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必斯漫畫精選集(逝世十週年紀念典藏版) (電子書)

墨必斯漫畫精選集(逝世十週年紀念典藏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墨必斯
图书标签:
  • 漫画
  • 科幻
  • 奇幻
  • 艺术
  • 插画
  • 法国漫画
  • 墨必斯
  • Moebius
  • 逝世十周年
  • 典藏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球唯一版本
十年之後,墨必斯依舊過癮

法國漫畫大師墨必斯MOEBIUS經典回歸
我們都愛的大神

  宮崎駿:
  「墨必斯看待世界的角度令我驚訝!他的畫,以最單純的線條來描繪人物,包含了各種要素,呈現出既孤獨、又高傲的空間感。我覺得這是墨必斯最大的魅力。」

  大友克洋:
  「墨必斯是走在漫畫進化最前線的藝術家,至今依舊旺盛的創作慾,正是他的厲害之處。」

  松本大洋:
  「對我來說,墨必斯是奇蹟之人,是我的英雄!」

  ★一本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漫畫精選集

  墨必斯自2012年離世,十年了,他那具有超越未來的藝術作品,
  仍持續征服著每一個地球人……

  墨必斯的科幻漫畫,啟發與影響許多跨領域的創作人,電影如雷利.史考特《異形》與《銀翼殺手》、史蒂芬‧里斯柏格《電子世界爭霸戰》、盧貝松《第五元素》、喬治.盧卡斯的《風雲際會》、宮崎駿《風之谷》等,漫畫如漫威史丹.李、《X戰警》吉姆.李、大友克洋、松本大洋、鳥山明等都對他推崇備至。

  ★理解墨必斯宇宙的十個短篇

  本書挑選十篇墨必斯從1970到1990年代初期的經典短篇作品,可以觀察到墨必斯創作的軌跡轉變,包括備受讚譽的〈漫長的明天〉(The Long Tomorrow)、〈亞薩克〉(Harzak)、〈西古力星人〉(L’homme du Ciguri)等篇章,欣賞他的多變風格,不管是科幻、奇幻,還是寫實、狂想,不論有無漫畫對白,他都掌握得游刃有餘,有超精細嚴謹的插畫手法,亦有卡通般的誇張人物造型,甚至連漫畫線框都是他的遊戲場。對漫畫迷而言,可說是一本集大成的夢幻逸品。

  ★最著名的短篇〈漫長的明天〉

  故事大綱是典型的偵探故事,但背景設定在未來。歐洲人畫這類作品時,多少有些缺憾,法國人搞得太法國,義大利人搞得太義大利,而編劇丹.奧班諾(Dan O'Bannon)的作品卻是創意十足,墨必斯看了非常感興趣。他在1975年發表了這部迷人的作品,迷幻混亂骯髒的街道、擁塞的摩天大樓、超時尚的造型服裝、未來感的空中飛車、奇怪的外星人和離奇的故事。

  這個故事甚至啟發了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拍攝的電影《銀翼殺手》。

  ★多年來啟發了全世界無數漫畫心靈

  歐美科幻電影界與日本動畫界爭相網羅
  墨必斯最擅長營造畫面的空間,不管是透視或遠景,都有種獨特的空間感。他的人物造型更是奇想天外,而這些特色也影響了不少科幻電影與動畫導演,如《星際大戰》(Star Wars╱1977)、《異形》(Alien╱1979)、《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1982)、《風雲際會》(Willow╱1988)、《無底洞》(The Abyss╱1989)、《第五元素》(Le Cinquième Élément╱1997)等,有些是參考墨必斯的作品,有些是邀他參與製作。

名人推薦

  褚明仁(電影人)
  趙自強(劇場人、主持人)
  翁稷安(漫畫研究者)
  何桂育(「巴黎不打烊」粉專版主)
  傑利小子(玄奘藝創系副教授、漫畫插圖繪師)
  小莊(廣告導演、漫畫作者)
  水晶孔(漫畫作者、皮克斯角色設計師)
  Huyu(旅法插畫藝術家)
  鄒駿昇(視覺藝術家)
  陳筱涵Stellina Chen(政治漫畫家)
  ――感動推薦
《異界迷蹤:失落的文明與遠古的低語》 一部史詩級的奇幻巨著,帶領讀者深入探索一個被遺忘的宏大世界 卷一:初醒之地的光影 當亞瑟斯大陸的晨曦劃破亙古的黑暗,新的時代序幕才剛剛拉開。這片土地,曾是諸神黃昏後被塵封的記憶,如今,古老的魔法能量正悄然復甦,牽動著塵封已久的預言。 故事始於邊陲小鎮「石溪鎮」,一個看似平靜卻暗藏玄機的地方。主角凱蘭,一個身世成謎的年輕獵戶,與一塊從天而降、散發著奇異微光的隕鐵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塊隕鐵不僅改變了他原本平凡的命運,更喚醒了他血液中沉睡的古老血脈。 凱蘭的覺醒,恰逢「影月教團」的崛起。這個自稱繼承了「虛空之主」意志的邪惡組織,正四處搜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創世之鑰」——據說能夠開啟通往「泰坦領域」的門戶。泰坦領域,那是數千年前毀滅了第一個輝煌文明的恐怖之地,它的重現,預示著一場滅世危機的降臨。 凱蘭在一位神秘的流浪學者伊莉莎的引導下,踏上了逃亡與探索之路。伊莉莎,她不僅精通失落的象形文字,更懷揣著關於遠古「星辰之子」的祕密。他們的旅程,首先導向了宏偉的知識殿堂——位於群山之巔的「奧術學院」。 在奧術學院,凱蘭遇到了學院中最傑出的學徒,精通元素魔法的艾瑞克,以及冷靜自持、擅長符文刻印的弓箭手莉亞。這三個背景迥異的年輕人,因共同的目標——阻止影月教團的陰謀——而結盟。他們必須在學院嚴苛的試煉中證明自己,並從被層層封印的禁忌圖書館中,尋找關於「創世之鑰」的隻言片語。 卷二:深入黑暗之地的試煉 隨著調查的深入,凱蘭一行人發現,「創世之鑰」並非單一物品,而是由三枚分別代表「秩序」、「混沌」與「平衡」的聖物碎片構成。影月教團已經掌握了兩枚碎片,並正朝著最後的目標——位於永凍之地的「冰封之心」——進發。 為了追趕敵人的腳步,凱蘭必須學會駕馭他那難以控制的力量。他的導師,一位自稱「無名者」的隱士,將他帶入了隱秘的「迷霧森林」。在這裡,凱蘭經歷了精神與肉體的極限磨練,學會了與自然元素溝通,並初步掌握了運用「星辰之力」的方法。這股力量強大卻帶有反噬的風險,每一次使用,都像是與虛空進行一場危險的交易。 與此同時,艾瑞克和莉亞則承擔了籌集盟友和情報的重任。他們潛入了燈紅酒綠的「港口城市薩爾」,與盤踞於此的走私者和情報販子打交道。他們揭露了影月教團在城市中建立的秘密分支,並在一次驚心動魄的夜間行動中,成功奪取了一份指向「冰封之心」的古老航海圖。 然而,光明與黑暗的較量從未停止。影月教團的首領「暗影主教」薩麥爾,展現了他無與倫比的殘酷與狡詐。他設下陷阱,引誘凱蘭等人進入了早已被詛咒的「哭泣礦坑」。在礦坑深處,他們遭遇了被黑暗魔法扭曲的巨型生物,更重要的是,凱蘭首次直面了薩麥爾的副手——那位被稱為「血色騎士」的強大戰士。 在一場慘烈的對決中,團隊遭受了重創。莉亞為了掩護凱蘭撤退,身負重傷,而凱蘭雖然成功擊退了敵人,卻也因力量失控,短暫地陷入了瘋狂狀態,他的體內似乎有著另一個渴望掙脫的意識。 卷三:泰坦領域的邊緣 傷癒後的凱蘭,意識到單靠他們的力量,無法對抗一個擁有龐大資源和邪惡信仰的組織。伊莉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前往位於大陸最西端的「遺忘群島」,尋找傳說中不受現世法則束縛的「海神守護者」——一個古老的種族,他們或許擁有對抗「虛空之主」的古老知識。 橫渡波濤洶湧的「寂靜之海」,是他們面臨的又一巨大考驗。他們搭乘著走私者提供的老舊船隻,與海上的風暴、海怪以及影月教團在海上的巡邏艦隊周旋。在航行過程中,凱蘭與伊莉莎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伊莉莎透露,她其實是「星辰之子」文明的最後血脈,她的使命是引導真正的繼承者凱蘭,完成淨化世界的儀式。 抵達「遺忘群島」後,他們被捲入了一場由島上原住民與入侵者之間的領土爭奪戰中。凱蘭必須運用他新學的智慧與力量,調停衝突,贏得「海神守護者」的信任。在他們的幫助下,凱蘭得以一窺「泰坦領域」的邊界——那是一片被時空扭曲的虛無之地,無數上古的巨型機械殘骸漂浮其中,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他們終於集齊了所有線索,意識到「創世之鑰」的最終目的是開啟通往「泰坦領域」核心的傳送門,但薩麥爾的目的並非單純的毀滅,他企圖利用泰坦領域的力量,將整個世界拉入「虛空之主」的永恆支配之下。 終章:覺醒與抉擇 故事的最終高潮在「冰封之心」展開。凱蘭、艾瑞克和恢復健康的莉亞,與影月教團展開了殊死搏鬥。艾瑞克利用他對元素魔法的精準控制,引發了雪崩,暫時阻擋了教團的主力部隊;莉亞則以她精準的箭術,為凱蘭創造了直面薩麥爾的機會。 凱蘭與薩麥爾的決戰,不僅是力量的較量,更是意志與信念的碰撞。薩麥爾試圖用「虛空之主」的低語腐蝕凱蘭的心智,讓他屈服於力量的誘惑。在關鍵時刻,凱蘭想起了他的同伴,想起了石溪鎮的寧靜,最終,他選擇了堅守自我。他引導體內「星辰之力」的全部潛能,不是為了毀滅,而是為了「淨化」。 他成功地摧毀了「創世之鑰」,將其力量重新歸還給了世界本身,同時將薩麥爾連同他召喚出的部分虛空能量一同封印。雖然世界暫時從滅頂之災中倖免,但凱蘭深知,這場戰爭尚未真正結束。泰坦領域的邊界已被觸動,古老的威脅只是暫時退卻。 在餘暉中,凱蘭、艾瑞克和莉亞望向遠方的大陸。他們的傳奇才剛剛開始,未來,他們將不得不面對更多來自深層歷史的挑戰,那些關於文明興衰、力量的代價,以及身為守護者的永恆責任。他們知道,在亞瑟斯大陸的某個角落,一定還有人在等待著「星辰之子」的真正覺醒。 --- 本書特色: 宏大細膩的世界觀構建: 描繪了從荒涼邊陲到知識殿堂,再到被遺忘的海洋島嶼的完整地理風貌。 多層次的角色塑造: 主角凱蘭的自我掙扎、導師的神秘過往、盟友的堅定支持,共同編織出複雜的人性圖景。 戰鬥與魔法體系的深度融合: 不僅有史詩般的戰鬥場面,更細緻描寫了不同魔法流派(元素、符文、星辰之力)的運用與限制。 哲學性的探討: 深入挖掘了「力量的誘惑」與「犧牲的意義」,探討了文明興衰的必然性與抗爭的價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墨必斯MOEBIUS(1938-2012)


  本名尚.吉哈(Jean Giraud),1938年5月8日出生於法國,自幼父母離異,在祖父母的養育下,尚.吉哈瘋狂地迷戀各式漫畫書籍,並盡情地發展其繪畫天分。16 歲進入法國應用藝術學校(Arts Appliqués)就讀,兩年後,還是學生身分,就在《Far West》雜誌上發表第一部西部漫畫作品《法蘭克與傑瑞米》(Frank et Jeremie),開始在漫畫界嶄露頭角。

  而真正使他聲名大噪的成名作品,則是於1963年,和尚米歇.查理耶(Jean-Michel Charlier)合作的《藍莓上尉》(Lieutenant Blueberry)。他以嚴謹的筆法畫出具美國風味的西部冒險故事,連載長達二十五年之久,法國還發行過紀念郵票。而同時期,在鮮為人知的情況下,尚.吉哈為自己取了一個筆名──Moebius(靈感來自數學名詞「魔比斯環」〔Möbius strip〕),開始畫一些思想迥異、蘊涵大量黑色幽默的作品,其中泰半是科幻故事。從此一人分飾二角,而二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在他筆下竟然毫不衝突,足見其實力之強(他有三個名字Gir、Giraud、Moebius)。

  1975年,他與一群友人共同創辦了《狂嘯金屬》(Métal Hurlant)漫畫雜誌,並在其中確認了自己創作的方向,而墨必斯這個筆名所得的注目也漸漸地蓋過他的真名尚.吉哈。這本雜誌的創刊,集合了眾家好手競相求新求變,他們所創造的新穎構想,改變了歐洲漫畫的型式與內容,也提高了歐洲讀者的閱讀水準與眼界,不僅將法國推向領導歐洲漫畫的龍頭地位,更賦予歐洲漫畫更深層的藝術價值,並刺激美國版《重金屬》(Heavy Metal)的創刊,帶動了美國另類漫畫的興起。

  墨必斯的實力,不只是在漫畫界獨領風騷,更被許多電影導演、製片商視為瑰寶而爭相網羅,許多經典的科幻電影,都有墨必斯的參與,例如《沙丘魔堡》(Dune)、《異形》(Alien)、《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無底洞》(The Abyss)、《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等影片的造型、服裝設計、布景及故事分鏡,都可以看見他的構想。

  墨必斯的作品風行全世界,並在各國獲得無數個漫畫大獎。他在作品中營造出如夢似幻的時空,並將自己所奉行的禪學化為意象,閱讀者從中領悟哲理。精巧準確的筆法,吸引了眾多追隨者學習模仿,而他作品中呈現的視覺意象與空靈的情境,更是激發了無數人的靈感與想像,被稱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漫畫大師,實不為過。

  2012年3月10日去世於巴黎,享年73歲。

譯者簡介

張穎琦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譯有《假如這是真的》、《嫉妒所未知的空白》、《看火車的男人》、《雙面路易》、《寒冷赤道》、《夜夜春夢》、《由希子的菠菜》、《Japon看見日本》等書。
 

图书目录

01蘋果派 La Tarte aux Pommes
02白色惡夢 Cauchemar Blanc
03接近人馬星 Approche sur Centauri
04 4070號主題變奏曲 Variation No. 4070 Sur "le" thème
05漫長的明天 The Long Tomorrow
06人類嚐起來可口嗎? L’homme Est-il Bon?
07抒情詩 Ballade
08雙重逃脫 Double Evasion
09亞薩克 Harzak
10西古力星人 L’homme du Ciguri

作者介紹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26618
  • EISBN:978626962663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1.7MB

图书试读

後記

Moebius Addiction 十年之後,墨必斯依舊過癮
黃健和(大辣出版總編輯)


  「我喜歡科幻故事,因為幻想能打破時空的大門,更主要的是它能讓我直接觸我的心靈和思想。」――Moebius(1938 -2012)

  Moebius這個字,若在維基百科上搜尋,會出現以下幾列:

  Moebius Strip莫比烏斯環,這是個數學名詞,象徵無限循環。

  Moebius Syndrome牟比士症候群,是醫學名詞,遺傳性神經失調疾病。

  當然這個字,也伴隨著遊戲、音樂、科技、電影等領域進行。

  但對全世界的漫畫迷及科幻電影迷來說,這個名字,只有一個解釋:

  Moebius(1938-2012),法國漫畫作者。

  墨必斯這位作者於2012年去世,但是對眾多粉絲而言,他的故事傳奇似乎未曾因為他的離去而消逝;他的漫畫作品被繼續整理出版,他的作品動畫化亦進行中,甚至是他參與的電影亦都一再被讀者及影迷提起。

  十年過去了,或許我們可以從幾位他的友人╱粉絲中整理些蛛絲馬跡,為何墨必斯會讓人上癮,久久難以自拔。

  Moebius & Miyazaki Hayao
  墨必斯與宮崎駿

  1970世代之後的台灣讀者,大部分都伴隨著宮崎駿的一部部動畫成長;隨著動畫中的主角在空中飛翔,或是進入森林裡的迷人世界。

  2004年春天,巴黎錢幣博物館(Monnaie de Paris)舉辦了一場奇特的展覽《宮崎駿╱墨必斯展》(Miyazaki-Moebius),在這場展覽中,我們看到了兩位作者(日本動畫導演及法國漫畫作者)的相遇與欣賞,甚至是互相借用角色。最容易辨識的是宮崎駿《風之谷》的女主角娜烏西卡(Nausicaa)的服裝與飛行器,是直接向墨必斯《亞薩克》(Arzach)致敬。

  在巴黎塞納河畔看著這場展覽,是個挺迷幻的經驗,一部部動畫在腦海左邊轉動, 一部部漫畫在腦海右邊一頁頁翻閱……漫畫作者與動畫導演,原來可以這樣互相影響及對話。

  「墨必斯啟發了《風之谷》的創作……」

  「日本漫畫家們都對墨必斯的漫畫深深著迷,他的創作帶給我們觀看世界的方法。」

  宮崎駿在採訪裡,如此直白道來。

  喜歡墨必斯的日本作者甚多, 從大友克洋、浦澤直樹、松本大洋……眾多名家可以一列排列開。

  有個有趣的漫畫作品,值得注目。

  那是由墨必斯編劇,谷口治郎漫畫的《伊卡洛斯》(Icaro),1997年在日本講談社的《早安》(Morning)漫畫周刊上連載(對,沒錯,鄭問的《東周英雄傳》也是在這本雜誌上登場)。

  墨必斯的一生創作裡,與眾多編劇合作過。這部《伊卡洛斯》是墨必斯少數的編劇作品,而且日本巨匠谷口治郎繪畫。故事原型是希臘神話裡的伊卡洛斯,他是第一位帶上飛行翼在天空飛翔的人類,但因初次飛行的喜悅,而忘了父親的囑附,越飛越高,最後因太接近太陽而使蠟翼融化,掉進海裡而溺死。

  這部《伊卡洛斯》,當然,是科幻漫畫。

  (擷取部分內文)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