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怎麼改變世界的?:從五大宗教發展看懂全球局勢變化與重大國際議題 (電子書)

宗教是怎麼改變世界的?:從五大宗教發展看懂全球局勢變化與重大國際議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島田裕巳
图书标签:
  • 宗教
  • 世界历史
  • 国际关系
  • 政治
  • 文化
  • 宗教研究
  • 社会学
  • 全球化
  • 五大宗教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也導致東正教會內部出現裂痕?
  ★持續滲透人們生活的SNS成了宗教的救世主?
  ★為什麼猶太人中接連出現天才與大富翁?
  ★新冠肺炎疫情會加速「宗教消失滅亡」?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讓宗教來告訴你。
  從政治衝突、經濟發展到社會變遷,
  全球公民掌握國際脈動的必備素養!
  
  我們現今所看到的世界局勢,究竟是如何發展演變而成的?大眾媒體所報導的國際新聞,背後究竟代表著什麼涵義?其實全球化社會的一切都能透過宗教來理解,因為世界是繞著宗教運轉的。
 
  究竟什麼是宗教呢?其實宗教可以說是人們的一種「生活型態」,與「經濟」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甚至還能成為一種統治國家的方便「手段」。攤開世界史來看,許多戰爭衝突、發展的演變都是因為宗教而起。
 
  本書以全彩圖解的方式介紹基督教、猶太教、印度教、伊斯蘭教與佛教五大宗教,包括各宗教的起源、中心思想、禮儀規範等等,了解各宗教的基礎之後,便能以更全面與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實際發生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國際問題。對宗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之後,看世界的角度也會跟著不同。
 
本書特色
 
  ★全彩圖解說明,複雜知識化繁為簡
  將知識圖像化,透過生動活潑的插畫與一目了然的圖表,以視覺化方式呈現抽象的宗教概念與複雜的歷史,一看就懂且容易記憶!
 
  ★結合時事話題,拓展國際觀與視野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落敗的原因、美國與伊朗持續對立的關係、令歐洲憂心忡忡的伊斯蘭化正日益擴張等等,從宗教的角度帶你看清國際大小事,瞬間掌握世界局勢!
 
  ★額外補充知識,人文素養的入門書
  以清晰架構介紹五大宗教,替你理出最通順的發展脈絡,從根本了解宗教與世界演變的關係,透過這些課本上沒教的知識快速補充你的人文素養,有助擴大思考的格局!
图书简介:穿越时空的文明回响:历史的脉络与人类社会的演变 本书并非探讨宗教如何塑造全球格局或影响国际关系的著作。相反,它将带您深入探寻人类社会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那些驱动文明形态转变、权力结构重塑以及日常生活习俗定型的关键非宗教性力量。我们聚焦于技术革新、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制度的演进以及社会结构自身的张力,展现一幅宏大而细腻的人类发展画卷。 第一部分:工具与疆域——技术革命与地理的桎梏 本部分着重考察物质文明的飞跃如何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组织模式。我们不从神圣的启示中寻找答案,而是从磨制石器、冶炼金属的实用智慧中开启叙事。 1. 火的掌控与农业的黎明:从采集到定居的结构性转变 农业革命并非神授的律法,而是对环境的精确适应与工具的改良。我们将详细分析新石器时代晚期,灌溉技术的出现如何催生了最早的城市聚落。这种定居生活本身,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分层——谁拥有土地,谁组织灌溉系统,谁就掌握了权力。我们探讨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其基础是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而非超验的信仰体系。这是一种纯粹的工程学和社会组织学的结合。 2. 轴辐轮与铁的时代:加速流动与军事效率的革新 铁器时代的来临,极大地降低了生产资料的获取门槛,使得更大型的工程和更具破坏性的战争成为可能。本书细致描绘了轴辐轮的发明如何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和长途贸易的效率。从车兵的崛起,到帝国间物资运输的优化,这些纯粹的物理和机械进步,是构建早期“世界体系”的基石。我们分析了地理障碍(如山脉、沙漠和海洋)如何塑造了不同文明的互动模式——例如,为什么某些文明更倾向于内陆扩张,而另一些则发展出强大的海上力量,这完全取决于其本土资源的禀赋和技术的应用方向。 3. 印刷术的冲击:知识的世俗化与信息传播的革命 在印刷术尚未普及的时代,信息的垄断往往与特定的权力中心绑定。本书详述了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等技术发明,如何在不同地域引发了知识传播的“去中心化”进程。这种技术进步直接削弱了传统精英阶层(包括祭司和贵族)对信息的绝对控制。当知识的成本和门槛大幅下降时,民众的认知结构开始发生微妙但深刻的变化,为后来的社会运动和政治觉醒奠定了非宗教性的认知基础。 第二部分:财富的逻辑——经济制度的演变与社会阶层的固化/流动 这一部分着眼于人类如何组织生产、分配资源,以及这些经济机制如何构建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我们关注货币的诞生、贸易路线的开辟,以及资本积累的早期形态。 1. 贝壳、金属与信用的诞生:货币的心理学与经济约束 货币的出现,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契约的简化,一种衡量劳动的抽象单位。本书追溯了从早期物物交换到金属铸币,再到信用票据的演变。我们探讨了“债务”和“利息”的概念如何从最初的社会道德约束,演变为复杂的金融工具,进而影响到国家的财政能力和军事扩张的规模。这是一种关于人类互信机制和价值量化的问题,与宗教教义无关。 2. 大陆桥与海洋霸权: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 从丝绸之路到香料贸易,再到后来的跨大西洋三角贸易,这些贸易网络的扩张,是人类对利润最大化的原始驱动力的体现。本书分析了地理大发现背后,驱动力是精密的航海技术(如经纬度测算、造船工艺的进步)和对稀缺资源的渴求,而非任何精神上的使命感。贸易路线的开辟,带来了不同生产模式的碰撞、瘟疫的传播(如美洲的“哥伦布大交换”),以及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经济地理学现象。 3. 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序曲:劳动力的重塑 工业革命并非一夜之间发生,它是早期积累和生产关系剧烈变革的结果。我们深入剖析了欧洲特定的土地私有化进程(如圈地运动),如何将大量自耕农转化为可以被工厂雇佣的“自由劳动力”。这种劳动力的“释放”是经济制度设计的结果,它为机器的大规模运作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纯粹的物理学和工程学应用,它们彻底颠覆了旧有的手工生产秩序,其影响范围远超任何单一的信仰体系。 第三部分:权力的架构——政治哲学与社会契约的形成 本部分旨在揭示政治权力如何从血缘的延续(氏族、部落)演变为基于契约和法律的建构,关注世俗统治的合法性来源。 1. 法律的世俗化:汉谟拉比法典与罗马法的理性构建 在许多文明早期,法律与神谕是混为一谈的。然而,从古巴比伦的成文法典到罗马法的精细化,我们看到的是人类试图建立一个可预测、可操作的社会规范体系的努力。这些法典的核心在于定义财产、界定责任和惩罚犯罪,它们关注的是尘世间的秩序和公民(或臣民)之间的权利义务,而非对来世的教导。我们分析了这些法律体系如何成为后世政治哲学的基石。 2. 官僚体制的诞生:效率与控制的平衡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这些都是为了有效管理广袤疆域而诞生的行政技术。官僚机构的建立,意味着权力从君主的个人意志,过渡到一套标准化的、可复制的文书处理和人才选拔系统(如科举制度的早期雏形)。这是一个关于组织效率和信息流动的管理学课题,它使得庞大帝国的运转成为可能,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现代政府的形态。 3. 启蒙的火花:理性对抗传统 本书的后半段将探讨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洛克、卢梭等思想家提出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等概念,是人类对自身政治权利的根本性反思。他们论证的合法性基础来源于个体天赋的理性能力和相互间的约定,而不是神授的君权。这些思想直接引爆了现代革命,重塑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对世俗化、民主化政治模型的追求。 通过对这些物质基础、经济逻辑和社会结构的深入剖析,本书力求提供一个更具穿透力的历史视角——理解人类文明的兴衰更迭,往往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双手(技术)、如何组织我们的劳动(经济),以及如何设计我们的规则(政治),而非仅仅依赖于我们如何思考神祇。这是一部关于人类自身能动性的历史。

著者信息

監修者簡介
 
島田裕巳
 
  1953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身兼宗教學家與作家。東京大學文學系宗教學科畢業(主修宗教史學課程),同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在研究所進行公社運動的研究,對醫療與宗教之間的關係也深感興趣。曾任廣播教育開發中心的助理教授、日本女子大學教授,以及東京大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目前為東京女子大學與東京通信大學的兼任講師。針對日本與世界的宗教寫下內容廣泛的著作,有熱賣30萬冊的暢銷書《不要葬儀》(幻冬舍)、《創價學會》(新潮社)、《素養養成之世界宗教史》(寶島社)、《日本十大新宗教》(幻冬舍)、《戰後日本的宗教史》(筑摩書房)等(以上書名皆為暫譯),中文譯作則有《讓人生的終點歸零》(商周出版),著作無數。其中《讓人生的終點歸零》不僅成了熱門話題,「零葬」一詞還因此成了流行語。

图书目录

少了對宗教的理解,就無法掌握世界的真實樣貌 2
前言 4
世界宗教MAP 10
5大宗教編年史 12

Chapter 1
用以理解宗教的
5個焦點

01
宗教的歷史 宗教的起源――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神? 16
宗教的歷史 宗教與思想遍地開花
並深化的「軸心時代」 18
宗教的歷史 宗教發展的分歧!?「擴張型」的
世界宗教與「團結型」的民族宗教 20
02
多神教與一神教 日本為多神教信仰!?
一神教與多神教之間的模糊關係 22
多神教與一神教 西方與東方的差別不是
一神教VS多神教,而是「神」VS「無」 24
03
社會規範與聖地
國家的型態會隨著宗教與政治之間的「平衡」而改變 26
社會規範與聖地 聖地、禮拜、規範與飲食……
扎根於生活的宗教型態 28
04
宗教與金錢 如何貨幣化?
宗教與經濟密不可分的關係 30
05
宗教的世俗化 遲早會逐漸世俗化!?
宗教的生命週期 32

Chapter 2
比一比就知道
5大宗教的全貌

【西方宗教】
稱呼不同但信仰著「同一個神」的一神教 34
猶太教
――「重視律法」的猶太教 36
Key 1 前往「應許之地」――
摩西在出埃及後領受了十誡 38
Key 2 面臨多次逆境
 巴比倫囚虜與聖殿毀壞所帶來的影響 40
Key 3 規範著生活的一切!
 律法主義的根據為何? 42
Focus! 牛肉OK,起司漢堡卻NG!?
不可不知的猶太教飲食與習慣 44

基督教
――猶太教中的其中一派轉為基督教 46
Key 1 人類史上最大的影響力!?
耶穌基督的誕生與復活 48
Key 2 與猶太教有何不同!?
教義的基礎與聖經的內容 50
――歷經迫害與分裂,進入教會最強盛的時代 52
Key 3 愛恨交織的情感――
 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接著往世界宗教邁進 54
Key 4 耶穌是神?還是人?
 何謂信仰對象的三位一體? 56
Key 5 電影中常見的「告解」是什麼?
 延續至現代的儀式:七大聖禮 58
――歷經宗教改革與革命,邁入近現代 60
Key 6 教會全盛時期的結束――
劇變的宗教改革與新教的誕生 62
Key 7 近代國家相繼誕生!
 進入戰爭與革命的時代。各國踏上怎樣的路? 64
Key 8 一目了然!
 現代基督教教派的詳細比較 66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教義 68
Key 1 與聖德太子同世代
商人穆罕默德領受了真主的啟示 70
Key 2 絕對聖典的內容為何?
聖典《古蘭經》與教義的全貌 72
Focus! 六信五功與清真的內容
不可不知伊斯蘭教的飲食與習慣 74
――歷經分裂後,往世界宗教邁進 延續至現代的變遷史 78
Key 3 哈里發與伊瑪目有何不同?
因繼承問題而分裂出什葉派 80
Key 4 在世界各地擴張中!
延續至現代的伊斯蘭教廣為傳播 82
西方三大宗教比較表 85
Focus! 聖地聚集於約1平方公里內!?
三大宗教皆牽涉其中的耶路撒冷爭議為何? 86

【東方宗教】
孕育出輪迴與解脫的重要宗教:婆羅門教 88

佛教
――佛陀的「開悟」與佛教的起源 90
Key 1 在菩提樹下「頓悟」的
 喬達摩・悉達多誕生 92
Key 2 緣起、中道、四諦八正道……
 佛陀開悟的內容為何? 94
――從印度傳到亞洲 延續至現代的佛教型態 96
Key 3 日蓮宗與淨土宗的起源與誕生!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有何不同? 98
Key 4 透過圖像來理解悟道過程!?
 印度佛教的最終型態:密教 100
Key 5 如何區分如來與菩薩?
 博大精深的佛像世界 102

印度教
――印度文化的「基礎」:印度教 104
Key 1 瑜伽?三大主神?
 繼承了婆羅門教的教義全貌 106
Key 2 職業為世襲制?
 延續至現代的種姓制度及其實況 108
Key 3 與其他宗教的交會――
 伊斯蘭教橫空出世與英國的殖民化 110
Focus! 禁食牛肉,卻熱愛牛奶!
 不可不知印度教的飲食與習慣 112
東方兩大宗教比較表 114

Chapter 3
解析新聞中的各種疑惑
宗教與現代世界

經濟
新教廣為傳播的國家透過
禁慾&天職精神而得以早一步蓬勃發展 116
控制供應與需求!?
「無形之手」的含意 118
許多天主教國家陷入經濟危機的原因 120
禁止收取利息!持續擴張的伊斯蘭金融勢力 122
持續滲透人們生活的SNS成了宗教的救世主!? 124
政治
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落敗的原因 126
令歐洲憂心忡忡的「伊斯蘭化」正日益擴張 128
在法國頻頻發生的恐怖攻擊與法國大革命之間的關聯 130
持續對立的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係 132
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也導致東正教會內部出現裂痕 134
社會
伊斯蘭激進派是如何產生的? 136
第一位出身南美的羅馬教宗所面臨的嚴峻課題 138
猶太人中接連出現天才與大富翁的原因 140
耶穌像為何在BLM運動中遭到破壞? 142
新冠肺炎疫情會加速「宗教消失滅亡」!? 144

Chapter 4
透過關鍵字來解析
宗教與東亞

日本
其實是相當「篤信宗教」的國家!? 日本與宗教 146
Keyword 1 泛靈論 147
Keyword 2 神佛習合……148
․神道教 150
․佛教 152
․新宗教 156
Keyword 3 政教分離 158

中國
共產主義與宗教水火不容!? 中國與宗教 160
Keyword 1 三教合一 161
․儒教 162
․道教 163
Keyword 2 馬克思主義 164
Keyword 3 宗教與民族的壓迫 165
․現代 166

韓國
韓國特有的「基督教」持續擴張! 韓國與宗教 168
Keyword 1 薩滿教 169
Keyword 2 基督教 170

索引 171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292239
  • EISBN:978626329320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3.6MB

图书试读

前言
 
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是世界觀的根本!
少了對宗教的理解,就無法了解現代社會
 
  世界一直以來都以宗教為中心運轉──。就算這樣想也不至於有什麼不對吧?
  就在此時此刻,世界各地也有許多人正在向神佛祈願祝禱,根本無法想像其數量究竟有多麼龐大。
 
  試著回顧歷史也會發現,宗教一直以來都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基督教的傳教士於16世紀遠渡重洋來到日本,也是為了將其教義傳入極東之國。清教徒先祖遠渡美國也是為了確立信仰的自由。
 
  宗教不斷驅動著世界。我們無法略去宗教的存在來思考人類的歷史。這點無論在近代化、工業化還是持續IT化的現代,放眼整個世界皆是如此。宗教的存在甚至影響著政治與經濟。宗教位處世界觀的根本,不但強而有力地規範著我們看待事物的方法,有時還會限制我們的行動。
 
  觀察藝術的領域也會發現,宗教不僅會影響表現的內容,還影響著它所呈現的樣態。在一個嚴禁偶像崇拜的宗教大為普及的世界裡,連繪畫都會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以各種神祇為信仰對象的世界裡,多樣且洗練的宗教美術則會蓬勃發展。
 
  如果不了解宗教,我們真的能夠理解這個世界嗎?
 
  日本既有本土的神道教,還接納了外來的佛教、儒教、道教,甚至是基督教。對於伊斯蘭教這個宗教目前仍存有許多的未知,但畢竟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我們也無法忽視其動向。
 
  各種活動都是在宗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是至今未改的世界現狀。透過本書,應該能讓讀者理解宗教在這個世界上發揮著多麼重要的作用。對此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後,這個世界看起來應該會和過去不一樣。
 
東京女子大學與東京通信大學講師 島田裕巳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說實話,乍看之下有點給人一種學術論文的嚴肅感,但仔細瞧,那排版和字體又帶點當代雜誌的流暢感,挺耐人尋味的。光是書名《宗教是怎麼改變世界的?》,就已經把核心問題拋了出來,讓人忍不住想打開來看看,究竟作者是打算從哪幾個切入點來解構這個宏大命題。我猜想,作者在內容編排上,應該會下不少功夫,畢竟要涵蓋「五大宗教」並連結到「全球局勢變化與重大國際議題」,這跨度可不是一般的小,需要非常細膩的歷史梳理和時事分析能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同於傳統歷史課本的視角,或許能從當代地緣政治的脈絡下,重新審視那些古老的信仰體系,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依然扮演著關鍵角色,這對我們理解新聞裡那些看似無解的衝突,絕對會有極大的幫助。畢竟,很多時候,新聞報導只呈現了現象,卻沒有深入挖掘其背後深層的文化與精神動力,而這本書,或許就是那把能撥開迷霧的鑰匙。

评分

翻閱這本書的目錄結構,我猜測作者在組織材料時,必然是採用了某種高度系統化的比較框架。畢竟要同時處理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可能還會加上猶太教或道教等,要把這些龐大且複雜的信仰體系,用一套統一的邏輯線索串聯起來,同時還要確保在論述到每個宗教發展史時,都能精準地對接到後續的國際影響,這對作者的功力是一大考驗。我特別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那些不同宗教之間難以量化的價值觀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在跨文化交流中產生的摩擦與融合。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比如某個宗教運動如何影響了一場選舉,或者某種教義如何形塑了一國的外交政策,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和思想深度就會大大提升。我希望看到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學理辯論,而是能夠讓讀者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察覺到宗教力量的微妙存在感。

评分

老實說,市面上談論宗教與政治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都陷入了過度簡化或過度宗教化的窠臼。有些書將所有衝突都歸咎於宗教狂熱,顯得膚淺;有些則完全忽略了信仰在人們決策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我對於這本書最核心的期待,在於它能否在「描述事實」與「提出觀點」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我希望作者是位老練的導遊,能夠帶領我們穿梭於不同的宗教傳統及其世俗影響之間,不帶預設立場地呈現其複雜性,同時又能清晰地指出,在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浪潮下,這些古老的精神結構是如何被挪用、被扭曲,又如何持續地推動或阻礙著全球性的合作與衝突。如果它能提供一種「務實的理解」而非「形而上的說教」,那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可限量了。

评分

這本書的主題顯然是站在一個非常宏觀的制高點來俯瞰人類文明的演進,這讓我聯想到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是如何被碎片化的新聞和社群媒體的立場文給淹沒的。我們習慣於用最淺層的標籤來界定不同的群體,例如「西方世界」對抗「東方神秘力量」,或者將複雜的政治衝突簡化為單純的資源爭奪。我深信,要真正理解國際政治的底層邏輯,就必須回溯到信仰與價值觀的根源。因此,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更全面、更有層次的分析框架,幫助讀者跳脫日常的政治口水戰,去理解那些跨越數百年依然穩固的信念系統,是如何塑造了今日我們所見的國際秩序。它不該只是宗教史的重複,而應該是歷史與現實的銳利對話。

评分

從「電子書」這個載體來看,我個人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因為在移動裝置上閱讀這類深度內容,確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尤其對於常常需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我來說,隨時都能「下載」一場深度的世界觀重建。不過,這也引發了我對排版細節的關注。由於內容牽涉到大量的專有名詞、歷史年代以及可能需要對照的圖表或地圖,如果電子書的格式轉換不佳,特別是當我們在手機或平板上縮放文字或圖片時,如果字體錯位、圖表模糊,那閱讀體驗就會大打折扣,進而影響到對複雜概念的理解。我期盼作者的編輯團隊在電子書製作時,能夠確保文本的流暢性與專業性,讓讀者在享受內容的同時,不會因為技術層面的瑕疵而分心,畢竟,這類涉及全球格局的書籍,每一個細節的準確性都是至關重要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