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十五年學到的課題 (電子書)

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迪士尼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十五年學到的課題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羅伯特.艾格
图书标签:
  • 迪士尼
  • 羅伯特·艾格
  • 商業
  • 領導力
  • 傳記
  • 企業管理
  • 媒體
  • 美國
  • 電子書
  • 職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時代》雜誌二○一九年最成功商業人士
公認為當代最創新、也最成功的執行長之一
 
所有人都想知道的迪士尼真正魔法:
執行長羅伯特.艾格十五年精鍊的管理之道
 
★比爾·蓋茲:這是我幾年來讀過的最好的商業書之一★
 
  羅伯特.艾格在二○○五年接任華特迪士尼公司執行長。那是個艱困的時期,競爭比以往激烈,技術變遷也比公司史上任何時間快速。艾格明白爭論過去徒勞無益。唯一重要的是未來,而他相信自己很清楚迪士尼該走的方向。
 
  他的願景分為三個明確的構想:重新信奉品質至上的概念、欣然接受而非對抗技術、宏觀地全球思考──讓迪士尼蛻變為國際市場上更強勁的品牌。
 
  十四年後,迪士尼是世界規模最大也最受敬重的媒體公司,旗下包括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和二十一世紀福斯。目前它的市價將近艾格接任執行長時的五倍,艾格也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創新力也最成功的執行長之一。
 
  在《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中,羅伯特‧艾格分享了他在經營迪士尼和領導二十萬名員工時學到的課題,也探究了真正的領導不可或缺的原則,包括:
 
  ●樂觀。就算面對困難的選擇和沒那麼理想的結局,樂觀的領導人不會向悲觀低頭。簡而言之,悲觀主義者無法激勵或鼓舞別人。

  ●有勇氣。承擔風險的基礎是勇氣,而在瞬息萬變、混亂無比的商場,承擔風險是必需,創新是關鍵,而真正的創新唯獨在人有勇氣時才會發生。

  ●專注。把時間、精力和資源花在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策略、問題和計畫上,明確且時時傳達你的優先順序,是你必須履行的責任。

  ●果斷。所有決定,無論多困難,都該及時做出。優柔寡斷不僅欠缺效率、傷害成果,還會嚴重打擊士氣。

  ●好奇心。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就能夠發現新的人、新的地方和新的點子,並察覺與了解市場及其變化脈動。創新之路始於好奇。

  ●公正。強有力的領導包括待人公正而和氣。同理心不可少,平易近人亦不可缺。該給犯無心之過的人第二次機會,太嚴厲的評斷人會製造恐懼和焦慮,因而阻撓溝通和創新。

  ●考慮周到。這是優質領導最被低估的要素之一。這是獲取知識、讓傳達的意見和做出的決定更可靠、也更可能正確的過程。

  ●誠信。沒什麼比組織成員和產品的品質與誠信更重要的了。一個公司的成就取決於為一切大小事務設立高道德標準。
 
  這本書是關於艾格從進ABC製片廠成為最基層員工的那一天起,至今四十五年那股永不間斷、驅動他前行不懈的好奇心。也描述了深思熟慮、尊重,以及正派比賺錢重要的態度,那成了艾格實行每一項計畫、追求每一次合作的基石,從和史帝夫‧賈伯斯離世前幾年深摯的友誼,到對《星際大戰》神話不渝的愛都是如此。
 
  艾格寫道:書中打動我的想法都是普世皆準,對全球雄心萬丈的執行長如此,對任何希望在經營事業乃至個人生活時少些畏怯、多些自信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本書特色
 
  1. 比爾‧蓋茲盛讚!所有人都在等的迪士尼真正魔法:執行長艾格十五年精鍊的管理之道
  迪士尼成功秘方:在歡樂的主題樂園、精彩的影劇、五花八門的授權商品幕後,執行長艾格首度分享真正的成功之道:他親身示範以全球思考擘劃出一個最強品牌:網羅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影業和二十一世紀福斯,並以品質至上、擁抱科技與宏觀思考為主軸,徹底改造傳統的迪士尼。
 
  艾格訴說的不僅僅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幕後故事,看看魔幻王國究竟是如何再造自我,而這些經歷、感悟可以應用於任何一個環境艱困、競爭激烈之下想成功的每個人及企業。難怪比爾‧蓋茲說:「這是我幾年來讀過的最好的商業書籍之一!」
 
  2. 這個時代最創新、最成功的首席執行長,他是怎麼做到的?
  艾格被公認為當代最具創新力也最成功的執行長之一,他在經營迪士尼和領導二十萬名員工時學到的課題,為我們重新定義了這個時代的商業本質,提升了管理的藝術:以永不間斷的好奇心、深思熟慮、尊重,以及正派比賺錢重要的態度,實行了一項項計畫、成就了一樁樁購併案,市價將近艾格接任執行長時的五倍之多。你將在艾格身上諸多鮮活故事領略智慧、看到方向、得到啟發。
 
  3.一課活的經營學:老品牌是怎麼重塑、壯大?
  艾格讓迪士尼蛻變為國際上更強勁的品牌,改變每個人對傳統娛樂王國的想像。現在的迪士尼影業集團品牌的建立——包含內容(電影、電視等)、技術(應用程式、使用者介面、顧客獲取與維繫等)、實體娛樂和商品(主題樂園事業、消費品、授權等),就是他在一步步完成腦海中市場藍圖的過程。對每個創業者、經營者都是無價的一課。
 
  4.雄踞各大暢銷榜首,讀者競相捧讀!
  美國亞馬遜書店商業類暢銷榜、《紐約時報》非文學自助類暢銷榜、邦諾書店傳記類暢銷榜……堪稱年度最不能錯過的商業巨著。
 
  5.大師親身提點,讓你學會、進而活出「自己的魔法」!
  艾格多年經歷和感悟,不僅啟發讀者領會實踐夢想、管理團隊、經營公司的方式,還在書結尾總結出「領導的課題」,提供一個經大師提點、反思自我的無價機會,你也能寫下出活出自己的魔法方程式。
 
 
名人推薦
 
  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辦人
  布芮妮‧布朗(Brené Brown)/《勇於領導》(Dare to Lead)作者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金獎導演
  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The Culture Code)作者
  朱文儀/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教授
  邱奕嘉/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黃日燦/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榮譽理事長
  張明輝/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葉明桂/奧美廣告副董事長暨奧美集團策略長
  李昆霖/提提研執行長
  林大涵/貝殼放大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裕欽/Dcard創辦人暨執行長
  程世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李光爵(膝關節)/威秀影城公關部資深經理、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這是我這幾年來讀過的最好的商業書籍之一。艾格寫得很棒,道出他成為一家大公司首席執行長的真實感受。無論你是在尋找商業洞見、還是想樂在閱讀,我認為所有人都會喜歡他在迪士尼歷史上這段最具變革性的時期中領導迪士尼的故事。」──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創辦人
 
  「這位已領導迪士尼數十年的人物,我期待他寫的書既有引人入勝的故事,也有深刻的領導智慧。羅伯特‧艾格辦到了,而且不只如此!《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是領導的黃金法則──你絕對忘不了這些故事和課題。」──布芮妮‧布朗(Brené Brown),《紐約時報》冠軍暢銷書《勇於領導》(Dare to Lead) 作者
 
  「培養創造力與其說是一種技能,不如說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一家光是品牌就與創造力同義的公司。需要堅持與實踐的事情不勝枚舉。艾格不僅無愧於迪士尼九十六年開創性的歷史,更讓迪士尼這個品牌遠遠超出眾人期待,而且既優雅,又無畏地完成這一切。這本書將告訴你事情的經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金獎導演
 
  「大家期盼艾格分享領導秘訣已經期盼好多年了。現在他分享了,而且精彩絕倫。《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不僅是一部回憶錄;它是一場與當世最睿智執行長面對面的會議,也是一部應付當代關鍵挑戰的劇本:如何發動變革、利用技術、打造持久的文化,和賦予同仁權力等等。這是一本妙不可言、極具啟發性的讀物。」──丹尼爾‧科伊爾(Daniel Coyle),《紐約時報》暢銷書《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The Culture Code)作者
 
书名:探索未知的征途:一位科技创业者的自我修炼与行业观察 作者:[此处填写一位虚构的、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科技界人士的姓名,例如:张伟 博士] 出版社:[此处填写一家虚构的、专注于商业与科技的出版社名称,例如:蓝海智库出版社] 出版日期:[此处填写一个近期但不涉及特定时间限制的日期,例如:2024年春季]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一部宏大的企业传记,也不是对某个单一成功案例的深度剖析。它更像是一份写给所有身处快速变化科技浪潮中的实干家、梦想家和决策者们的“内参”手记。作者,一位白手起家,从早期的互联网泡沫中幸存,并在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成功带领企业实现转型的资深科技创业家,以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为蓝本,系统梳理了他在构建、发展、重塑企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那些关键的、常常被忽略的“软性”挑战与策略。 全书分为四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深入探讨了在技术迭代的丛林中,如何保持战略的定力、团队的韧性以及个人的成长弧度。 第一部分:基石的夯实——从零到一的认知陷阱与破局 在技术快速普及的初期,激情往往高于理性。作者详细回顾了自己创业初期的几次“差点出局”的经历,这些经历并非源于技术实现上的失败,而是源于对市场信号的错误解读、早期团队文化的盲目复制,以及对“完美主义”的过度沉迷。 关键议题包括: “伪需求”的识别艺术: 如何区分用户真正愿意为之付费的需求和昙花一现的口头赞许?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客户摩擦点”的量化评估框架,而非单纯依赖焦点小组反馈。 速度与质量的动态平衡: 在启动阶段,什么才是真正的“最小可行产品”(MVP)?书中详述了如何在不牺牲核心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将产品迭代周期压缩至极致的内部流程优化心得。 资本的“双刃剑”效应: 如何在不同融资阶段,保持对企业愿景的绝对控制权,避免被短期的财务指标异化了长期的战略目标。作者分享了与早期投资人博弈时,如何运用数据和市场潜力构建谈判筹码的实战案例。 第二部分:中年的阵痛——规模化扩张中的组织失衡与重构 当一个初创企业成功跨越生死线,进入快速扩张期时,新的危机随之而来:组织结构开始僵化,跨部门沟通效率断崖式下跌,创始人的“单核决策”模式不再适用。本部分着重剖析了如何进行痛苦但必要的组织“外科手术”。 深入探讨了: 从“英雄主义”到“体系化”的权力交接: 成功的创始人往往是抵触权力下放的。作者坦诚记录了自己如何克服对“失控感”的恐惧,构建有效的中间管理层,并设计出既能保证效率又能激发创造力的“分布式决策网络”。 文化稀释的防御战: 随着人才规模的扩大,公司原有的“黑话”和默契逐渐消散。本书提出了“文化锚点”的概念,即提炼出无论人员如何变动,都必须坚守的三到五个核心行为准则,并通过考核机制确保其落地。 “遗留系统”的技术债务: 在快速迭代中积累的技术债务(无论是代码层面还是流程层面)会在规模扩大后集中爆发。书中分享了一套“技术焕新”策略,即如何说服董事会,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看不见的底层架构优化中去。 第三部分:变局中的导航——应对颠覆性技术浪潮的战略预判 本部分是全书最具前瞻性的篇章。作者以其参与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当前生成式AI革命的经验,总结出在大变革时代,企业生存的“敏感度”指标。 核心观点包括: “嗅觉”的训练: 如何建立一个机制,使公司能够持续接触到那些看似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边缘噪音”?作者强调了建立跨领域研究小组和引入外部“异见者”的重要性。 “能力迁移”而非“业务复制”: 当新的技术范式出现时,企业不应试图将旧的商业模式硬塞入新框架,而应剥离出自身最核心的、可迁移的能力(如数据处理能力、用户交互设计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业务。 长期主义的“反脆弱性”投资: 区分那些具有投机性质的短期技术炒作和真正能重塑行业格局的基础性创新。书中提供了评估一项颠覆性技术是否值得公司“孤注一掷”的内部评估模型。 第四部分:内在的疆域——领导者的认知边界与个人精进 科技行业的领导者往往承受着极高的心理负荷。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回归到领导者自身,探讨了如何在高压下维持清晰的判断力,并实现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 涉及的主题有: “决策疲劳”的管理: 领导者如何通过精简日常决策流程,将精力保留给真正需要深度思考的战略问题。作者分享了其独特的“清晨冥想与信息过滤”例程。 处理“失败的荣耀”: 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有过失败的项目。如何将这些投入了大量资源的失败项目转化为组织学习的宝贵资产,而不是成为团队的心理阴影,是本书特别强调的议题。 传承与退出的艺术: 成功企业家的最后一道课题是如何优雅地完成角色转换。作者探讨了在保持影响力的同时,如何逐步将日常运营权交给下一代领导者,确保企业文化和使命的延续。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所有处于创业、扩张或转型阶段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技术部门负责人,以及所有对商业决策背后的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套在复杂环境中思考和行动的思维工具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 
 
  ☆他掌管全球最大娛樂傳媒帝國--迪士尼,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創新、最成功的首席執行長
  ☆獲選《時代》雜誌二○一九年度最佳商業人士
  ☆2006年開啟購併,戰果無人能及--二○○六年皮克斯工作室、二○○九年漫威影業、二○一二年盧卡斯影業、二○一七年二十一世紀福斯影片公司
 
  羅伯特.艾格是華特迪士尼公司現任執行董事長兼執行長。他在二○○○至二○○五年兼任公司總裁及營運長,二○○五年十月起兼任總裁及執行長。艾格的職業生涯在一九七四年於ABC起步;擔任ABC集團董事長後,他監督廣播電視網及頻道群、管理有線電視資產,並主導首都城市傳播公司(Capital Cities)/ABC與迪士尼公司的合併案。艾格於一九九六年正式加入迪士尼高階管理團隊,擔任迪士尼旗下ABC集團的董事長,一九九九年另被賦予華特迪士尼國際(Walt Disney International)總裁之責。擔任這項職務時,艾格擴大了迪士尼在美國以外的能見度,為公司今日的國際成長建立了藍圖。 
 
譯者簡介
 
諶悠文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目前任職報社。譯有《優秀是教出來的》、《如何移動富士山》、《活出歷史:希拉蕊回憶錄》(合譯)、《抉擇:希拉蕊回憶錄》(合譯)、《跑出全世界的人》(合譯)、《原則:生活和工作》(合譯)等書。 

图书目录

序章
第一部  學習
第1章:從底層做起
第2章:拿天分押寶
第3章:了解你不懂的事(而且要相信你做的事)
第4章:進入迪士尼
第5章:第二順位
第6章:好事會發生
第7章:事關未來
 
第二部  領導
第8章:尊重的力量
第9章:迪士尼和皮克斯攜手通往新未來
第10章:漫威與奇妙大冒險
第11章:星際大戰
第12章:不創新,就等死
第13章:誠信無價
第14章:核心價值
附錄:領導的課題
致謝
索引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7778925
  • EISBN:978986777892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9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真誠優雅的邁步前行,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人生功課
 
  在我的研究與教學生涯中,迪士尼始終是一家不斷被提及的公司。它是如此之有名,以至於其偉大成就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迪士尼被譽為最能標記美式歡樂童年的企業,它鑲嵌於戰後嬰兒潮與X世代所形成的歷史因果複雜性,也被視為無法複製、無法模仿的企業核心能力,帶給它無與倫比的競爭優勢。然而,成功故事的背後,往往不是這麼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本書由迪士尼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所著,以回憶錄的方式,精彩呈現了久掌大權的前任執行長艾斯納的風光改革、難堪卸任、現任執行長面對的挑戰,以及其間各種艱難的策略轉型與變革。本書呈現的不只是精采的商戰實錄、世界級管理高手的頂尖對決,更充滿真摯深刻的人性側寫。它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欣賞。
 
  從管理知識的角度來看,書中呈現的商業故事,活靈活現印證了眾多當代經典管理理論,包括領導、公司治理、多角化、全球化、綜效、組織衝突與重整、併購協商、接管風險、危機管理、破壞式創新、商業模式、品牌塑造、企業文化等。堪稱當代實務版的全方位EMBA管理教材。
 
  其次,從企業經理人的角度來看,本書深入描寫迪士尼最轟動的幾項併購案:ABC、皮克斯、漫威、喬治盧卡斯影業,以及二十一世紀福斯。其內容之精采、過程之曲折,尤其在商業驚滔駭浪中凸顯出來的上層社會文化觀察,以及貫穿其中的人性剖析,堪稱當代併購教材中的難得典範。此外,作者並未接受過正統商管教育,卻從電視公司基層場務一路晉升到迪士尼最高層,其非凡職涯也顛覆了傳統MBA所認定的勝利方程式。作者的人生故事告訴我們:成功的專業經理人不一定畢業自商管名校、也未必需要策略規劃專家,您只須遵循並堅持一套一般性的工作與處事準則,也可以成為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
 
  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是貫穿本書的普世價值與哲學。說到底,究竟什麼是一家偉大的公司,而什麼又是偉大的經理人?在傾向於以成敗論英雄的商業世界裡,因果關係往往被顛倒,真相則隱晦不明。透過作者的娓娓道來,我們看到諸如賈伯斯、喬治.魯卡斯等頂尖高手一則又一則溫柔動人、惺惺相惜的小故事。誠如全球最大私募基金KKR的創辦人亨利.克萊維斯的名言:「真正的企業家,他的腳下絕對沒有任何安全防護網。」人生道路往往如同鋼索一般,如何在巨大壓力與不確定性之下保持從容鎮定,真誠優雅的邁步前行,是每個人都必須學習的人生功課。很喜歡作者在終章強調的,這世上有太多不可預測的事,風險永遠存在;但請相信您的直覺,好事終究會發生。
 
朱文儀/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
 
改變之前,了解自己,於是能大膽改變
 
  這本書帶你進入一個大人物內心的小宇宙,藉著閱讀,你將知道一個傑出企業家在領導上的哲學,明白一個優秀執行長在管理上的思路,更重要的是向羅伯特.艾格學習「改變之道」:他將過去式的迪士尼改變成未來的迪士尼。
 
  「不創新,就等死,如果你害怕新的事物,就不可能有創新。」—— 羅伯特.艾格
 
  所謂「創新」背後的意義就是改變。不改變就等死,類似這樣的話,真的是從小聽到大,但是,為什麼每個人都知道要改變,但卻沒有真正改變?除了因為過度評估勝算之外,其實是不知道自己要改變成什麼,如果不知道要改變成什麼樣,怎麼會知道自己要怎麼改變。
 
  然而,要知道自己(或公司)應該變成什麼樣之前,卻必須真正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改變之前,了解自己,於是能大膽改變。
 
  從組織改變的角度,所謂了解自己,就要清楚公司定位——我是什麼?迪士尼是一種創造力,創新的故事能力以及卓越的動畫實力。於是迪士尼從過去式來到未來式的策略就是:
 
  一、將最多的資源(時間與金錢)投在創造優質的品牌內容。
  二、傾全力擁抱科技,利用科技創造產品。
  三、真正全球化的公司。
 
  為了提高創造力,所以必須改變。對於一個營利的大組織而言,改變的手段和節奏, 和一個個人的改變的行為和態度是不同的。許多企業轉型沒有成功,反而導致滅亡的主因,就是選擇錯誤的改變手段與節奏,並非是改變的決心與努力不夠。
 
  大公司的轉型,最合適的方法是要注射異族血液,產生突變,只有突變才能讓原來的自己,變成更強大的自己,就像蜘蛛人一樣。個人的改變來自自我修煉、自我改善,組織的改變則是借用外力,小公司的改變,換老闆;大公司的改變,靠異族。大公司的加入異血,不能只是安置一個外來明星高手,就能讓組織產質變,這個單打獨鬥的外人只會被組織稀釋,毫無作用。必須是引進一群人,一個完整的團隊擁有傑出的人才,先進的技術,最重要的,是擁有特別文化。創新力總是來自兩種不同文化的重新組合。羅伯特.艾格,此時此刻,世界最優的首席執行長藉由購併皮克斯、漫威、盧卡斯及福斯,讓今日的迪士尼如此強大,作品好又賺錢。
 
  他能夠讓這些世界一流的團隊變成加入迪士尼的新血,主要靠著他個人的魅力與誠實的力量,他說:「你若能以尊重和同情來對待和與人交往,看似不可能的事就會實現」。其實,名人自傳不是我的菜,但是這本書,故事流暢,來自一個擅長說故事的迪士尼執行長,閱讀的過程,享受著上流社會大人物的生活體驗,有一天,我也要和執行長一樣去紐約東60街的Post House吃牛排。
 
葉明桂/奧美集團首席策略長
 
成功人士的特質
 
  對電影、音樂、動畫、主題樂園或是蘋果手機等事項有興趣的人,多少都會對發生在美國ABC電視網、迪士尼、蘋果公司、盧卡斯影業、漫威影業、福斯影片、皮克斯工作室以及賈伯斯等著名公司或個人發生的事情感到興趣。
 
  這本書是迪士尼執行羅伯特.艾格前半生的自傳,也是一本告訴讀者過去三、四十年來發生在以上公司或個人的故事。透過閱讀這本書,讀者除了可以看到羅伯特.艾格在事業上奮鬥的過程外,還可以一窺美國大型公司的公司治理架構、管理方式,如何透過併購創造綜效、甚至如何進行美式的人事鬥爭等。是一本有趣、值得一讀的書。
 
  本書作者認為要成為真正的領導者,應該掌握十大原則,分別是「樂觀」、「有勇氣」、「專注」、「果斷」、「好奇心」、「公正」、「考慮周到」、「真誠」、「不懈地追求完美」以及「誠信」。這些原則無庸置疑。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反映出部份成功企業家的一些特質:
 
  一、不是很完美的童年:作者身患躁鬱症以及負面情緒的父親,讓作者的童年至大學階段過得艱辛,童年的壓力讓他變得早熟,為了不要重蹈覆轍並且脫離貧窮,養成作者渴望成功與不畏挫折的性格。讀者可以想一想台灣大部分成功的大企業家是否曾有辛苦的童年。
 
  二、不常換公司工作:作者在年一九七三大學畢業後,除了第一年在一家小型有線電視台工作外,在一九七四年進入ABC電視網後,一路由ABC電視網的小職員逐步爬升至總裁,又隨著迪士尼在一九九五年併購ABC電視網而進入迪士尼,期間不乏人事鬥爭,最終在二○○五年成為迪士尼的執行長。作者從一九七四年起的工作除了隨著職位不同而變換外,沒有換過公司。我常常勸年輕人,要想成為成功人士要慎選公司,不要常開除所工作的公司,頻繁開除公司的人在履歷表上會形成大污點,造成與人競爭時的障礙。
 
  三、具備傑出的溝通能力:成功企業家往往具備或多或少的偏執(狂)傾向,因為他們對自己關注的事情偏執,所以事業成功,也因為他們的偏執,而不容易溝通,甚至容易在公司內外與人產生衝突。我們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作者用他的溝通能力去搞定賈伯斯,去安撫迪士尼家族,去化解董事會及歷任長官對諸多事件的阻力。所以有偏執傾向的人可能會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如果他又有好的溝通能力,就可能會成為成功的大企業家。
 
  四、工時超長:很多人對高階主管工作的刻板印象是,只要做做決策,與人吃吃飯並且常常出國開會兼旅遊即可,是典型錢多、事少且充滿樂趣的工作。這絕對是嚴重的誤解。事實上大公司高階主管的工時往往比一般員工長,他們在車上要打電話,在飯店要視訊,就連吃飯都在工作(談事情)。閱讀這本書可以從細節中看出艾格工時之長,難以想像。
 
  五、承受高壓:公司低階人員的工作是把事情做對,高階人員的工作是做對的事情。更高階的人員除了要做對的事情之外,更要在一定時間內解決已經發生偏差的事情,或稱危機管理。沒有做過高階主管的人很難理解危機管理的壓力。閱讀這本書時可以從作者一方面要笑臉主持上海迪士尼開幕,一方面要持續面對佛州迪士尼樂園中鱷魚咬死小孩的危機事件,體會高階主管如何承受工作壓力。
 
  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以及正在職場努力的人,都非常適合閱讀本書,從書中了解成功人士的特質,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及犧牲,以及必須承受的磨練及壓力。我相信這些領悟能讓讀者有更多不同的思維及眼界,甚至修正自己面對工作時的態度,進而邁向成功之路。
 
張明輝/財團法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現在的圖書市場上,充斥著太多關於「成功學」的速成寶典,讓人看了頭昏腦脹,感覺只要照著步驟做,人人都能變億萬富翁。但迪士尼這個案例很不一樣,它不只是一個賺錢的機器,它承載的是幾代人的夢想與共同記憶。因此,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商業分析,我更把它視為一種「願景的傳承」。羅伯特‧艾格在任內,等於是把華特‧迪士尼先生奠下的基礎,用現代的語彙和科技重新詮釋了一遍。我想知道,當他面對新世代觀眾的娛樂口味變化時,他是如何解讀「魔法」這個詞的?魔法的本質在變嗎?還是只是表現的形式在變?對於台灣的創作者來說,這點特別重要,因為我們也常在探討,如何讓台灣的故事能被世界看見,同時又能保有我們自己的文化根基。如果艾格能揭示他是如何守住品牌靈魂的同時,大膽擁抱變革,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無可限量了,它會變成一本關於「如何不忘初心,又能前進未來」的絕佳指南。

评分

這本書的厚度(雖然是電子書,但想像中的份量感十足),讓我有點好奇它在篇幅分配上的比例。究竟是花了比較多篇幅在描述那些驚天動地的收購案,例如皮克斯的整合,還是著墨於內部組織文化、高層權力鬥爭的細膩描寫?畢竟,收購只是單一事件,但如何讓那麼多頂尖人才願意一起在同一個屋簷下,為了一個共同的願景而奮鬥,這才是最考驗領導力的部分。我個人對「人」的故事總是特別有興趣,例如,他如何處理那些性格鮮明、創意爆棚的天才們的衝突?那些在檯面上光鮮亮麗的合作背後,是不是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妥協與拉鋸?如果內容能深入探討那些非商業面向的挑戰,例如面對媒體公關的壓力、或者來自董事會的質疑,我會覺得讀起來更加過癮。總之,我希望這不只是一本記錄「做了什麼」的流水帳,更是一部揭示「為什麼這麼做」以及「過程中付出了什麼代價」的深度剖析。

评分

老實說,剛開始看到這個書名,心裡其實有點「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你知道的,那種大企業高層寫的回憶錄,有時候會寫得太過於官方、太過於「美化」,少了點人情味和真實的碰撞火花。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種在壓力山大、決策失誤邊緣時,艾格先生是怎麼調適自己的情緒,或者,他跟那些創意鬼才們在腦力激盪時,是不是也曾經有過燒燙燙的爭執?畢竟,要統合那麼多風格迥異的創意團隊,光是想像那個磨合過程就覺得頭痛。台灣的影視產業雖然規模不同,但面對變局時的困境其實很類似,我們也一直在摸索如何在新媒體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所以,我蠻想從這本書裡偷學幾招,看看這位「魔術師」是如何在保守與創新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如果書裡能多分享一些關於團隊領導、危機處理的「實戰心法」,而不是空泛的理論,那就太棒了。畢竟,能把一個百年老店從谷底拉起來,還能讓它持續發光發熱,這背後的管理哲學,肯定比任何教科書都來得紮實有力。

评分

以一個在資訊爆炸時代長大的讀者來說,我現在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就是內容的「獨佔性」與「平台競爭」。迪士尼在艾格手中大力推動 Disney+,幾乎可以說是直接挑戰了傳統的發行模式。這絕對是近十年來娛樂產業最重大的結構性轉變之一。我非常想知道,在做出「把內容收回、自建平台」這個史詩級決策的當下,他內部評估的風險有多高?是不是有過反悔或動搖的時刻?那種巨大的戰略轉彎,絕對不是輕易能下的決定。這不僅關乎科技,更關乎對消費者行為的預測與壟斷力的再建構。如果書中能更詳細地闡述他們如何建立起那套龐大的數位基礎設施,以及面對來自 Netflix、Amazon 等巨頭的圍剿時,他們是如何保持冷靜並堅持自己步調的,那將會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實戰案例。這本書,或許能為所有正在面對數位轉型的台灣產業領導者,提供一份來自全球娛樂龍頭的「生存指南」。

评分

哇,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就讓我想起好多迪士尼的經典回憶,光是想像書裡可能會談到那些光輝歲月,就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來瞧瞧了!羅伯特‧艾格這位傳奇人物,在迪士尼的那個位置上,絕對是見證了無數的風雲變幻,這十五年,光是想想他要處理的那些超級大案子,像是收購皮克斯、漫威,還有星際大戰這些重磅交易,就覺得這本書肯定不只是一本商管書,更像是一部濃縮版的近代娛樂產業史。對於我們這些從小看迪士尼動畫長大的台灣人來說,迪士尼的影響力真的是無所不在,從過年發紅包時的米奇圖案,到現在週末帶小孩去樂園玩耍,它的魔力從來沒有消失過。我特別期待能從他的視角,了解在那個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是如何做出那些可能讓許多人跌破眼鏡的重大決策,特別是在數位時代來臨之際,他們如何扭轉乾坤,保持品牌的生命力。這種「幕後英雄」的視角,往往比銀幕上的絢爛還要來得真實和引人入勝,畢竟,誰不想知道那位掌控全球娛樂帝國的掌舵者,他的腦袋裡究竟裝了些什麼寶貝呢?光是這份期待感,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