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人獄事一乾坤:從監獄一窺各色人物於其中的種種際遇 (電子書)

獄人獄事一乾坤:從監獄一窺各色人物於其中的種種際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國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古老的監獄,常新的刑罰。
監獄裡,有乾坤。

上至君王,下至平民;文臣武將,工匠藝人
從監獄這一獨特的視角,一窺各色人物於其中的種種際遇

◎奇人張蒼
  張蒼,西漢丞相,封北平侯。生於戰國末年(西元前256年),死於漢景帝五年(西元前152年)。
  張蒼身高身高八尺餘,即高於1.84公尺,這是其中一奇。而他曾為逃犯,卻能從腰斬的刀下死裡逃生,其方式絕無僅有,堪稱另外一奇。究竟他是如何躲過死劫?

◎漢文帝廢肉刑
  漢文帝因緹縈上書一事廢除肉刑。當時的肉刑大致有三種:黥刑,在臉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刖刑,砍左腳或右腳。《漢書·刑法志》上記載,修法後將肉刑改為杖刑,即「應當刺字的,罰去勞役;應當割掉鼻子的,杖三百;當砍掉左腳的,杖五百」
  但,廢除肉刑後真的對人民有比較好嗎?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外有輕刑之名,實殺人也。為何這麼說?

◎餓死鄧通
  餓死不是法定的刑罰,卻經常被用。對平民而言,在饑荒、戰亂年代,餓死是常事,所謂「餓殍遍野」便是如此。而當餓死的人多,想以餓死出名也不容易,但鄧通卻是例外。
  漢文帝時,鄧通可以說是當朝首富,還擁有鑄錢的權利,後人以「富比鄧通」來形容人十分富有。可是,鄧通最後卻死於飢餓,到底發生了麼事?

◎黃霸獄中學《尚書》
  漢宣帝剛即位時,想替漢武帝立廟塑像供八方敬仰。夏侯勝當時出面反對,認為漢武帝基本上是窮兵黷武,導致國庫空虛,百姓流離失所,因此不能大加褒獎。此時站出來挺夏侯勝的僅黃霸一人,而後兩人雙雙入獄。
  黃霸在獄中向夏侯勝學習《尚書》,後得到夏侯勝的認可與推薦,被漢宣帝重用,任揚州刺史。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中國歷朝歷代與監獄相關的人與事,以監獄為視角出發,使讀者跟隨作者的筆觸,看見他們的種種際遇:或從高峰跌入低谷,或徘徊於死亡邊緣,後又展現別樣人生;或從監獄走向死亡,頓悟生命的終極意義,又或只能感嘆命運無常。

著者信息

陳國華,畢業於政法學院,直接從事監管一線工作。在多年的刑罰執行工作實踐中,先後有多篇論文發表在《犯罪與改造研究》、《監獄工作研究》、《首都監獄論壇》等刊物上。

图书目录

前言

和氏璧
范蠡救子
公冶長懂鳥語
屈原放逐
韓非囚秦
筆祖蒙恬
隸書之祖程邈
奇人張蒼
蕭何避禍
漢文帝廢肉刑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
餓死鄧通
死灰復燃韓安國
衛青封侯
樂府李延年
察舉公孫弘
「屠夫」嚴延年
黃霸獄中學《尚書》
獄中長大的漢宣帝
不孝陳湯
「強項令」董宣
班固修《漢書》
陳寔自請囚禁
李膺受錮
封侯不受皇甫規
蔡邕自乞黥首刖足
秀死嵇康
髡鉗彭羕
範曄謀反
「百工」耿詢
流刑長孫無忌
詩仙李白
黥刑上官婉兒
政壇常青樹馮道
留取丹心文天祥
山水畫卷黃公望
「清白」於謙
廷杖王守仁
「冤死」嚴嵩父子
抗倭名臣胡宗憲
海瑞上疏
「異端」李贄
凌遲劉瑾
夏完淳獄中上母書
和珅獄中對月
「海上蘇武」葉名琛
秋瑾的秋風秋雨
林覺民與妻書
藝術家王洛賓
世紀囚禁張學良

後記

图书序言

前言

  伏爾泰在其《天真漢》中說:「歷史僅僅是一幅幅犯罪和不幸的圖畫。」由於職業的原因,我更願意從刑罰的角度打量歷史人物,做些「監獄觀察」。

  寫人敘事,人,要刻畫出特點,寫誰像誰;事,要清楚明白,歷史背景,前因後果,客觀完整。重點是在獄中:人物身陷囹圄的表現,獄中經歷對他的影響。一個個歷史人物的刑罰執行故事,一件件或大或小的歷史事件,一樁樁或血腥或黑色幽默的悲喜劇。

  監獄詮釋人生:在獄中這種極端環境下的表現是將人性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死於監獄,高尚者,「人生自古誰無死」;達觀者,「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頓悟者,「牽犬東門,豈可得乎」。能走出監獄,無疑是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走向下一個高峰。

  有古人高度總結:監獄是陰陽交界之地。跨越生死,自能超越人生。

  人類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發端於監獄。弱肉強食,動物的生存法則。同態復仇,人類社會早期的野蠻行為。皋陶造獄,畫地為牢,點亮人類文明之燈,區分人與禽獸的不同。曾幾何時,監獄又成為國際人權爭鬥的焦點,於是,國之文野,監獄為證。

  一個個監獄人物,站在歷史的長河中,都不過是風起於青萍之末的瞬間。而一個個瞬間又組合成漫長的歷史。

  周文王拘羑里可以視為極端重大的歷史事件,因為這是商、周朝代更替的肇始。堯、舜、禹,只限於傳說;夏、商無文字記錄,只在周奪取政權才解決了以後兩千餘年「問鼎」天下的重大命題,開啟歷朝歷代「鼎革」之變的序幕,能夠創造奇蹟遠離血腥,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以和平方式實現政權交接的只有王莽的以「新」代漢,可惜的是這還是一次不成功的「和平演變」。

  透過監獄看歷史,所謂王圖霸業、梟雄豪杰,無非殺戮權謀。戰亂年代,動輒屠城滅國;明君盛世,一朝身死族誅,何曾有過真正的仁治德政?在絕對的權力之下,「聖人」周文王明知是自己兒子的肉也只能嚥下;李斯給獄中的同學韓非送上一杯毒酒,自己想「牽犬東門」已不可得;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逼死了戾太子劉據,劉家天下掌控在權臣霍光手中,漢家中興,須待尚在襁褓中的曾皇孫劉病已在獄中長大成人。

  好在即便是在獄中,也不乏歷史的溫情,偶現人性的光芒。如漢文帝廢肉刑;再如明人王錡的《寓圃雜記》中有一篇《獄中蓄貓》說:「太倉陸泉孟昭,心多惻隱,為刑官三十年,初入獄,見重囚皆三木仰臥於床,不能轉動,被鼠夜嚙,流血涔涔,甚憫之。遂買數貓散置獄中,鼠患頓息,囚多感泣。自此獄中蓄貓矣。」

  監獄可以是釋迦牟尼的苦修之地,可以使非凡者化繭為蝶、浴火重生。牽強附會的監獄歷史觀,信不信由你,不妨聽一下華夏幾千年歷史中監獄刑罰人物的故事。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