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的選擇:以人性面對全球危機,G7央行總裁寫給21世紀公民的價值行動準則 (電子書)

價值的選擇:以人性面對全球危機,G7央行總裁寫給21世紀公民的價值行動準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馬克.卡尼
图书标签:
  • 價值觀
  • 全球危機
  • G7央行
  • 人性
  • 行動準則
  • 經濟學
  • 金融
  • 領導力
  • 21世紀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們熟知一切事物的「價格」,卻對其「價值」一無所知
——愛爾蘭詩人 王爾德——

從金融海嘯、COVID-19,到未來可預期的氣候變遷,
每一次危機發生,都在挑戰市場「價值」能不能因應衝擊,
如果不能審視「價值觀」如何影響「價值」,我們便無法看向未來!

  本書企圖分析一種獨到的宏觀洞見——「普世價值轉移的趨勢」,
  這種趨勢的影響力,遠比技術(科技)趨勢影響得更深更廣;
  迫使我們不只得衡量市場當下的「價值」,也要瞭解「價值」的未來走向,
  才能更進一步,以前瞻角度掌握世界脈動。
  這是本書對各階層決策者、經理人,以及廣大投資人最顯著的益處。

  COVID-19就是一場「價值」危機。
  例如,政府如何判定輕重緩急;保險業者如何在疫情爆發時定價人命?
  人類的歷史一路面臨危機,
  21世紀以來,從次貸風暴、氣候變遷乃至全球疫情,
  都在重新定義/定價市場的「價值」,
  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人類的下一場「價值」危機——氣候變遷。

  ★有能力改變趨勢的經濟金融巨擘★

  本書作者馬克・卡尼現為聯合國氣候行動和融資特使、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召集人,是有能力改變趨勢的經濟金融巨擘。在此之前,他曾擔任英國、加拿大央行總裁,帶領加拿大安然度過金融危機,也為英國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夕,擬定經濟應對計劃。

  在擔任國際組織金融高級官員的這段期間,卡尼目睹了公眾對精英、全球化和技術的信心的崩潰,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挑戰,以及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的驚人威脅。《價值的選擇》是卡尼企圖從人性角度、結合實務與經濟學理論,設想金融解決之道。

  本・書・結・構

  《價值的選擇》全書分成三部分,
  從「價值」的角度切入,
  企圖為社會與經濟所需,重建改革框架:

  一、考察各種價值觀念,及其在政治哲學中的根源。
  為了闡明價值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本書解釋貨幣如何用來衡量價值,以及金本位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響,並討論加密貨幣是否能如該社群宣稱的解決中心化問題。進一步討論我們面臨的更深層挑戰:走向極端的市場基本教義派。

  二、討論21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三場危機:信貸風暴、Covid-19,與氣候變遷。
  本書認為,這些危機會啟動重建價值的機制,尤其是疫情與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證明當社會因為共同目標而達成共識的價值,能讓價值觀避免受到市場定價機制的影響。

  三、以對三大危機的反應為基礎,為領導人、公司、投資者和國家勾勒出行動計劃。
  三場危機的經驗表明,支撐成功經濟的有共同價值觀和信念,包含:創造力、彈性、長期觀點的可持續性、公平、責任、團結,與謙遜。

各界讚譽

  劉思泰|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
  彭啟明|氣象達人、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陳鳳馨|News98 財經起床號 節目主持人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
  顏擇雅|暢銷書《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作者
  王怡人 Jenny|《美股投資學》作者、JC 財經觀點創辦人
  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歐洲央行總裁
  拉詹(Raghuram G. Rajan)|印度前央行總裁、《第三支柱》作者
  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英國前首相
  奧尼爾(Jim O’Neill)|高盛前董事長、「金磚四國」之父
  波諾(Bono)|愛爾蘭搖滾樂團U2主唱兼旋律吉他手
  安東尼.哥爾莫利(Sir Antony Gormley)|英國雕塑家
  —— 重量級好評推薦

  馬克.卡尼的新書不容忽視,他在告訴我們所有事情都是有代價的,我們應該理解其背後真正的「價值」,綜觀從金融危機、氣候變遷到新冠肺炎疫情,卡尼為企圖建立公平、永續世界的21世紀決策者,寫出一本絕佳指南。──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歐洲央行總裁

  發人深省且閱讀姓強……隨著社會努力在後疫情時代重建團結,《價值的選擇》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指引。──拉詹(Raghuram G. Rajan)|印度前央行總裁、《第三支柱》作者

  馬克.卡尼在兩國央行不凡的經驗,可以對世界遭遇的巨大挑戰,提供根本且激盪性的解方。──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英國前首相

  這本書用很易懂的方式,教我們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之道;對環保界來說,就像《格雷的五十道黑影》一樣重要。──波諾(Bono)|愛爾蘭搖滾樂團U2主唱兼旋律吉他手

  探究經濟體系和民主價值如何讓市場基本教義派崛起…對於全球金融體系為何需要改革,提供全面而且有說服力的觀點。──《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價值的選擇》是指標性的著作,卡尼很確切且令人信服的指出市場社會崛起,以及價值的衰微。──《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深入理解全球格局与个人责任的宏大叙事 《权力与格局:解析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秩序重塑》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刻剖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剧变的重量级著作。它摒弃了碎片化的新闻报道和情绪化的叙事,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框架,用以理解驱动世界走向的关键力量、新兴的结构性挑战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同发展路径。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社会基础的今天,理解“权力”是如何分配、转移和运作,已成为每个现代公民的必修课。本书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对一系列复杂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多维度的考察。 第一部分:旧秩序的裂变与新轴心的浮现 本书首先回顾了冷战后“单极”时代(或称“超稳定”时期)的理论基础及其在过去二十年间的逐步瓦解过程。作者认为,当前的变局并非简单的周期性调整,而是深层次的结构性断裂。 我们详尽分析了全球供应链的“去风险化”与“友岸外包”趋势背后的经济逻辑。这不仅仅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更是国家安全理念对效率优先原则的全面覆盖。书中引入了“韧性资本”的概念,探讨了各国如何平衡短期经济成本与长期战略安全之间的微妙关系。例如,在关键矿产、半导体制造以及生物技术领域,国家意志如何超越市场机制,主导产业布局的迁移,以及这对新兴市场国家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地缘政治的分析部分,聚焦于新兴大国与既有强权之间日益加剧的“共存式竞争”。作者避免使用简单的“阵营对抗”标签,而是运用“势力均衡理论”的现代修正版本,分析了区域性联盟的动态演化——例如印太战略的复杂性、欧洲战略自主性的艰难探索,以及全球南方国家在不结盟立场下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外交策略。我们特别关注了“认知战”和“信息污染”如何被纳入现代国家竞争的新范畴,以及这对民主社会的内部凝聚力构成了怎样的侵蚀。 第二部分:技术革命的“双刃剑”效应与社会重构 本书的中间部分转向了对驱动变革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工程——的深入探讨。但不同于一般科技读物,本书着重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权力分配”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被视为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是生产力飞跃的引擎,另一方面却是社会监控、信息控制和自动化失业的潜在源头。我们详细考察了全球在AI伦理和治理标准上的竞争性“脱钩”现象,探讨了谁在制定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如何不成比例地惠及或限制不同经济体。 此外,对“数字主权”的讨论占据了重要篇幅。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和全球数据流动的日益受限,国家如何界定和捍卫其数字疆域?本书对比了不同监管模式(如欧盟的全面性规则、美国的行业自律倾向以及威权国家的集中控制)对未来商业模式和个人自由的影响。 第三部分:经济范式的转换与社会契约的重签 经济层面,本书挑战了过去三十年“新自由主义”共识的有效性。通货膨胀的顽固性、公共债务的爆炸性增长,以及不断扩大的财富不平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作者提出,“价值创造”正在从纯粹的金融化和轻资产运营,向“实体资本积累”和“关键基础设施重投”倾斜。各国央行的政策工具在面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这迫使政府重新审视财政政策的角色。书中对“现代货币理论(MMT)”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冷静评估,并分析了“绿色经济转型”对能源市场和全球资本流动的长期影响。 在社会层面,本书关注“信任赤字”的蔓延。无论是对政府机构、专业媒体还是科学共识的信任度下降,都构成了治理的巨大障碍。我们探究了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如何与信息茧房效应相互作用,导致政治极化和集体行动能力的下降。本书强调,在一个高度互联但又极度分裂的世界中,重建社会契约——即公民对集体目标的认同与责任的承担——是应对任何重大全球性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下一次大流行病)的前提。 总结:面向不确定性的公民指南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一套结构性的分析工具,而非具体的投资建议或政治立场。它旨在帮助读者从宏观的“权力地图”和中观的“技术趋势”中,定位自身的处境,并清晰地认识到,在一个“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世纪,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是抵御外部冲击的最强大防御。 《权力与格局》是一本献给所有关心未来世界走向、渴望在复杂信息洪流中保持清醒判断力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以及关注世界发展的公民的深刻洞察之作。它强迫我们直面一个核心问题:在一个权力分散、信任脆弱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塑造我们共同的未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馬克.卡尼(Mark Carney)


  現為聯合國氣候行動和融資特使、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GFANZ)召集人;曾任英國、加拿大央行總裁。為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牛津大學博士;擁有豐富的國家金融領導者經驗,是全球金融界的指標性人物。

  在擔任國際組織金融高級官員的這段期間,卡尼目睹了公眾對精英、全球化和技術的信心的崩潰,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挑戰,以及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的驚人威脅。《價值的選擇》是他企圖從人性角度、結合實務與經濟學理論,設想金融解決之道。

  2008年金融危機時,卡尼臨危授命,成為加拿大央行總裁,期間,他運用金流改變趨勢,帶領加拿大安然度過金融危機,對銀行採較嚴格的監管、有條件的維持隔拆利率,讓加拿大成為「安全之島」;成功的經驗也讓他成為英國三百年來首位外籍央行總裁,在COVID-19疫情爆發前夕,即預見疫病可能帶來的金融與經濟衝擊,為此擬定應變計劃。

  卡尼現階段的任務,是主導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聯盟成員來自四十五國共四百五十多家金融機構,掌控資產超過130兆美元,未來計劃投入100至150兆美元。協助各國在2050年之前達成碳中和的目標,並在業界制定ESG和影響力投資策略。

譯者簡介

陳儀


  目前為專業投資公司高階主管,曾任投信基金經理人,實務經驗豐富。譯作有《穩定不穩定的經濟》、《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大債危機》、《物聯網革命》、《索羅斯金融煉金術》與《不公不義的勝利》等,譯著甚豐。

图书目录

前言 讓市場回歸真正人性

第一部    市場社會興起
第一章    何謂價值Ⅰ:客觀價值論
第二章    何謂價值Ⅱ:主觀價值論
第三章    貨幣、黃金與法定同意的時代
第四章    從《大憲章》到現代貨幣
第五章    貨幣的未來
第六章    現在,我們對價值的一無所知

第二部    價值 (觀)的三次危機
第七章    全球金融危機:風雨飄搖的世界
第八章    打造一個更單純、更安全且更公平的金融體系
第九章    COVID-19危機:大流行傳染病之始末與應對
第十章    COVID-19危機:餘波、休養生息與復興
第十一章 氣候危機
第十二章 化解迫在眉睫的悲劇

第三部    以人性重建價值
第十三章    以價值觀為本的領導
第十四章    企業如何創造價值?
第十五章    價值與價值觀並重的投資
第十六章    國家如何為全民創造價值?

結論:謙卑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29142
  • EISBN:978626712920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4MB

图书试读

前言

讓市場回歸真正人性


  ▎人性自利的極致

  車子寂靜地駛穿倫敦金融城(the City),抵達聖米迦勒(St Michael)的洛斯伯利街(Lothbury)時稍候了片刻,待保全人員打開那雄偉的鋼門後,便直接駛入金銀院。我跨步下車,穿越偌大金庫旁的警報門,接著爬上花崗岩階梯。在進入內殿之際,我順手搓了搓黃銅門雕飾獅像的鼻子。向幾位穿著粉紅色夾克的管理員道聲早安後,我沿著眾多前輩的畫像,步入英格蘭銀行總裁辦公室。

  眼前這一切的一切,總令人不由得想起英格蘭銀行的悠久歷史以及它亙久不變的使命。英格蘭銀行入口大廳的樣貌,正好和大英帝國首都的風格相互呼應。走廊兩側的馬賽克鑲嵌著羅馬硬幣以及商業之神墨丘利(Mercury)的圖像。鍍金的樓梯井和門前,則有代表傳統的寶藏守護者獅子駐守著。

  在這裡,貨幣與價值的象徵處處可見:窗外的桑樹暗示著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製通貨是以桑樹皮製成;墨丘利以他帶著翅膀的頭,俯瞰著莊嚴的董事會議室;而獅頭鷹則像守護神話裡位於地心的黃金堆一般,堅定地守護著這間會議室的出入口。

  英格蘭銀行的中心位置確實藏著可觀的黃金。我腳下那九座以三呎厚鋼門與外界隔絕的地窖裡,收藏著總市場價值超過一千八百億美元的五千五百噸黃金。那些黃金約占人類誕生以來的黃金總開採量的五%。

  這裡的一切看起來就是那麼的堅固、安全且永恆。然而,這一切只是虛有其表。大英帝國已成為過去,而如今的大英國協也正遭受威脅。永恆只是暫時的,價值不過是一種幻覺。

  代表著過往輝煌時代遺跡的黃金,空洞地躺在我們的地窖裡。從前,黃金被用來擔保貨幣的價值,但後來,黃金與貨幣價值之間的連結關係變成一個十字架,在帶來繁榮後,最終導致經濟陷入衰退。金融市場並不是因為黃金看起來光鮮亮麗而重視黃金,而是因為它看似安全。所以,黃金價格總是在金融困境或地緣政治衝突憂慮升高之際飆漲。在那種動盪時期,世人對機構的信任會被他們對原物料商品的信心取代。

  金價的波動無時無刻提醒我們,英格蘭銀行的永久性取決於黃金的價值,而那個價值取決於價值觀。

  ★★★

  十二多年來,我有幸擔任七大工業國(G7)的中央銀行總裁(先是加拿大中央銀行總裁,後來是英國中央銀行總裁),這是一份特殊的榮耀,也是一項艱鉅的挑戰。在這段時間,我目睹了黃金王國的興起與衰敗。我領導全球各地展開一連串旨在修復當年引爆金融危機的諸多潛在問題的改革,設法導正存在於金融資本主義核心的惡質文化,並開始著手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根本挑戰,以及氣候變遷所引發的生存風險。

  每當我好不容易得以從看似已成為日常的危機管理事務中抽身,更深層的相同問題便反覆不斷浮上我的腦海。什麼是價值?價值的基礎是怎麼建立的?是哪些價值觀在支撐著價值?評估價值的行為是否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價值觀,並對我們的選擇造成制約?市場上的評價如何影響人類社會的價值觀?人類狹隘的眼界與淺短的眼光,是否意味我們低估了某些對全體人類福祉攸關重大的事務?

  以上就是本書努力試圖探討的疑問。本書將檢視我們的社會將如何走到王爾德(Wilde)的警句所描繪的那個地步——熟知一切事物的價格,但對其價值一無所知。我們對市場的信念愈來愈堅定,甚至將市場視為不可侵犯的真理,最後更從一個市場經濟體系轉變為一個市場社會。本書將探討要如何扭轉這個局面。

  ★★★

  多年前的某個夏天,一群政策制定者、商界人士、學術界人士、勞工領袖與慈善工作者,為了討論市場體系的未來而齊聚梵蒂岡;從很多方面來說,本書是對當時他們提出的疑問之一的遲來回應。當時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意外現身,和我們共進午餐,他還分享了一則寓言。他表示:

  我們以葡萄酒佐餐,而葡萄酒代表很多事物。它帶著芳香、色澤及豐富的風味,和盤中的餐點相得益彰。葡萄酒也含有能活躍心靈的酒精。總之,葡萄酒豐富了人類的所有感官。

  而在這場盛宴結束時,我們將飲用格巴拉酒。格拉巴酒則是單一的事物:酒精。格拉巴酒是蒸餾酒。

  他接著說:

  人性是多元的——熱情、好奇、理性、利他、有創造力、自私。
  但市場則是單一的事物:自利。市場體現了人性自利的極致。

  接著,他賦予我們一個挑戰:

  你們的任務是將格拉巴酒變回葡萄酒,將市場再度變得真正有人性。
  這不是神學。這是現實。這是真理。

  本書利用我在民間部門與公共政策方面的經驗,檢視價值與價值觀之間的關係、這兩者如何互相影響、以及它們在互相影響的同時,又如何決定我們的生計、身分認同與可能性。另外,本書也將檢視一旦我們認清這些動態,又要如何將格拉巴酒變回葡萄酒。

  ▎各章結構

  本書分成三部。第一部檢視各種不同的價值概念以及那些概念在政治哲學領域的根源,另外,我也討論了價值在較近代與較狹義的經濟理論及金融實務等方面的根源。

  價值觀與價值彼此相關,卻又明顯不同。以最概要的角度來說,價值觀代表行為原則或標準;價值觀是我們對人生重要事務的評斷。價值則是對「某項事物值得多少關注」的看法,也就是某項事物的重要性、財富價值(worth)及實用性(usefulness)。價值與價值觀都是一種評斷,而這就是問題所在。

  愈來愈多的事物、行為或人的價值,被視為等同他(它)們的貨幣價值。當我們決定特定物品與勞務可以買賣,就等於決定那些物品與勞務可被視同商品(commodities)來處理。另外,我們也假設(至少也是含蓄地假設),社會的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將維持不變。不過,誠如第一部所說明的,當一切都變得相對,就沒有什麼事是永遠不變的。

  第二部將探討二十一世紀最轟動的三場危機:信用危機、新冠病毒危機與氣候危機。

  這一部內容會先檢視上述每一場危機的根本導因,再描述當局對那些危機所採取的政策回應。本書主張,綜合分析這些事件後便會發現,其實這些事件都受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危機所驅動,基於這個理由,我們的回應或許可以開始重塑價值觀與價值之間的關係,並作為第三部將說明的個人、企業、投資者與國家之因應策略的基礎。

  本書的第三部根據各方對這三場危機的回應,勾勒出幾個共同主題,並歸納出可供各方領導者、企業、投資者與國家參考的行動計劃。要重新打造一份普惠的(inclusive)社會契約,我們必須承認價值觀與信念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長期以來,亞當.斯密(Adam Smith,一七五九年)乃至弗里德里希.海耶克(Friedrich Hayek,一九六○年)等經濟與政治哲學家不斷強調,信念是固有社會資本的一環,它為自由市場提供了社會框架。這三場危機的經驗顯示,一個成功的經濟體端賴以下價值觀與信念來支持:

  •    活力:協助創造解決方案與傳遞人類創造力的活力;
  •    韌性:在保護社會上最容易受創的族群的同時,讓經濟體較容易從衝擊中復原的韌性;
  •    永續性:懷抱長期觀點並將各個世代的誘因協調到一致的永續性;
  •    公平性:尤其是為了維護市場的正當性所需的公平性;
  •    責任:使個人勇於對自己的行為當責;
  •    團結一致:公民體認到對彼此的責任,並懷抱共同的社區與社會意識;以及
  •    謙卑:謙卑承認人類知識、領悟力與力量的極限,才能扮演好以改善共同利益為目標的保管人(custodians)。

  價值觀就像肌肉,會隨著運動而日益增長。因此,本書接著將闡述如何認可並強化這些能帶來共同利益的根本社會基礎,因為這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

  我在民間與公共部門累積的經驗和方濟各教宗的寓言不謀而合。目前社會上的價值觀確實愈來愈取決於市場上的價值。王爾德的警句正在我們的眼前真實上演——我們的生活方式已對人類社會、後代子孫以及我們的地球造成無法估量的代價。

  本書將論證,一旦我們體認到這些動態的存在,就有可能重新將格拉巴酒變回葡萄酒,並重新引導市場的價值,讓它再次為人類的價值觀效勞。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光是看到就覺得很有份量,特別是「G7央行總裁寫給21世紀公民的價值行動準則」這幾個字,讓人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思維邏輯,才能從這些全球金融權力核心人物的視角,來剖析我們當前面臨的種種困境。坦白說,我平常很少接觸這類比較偏向財經或宏觀政策的書籍,總覺得那種內容可能太過枯燥,充滿了各種我看不懂的專有名詞和理論。但這次會想關注這本書,主要是被那種「危機感」所吸引。現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的緊張,還是科技發展帶來的衝擊,都讓人感覺到好像隨時會發生什麼大事。所以,當看到書名點出「全球危機」時,我心裡第一個反應是:好吧,也許我需要一點指引,知道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下,我們普通人該如何站穩腳跟,做出真正「有價值」的選擇。我期望這本書能像是一張地圖,告訴我們在迷霧中,哪條路是相對穩健的,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經濟學的教條,那樣對我來說可能就太遙遠了。

评分

我對這類探討「人性」與「危機」的文本總是抱持著一份審慎的樂觀。畢竟,經濟決策的背後,最終還是回歸到人性的貪婪、恐懼與希望。G7的官員們或許精通數據和模型,但他們對普通民眾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心理狀態,真的能完全掌握嗎?我希望這本書能展現出他們試圖理解「人」的努力,而不僅僅是將我們視為經濟活動中的一個變數。特別是當全球化帶來文化衝擊和身份認同的危機時,如何重建信任和社群連結,這比單純討論貨幣政策重要得多。如果能從哲學或社會學的角度,輔以他們親身經歷的決策過程,來闡述「人性」在應對「危機」時扮演的關鍵角色,那麼這本書就能超越一般財經讀物的範疇,真正成為一本具有時代意義的對話錄。

评分

最近常聽朋友在抱怨,這個社會好像越來越難「選」了,無論是買東西、投資,還是決定職涯方向,總覺得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推動,讓我們必須做出某種犧牲。所以,書名中的「價值的選擇」這幾個字,對我來說非常貼切當下的感受。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分析工具,讓我們能夠拆解生活中的各種誘惑和壓力,從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我們每天的小決定是如何與全球的趨勢連動的。比如說,當我們選擇支持某個品牌時,我們是否同時支持了某種勞動條件或環保標準?這種層層疊加的連鎖效應,才是現代人必須學會的「價值思辨」。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套更清晰的判斷框架,讓我能更有意識地去「選擇」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那麼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一本書的價格了。

评分

說實在話,光是想像G7國家的央行總裁們坐在一起討論如何給「21世紀公民」上課,我就覺得這畫面有點既諷刺又充滿了某種權威感。這本書如果只是在講述他們的政策成果或理論,對我來說吸引力就少了一半。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他們如何看待自己過去的決策失誤,以及面對這些全球性挑戰時,他們內部產生了哪些思想的碰撞和轉變。畢竟,過去幾十年全球化的浪潮,讓很多地區的發展失衡日益嚴重,如果這本書能坦誠地剖析這背後的結構性問題,而不是輕描淡寫地提出一些「大家要多合作」的口號,那才算是有誠意。我對那些充滿理想色彩,卻缺乏對現實結構性矛盾的深刻理解的論述,總是有種天然的抗拒。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種經過嚴酷現實磨練後的智慧,而不是教科書式的完美解答。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其實挺引人注目的,那種簡潔中帶點嚴肅的風格,讓我覺得它不是那種譁眾取寵的暢銷書,而是真有東西想傳達的。我比較在意的是,書裡頭提到「價值行動準則」,這個「價值」的定義到底是什麼?畢竟在我們台灣的社會氛圍裡,大家對於「價值」的看法其實很複雜,有時候是追求實質的經濟利益,有時候又很看重人情義理,或者說是社會責任感。如果書中能將這些不同的價值層面做個有邏輯的梳理,那就太棒了。我比較怕的是,它會用一種非常單一、西方中心主義的視角來定義什麼是「對的價值」,那樣對我們理解自身處境就會有隔閡。我個人期待的是,作者群能夠跳脫出單純的市場效率考量,去探討「永續性」和「公平性」這兩個大哉問,畢竟現代人越來越意識到,光是追求GDP增長,不代表生活就過得好,這種對生活品質的深層次探討,才是真正能觸動人心的部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