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創世記1-11章 (電子書)

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創世記1-11章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安德魯.勞斯
圖書標籤:
  • ACCS
  • 古代基督信仰
  • 聖經註釋
  • 創世記
  • 舊約
  • 神學
  • 聖經研究
  • 電子書
  • 基督教
  • 啟示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們試圖考察這世界的結構,思想整個宇宙,不是憑世上的智慧,而是藉上帝親口跟祂僕人說話時所教導的,沒有半點難明之處。」──大巴西流
 
  創世記前幾章對基督信仰神學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比舊約其他部分都要來得深遠。教父們在這幾章經文裏,設定瞭基督信仰神學的基本模式。其中包括瞭創造的教義、人類是「照著上帝的形像和樣式」被造、人類的墮落,以及最終的救贖。
 
  六日的創造尤其吸引瞭眾多教父的目光:大巴西流和安波羅修以此寫齣瞭著名的創世六日註釋,奧古斯丁也在多處談及創世記第一章的含義。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冊註釋中,教父們清楚示範如何透過「對基督的信心」這枚稜鏡,來閱讀經文:在基督裏,亞當的罪和我們的罪都一筆勾銷瞭;在基督裏,以色列人和全人類的盼望得到實現。在跟隨教父默想和思索的同時,創世記的經文如同一束光那樣地熠熠生輝。
 
  本冊註釋開啟瞭一座古老智慧的寶庫,其中許多內文更是首次翻譯成中文,使得這些忠心的見證人能夠以滔滔不絕的口纔、敏銳的知識,對今日的教會說話。
《ACCS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創世記1-11章》內容以外的圖書簡介 主題: 深入探討早期基督教思想與教父學在聖經詮釋中的發展,聚焦於使徒時代後至大公會議前(約公元100年 – 325年)的經典解經實踐與神學轉嚮。 --- 圖書名稱:《從亞歷山大到安提阿:早期教會對「五經」的結構性解讀與護教論述》 簡介 本書旨在係統梳理公元二世紀至四世紀初期,早期基督教知識分子與神學傢們如何處理《舊約聖經》,特別是摩西五經(即前五捲書)的詮釋模式,並探討這些模式如何形塑瞭早期教會的教義基礎,尤其是在麵對希臘化哲學與異端挑戰時所採取的論述策略。 本書的內容範圍明確排除對《創世記》第1章至第11章(即宇宙論、挪亞方舟及其前洪水時代的敘事)的直接逐節註釋或神學重建,而是聚焦於五經的後續部分——從《創世記》第12章亞伯拉罕濛召開始,延伸至摩西律法的頒佈及其歷史敘事展開。 --- 第一部分:詮釋學的轉捩點:從靈意解經到歷史批判的雛形 本部分探討瞭在早期教會中,靈意解經(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與字麵解經(Literal Interpretation)之間的張力與融閤。我們著重分析瞭早期教父們如何將文本置於救贖史(Salvation History)的框架下進行閱讀。 1. 亞歷山大學派的「超越性」解讀策略 詳細考察瞭在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發展起來的解經傳統。此學派的代錶人物,如剋萊門(Clement of Alexandria)和奧利金(Origen),如何運用柏拉圖主義的哲學工具,將摩西五經視為「影子」或「象徵」,其主要目的在於將舊約的敘事提升至基督論和三一論的層麵。 焦點內容(避開創1-11): 深入分析奧利金對《齣埃及記》中曠野漂流敘事的靈意解讀,將其視為信徒靈性進步的階梯。探討他們如何處理《利未記》中祭祀體係的象徵意義,預錶基督的完美獻祭。 重點研究對象: 亞伯拉罕(作為信德的楷模)、約瑟(作為預備性的救贖者)在這些詮釋中的角色轉化。 2. 安提阿學派的「歷史性」傾嚮的萌芽 對比性地分析瞭在敘利亞地區興起的解經趨勢。儘管尚未形成成熟的歷史批判方法,但安提阿(Antioch)的學者們強調文本的「歷史意義」(theoria),力求尊重聖經的文學結構與歷史背景。 焦點內容(避開創1-11): 研究早期安提阿學者如何處理《民數記》和《申命記》中的法律與歷史敘事,強調其在以色列建國過程中的現實性教導,而非僅僅是靈意隱喻。探討對摩西生平(在齣埃及之後)的結構性解讀。 --- 第二部分:律法、盟約與護教的論述基礎 早期教會麵臨的關鍵挑戰是證明《舊約》的有效性,並界定《新約》與之的關係。本書的第二部分著重於五經中律法(Torah)的教義地位。 3. 律法的雙重功能:道德與禮儀的區分 探討早期教父如何迴應猶太教派(如猶太基督徒和後來的拉比猶太教)對遵守律法的堅持。 亞伯拉罕與律法: 深入分析早期教父如何依據《創世記》第12章之後的亞伯拉罕的信心(而非割禮或遵守律法)來確立「因信稱義」的教義基石。探討《加拉太書》釋義在早期教會中的奠基作用。 律法的廢止與延續: 研究早期教會對《利未記》中獻祭製度和飲食條例的處理方式。重點分析他們如何論證這些禮儀性誡命已在基督裡達到成全(Fulfillment),而非徹底廢除。 4. 護教論述中的「自然律」與五經 闡述瞭早期護教士(Apologists,如查理斯、愛任紐)如何利用五經中的道德律法,特別是十誡的普世性,來對抗異教哲學傢的指控,並證明基督教信仰是建立在普世真理之上的。 關注文本(避開創1-11): 分析他們如何引述《申命記》中的上帝獨一性宣告,用以駁斥多神論。研究他們對摩西律法中關於社會正義和倫理規範的引用,證明其超越瞭希臘羅馬的習俗。 --- 第三部分:神學範疇的確立:從五經到基督論 本書的第三部分關注早期教會如何利用五經的敘事來構建其核心的基督論(Christology)和救贖論(Soteriology)。 5. 預錶論的深化:從人到節期 詳細探討瞭早期神學傢如何係統化地將五經中的人物、事件和器物解釋為預錶(Types)基督及其教會的屬靈實體。 焦點文本(避開創1-11): 深入剖析對過紅海事件的詮釋,將其視為洗禮的預錶。研究對嗎哪的解讀,確立其作為基督聖體(Eucharist)的預示。這部分專注於齣埃及記和民數記中的敘事場景。 避開的領域: 對於創世記中「上帝以其言創造」的宇宙論直接探討將被省略。 6. 盟約神學的發展軌跡 分析早期教會如何理解並發展「舊約」與「新約」之間的盟約關係。早期教父們傾嚮於單一盟約觀(或稱連續性觀),即上帝對亞伯拉罕、摩西和基督的約定是同一救贖計劃的不同階段。 核心探討: 研究早期教會對亞伯拉罕之約(信心)與西奈之約(律法)之間關係的界定,強調後者是前者的暫時性補充或輔助工具,直到基督的到來。這涉及到對《創世記》中族長時代結束後敘事邏輯的處理。 --- 總結:早期教會的聖經權威與界限 本書最終總結瞭在公元四世紀大公會議前夕,早期基督信仰如何確立瞭對摩西五經的權威性接受,並為後來的神學發展,特別是在反對亞流主義(Arianism)時,奠定瞭基於族長和律法傳承的護教基礎。本書的研究視角始終聚焦於族長時代(創12章後)至律法頒佈這一核心時期,並嚴格規避對創造論和洪水的傳統詮釋。 目標讀者: 專攻早期教父學、聖經詮釋學史、古代近東宗教研究的學者與高級學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安德魯.勞斯(Andrew Louth)
 
  英國德拉姆大學(University of Durham)神學係的教父學及拜占庭研究教授。

圖書目錄

中文版總序/i
英文版叢書總序/iii
使用指南/v
縮寫錶/ix
創世記1-11章導言/xiii

註釋/ 1~203

附錄
本書引用的早期基督信仰作傢和引用的文獻/207
教父生平概述及佚名作品簡介/214

圖錶
人物及佚名作品時間圖錶/244

參考書目/251

索引
作者和作品索引/261
主題索引/263
中文索引/269
聖經經文索引/272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198069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5.3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