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裏斯多德 (電子書)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裏斯多德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生的最終價值在於覺醒與思考,而非生存。」
──亞裏斯多德

  ◤純哲學境界──形上學

  《形上學》是亞裏斯多德對先哲大傢們的哲學思想總結,他著重介紹他們關於世界本原問題的方法。從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泰勒斯主張水是萬物之源學說,到畢達哥拉斯的「數」的學說、恩培多剋勒的「四根」說、德謨剋利特的原子論,直至柏拉圖的理念論,亞裏斯多德都引證瞭許多史料並作瞭分析。

  ◤唯有平衡,人纔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倫理學

  亞裏斯多德批判瞭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的倫理學唯理智論,認為倫理知識雖然是普遍的,但卻不能顧及到個別行為的無限多樣性。亞裏斯多德還批判瞭柏拉圖有關統一的善理念的觀點,指齣如果這種善不能實現,那就是毫無意義的。

  ◤簡單而充滿考辯──邏輯學

  亞裏斯多德認為邏輯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其研究對象是語言,即邏各斯,但它所注重的隻是語言的形式,而不是語言的內容。他還提齣瞭所謂的三段論。這個理論在後來的兩韆多年裡,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認的論證形式。

  三段論有許多不同的種類,例如:「Barbara」(意為全部肯定「AAA」)

  1.任何人都是一種兩足動物(大前提)
  2.柏拉圖是人(小前提)
  3.所以,柏拉圖是一種兩足動物(結論)

  ◤高尚與美德──人生論

  讓靈魂恢復到自然狀態──快感
  快感是人對某種情感的感覺,當然對某事物的好奇心、朋友等也可以使人覺得愉快,產生快感。快感不是逼迫產生的,而是自然產生於靈魂得到自由的釋放。所以,專心、認真、緊張等並不是快感,除非我們已經養成瞭這些習慣。

  並非膽小怕事──恐懼
  恐懼是由想像造成的,這種想像往往是導緻毀滅、痛苦、迫在眉睫的禍害,它們能引起人們痛苦不安的情緒。

  ◤經驗主義──幸福論

  生活中最必須的東西──友愛
  年輕人缺愛→會犯更多的錯誤
  老年人缺愛→無法受到很好的照顧
  壯年人缺愛→行為會有所欠缺

  最適閤人類的天賦──快樂
  快樂是所有生物孜孜以求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高貴的善,痛苦其自身就為一切生物所逃避,那麼,它的反麵就是為一切生物所歡迎。其次,凡是不以他物為手段,不以他物為目的而選擇的東西纔是最可貴的,這就是快樂。

  人生的目的──幸福
  幸福與快樂一樣,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幸福是人們最高貴部分的德性,它是人生的目的,有瞭它,人生纔能完滿。就幸福存在狀態而言,它離不開勤勞,越勤勞越高尚,人也就會越幸福。所以說,幸福存在於人們的實現活動之中,當然這類實現活動應符閤德性。

本書特色

  本書從亞裏斯多德的核心思想齣發,對其形上學、倫理學、邏輯學、公民教育論等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和解讀,另外,對他的幸福原理和人生觀也有一個全麵而精練的介紹。
 

著者信息

編、譯者簡介

劉燁


  專職作者。

柳映書

  曾是辯論社社員,喜愛邏輯思考。哲學領域中尤愛知識論(識別與認知)、美學、形上學。比起螢幕與鍵盤,喜歡紙筆更多一些。
 

圖書目錄

序言
亞裏斯多德生平
 
第一章 亞裏斯多德的形上學
一、形上學概況
二、「四因說」與柏拉圖的「原型理論」
三、共相與個體
四、「隱德來希」與目的的實現
五、實體論與宇宙
六、感覺.經驗.技藝.智慧
七、探尋科學的本性及目標
八、關於真理的探索
九、事物的開端
十、事物的原因
十一、事物的元素
十二、事物的必然性
十三、潛能
十四、質
十五、缺失
十六、部分和整體
十七、本質與形式
 
第二章 亞裏斯多德的倫理學
一、倫理學與理性道德
二、倫理學與形上學
三、理智與道德
四、中庸哲學
五、個人修養與恢弘大度
六、至高無上的德行
七、選擇是德性所固有的
八、考慮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九、願望是有目的的
十、勇敢就是恐懼與魯莽之間的中道
十一、節製是快樂方麵的中道
十二、公正是最完善的德性
十三、探索真理的方式
十四、道德形成於習慣
十五、慷慨是財富方麵的適度
十六、大方的人是花錢的藝術傢
十七、大度是德性之冠
十八、溫和是怒氣方麵的適度
十九、友善
二十、誠實
二十一、機智
二十二、羞恥
二十三、獸性與病態
二十四、堅強與軟弱
二十五、不自製與放縱
二十六、自製與固執
 
第三章 亞裏斯多德的幸福原理
一、友愛是生活中最必須的東西
二、快樂最適閤人類的天賦
三、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四、如何獲得幸福
五、快樂與實現活動
六、快樂與幸福
七、肉體快樂
八、友愛的終止
九、友愛與自愛
十、友愛與善意
十一、友愛與團結
十二、施惠者更愛受惠者
十三、兩種自愛
十四、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
十五、朋友需要限量
十六、好運中的朋友與厄運中的朋友
 
第四章 亞裏斯多德的邏輯學
一、邏輯學概論
二、邏輯學之父
三、範疇與語言
四、關於實體
五、經典的三段論
 
第五章 亞裏斯多德的公民教育論
一、人的社會性本能
二、靈魂統治肉體
三、財產的獲得方式
四、靈魂比財富更珍貴
五、公民應該具有的秉性
六、透過三種途徑成為善良賢明之人
七、閒暇也是一種德性
八、關於婚姻和生育
九、對嬰兒的訓練
十、兒童教育
十一、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十二、閒暇比勞動更為可取
十三、體育教育
十四、音樂教育
 
第六章 亞裏斯多德的人生論
一、模仿齣於我們的天性
二、什麼是幸福
三、什麼是好東西
四、什麼是高尚
五、快感是讓靈魂恢復到自然狀態
六、發怒與喜愛
七、什麼是恐懼
八、什麼是羞恥
九、什麼是慈善
十、什麼是憤慨
十一、羨慕的對象
十二、年輕人的性格
十三、老年人的性格
十四、壯年人的性格
十五、高貴齣身對性格的影響
十六、財富對性格的影響
十七、權力和好運對性格的影響
 

圖書序言

序言

  亞裏斯多德(Aristotélēs,西元前三八四至前三二二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傢、科學傢和教育傢,百科全書式的人物,被視為柏拉圖之後世界古代史的另一位大思想傢,被譽為「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傢」。

  亞裏斯多德齣生於古希臘北部色雷斯地區的斯塔吉拉城,從小對自然科學特別愛好,也很鑽研,在十七歲時前往雅典的柏拉圖學院,追隨老師柏拉圖學習和研究達二十年之久。他好學多問,纔華橫溢,成績突齣,柏拉圖誇他是「學院之靈」。

  柏拉圖死後,亞裏斯多德離開學院,到小亞細亞艾菲索斯一帶講學。西元前三四三年,擔任亞歷山大的宮廷教師。西元前三三五年迴到雅典創建瞭呂剋昂學院。西元前三二三年,亞裏斯多德因政治原因被迫逃離雅典,來到歐比亞的加爾西斯,次年辭世。

  亞裏斯多德是世界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星。他創立瞭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瞭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發展作齣瞭巨大的貢獻。

  在邏輯學方麵,亞裏斯多德是形式邏輯學的奠基者。他認為,邏輯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他提齣瞭所謂的三段論。這個理論在後來的兩韆年內,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認的論證形式。

  在倫理學方麵,亞裏斯多德強調的是所謂「黃金比例」。他認為,人不應該偏嚮哪一個極端,唯有平衡,人纔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

  在天文學方麵,亞裏斯多德創立瞭運行的天體是物質實體的學說。他認為運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由不同的物質組成。

  在物理學方麵,亞裏斯多德認為物體隻有在一個不斷作用著的推動者直接作用下,纔能夠保持運動。可以說,在牛頓經典力學體係的大廈沒有構建起來之前,整個西方世界都被亞裏斯多德的物理學統治著。

  在生物學方麵,他對五百多種不同的植物動物進行瞭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瞭解剖研究,指齣鯨魚是胎生的,還考察瞭小雞胚胎的發育過程。

  在教育方麵,他認為理性的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主張國傢應對奴隸主的子弟進行公共教育,使他們的身體、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諧地發展。

  亞裏斯多德還曾提齣許多數學和物理學的概念,如極限、無窮數、力的閤成等。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