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客語語法結構變異新論 (電子書)

臺灣客語語法結構變異新論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賴文英
圖書標籤:
  • 臺灣客語
  • 客語語法
  • 語法結構
  • 語言學
  • 變異研究
  • 電子書
  • 臺灣語言
  • 客傢文化
  • 語言變遷
  • 方言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臺灣第一本・深入客語語法主題論述專書
 
  本書專注於臺灣客語語法研究,以客語語法結構的變異為主軸,探討詞法與句法之語法結構變異、小稱音與詞彙語法之間的互動介麵,同時以共時語法比較與歷時語法比較來分析、探索客語語法結構的變異。
 
  這本堪稱是臺灣首本針對語法結構變異深入探討的係統性專書。作者除瞭試圖突破現階段理論之不足,更緻力於發掘新的研究方法。結閤衍生語法學與功能語法學兩者來分析客語語法,研究語法可能的各種麵嚮,並應用具認知功能語法學指標性意義的語法理論,包括詞彙化、語法化、構式化、習語話、語用功能、比較語法、小稱高調理論、音韻與詞彙介麵等。
 
  【三大主題・樹立客語研究學術指標】
  1. 代詞係統語法結構變異。
  2. 小稱高調理論泛化的客語語法變異。
  3. 客語語法結構的時空變異。
 
本書特色
 
  1. 提齣三大客語研究指標,為臺灣首本針對客語語法主題性論述之學術專書。
  2. 研究材料新穎,拓展客語語法的研究領域。
  3. 以創新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客語語法結構的變異,補足過往客語研究齣版之不足。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江俊龍 /國立中央大學客傢語文暨社會科學係副教授
  ・江敏華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
  ・吳中傑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客傢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臺灣客語語法結構變異新論 (電子書)》內容的圖書簡介,力求詳盡且自然流暢: --- 塵封的航綫:十七世紀西班牙帝國在東亞的商業網絡與文化滲透(精裝版) 作者: 王建宇 齣版社: 寰宇史學研究中心 齣版年份: 2023年 頁數: 680頁 裝幀: 硬殼精裝,附贈全彩地圖集 內容提要 本書深度聚焦於十七世紀,那個由風帆驅動、帝國野心與貿易渴望交織的時代。它並非著眼於歐洲大陸的權力更迭,而是將曆史的聚光燈投嚮瞭西班牙帝國在遙遠的東亞地區——從馬尼拉的堡壘到日本的長崎,再到中國東南沿海的零星貿易據點——所精心編織的、卻最終未能完全實現的商業航綫與文化滲透網絡。 《塵封的航綫》 是一部融閤瞭海洋史、經濟史與文化人類學的重量級著作。作者王建宇教授憑藉二十餘年的田野調查和對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三國檔案的交叉比對,首次係統地勾勒齣“卡羅萊納貿易圈”(Carolina Trade Sphere)的內在運行邏輯與脆弱性。 第一部分:馬尼拉的樞紐與白銀之潮 本部分首先探討瞭西班牙王室如何將菲律賓群島定位為其跨太平洋貿易鏈條上的關鍵一環。重點分析瞭“大帆船貿易”(Manila Galleon Trade)的運作機製——如何將墨西哥鑄造的白銀運往亞洲,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和香料。我們細緻考察瞭馬尼拉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行政、軍事與宗教角色。王教授挑戰瞭傳統上將該貿易視為純粹經濟活動的觀點,強調瞭宗教狂熱(特彆是道明會和奧古斯丁會的傳教活動)是如何深度嵌入到貿易許可和航綫規劃中的。書中詳述瞭貿易船隊遭遇的自然災害、海盜威脅(特彆是來自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上截擊),以及西班牙殖民當局為維持壟斷地位所采取的嚴厲貿易管製措施,包括對華人移民的復雜態度和頻繁的排華行動。 第二部分:破碎的接觸點:日本與大明的邊陲 十七世紀,日本正處於德川幕府鎖國政策的醞釀與執行期,而中國則在明清鼎革的動蕩之中。本書的第二部分深入分析瞭西班牙勢力在日本的短暫而劇烈的興衰。通過對耶穌會士(如羅德裏格斯)和西班牙總督府通信的研讀,本書揭示瞭西班牙在長崎港口爭取貿易份額時所麵臨的宗教(天主教與基督教的衝突)和政治雙重壓力。西班牙人試圖利用其在菲律賓的軍事優勢來換取日本的貿易特權,但最終因其與葡萄牙在教派上的競爭以及幕府對天主教滲透的極度警惕而宣告失敗。 與此同時,書中詳述瞭西班牙在福建、廣東沿海進行“灰色貿易”的嘗試。這些活動大多遊離於官方授權之外,依靠地方士紳、海盜頭目和早期閩南商幫的復雜網絡維持。作者利用新近解密的西班牙-澳門往來信件,重建瞭西班牙神父、商人與中國地方勢力之間微妙的共生關係,揭示瞭官方禁令下灰色地帶的勃勃生機,以及這種接觸如何意外地促成瞭早期西式科學觀念(如三角測量法、歐洲製圖學)在沿海士人中的零星傳播。 第三部分:文化印記與遺忘的遺産 最後一章將視角轉嚮文化交流的層麵。西班牙在東南亞的殖民活動遠不隻是商品交換,更是宗教、語言和習俗的移植。本書探討瞭菲律賓土著語言(如他加祿語)如何吸收西班牙語的詞匯,以及西班牙人在當地建立的醫院和學校對地方精英教育體係的長期影響。 更具創新性的是,本書關注瞭西班牙人帶來的非物質文化元素,例如歐洲的音樂、繪畫風格以及天主教禮儀在當地的本土化(Inculturation)過程。作者特彆分析瞭“呂宋歌劇”的早期形態,以及西班牙傳教士在翻譯西方神學概念時,如何被迫對本土的宇宙觀進行重塑。這些努力雖然在政治上最終失敗瞭,卻在文化深層留下瞭不易磨滅的印記,成為理解當代菲律賓及周邊區域文化身份形成的關鍵綫索。 學術價值與閱讀體驗 《塵封的航綫》結構嚴謹,論證充分,輔以大量手繪地圖和未曾公開的圖像資料,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全麵、細緻且充滿細節的十七世紀東亞海洋史圖景。它不僅是專業曆史學傢的重要參考,也為對全球化早期形態、跨文化交流及其失敗案例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提供瞭一扇瞭解那個波譎雲詭時代的獨特窗口。本書的結論指齣,西班牙在東亞的商業嘗試,盡管在地理上未能成為持久的帝國實體,卻在貿易模式、白銀流動和文化接觸點上,為後來的荷蘭、英國乃至清朝的海上貿易奠定瞭重要的、但常被忽視的背景。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賴文英
 
  桃園市新屋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副教授。
 
  緻力於客傢文化的創作、教學與研究工作。曾齣版繪本著作《夜呱愛去哪?》(2013)、《荷塘生趣》(2017)、《荷花個故事》(2018)、《富與窮》(《有錢摎無錢》)(2019)、《行孝繪本:客語民間文學故事選》(2020);語文教材《初級客語講義》(2016)、《客語會話I》(2017);學術專著《語言變體與區域方言:以臺灣新屋客語為例》(2012)、《臺灣客語語法導論》(2015)、《臺灣客語的語言變體:四海與小稱》(2016)、《語言接觸下客語的變遷》(2020)等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 疑問代詞的語法變異 
一、客語疑問代詞「麼」的來源與演變 
二、客語疑問代詞的語用功能探究 
 
第三章 指示代詞的語法變異
一、臺灣客語「個」的探究
二、臺灣客語進行體標記「(當)適個」的形成與演變
三、臺灣客語指代詞「恁」慣用語的構式化探究 
 
第四章 小稱音變的詞義與語法結構變異
一、小稱高調理論的泛化現象
二、華閩客語中「的」「Ø」「個」「仔」之對應關係 
 
第五章 語法的時空比較與語言變異
一、客語「過」與閩南語「故」字句的語法比較
二、客語「摎」「分」之歷時源流與語法共性演變
三、《客語陸豐方言》與臺灣海陸客語的語法差異 
 
第六章 結論
一、臺灣客語語法結構變異論點
二、客語語法結構變異的歷時觀點疑慮 
 
引用書目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470043
  • EISBN:9789865470159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有
  • 檔案大小:7.9MB

圖書試讀

自序
 
  本書專注於臺灣客語語法結構上的變異研究。語法的麵嚮眾多,本書自無法全麵囊括所有客語語法點的探討,因而較著重在臺灣客語語法當中,由代詞而來的變異、小稱音與詞法介麵的變異,以及語法的時空比較與語言變異。本書於內容、組織、格式上,除新論章節外,舊有論文均重新整理編排成一部具係統性之臺灣客語語法結構變異之學術專書,非僅是過往單篇論文之集結。內容含括六章十二節:除結論外,兩節發錶於期刊(其一為SSCI等級之期刊),兩節於研討會發錶後再修改過,一節為匿名審查過之會後論文集,三節為研究計畫案之部分成果報告,兩節則尚未發錶過,細節於各章節另說明。因而各章節內容、架構大體和舊有論文不同,除整閤變動之外,也加入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新觀點。
 
  語法研究的趣點,常和語義的解讀、語音的變動,以及情境、語境的語用釋解都有很大的關連性,因而也是語法研究的一大挑戰。在未來,希冀能為臺灣客傢研究、臺灣客語語法研究,持續貢獻一份小小的心力。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