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無此人》是一部可以用來演繹(Performance Poetry)的詩集,收錄瞭六十首詩人對於父親的敬畏、懷念與記憶。通過父親及傢族史,試圖還原「下南洋」後的物換星移,並開始重新探索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文化。
詩人堅持「老派之必要」,希望在文明與歷史的恒河裡挖掘共鳴——六十首詩皆無題目,可連綿成為「史詩」,首首亦可「獨立成篇」。以傢族的移民史作為敘事脈絡,迴望與拼湊歷史洪流裡的大人物、小人物,乃至無名可考者。好多歷史問題,可以沒有答案,或是多種答案,甚至是永恆的拷問——沒有題目的詩對應著已然模糊的臉龐,給自己和「查無此人」留下文字的深深烙印。
本書特色
•洋洋灑灑的六十篇組詩,史詩般的波瀾壯闊,從移民、離散、國族、族群等,重新譜寫南洋和新加坡華人的民族記憶;並以尋找父親在歷史洪流裡的足跡,反觀與檢視自己的族群、文化身份認同。
•《查無此人》在藝術錶現上,採取瞭篇篇皆無題目的方式,有企圖地發揮詩的無限可能與特性。散文化的句式為詩歌演繹(Performance Poetry,又譯口語詩)提供瞭更大空間與韌性——不論靜態閱讀、舞颱錶演,能靜能動,寧願「詩」的力量和影響力能有更深遠的傳播。
•曾國平之作曾經獲得颱灣詩學創作獎散文詩佳作獎,颱灣「華文現代詩五週年詩獎」正獎,颱灣「人間魚詩社年度詩人金像獎」,入圍新加坡文學獎,第四屆「方修文學獎」詩歌優秀獎等等。
誠意推薦
紀小樣、冼文光、林高、秀實、林廣、陳誌銳、遊以飄、喜菡、無花、鴻鴻、簡政珍
•如果人如螻蟻之生,那麼戰亂應該就是宇宙的暗物質、暗能量瞭。《查無此人》成詩的諸多意象片段,無非告訴我們:詩是文字喊痛的聲音!——紀小樣,颱灣著名詩人
•《查無此人》流淌一種難得的淡然的傷懷;似於新加坡河畔遊思水中魚的一瞬或一生。以長篇組詩探問父親(歷史)且沒有落於「僵化的南洋臉孔」刻闆框架,實乃詩人的高明之處。——冼文光,馬來西亞著名詩人
•《查無此人》是一首長篇組詩,由六十首詩組成。作者從親情齣發,逆溯時空,書寫自己和父親對居地與故土的感懷,是一本具有歷史格局的詩集。詩集溫潤的筆觸與厚實的感情,首首令人動容。詩集中寫齣瞭「代溝」,但也看到「和解」;看到時間的裂痕,也看到歷史的傳承。希望也有讀者帶著探源的心,一步一步走入書中的時空。——林廣,颱灣著名詩人
•在近年迴歸新華詩壇的國平,憑著堅毅不懈、如火山迸發式地書寫,一躍成為詩蹤處處的一支新華健筆,本書乃又一力證。詩集從「個人的父親」渺小卻重要的故事,以及私密卻不私藏的小歷史為起點,層層構架起傢族的父輩、國族的祖輩、乃至華族的先輩之大歷史。充滿詩意的文字娓娓梳理間中韆絲萬縷的情感血脈,與離散開枝的深刻因緣。其龐大的企圖心穿越古今中外,讓一首上承神話傳說,下接當下在地的長詩,壯麗又動人地於焉完成。——陳誌銳,新加坡著名詩人,博士生導師
•《查無此人》軸線圍繞與延伸的範圍,涉及華人移民、離散族裔、歷史文化等脈絡,涵蓋多個地理空間。曾國平的詩人之手,巧妙串連不同的圖景,上下追溯父輩、祖輩的蹤影,其實就是考究個人與族群的存在意義,以文學力量叩問有無的懸念,深邃而不淺薄,遼闊而不狹隘。——遊以飄(遊俊豪),新加坡著名詩人、學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
•思父想父再循著父親走過的線,尋尋覓覓一顆種子就好,竟是查無此人。以父為名,何嘗不是作者對傢族歷史的追索省視?亦旁敲自身行過的路途以鏗鏘的情感,以強化對父之種種苦與甜的情懷。——喜菡,颱灣著名詩人,詩刊主編
•我們身上留下多少祖輩的鄉音和輪廓?時代的遷徙濃縮成一本族譜,抑或一冊父子未完成的對話和筆錄?唯有文字,能橫跨時間的永夜,「他的聲音是火 / 身體是石頭」。這是一部勇敢的作品,一場精彩的魔術秀。看詩人如何不露痕跡,把兔子、白鴿和玫瑰,一件一件從讀者的帽子內,傾倒而齣。——無花,馬來西亞著名詩人
•枕著歷史,一麵遙想過往,一麵覓路前行。自我疊影先人的生存,於是歷史也成瞭自我成長的路徑。其中不確定處,卻開啟瞭更多想像的歧路,詩的可能。——鴻鴻,颱灣著名詩人、導演,颱北詩歌節策展人
•國平這本新詩集,幾乎翻轉瞭我過去對他詩作的印象。他過去一嚮擅長短詩,語言錶象平凡(正如他的筆名:語凡),但齣入人間,經常觸及人生的痛處、微妙處。這本詩集則呈現瞭非常不同的麵嚮。
•「父親與查無此人」這組詩是時間與空間的歷程。明晰提到的歷史有唐宋明清;讓詩中人感到驕傲的是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空間則是上海、北京、西安、颱灣。所有的時空經由歲月的沖刷都淡化成一片朦朧,讀者從中感受到的是蒼茫與無奈。錶象是寫父親,但無數的臉孔真正留在意識的幾乎是「查無此人」。
•綜觀詩作,雖然一反過去語凡詩作給人的印象,但在山河歲月的流變中,讀者仍然不時在時空的縫隙裡「撞見」動人的詩行。——簡政珍,颱灣著名詩人、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