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聖經默想法:4個步驟輕鬆讀懂神的話 (電子書)

零基礎聖經默想法:4個步驟輕鬆讀懂神的話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朴同成
图书标签:
  • 圣经
  • 默想
  • 零基础
  • 基督教
  • 灵修
  • 信仰
  • 读经
  • 入门
  • 电子书
  • 个人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找對用神話語栽種生命的方法,
默想,不再白忙一場!
7章 × 22單元 × 解惑歸納法4步驟
 
  施肥再多、灌溉再多,
  為何土裡的苗就是胎死腹中,長不出來?
  就好似我們明知神的話是使生命成長的關鍵,
  但為何怎麼讀、怎麼默想,
  就是讀不出滋味,看不見神話語的亮光,
  更別提生命要如何因此茁壯?
 
  然而,當我們詢問那些經驗老到的農人,就會知道,
  栽種前的犁土絕不可少;
  撒種時,種子與種子之間的距離要拿捏得剛剛好;
  撒種後的除草,更是為讓種子能好好吸收養分;
  而灌溉、施肥的時機和比例,其實都有一定的撇步與竅門。
  這是務農的方法。
  那麼,默想呢?
 
  一個在意神話語的人,
  一場以神話語為本的默想,
  就有如日日耕耘神話語的過程,
  那些反覆、殷勤的思想與等候,不也是為了得著生命的果實;
  若是如此的話,那我們豈不是更不能瞎忙一場。
 
  因此,本書作者一路從認識聖經、默想的意義,談到歸納法4步驟,
  幫助我們掌握默想神話語的好方法:
  觀察→解釋→個人感受→應用+可以突顯出來的設計元素
  期望透過4步化解我們對於栽種不結果的無力感,
  教導我們如何用神的話,
  種出生命的果實。
《每日灵修:在日常生活中深化信仰的实践指南》 导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渴望心灵的宁静与方向。信仰的根基并非建立在瞬间的感动,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持守与深入的理解。本书旨在成为您坚实的伙伴,引导您将古老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的脉搏之中。它不是一部理论的堆砌,而是一本操作性极强的指南,帮助每一位渴慕真理的人,在忙碌与琐碎中寻找到与神更深连接的路径。 第一部分:重塑你的每日节奏——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 现代生活节奏极快,灵修常被视为一项“锦上添花”的任务,而非生存的必需品。本书首先着手解决的,就是如何有效地将“灵修时间”嵌入到你已有的日程表中,使之自然而非勉强。 第一章:时间的艺术——找到你的“黄金时段” 我们不是提倡牺牲睡眠去“挤”出时间,而是教导如何识别和利用你一天中效率最高、干扰最小的“黄金时段”。 清晨的宁静: 探讨清晨时分大脑专注度最高的特点,并提供“五分钟快速启动法”,即使前一晚休息不足,也能快速进入状态。 午间喘息: 针对办公室人群,设计“工作间隙的微型默想”,利用等待午餐或会议开始的碎片时间进行焦点性的祷告与默想。 夜晚的复盘: 如何在一天结束时,用简短的感恩和交托,为心灵卸下重担,确保高质量的休息。 第二章:环境的塑造——打造你的专属“属灵庇护所” 一个物理空间往往能影响我们的心境。本书提供了一系列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改造方案,使你无需豪华的陈设,也能拥有一个令人心安的灵修角落。 光线与声音的哲学: 探讨自然光、柔和音乐(或完全的寂静)对专注力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如香薰或纯净水)来辅助感官的沉静。 视觉锚点: 介绍如何利用一两件具有意义的物品(如一块石头、一张手抄的经文)作为视觉焦点,帮助思绪从纷乱中抽离,聚焦于神的话语。 科技的利用与限制: 明确指出哪些App和技术是灵修的助力,哪些是干扰源,并提供“数字断舍离”的实用技巧,确保手机成为工具而非主人。 第二部分:深入经文的脉络——从阅读到内化的阶梯 仅仅“读过”圣经的篇章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属灵操练在于让经文的意义渗透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本部分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可迭代的学习框架。 第三章:上下文优先原则——理解“他们”为何这么说 许多人对经文的误解源于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本章强调理解圣经文本创作时的原始意图。 历史背景速查表: 提供快速了解旧约时代以色列文化、新约时代罗马统治背景的关键术语和概念。 文学体裁识别: 区分诗歌、律法、书信、启示录的阅读方式。例如,如何以不同的态度去解读《诗篇》中的情感表达与《罗马书》中的逻辑推演。 关键词的深度挖掘: 教授如何挑选核心动词和名词,通过简单的词源工具(无需专业神学背景)了解其原始希伯来文或希腊文的丰富含义。 第四章:提问的力量——激活批判性与反思性思维 被动的阅读是接受信息,而主动的提问则是将信息转化为智慧。本书倡导“提问式默想”,引导读者主动与经文对话。 “三问”框架(观察、解释、应用): 观察: 这段经文说了什么?谁在说话?对象是谁? 解释: 这段经文在当时对听众意味着什么?它与整本圣经的主题如何关联? 应用: 这对我今天的处境有何指示?我需要做出怎样的具体改变? “反向思考”练习: 鼓励读者思考“如果这段经文不存在,世界会如何不同?”或“如果我完全不同意这段经文的结论,我如何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出发点?” 第三部分:从默想走向生活——转化性祷告与行动 灵修的终极目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品格的塑造与生活的改变。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关注如何将“所得的”有效地付诸实践。 第五章:将默想转化为“对话的桥梁”——祷告的深化 许多人的祷告停留在“索取”的层面。本章引导读者将白天的默想内容,自然地过渡到与神的交流中。 赞美中的“点对点”连接: 学习如何根据今天默想的特定主题(如信实、怜悯、公义),来具体地赞美神在该属性上的彰显。 代祷的“放大镜”: 如何将对自身生命的省察,扩展为对他人和世界的深切代祷,保持心胸开阔。 “聆听”祷告的艺术: 提供几种被动聆听的技巧,如书写“神可能对我说的话”,并在事后检验其是否与圣经的真理相符。 第六章:行动的锚点——每周的“信仰实践清单” 知识如果不行动,便如同空谈。本书提供了将信仰原则转化为每周可衡量的行动的实用方法。 “一周一句”挑战: 从你的默想中提炼出一句核心经文,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有意识地在说话、决策时引用或体现这句经文的精神。 冲突情境预演: 针对一周内可能出现的常见挑战(如同事的冒犯、经济压力),预先在脑海中模拟如何用今天所学的真理来回应。 同伴问责制: 介绍一种简单、非评判性的“问责伙伴”模式,定期(每月一次)分享你在实践中所遇到的突破和瓶颈,互相鼓励,而非互相审判。 结语:持守在旅途中 本书强调,灵命成长是一个渐进、非线性的过程。会有高潮,也会有低谷。真正的成熟,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神的话语面前,用更成熟、更深入的方式去学习和实践。愿这本书成为你每日灵修旅程中,那盏稳定而温暖的灯塔,照亮你前行的每一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朴同成牧師
 
  於韓國首爾總神大學就讀時,因有機會從事期刊編務和對宣教工作有負擔,逐漸開始萌生用文字宣教的念頭。直到畢業後,正式進入CLC(Christian Literature Crusade)出版社,擔任靈修系列月刊的主編,更加印證這樣的使命與方向。於是在兩年後毅然辭去工作,進入差會成為宣教士,在二○○○年春天舉家遷徙至台灣,投入文字宣教工作長達二十個年頭。
  
  隨著對台灣這片土地文化與教會的認識,朴牧師除了引介許多合適台灣教會與弟兄姊妹信仰狀態的韓文書籍,讓台灣基督教出版社出版外,他也發現台灣教會的弟兄姐妹雖然渴望培養穩定讀經、默想與禱告的生活,但卻缺乏合宜的方法幫助他們培養和建立。因此,他再度引介以歸納法默想為核心概念的《每日活水》靈修月刊來台,期望幫助更多教會弟兄姊妹培養出自己讀經默想的能力。
 
  其他曾引介的信仰書籍與訓練材料,還有李在哲牧師的《有異象的人》、吳正賢牧師的《愛的教會論》、《耶穌花園》主日學訓練材料,以及《每日活水》靈修月刊等。

图书目录

序文  內在有深度的基督徒 
 
Chapter 1  聖經,為何如此特別?
Unit 1 為什麼我們要默想聖經?
Unit 2 聖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Chapter 2  默想聖經的重要意義
Unit 3 什麼是默想?
Unit 4 默想的緣由
Unit 5 透過默想所得的益處
Unit 6 默想的核心目的
 
Chapter 3  默想聖經,有什麼好方法?
Unit7 如何默想?
Unit8 默想的人與默想的方法
 
Chapter 4  用歸納法默想來扎根
Unit9  歸納法默想
Unit10 歸納法默想的4步驟
Unit11 為何喜歡歸納法默想?
Unit12 成為信仰根基穩固的屬靈之人
Unit13 成為屬靈之人的關鍵
Unit14 默想是每天獻給神的祭
 
Chapter 5  讓青少年愛上默想
Unit15 《iBible活水少年》的出版故事與特色
Unit16 《iBible活水少年》的使用方法與建立默想習慣
 
Chapter 6  建造個人與群體的默想
Unit17《每日活水》靈修月刊(標準版)的特色和應用方法
Unit18《每日活水》靈修月刊(大字版)的特色和應用方法
Unit19 用默想材料帶領小組
Unit20 用默想材料建立家庭祭壇
 
Chapter7  成為默想的教會
Unit21 牧者如何幫助弟兄姐妹培養默想習慣?
Unit22 用默想來牧會吧!
附錄    默想練習1
附錄    默想練習2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989747
  • EISBN:978986198989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1.7MB

图书试读

序文  
 
  內在有深度的基督徒
 
  誰是基督徒?基督徒是像基督的人,或者基督的見證人。因為當基督徒將耶穌基督的話語放在心裡,並順服祂的話語生活,他們的樣子就會愈加像耶穌,他們的生命也見證了基督的作為和福音;就好比「基督徒」此名稱在歷史上首次出現,便是在外邦人地區的安提阿(徒十一26)。魏樂德(Dallas Willard)說,基督徒是「基督住在他裡面的人」,若是如此,基督徒就是有基督活在他裡面的人。
 
  然而,反觀今天的基督徒呢?傅士德(Richard J. Foster)形容今天基督徒普遍的現象是「膚淺」,就是只執著外表的呈現,而非追求內在的深度。一直以來,基督教於外在表現上貌似有許多人數的成長和復興,而且如今在城市各處也常可見聳立的大型教會,但重點是基督徒內在的生命力和信仰深度,是否與人數成長的數字及高大的教會建築物相稱。根據傅士德的看法,基督徒內在屬靈生命力所呈現出來的現象,只有追求立即的滿足,卻沒有深度。所以按照他的意思,我們今天這個時代迫切需要有深度的基督徒。
 
  那麼有深度的基督徒是什麼樣的人呢?按魏樂德與傅士德的觀點來看,有深度的人便是以耶穌和祂的屬性,以及祂的呼召和十字架的死為中心生活的人。但基督徒和教會要如何才能讓耶穌活在我們生命裡面,而不至於變成膚淺的基督徒呢?
 
  首先要穩定吃神的話語
 
  基督徒必須每天吃從上頭來的生命靈糧,舊約聖經中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耶十五16)他形容自己的歡喜和快樂,就是得著神的話語並吃了。詩篇作者則說:「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一一九103)
 
  耶穌同樣在新約聖經中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此外,祂又在約翰福音中對門徒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約四32)耶穌擁有的能力和生命的源頭是來自天上的糧食,而我們基督徒需要吃這糧食。因此,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形容「信徒的群體」是「吃聖經話語的聖潔群體」。我們每天都要透過默想、吃神的話語來認識神,使我們的心思意念和肉體都充滿祂的旨意,改變成像基督的生命。
 
  用歸納法來默想
 
  默想、吃神的話語,有如反芻,意思就是「反覆思想話語、深入咀嚼」。透過這個過程,深入思想神的話語,將話語扎根在心靈深處。而歸納法默想便是引導我們深入思想神話語的好方法,挑戰我們將神的話語更多實踐在生活中。歸納法默想不僅是單純查考聖經而已,而是透過深入觀察、研讀神的話語,帶動思維的轉變。因為思想改變,生命才會改變。歸納法默想可謂是全人的默想訓練。
 
  然而,每當我們開始操練歸納法默想時,確實會發現,光是要進行觀察、解釋聖經等步驟,就已讓不少人感到困難、有壓力。因此,時不時會看見這些原本滿懷熱忱想學習歸納法默想的人,至終仍因無法掌握要領,只好半途而廢。對此,我們不禁要問,倘若這些人能夠持之以恆練習下去,他們的生命又會有什麼樣的改變呢?倘若他們能繼續每天以歸納法來默想,就算只是少量的經文,又會如何為他們的生命翻土、栽下什麼樣的種子,長成何等的大樹呢?儘管剛開始或許會覺得又累又困難,但盼望我們不要放棄!學習一樣新事物時,會感覺困難是很自然的事,因為過往未曾學過,所以不熟悉也不習慣。但若我們不持續鍛練自己學習這些對靈魂有益的事,我們的靈魂便容易停留在輕鬆、安逸、自滿的狀態,最終流於成為膚淺的基督徒。但願大家透過歸納法默想,讓聖經不僅成為我們的靈糧,並使我們內裡彰顯出基督的屬性和呼召,在生活中經歷十字架的死與復活的大能,成為有深度的基督徒。此外,不單是基督徒自身靈命深度的培養,筆者也期望這樣的提升能夠涵蓋各個層面和領域,包含個人、家庭和教會等所有生活領域,都能一同默想神的話語,經驗屬靈的合一。我相信當時約珥在異象中所看到的,今天我們也能在生活中經歷。
 
  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珥二28)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不僅要為今日這個時代預備,還要為下一個世代預備,那就是用神的話語建造下一個世代。權力、財物或名聲皆會隨時間消失,但聖經卻說,唯有遵行神的話語和旨意的人,永遠常存(約壹二17)。我盼望看見我們的兒女和來無數的世代,都被神的話語牢牢建立起來。
 
  但耶和華的慈愛歸於敬畏他的人,從亙古到永遠;他的公義也歸於子子孫孫—就是那些遵守他的約、記念他的訓詞而遵行的人。(詩一○三17∼18)
 
  出版本書的原因和目的
 
  《每日活水》靈修刊物就是懷抱這種理想和熱情出版的,期望每天透過《每日活水》來默想經文的過程,幫助基督徒跨出那一步,越過歸納法的門檻,學會如何用歸納法來默想,將神的話語具體應用在生活中。
 
  隨著《每日活水》青少年版的《iBible活水少年》出版,《每日活水》不僅有了標準版,還有青少年版及大字版,形成了歸納法默想「家族」。如今,歸納法默想不再是只給青少年的父母親那一代,連作為兒女的青少年這一代都可以用同樣的經文來默想了。這代表不論我們身在人生何種階段,我們都需要對神的話語有更深的思考、默想與認識。
 
  針對這些年來讀者使用《每日活水》靈修刊物各版的回饋。我想有需要更詳細分享有關「默想」這個部分。特別是因為《每日活水》靈修刊物從標準版、大字版到青少年版,皆以歸納法作為默想的基本方法,所以我認為有需要向讀者介紹歸納法默想的特徵與結構,甚至是在服事上的用法。因此,我執筆寫了此書。但若太過於深入、詳盡探討歸納法的研究細節,恐怕對一般讀者造成了解、上手的壓力,所以我儘量朝向較為簡易、入門性的介紹,同時也以核心結構和實際可應用的內容為中心來著述。
 
  在寫書的過程中,我常想起,應該不僅是對青少年或《每日活水》的讀者們介紹歸納法默想,同樣也要幫助那些渴慕認識神的話、願意默想神的話的每位基督徒,認識這套聖經默想法。我想若能藉此幫助大家默想聖經,並應用於生活之中,將大有助益。因為我如此祈禱並夢想著,終有一天,這位用話語創造、救贖這世界的神,將如同先知哈巴谷的預言,要讓認識祂的知識遍滿全地。
 
  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二14)
 
朴同成
2022.7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