鮮味的微生物
香菇(腐生菌)
104尚無法人工栽培的高級蕈菇
鬆茸(菌根菌)
106芳醇香氣十分迷人的「黑鑽石」
鬆露(地下真菌)
108樣貌會在鼕季和夏季改變的神祕蕈菇
鼕蟲夏草(寄生菌)
110微生物專欄
世界最大的生物是蕈菇!?
你的腳下可能也有巨大生物……
112微生物專欄
打雷會讓香菇長得特別好!?
雷電和香菇菌之間的祕密關係

第5章 與環境相關的微生物
與環境相關的微生物的基礎知識
114令原始的地球環境產生劇變,支撐現今生態係基礎的微生物們
116促使生物進化的引爆器
藍綠菌
118最愛鐵和硫化氫
化學閤成微生物
120供給植物營養的細菌
根瘤菌
122分解落葉的「土壤氣味」的真麵目
放線菌
124為作物帶來病害的農傢大敵
絲狀菌
126微生物專欄
在看不見之處進行的都市劣化
以硫酸溶解下水道的微生物

第6章 支撐醫療的微生物
支撐醫療的微生物的基礎知識
128抗菌劑的開發源自於黴菌
微生物所製造的醫藥品拯救瞭人類!
130拯救最多人命的黴菌
青黴菌
132宛如醫藥品製造機!?
鏈黴菌
134地球最強的毒是美的救世主!?
肉毒桿菌
136活躍於抗癌醫療現場
沙門氏菌
138吃光細菌的病毒
噬菌體
140微生物專欄
排水口和口腔裡有都市!?
微生物的巢穴「生物膜」

第7章 微生物界的希望們
微生物界的希望們的基礎知識
142微生物所製造的燃料和新式醫藥品,對社會問題伸齣援手!
144簡直有如煉金術師!?
耐金屬貪銅菌
146製造石油的替代燃料
橙黃壺菌
148根本是活電池!
發電菌
150利用磁鐵占蔔吉位的細菌
趨磁細菌
152吃放射線的黴菌
球孢枝孢菌
154微生物專欄
基因分析技術的發達令夢想膨脹
微生物研究宛如「尋寶」
156用語解說
158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047327
  • EISBN:978626304883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4.9MB

圖書試讀

前言

讓我們一窺超乎想像的微生物世界吧!


  什麼是微生物?微生物有科學上的定義嗎?其實,隻要是一生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人類肉眼看不見的狀態的生物,就稱為微生物,完全沒有科學上的定義。

  細菌的大小約為1μm,憑人類的肉眼是看不見的,但是隻要細菌持續分裂增生,不久就會形成肉眼可觀察到的菌落。可是,隻要觀察細菌的一生就會發現,細菌製造菌落的時間非常短暫,因此細菌被稱為微生物。另外,蕈菇的大小雖然無疑可以用肉眼看見,然而蕈菇能夠被肉眼看見的時間也很短暫,其一生幾乎都是以細小到無法以肉眼辨識的菌絲狀態在生育。

  我們人類雖然是由眼睛所看不見的精子和卵子結閤成受精卵誕生,但是憑肉眼看不見的時間過於短暫,之後就以肉眼可視的大小度過一生瞭,因此並不是微生物。一如上述,微生物這個詞本身儘管有些曖昧不明,卻涵蓋瞭細菌、古細菌、真菌等擁有進化類群,也就是有明確科學定義的生物。

  各位對於這些微生物抱持著何種印象呢?我想大傢應該都有在學校學過,微生物是屍體和排泄物的分解者,因此,說不定會對微生物產生既無趣又不起眼的印象;另外,或許也會基於微生物是造成食物中毒和腐敗的原因,而懷有不好的印象。不過相反的,也可能因為微生物能夠製作齣優格、乳酪、醬菜、納豆、日本酒、啤酒等發酵食品,於是產生瞭好印象。

  在本書中,雖然也會齣現許多形象一如既往的微生物,但也有許多可能會令各位完全意想不到的微生物。而事實上,無論對於地球環境還是人體,那些微生物都肩負著重要的功用。那究竟是什麼樣的微生物呢?來,就讓我們一窺微生物的世界吧!!

東京理科大學教授 鈴木智順

用戶評價

评分

坦白講,過去看科普書,我最怕的就是那些「灌輸式」的知識點,讀完後雖然知道瞭一些名詞,但遇到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還是不知道怎麼應用。但這本圖鑑的優點在於,它不斷地將微生物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的「食衣住行」連結起來。像是它討論到食物保存的原理,讓我現在去超市買優格或泡菜時,都會忍不住去思考背後的微生物作用,甚至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做發酵食品。這種從書本知識到實際生活應用的轉變,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閱讀收穫。它讓我從一個被動的消費者,變成一個對自己生活環境更有掌控感、更懂得欣賞自然奧秘的觀察者。總結來說,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鑑,更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更精采、更有層次的日常世界的大門。我會非常推薦給所有對世界抱持著探究心的人!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麵上的科普書多如牛毛,很多都是圖多字少,或者就是文字內容堆砌,讀起來很乏味。但這本《知道瞭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在內容編排上,簡直是教科書等級的用心,卻有著輕鬆閱讀的體驗。我尤其喜歡它那種「知識點」的呈現方式,不是一味地羅列事實,而是透過一個個精緻的「案例」來帶齣背後的科學原理。舉例來說,它解釋酵母菌如何作用於麵包的發酵過程時,那種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我彷彿站在廚房裡親手揉麵團一樣清楚明瞭。而且它的電子書排版做得極佳,不像有些電子書換個裝置就跑版,這本的字體大小和圖片解析度都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眼睛不太會疲勞。對於我們這種習慣在通勤時、睡前滑手機看書的人來說,這點簡直是福音。它不隻是知識的傳輸,更是一種閱讀體驗的升級。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哇!」的,是它對微生物與人類歷史連結的敘述。我們總以為歷史是由帝王將相書寫的,但它卻揭示瞭微生物在其中扮演的隱形推手角色。從古代的瘟疫如何形塑瞭社會結構,到近代的疫苗發明如何改變瞭人類壽命的麯線,這些都讓我覺得,原來科學史和人類史是這麼緊密地纏繞在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時會停下來,上網去查閱書中提到的歷史事件的背景資料,這種主動學習的樂趣是教科書很難給予的。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為什麼會這樣?」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在我們被資訊轟炸的時代,其實是相當珍貴的。它不是那種看完就丟一邊的書,而是會讓人不斷迴頭查找、反思的工具書,但用詞卻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完全沒有距離感。

评分

我得說,這本《知道瞭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在美術設計上的巧思,絕對是加分到爆錶的部分。身為一個對視覺要求比較高的讀者,我非常在乎內容呈現的方式。它並沒有採用那種過度擬人化、卡通化的插圖,而是選擇瞭精準、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圖像,很多圖案看起來就像是專業顯微鏡下的藝術品。這讓整本書的調性非常高級,不會讓人覺得這是一本給小孩子看的「圖鑑」。而且在不同章節之間切換時,那種視覺上的銜接感處理得非常流暢自然。我常常在看到一張描述某種奇特菌類的結構圖時,忍不住會多看好幾次,想像著那個在微觀世界裡運行的複雜係統。這種細膩的圖像處理,極大地幫助瞭複雜概念的理解,讓人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想像,就能直接「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生命體。

评分

欸,講到最近捧在手裡的這本《知道瞭更有趣的微生物圖鑑》電子書,我真得好好來聊聊我的感受。身為一個對生活周遭充滿好奇的颱灣人,平常買書不外乎就是追求實用性或是能夠拓展視野的內容,但說真的,微生物這種東西,以前的印象就停留在國中生物課本裡那幾個光禿禿的細菌和病毒圖,感覺離我們的日常很遙遠。沒想到這本書居然能把這麼「微小」的主題,寫得跟偵探小說一樣引人入勝!它沒有那種死闆闆的學術腔調,反而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你走進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奇妙世界。像是它講到我們皮膚上的微生物群落,竟然比我們身體裡的原生細胞還多,這點讓我超級震驚!迴傢後馬上對著鏡子研究自己的皮膚,想像那裡正上演著一場無聲的生態戰役,實在太過癮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能把那些科學名詞轉化成生活中的具體情境,讓我覺得,原來我每天呼吸、吃飯、甚至睡覺,都跟這些小傢夥們息息相關。讀完後,我對「乾淨」的定義都改變瞭,不再是追求零細菌的無菌狀態,而是更懂得如何與這些共生夥伴和平相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