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電子書)

說嶽全傳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北宋靖康年間,金兀朮帶領金兵入侵,宋朝皇帝無能加上權臣誤國,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社稷岌岌可危,一代名將嶽飛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躍上歷史舞颱。本書從大鵬轉世、嶽飛誕生寫起,精彩鋪陳嶽飛一生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縱觀全書,高潮迭起,兼顧史實與小說的技巧,是一部引人入勝、涵義深遠的經典文學作品。本書正文以乾隆餘慶堂刻本為主,另校以二種清刻本,引言與考證對於嶽飛史實和相關文學創作,並有深入的評析。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錢彩
 
  清代小說傢,浙江仁和縣(即杭州)人。他將民間長期廣泛流傳的戲麯與小說等整理彙編寫成《新增精忠演義說本嶽王全傳》,簡稱《說嶽全傳》。成功塑造瞭嶽飛這一經典英雄形象,成為「說嶽」係列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深受人們喜愛,流傳最廣。
 
校注者簡介
 
平慧善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著名文史學者,古典文獻專傢。曾發錶多篇期刊論文,並齣版過多部個人著作。

圖書目錄

總目
引言一—二二
說嶽全傳考證一—一○
說嶽全傳序一
迴目一—六
正文一—七二三
附錄七二四
 
迴目
第一迴天遣赤鬚龍下界佛謫金翅鳥降凡一
第二迴泛洪濤虯王報怨撫孤寡員外施恩一一
第三迴嶽院君閉門課子周先生設帳授徒一八
第四迴麒麟村小英雄結義瀝泉洞老蛇怪獻鎗二六
第五迴嶽飛巧試九枝箭李春慨締百年姻三五
第六迴瀝泉山嶽飛廬墓亂草崗牛臯剪徑四三
第七迴夢飛虎徐仁薦賢索賄賂洪先革職五一
第八迴嶽飛完姻歸故土洪先糾盜劫行裝五八
第九迴元帥府嶽鵬舉談兵招商店宗留守賜宴六八
第十迴大相國寺閑聽評話小敎場中私搶狀元七八
第十一迴周三畏遵訓贈寶劍宗留守立誓取真纔八七
第十二迴奪狀元鎗挑小梁王反武場放走嶽鵬舉九七
第十三迴昭豐鎮王貴染病牟駝崗宗澤踹營一○五
第十四迴嶽飛破賊酬知己施全剪徑遇良朋一一四
第十五迴金兀朮興兵入寇陸子敬設計禦敵一二三
第十六迴下假書哈迷蚩割鼻破潞安陸節度盡忠一三二
第十七迴梁夫人炮炸失兩狼張叔夜假降保河間一四一
第十八迴金兀朮冰凍渡黃河張邦昌奸謀傾社稷一四八
第十九迴李侍郎拚命罵番王崔總兵進衣傳血詔一五七
第二十迴金營神鳥引真主夾江泥馬渡康王一六四
第二十一迴宋高宗金陵即帝位嶽鵬舉劃地絕交情一七○
第二十二迴結義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嶽母訓子一七九
第二十三迴鬍先奉令探功績嶽飛設計敗金兵一八七
第二十四迴釋番將劉豫降金獻玉璽邦昌拜相一九四
第二十五迴王橫斷橋霸渡口邦昌假詔害忠良二○二
第二十六迴劉豫恃寵張珠蓋曹榮降賊獻黃河二一二
第二十七迴嶽飛大戰愛華山阮良水底擒兀朮二一九
第二十八迴嶽元帥調兵勦寇牛統製巡湖被擒二二七
第二十九迴嶽元帥單身探賊耿明達兄弟投誠二三四
第三十迴破兵船嶽飛定計襲洞庭楊虎歸降二四二
第三十一迴穿梭標明收虎將苦肉計暗取康郎二五一
第三十二迴牛臯酒醉破番兵金節夢虎諧婚匹二六一
第三十三迴劉魯王縱子行兇孟邦傑逃災遇友二六九
第三十四迴掘陷坑吉青被獲認弟兄張用獻関二八○
第三十五迴九宮山解糧遇盜樊傢莊爭鹿招親二九○
第三十六迴何元慶兩番被獲金兀朮五路進兵三○一
第三十七迴五通神顕靈航大海宋康王被睏牛頭山三一三
第三十八迴解軍糧英雄歸宋室下戰書福將進金營三二五
第三十九迴祭帥旗奸臣代畜挑華車勇士遭殃三三三
第四十迴殺番兵嶽雲保傢屬贈赤兔関鈴結義兄三三九
第四十一迴鞏傢莊嶽雲聘婦牛頭山張憲救主三四九
第四十二迴打碎免戰牌嶽公子犯令挑死大王子韓彥直衝營三五六
第四十三迴送客將軍雙結義贈囊和尚泄天機三六四
第四十四迴梁夫人擊鼓戰金山金兀朮敗走黃天蕩三七三
第四十五迴掘通老鸛河兀朮逃生遷都臨安郡嶽飛歸裏三八一
第四十六迴兀朮施恩養秦檜苗傅銜怨殺王淵三八七
第四十七迴擒叛臣虎將勤王召良帥賢後賜旗三九四
第四十八迴楊景夢授殺手鐧王佐計設金蘭宴四○四
第四十九迴楊欽暗獻地理圖世忠計破藏金窟四一三
第五十迴打酒壜福將遇神仙探君山元戎遭厄難四二七
第五十一迴伍尚誌計擺火牛陣鮑方祖贈寶破妖人四三二
第五十二迴嚴成方較鎚結義戚統製暗箭報仇四四○
第五十三迴嶽元帥大破五方陣楊再興誤走小商河四四九
第五十四迴貶九成秦檜弄權送欽差湯懷自刎四五六
第五十五迴陸殿下單身戰五將王統製斷臂假降金四六五
第五十六迴述徃事王佐獻圖明邪正曹?弒父四七二
第五十七迴演鈎連大破連環馬射箭書潛避鉄浮陀四八○
第五十八迴再放報仇箭戚方䘮命大破金龍陣関鈴逞能四八九
第五十九迴召迴兵矯詔?金牌詳惡夢禪師贈偈語五○○
第六十迴勘冤獄周三畏掛冠探囹圄張摠兵死義五○九
第六十一迴東窗下夫妻設計風波亭父子歸神五二四
第六十二迴韓傢莊嶽雷逢義士七寶鎮牛通鬧酒坊五三六
第六十三迴興風浪忠魂顕聖投古井烈女殉身五四六
第六十四迴諸葛?裡授兵書歐陽獄中施巧計五五六
第六十五迴小弟兄偷祭嶽王墳呂巡檢婪賍鬧烏鎮五六四
第六十六迴牛公子直言觸父柴娘娘恩義待仇五七三
第六十七迴趙王府莽漢鬧新房問月菴弟兄㕠配匹五八三
第六十八迴綁牛通智取盡南関刦嶽霆途遇眾好漢五九四
第六十九迴打擂檯二祭嶽王墳憤冤情哭訴潮神廟六○三
第七十迴靈隱寺進香瘋僧遊戲眾安橋行刺義士捐軀六一二
第七十一迴苗王洞嶽霖入贅東南山何立見佛六二三
第七十二迴黑蠻龍三祭嶽王墳秦丞相嚼舌歸隂府六三二
第七十三迴鬍夢蜨醉後吟詩遊地獄金兀朮三曹對案再興兵六三八
第七十四迴赦罪封功禦祭嶽王墳勘奸定罪正法棲霞嶺六四九
第七十五迴萬人口張俊應誓殺奸?王彪報仇六五七
第七十六迴普風師寶珠打宋將諸葛錦火箭破駝龍六七○
第七十七迴山獅駝兵阻界山楊繼周力敵番將六七九
第七十八迴黑風珠吉青䘮命白龍帶伍連被擒六九○
第七十九迴施岑收服烏靈母牛臯氣死金兀朮七○四
第八十迴錶精忠墓頂加封証因果大鵬歸位七一七

圖書序言

引言
 
  在中國小說史上,由「講史」發展而來的歷史演義小說,入明以後如雨後春筍、繽紛雜呈,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側重於敷演寫人的,而在林林總總的這類演義小說中,諸如楊傢將、英烈傳、說嶽全傳、說唐全傳、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呼楊閤兵等,就中以說嶽全傳可謂是婦孺皆知、傢喻戶曉、經久而不衰的瞭。
 
  一、嶽飛形象與意義
 
  說嶽全傳成功地塑造瞭嶽飛這個民族英雄的形象。可以說,說嶽的思想藝術價值,就在於此。
 
  一開始,小說用一個傳說來描述嶽飛齣世,嫉惡如仇的大鵬鳥,象徵瞭一代名將嶽飛的基本性格。說嶽對嶽飛的幼年、少年、青年作瞭生動的藝術概括。嶽飛齣世三朝,黃河泛濫,母子坐在一隻缸裡,神話般地從河南到瞭河北。父親嶽和淹死,教育嶽飛的責任,落在瞭嶽母的身上。她教嶽飛讀書寫字,特別在嶽飛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字,她說道:「做娘的......要在你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但願你做個忠臣,我做娘的死後,那些來來往往的人道:『好個安人,教子成名,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於九泉矣。」揭示瞭嶽飛的高尚的道德文化素質與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的基礎。小說同時又寫瞭一代名師周侗的對嶽飛悉心教導,使嶽飛成為能文能武的一代英纔。周侗死後,嶽飛廬墓瀝泉山錶達哀思。說嶽中寫周侗與嶽飛師徒情同父子,既顯現嶽飛成材的淵源,又錶露瞭他尊師重道的優良品質。
 
  青年嶽飛抱著「博個功名,榮宗耀祖」的願望,順利地通過縣考、院考,但到東京考試時,卻麵臨嚴峻的挑戰。小梁王柴桂買通三個主考,企圖當上今科武狀元。嶽飛不畏權貴,敢於和柴桂比試文纔武藝,與柴桂立下生死文書,槍挑小梁王,與眾兄弟鬧翻瞭科試武場。東京比武,使嶽飛看到瞭政治的腐敗。比武後,嶽飛與眾兄弟殺死瞭盤據太行山的金刀王善,以五韆人馬,打敗王善四、五萬之眾,救瞭留守宗澤,以謝知遇之恩。但是昏庸的徽宗隻封他一個小小的承信郎,嶽飛求取功名的願望破滅瞭。
 
  嶽飛睏居數年中,適逢瘟疫,又遭乾旱,米糧騰貴。他拒絕瞭楊麼派來的說客王佐的入夥邀請,與眾位兄弟劃地斷交,苦守清貧。雖然他目擊朝政黑暗、民不聊生,還是決心盡忠報國。青年嶽飛的性格,經過數重打擊,包括政治上灰心失望,經濟上沉重壓迫,感情上強烈刺激。他的處境與品格,與王貴、湯懷、牛臯等人形成瞭鮮明的對照。
 
  封建時代的歷史人物,他們的愛國傢愛民族的思想,與尊重皇權的觀念往往交織在一起,對嶽飛來說,忠於國傢忠於民族的思想與忠君觀念是統一的。對此尤其必須歷史地加以理解。嶽飛在槍挑小梁王時,他的目標主要是博取功名,後來他進一步確立瞭以忠為核心,忠與孝統一的思想,在抗金鬥爭中,嶽飛的忠有著深刻的歷史內涵—直搗黃龍、恢復中原,迎接徽、欽二帝迴朝。
 
  靖康年間,金兀朮興兵入境,宋兵不敵,雖有忠臣良將,如陸登、張叔夜、韓世忠、宗澤、李綱等等,但敵強我弱,徽宗昏庸,欽宗無能,更有張邦昌、劉豫等奸臣禍國殃民,開門揖盜,終傾社稷。滄海橫流,方顯齣英雄本色。嶽飛起用於高宗復國之初,首戰八盤山,嶽飛率八百兒郎,殺退金兵五韆;再戰青龍山,打敗十萬金兵,差一點活捉金國大太子粘罕。小說寫嶽飛與金兀朮之間有三次大戰役:愛華山之戰,嶽飛神勇善戰,與金兀朮交戰七、八十迴閤,兀朮傷敗,險些被阮良擒住;牛頭山之戰,嶽飛與韓世忠等協同作戰,追趕金兀朮,兀朮敗走黃天蕩,嚮韓世忠乞命;硃仙鎮之戰,嶽飛運籌帷幄,先派人策反陸文龍,又運用鉤連槍破金兵的連環馬,然後全線齣擊,大敗金兵,金兀朮自盡未亡,宋、金戰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縱觀三大戰役,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形勢越來越複雜。作品在寫愛華山之戰時,主要突齣嶽飛的無比神勇與高強武藝,寫牛頭山、硃仙鎮之戰時,則更突齣嶽飛的智謀韜略與指揮纔能。通過三大戰役與一係列的戰爭描寫,鮮明生動地錶現瞭嶽飛一代名將、統帥的基本特徵。
 
  與此同時,小說一再渲染嶽飛的民族大義和統帥風度。嶽飛曾幾次奉詔平定據地稱王的武裝,他求纔若渴,對其中著名的將領如楊虎、楊再興、餘化龍、王佐等,均曉以民族大義,結為兄弟,團結抗金。特別是原楊麼部下的王佐,幾度設計要害死嶽飛,而嶽飛一次金蘭會,一次探君山,都是為瞭收服王佐,終於使王佐歸宋。後來王佐自我傷殘,誆騙金兀朮,報「鐵浮陀」信,策反陸文龍,建立奇功。嶽飛仁厚待人,不計私怨。戚方打死王佐的兒子,破壞瞭嶽飛的部署,嶽飛執行軍紀,責打戚方,戚方懷恨在心,兩次嚮嶽飛放射暗箭,嶽飛發現,在義正辭嚴責備瞭戚方後,仍放他一條生路。這種種充分顯現瞭作為三軍統帥嶽飛的博大胸懷。嶽飛對己嚴,待自己的親屬嚴,嶽傢軍紀律嚴明。嶽雲年少氣盛,初到軍中就打碎免戰牌,嶽飛不顧親生骨肉,要執行軍紀處決嶽雲。然而他對部下關懷備至,像父兄一樣愛護將士。藕塘關總兵金節要把妻妺嫁給牛臯,牛臯急得騎馬逃離,嶽飛親自為牛臯送親,並且下令:「從今日起,把『臨陣招親』這一款革去。......況這番往北路去迎二聖,臨陣交鋒,豈能保得萬全?若得生一後嗣,也好接代香火。」
 
  正當宋軍抗金取得重大勝利之際,高宗卻下詔撤軍,並收迴瞭三大帥的兵權。嶽飛曾請求辭職歸裏,未獲準許。嗣後金國提齣以殺害嶽飛為先決條件,纔允訂立和議,並通過內奸秦檜,要挾高宗。於是製造瞭「莫須有」的冤獄,使嶽飛屈死。當高宗一連十二道金牌召迴嶽飛時,嶽飛對自己的處境有清醒的認識,但限於歷史條件,不願抗旨。他在臨行前對眾將交代瞭後事:「聖上命我進京,怎敢抗旨?但奸臣在朝,此去吉凶未蔔。我且將大軍不動,單身麵聖,情願獨任掃北之事。倘聖上不聽,必有疎虞。眾兄弟們務要戮力同心,為國傢報仇雪恥,迎得二聖還朝,則嶽飛死亦無恨也!」嶽飛將兵權交給牛臯、施全代理,單身迴到臨安。
 
  在獄中,嶽飛胸懷坦蕩,按照事實,據理力辯,麵對酷刑,錚錚鐵骨,寧死不屈,粉碎瞭奸賊誣陷煉獄的陰謀。為瞭實現全忠全孝,嶽飛寫信召嶽雲、張憲入京,同死獄中。張保要救援他們齣獄,三人堅決不允時,張保殉主撞壁而死,使嶽飛一門忠孝節義四字俱全。
 
  嶽飛死後,牛臯、施全率軍穿白盔白甲,殺奔臨安,嶽飛顯靈阻止。後施全在眾安橋行刺秦檜,又被嶽飛的陰魂扯住他的兩臂而未果,以緻被擒犧牲。值得指齣的是,小說的作者始終把嶽飛當作漢民族傳統道德的體現者,集全忠全孝全義於一身,從而使嶽飛這個文學形象充盈著傳統倫理學的歷史內容。
 
  嶽飛的一生,是「盡忠報國」的一生。宋史嶽飛傳記載宋高宗曾「手書『精忠嶽飛』字,製旗以賜之。」贊美嶽飛是純潔忠貞的嶽飛,因此後人也有將「盡忠報國」寫成「精忠報國」,意思是突齣嶽飛的忠已到瞭極點,「精」義為甚。「精忠報國」四個字是他的思想行動的準則,即使身處逆境,始終懷著對祖國、民族的無限忠誠。第五十九迴金山寺僧人道悅嚮他預言「風波之險」,勸其潛身林野,他說道:「我嶽飛以身許國,誌必恢復中原,雖死無恨!」字字擲地有聲,一代名將,心昭天日,竟屈死風波亭。
 
  縱觀說嶽全傳,小說以嶽飛精忠報國為中心,多側麵地錶現嶽飛遵依母教,尊敬師長,與眾兄弟肝膽相照,對國傢民族忠貞不二,對敵人毫不妥協的性格,描寫嶽飛在傢庭,嶽飛在軍隊,嶽飛在獄中的不同場閤的錶現。從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和限度,以嶽飛的軍事生活為重點,多層次地錶現瞭這位中華民族英雄、著名統帥的精神風貌。小說善於將嶽飛放在抗金將士中,用其他抗金將領烘托嶽飛,更將嶽飛置於金國統帥兀朮與漢奸賣國賊秦檜、張邦昌一夥的對立麵,在對比與錯綜複雜的爭鬥中,讓嶽飛的形象與典型意義不斷地深化。可以這樣說,在以禦侮愛國為主題的古代文學作品中,說嶽所塑造的嶽飛這個民族英雄形象是最豐滿的。我國在抵禦外來侵略的漫長歷史中,產生瞭不少民族英雄,當這些歷史人物進入文學作品時,有的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如桃花扇中的史可法,在誓師、沉江兩齣中,雖也錶現得視死如歸,慷慨壯烈,但因為不是作品的主角,所以作者沒有作全方位的描寫,隻是反映瞭他生活中的片段;有的雖是作品主人公,如於少保萃忠全傳中的於謙,但由於作品藝術上的不成功,因此形象也不鮮明生動。在這類作品中,就錶現禦侮愛國的主題看,楊傢將可與說嶽比美,可謂是春蘭鞦菊,是相嚮矗立於海上的羅浮二山。但是,就塑造人物而言,楊傢將更側重錶現的是楊傢將集體群像,楊府世代忠勇,從楊老令公到楊六郎到楊文廣,從佘太君到穆桂英,父死子繼、夫亡妻承,展示瞭大無畏的戰鬥精神,「十二寡婦徵西」,可歌可泣;而就其中的每一個英雄形象,則又無法與嶽飛形象相提並論。
 
  在中國小說史中,如果說三國演義深刻地錶現三國時代各個軍事集團之間尖銳複雜的政治與軍事鬥爭,成功地塑造瞭傑齣的政治傢與軍事傢諸葛亮、奸雄曹操、戰將張飛、關羽、趙雲等一係列正麵與反麵的藝術形象,生動地描繪瞭漢末到晉一統一百多年的歷史畫捲,而永垂不朽。水滸傳則錶現瞭北宋末年的一次農民戰爭,從被逼上梁山,集聚起義,取得一係列勝利,到最後受招安被瓦解消滅的全過程,圓滿地塑造瞭林沖、魯智深、武鬆、李逵等一係列起義英雄形象,而彪炳史冊。那麼,說嶽全傳則因深刻錶現中華民族英勇抗擊異族入侵的主題,塑造瞭嶽飛這個光照韆古的民族英雄形象,在中國文學中成為不可或缺、永放異彩的奇葩。
 
  韆百年來,人們不隻崇敬嶽飛(譽之為「武聖」),而且從嶽飛身上汲取著一種砥礪自己的力量,一種激發自己奮進的力量,這並不是偶然的。因為在人們頭腦中,嶽飛是實有的歷史人物形象(並不計及他是否是以藝術手法刻劃的形象),而在嶽飛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抗禦外侮的不屈意誌與堅貞氣節,人們把他看作是這方麵的象徵與化身,以之作為砥礪自己與效法的楷模。中華民族在歷史上迭遭異族侵淩,自漢之匈奴,魏晉的「五鬍亂華」,隋唐之突厥,宋之遼、夏、金,明之瓦剌、倭寇,直至近代列強入侵(中間兩度完全處在異族貴族的統馭之下),而抗禦外侮,不嚮入侵者低頭,亦成瞭人們的歷史性心聲;從而使嶽飛形象在人們心中永久地產生著共鳴、振顫。其間嶽飛的冤死,固然是加劇瞭這種共鳴、振顫(人們既悲悼嶽飛冤死,更痛恨封建統治者自毀長城,印象自是更為深刻難忘),而有關嶽飛故事的多種說唱、敷演到說嶽的廣泛傳播,更是大大增加瞭其擴展強度。這也是與嶽飛同時期的以及後來的抗外歷史人物的影響,不若嶽飛深遠的一個原因。
 
  二、塑造人物的手法
 
  說嶽的人物塑造,從上述嶽飛形象的示現中,可以看到這樣一點:即將人物置於矛盾衝突中(它有似於戲劇衝突)來錶現人物。嶽飛一生始終處於當時三大矛盾(宋、金民族矛盾、和戰或者說忠奸矛盾、安定全局與割據攪亂矛盾)的漩渦中,正是在這樣的風雲際會、逆流洶湧中,嶽飛形象有似展翅大鵬、扶搖搏擊而上,矗立在人們麵前。同樣,高宗趙構則有似畏葸的企鵝,其昏庸顢頇,苟且偷安的嘴臉,也在那個「時代」的激流中,袒露無遺。除此之外,說嶽還運用瞭多種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
 
  (一)以人物的語言、行動刻劃人
 
  作品以人物的個性化語言與齣人意錶的行動來成功地刻劃人物。且看其對牛臯形象的塑造。牛臯遵父遺命奉母遠道投奔周侗,在亂草崗剪徑,欲以所得作「進見之禮」,初遇嶽飛、湯懷、王貴、張顯,而被嶽飛打翻在地,作品此時寫他:
 
  一軲轆爬將起來,大叫一聲「氣殺我也!」遂在腰間拔齣那把劍來,就要自刎。—第六迴
 
  因被戰敗而感到無比羞辱,乃至要橫劍自殺,生動地顯現瞭牛臯的生性剛烈。而第三十一迴楊虎獻苦肉計平康郎山時,牛臯不知就裡,為其「討情」、作保,並寫下保狀,待事平方知是「計」,就當眾言道:「拿我做獃子。」其言雖有不平,卻具見其率真。餘化龍、楊虎復奪氾水關,二人計議將功勞送與牛臯,以示和好。而當嶽飛計功時,牛臯道:「我是不會說謊的,關是他二人搶的,說是把功勞讓我,我也不要,原算瞭他們的罷。」同樣顯現瞭他的坦率真誠。其平時齣言,對敵人或不滿意的人往往是「你這狗頭」怎樣怎樣,而稱自己總是「我牛老爺」如何如何。這錶現瞭牛臯性格中風趣與粗獷的一麵。在奉命援救氾水關,不料關已被金人奪取,他馬不停蹄到關下,嚮金人討戰,先要「番奴通下名來,好上我的功勞簿」,在得知對方是金邦駙馬張從龍,並也要自己通名時,作品寫道:
 
  「你坐穩些,爺爺乃是摠督兵馬掃金大元帥嶽爺部下、正印先鋒、牛臯老爺便是。且先來試試老爺的鐧看!」耍的一鐧,就打將過來。
 
  堂堂正正地亮齣旗號,掄起金鐧就打,視入侵金人如無物,即使在他遭遇金兀朮或戰況危殆時亦同樣如此,揭示瞭牛臯性格中英勇抗禦外侮的大無畏的個性。在「酒醉破番兵」中,牛臯奉令救藕塘關,守關總兵金節款待牛臯,牛臯先是說道:「若是誠心請我,竟取大碗來。」在連喝二三十碗後,金兵已來犯關。他又喝瞭半罈酒,踉蹌下關應敵,乘醉一鐧把看楞瞭的金邦元帥斬著摩利打死,大獲全勝。金節稱道他「將軍真神人也!」而牛臯則說:「若再吃瞭一罈,把那些番兵都殺盡瞭。」醉酒退番兵,固不無誇張,卻活現瞭這員鹵莽「福將」,而這同樣亦顯現齣其一往無前的氣概。爾後金節與夫人商議將妻妹嫁給牛臯,備下喜宴,請牛臯去行婚禮,當一聲高叫「請新人齣來」,牛臯一張嘴臉脹得豬肝一般,急得沒法,往外一跑,齣瞭大門,上馬跑迴驛中去瞭。
 
  這一逃婚喜劇,顯得其又何等突梯滑稽。在第四十七迴牛臯偕吉青按嶽飛指令,平定苗劉劫持高宗政變,高宗欲加封牛、吉為左右二都督,隨朝保駕,作品寫此際牛臯的態度:
 
  「你這個皇帝老兒,不聽我大哥之言,緻有此禍!本不該來救你,因奉瞭哥哥之令,故此纔來。今二賊已誅,俺們兩個要去迴復大哥繳令,那個要做什麼官!」說完,竟自齣朝上馬,迴湯陰去瞭。
 
  其言可驚廟堂,其行動更是齣人意外。不稱皇帝為「陛下」、「皇上」,而是直呼以「你這個皇帝老兒」,且在言辭間根本不把高宗放在眼裡,兼之以掉頭不顧一切、揚長而去的行動,生動渲染瞭他衊視皇權的觀念。而「那個要做什麼官」之語(在奉令齣發前,他也曾對嶽飛說過「成瞭功,也就迴來,......那個要做什麼官」),則明白瞭當地錶露瞭牛臯不貪圖功名利祿的個性。在以後嶽飛接到剿寇詔時作品這樣寫:
 
  牛臯道:「我是不去的。那個瘟皇帝,太平無事,不用我們;動起刀兵來,就來尋著我們,替他去廝殺,他卻在宮裡快活。」
 
  錶明他對高宗趙構有著清醒的認識與他那種來自自身體驗的反叛個性。他有強烈的正義感,對嶽飛始終全義,這亦是從他的言行中體現的。嶽飛生前,他唯嶽飛之言是聽;嶽飛死後,他興兵為嶽飛報仇不成,落草太行山。嶽雷投奔他,他毫不猶豫,派兵護送嶽雷去雲南,直到嗣後嶽飛昭雪,嶽雷掃北,他又再度下太行抗金。作品就這樣通過牛臯的語言、行動,成功地塑造瞭一個剛烈、粗獷、英勇、滑稽、衊視皇權、不貪官位而又深明民族大義、堅決抗禦外侮的可愛藝術形象。
 
  在說嶽中,其他如關鈴、牛通等,作品亦是如此塑造的。
 
  有時則側重以人物的行動,甚至瞬間行動刻劃齣人物的鮮明形象,前者如楊再興,後者如高寵。楊再興最初齣現在東京較場比武,再次齣場已是九龍山的山大王,讀者對他印象不深,而此番(第四十七迴)與嶽飛較量,竟大戰三百餘閤不分勝負,顯現瞭其武藝的超凡絕倫。在歸嚮嶽飛後,一日連擒三寇,不久,兀朮帶領二百萬金兵入侵,楊再興作為第一隊先行馳赴前線,在小商橋與敵遭遇,連挑金邦四員先鋒大將,乘勝奮勇追擊,誤陷小商河淤泥中,被亂箭攢射而亡,正是在這一連串行動中,一位威震敵膽、為國捐軀的蓋世英雄形象,就矗立在讀者麵前。而高寵則在連挑兀朮十一輛「鐵華車」後,因馬乏力軟被「碾得稀扁」,就這一瞬間的壯烈行動,使高寵形象躍然紙上。
 
  (二)用細節刻劃人
 
  第二十四迴張保由太師李綱推薦至嶽飛營前效力, 張保見營中招待他的肴饌不豐,頗為不滿。後得告知此已是嶽飛待客特備的瞭,而嶽飛本人則是「天天吃素」,而且每到吃飯時候總是朝北站著,叨念二聖,慟哭流淚(在第三十二迴亦有類似一筆),這一細節展現瞭嶽飛盡忠報國的一個動人側麵。又如湯陰知縣徐仁,聞得高宗即位,親自解送糧米至金陵轅門,不料中軍索要巨額門包,就抽齣馬鞭「將鼓亂敲」,終於得見主帥。這一擊鼓細節,突現瞭一位急赴國難的好縣令。再如第四十二迴嶽雲初到金門鎮軍前,因氣憤營前掛著免戰牌,認為有辱嶽傢軍體麵,就將牌打得粉碎。這一細節固然錶現瞭嶽雲此時年少氣盛的衝動,從中亦可看齣其豪氣乾雲的個性。
 
  (全文詳見本書)
 
平慧善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