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要知道的犯罪預防安全自救手冊 (電子書)

每個孩子都要知道的犯罪預防安全自救手冊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學研Plus
图书标签:
  • 儿童安全
  • 犯罪预防
  • 自救
  • 安全教育
  • 应急知识
  • 家庭安全
  • 校园安全
  • 防性侵
  • 防绑架
  • 安全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兒童必讀,學習察覺危險,保護人身安全的第一本書!
★透過預防犯罪的實際演練,讓孩子時刻保持警覺心!
★資訊全備,從日常生活、網際網路到現實人際關係,建立正確觀念!

 

  可疑的陌生人喜歡在哪裡出沒?
  被歹徒騷擾時該如何保護自己?
  看起來和善的人也可能是壞人?
  隨身警報器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網路留言也有可能觸犯法律嗎?
  網路交友也存在著未知的風險?
  在網路上如何避免讓個資外洩?
  和朋友發生衝突時該如何化解?

  生活中潛藏許多我們不知道何時會遇到的危險,
  就讓這本書來為孩子上一堂犯罪預防的課程吧!

  對孩子來說,每天上下學的路線再熟悉不過了,但其實可能會在路途中經過人煙稀少的巷弄和地下道,或是進入公寓大門前遭人尾隨,在電梯等密閉空間無法求救;看似安全的公園有著孩子最愛的遊樂場和沙坑,但其實這是個任何人都能進出的場所,被樹林遮蔽的角落不能忽略,就連公園廁所也可能躲藏壞人;待在家時常常使用網路觀看影片、玩線上遊戲或瀏覽社群網站,但其實網路世界的美好與虛偽只有一線之隔,也會是孩子無法分辨的……這時候,一本指點明燈的安全自救手冊絕對會是孩子必備的讀物!

  本書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可疑人物識別」,透過真實場景照片,引導孩子思考哪裡是安全或危險的地方,例如公園、停車場、陰暗的巷道等,必須盡量不要在那些地方逗留或盡速通過。並了解遇見歹徒時會碰到的各種狀況,例如搭訕、落單、偷拍、出門在外如廁、一個人搭電梯、一個人看家等情況,學習如何自救或報案、防身用品的使用方法和繪製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安全場所地圖等。

  在第二章「網路安全隱憂」中,身處3C世代,網路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不管是通訊軟體、社群網站或線上遊戲,也都暗藏著危機,事先預防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增加孩子辨識網路陷阱的能力,例如在網路上介紹自己和分享生活要如何確保安全;網路交友、網路購物、網路留言引發糾紛如何處理;以及收到陌生郵件和螢幕出現奇怪中獎訊息等情況,學習正確的網路使用方式,在網際交流中保護個資不落入歹徒圈套等。

  第三章「日常生活防備」中提到,除了虛擬的網路交流世界,在現實生活中與同儕交流相處,仍然會碰到許多可能觸及犯罪的狀況,例如和朋友一起做壞事、抽菸喝酒、有金錢往來、發生衝突、肢體接觸,以及不小心弄壞他人物品、讓他人受傷等,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加以防備這些事情的發生。

  教導孩子如何「預防犯罪」這個課題,是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許多家長面臨的難題是,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孩子,在世界上有很多好人,但也有一些防不勝防的壞人。因此,透過本書,模擬各種犯罪的情境和歹徒的慣用手法,面對不同情況,學習運用各種絕招與說話方式,巧妙避開陷阱,一步一步破解犯罪手段,讓壞人無從下手,保護自己的身體和心理不受到任何傷害。

  ※登場人物
  小老鼠
    總是朝氣十足,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心思細膩,有著容易緊張的個性。最喜歡在公園玩耍。

  小兔子
  喜歡可愛的東西,開朗又有主見,總是笑臉迎人,對每個人都很友善,深受大家的喜愛。

  大熊
  個性溫柔又溫吞,總是默默支持著身邊的朋友。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發呆,碰到事情雖然害怕卻能冷靜面對,是隻力氣很大的大熊。

  小老虎
  個性調皮,擅長跑步與各種運動。樂於幫助他人,有著和每個孩子都能很快打成一片的性格,最喜歡玩球類運動。

  小狐狸
  對任何事情都很認真的小狐狸,有個聰明又機靈的腦袋。喜歡看書,知道非常多的知識,喜歡問問題跟尋找答案,深受大家仰慕。

  小浣熊
  雖然有點膽小,不善於拒絕別人,但是天性善良又踏實。放假的時候喜歡待在家裡。

本書特色

  1.情境舉例
  以實際會遇到的情境,結合現實生活貼近孩子日常,增加共鳴,思考問題發生時該如何解決,訓練孩子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保持警覺心。

  2.圖像呈現
  藉由圖像引導閱讀,以插畫方式呈現事發經過與實際情境的樣貌,讓孩子更加了解可能發生犯罪的場所與歹徒的犯案手法。搭配書中登場的6位可愛動物角色,小老鼠、小兔子、大熊、小老虎、小狐狸、小狸貓,根據不同動物的性格與習性,模擬劇情增加帶入感,也會串場提醒需要注意的安全細節。

  3.重點整理
  每篇案例歸納重點,善用圖表分析與條列處理應對方法,學習遇到危急情況該說的話或求助方式,藉由書中便利貼和筆記式整理,加深記憶,增強孩子面對危機處理時的能力。

  4.專業審訂
  由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專業審訂,安全知識結合臺灣警政機關與相關兒童福利單位,讓孩子從書中認識可以保護自己的機構。

守護安全強力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沈雅琪|神老師
  邱曉君|臺北市關渡國小家長會會長
  林子翔|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隊長
  林靜如|律師娘講悄悄話版主
  章光明|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
  陳安儀|親子專欄作家
  魏素鄉|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Tey Cheng|「小學生都看什麼書」臉書社團版主
  (依字首筆畫排序)

  透過淺顯易懂的圖文描述,讓孩子能居安思危,保護自身安全。——林子翔(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隊長)

  犯罪是當代社會的風險之一,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害者,犯罪預防因此成為重要公共議題,其觀念已由國家轉為社會,每個人都應該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作者以孩童為對象出版犯罪預防手冊,使人自幼得以養成防範被害的意識,值得鼓勵。本書深入淺出的教導孩童如何識別可疑人事物,內容更隨社會脈動,擴及網路資安,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好書。——章光明(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

  我們無法永遠阻止孩子遇到危險,但可以事先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它!本書是個很棒的入門。——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這本書不只把爸爸媽媽日常的叮嚀都呈現出來,還列出更多情境,特別危險的地方更是搭配真實照片,相較於孩子自行閱讀,更適合親子共讀。讓每個情景藉由爸爸媽媽跟孩子說明,甚至於模擬應變,是個很不錯的工具書。——Hsin(家有3歲兒)

  書中舉出許多可能發生的狀況,透過詳細步驟、明確的圖示,以及模擬歹徒會說的話,教導孩子如何處理應對,例如「出門在外想上廁所怎麼辦」,提醒孩子如何選擇最安全的廁所隔間位置,這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呢!還有現代兒童最需要的網路安全知識涵括其中,非常豐富,處處提醒大家要提高警覺,這真的是本孩子必讀的實用好書!——Celeste Chen(家有6歲兒)

  雖然是嚴肅的主題,但配上可愛的畫風和動物角色還是吸引力十足,引導家長帶著孩子去思索哪裡是危險的地方,預防犯罪發生在孩子身上。身為家中有寶貝女兒的媽媽,覺得這本書在編排上非常用心,絕對是家中必備書籍呢!——Renee(上班族媽媽)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自我探索的深入指南。 --- 《迷雾中的指南针:青少年心理调适与自我赋能实战手册》 【书籍简介】 你是否曾感到,世界像一团巨大的迷雾,而你只是一个找不到方向的探险者? 青春期,是生命中最具活力,也最容易感到困惑与挣扎的阶段。它不再是童年的单纯,却也未臻成年的成熟。在身体、情感、社交和身份认同的剧烈变化中,许多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感如影随形,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学业压力令人窒息,而“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却始终没有明确的答案。 《迷雾中的指南针:青少年心理调适与自我赋能实战手册》正是一本为处于此“过渡地带”的你,量身打造的实用工具箱和心灵盟友。本书摒弃了空洞的说教,聚焦于当下青少年最迫切需要的实操技巧、科学认知和深度反思,旨在帮助读者穿越成长的迷雾,找到内在的稳定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接纳与积极赋能。 --- 第一部:解码青春期——身心变化的科学地图 本部分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青春期复杂的大脑发育、荷尔蒙波动与情绪爆发之间的生理机制。它不是枯燥的生物课本,而是帮助你理解“为什么我感觉如此不同”的钥匙。 大脑的“装修工程”: 探讨前额叶皮层(决策中心)与杏仁核(情绪中心)在青少年时期的“不对称发展”,解释了冲动、情绪化和寻求刺激的生物学根源。理解这一点,能让你对自己的反应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自责。 情绪的“天气预报”: 教授如何识别和命名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比如“心烦意乱”、“莫名的低落”或“过度兴奋”。通过情绪日记和情境分析,将情绪从“洪水猛兽”转化为可以被观察和管理的“天气现象”。 睡眠、饮食与心理能量: 详细阐述了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对维持心理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了一系列针对熬夜、暴饮暴食等常见问题的“微小改变,巨大影响”的实用策略。 第二部:压力与焦虑的“降噪”技术 在信息爆炸和高期待的环境中,焦虑已成为许多青少年的“隐形伴侣”。本部分专注于提供切实有效的“降噪”工具,教会读者如何在压力山大的情境下,保持心流和专注。 即时应对:4-7-8呼吸法与“地面锚定”练习: 针对突发性恐慌或过度担忧,提供能在几分钟内将注意力拉回当下的快速放松技巧。 认知重塑:识别“思维陷阱”: 深入剖析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思维、过度概括等常见认知偏差。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引导读者挑战那些限制自己成长的负面内心独白。 时间管理与目标分解的艺术: 区别于死板的日程表,本书倡导“精力管理”而非“时间管理”。教授如何将宏大的学业目标拆解成易于执行的“微小胜利”,逐步建立掌控感和成就感,有效对抗拖延症。 第三部:构建健康的社交边界与数字生活 人际关系是青春期成长的主要战场。本书致力于帮助读者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找到既能保持连接又不失自我的平衡点。 人际关系中的“非暴力沟通”初阶: 重点教授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清晰、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界限。提供应对冲突、拒绝不合理要求的实用脚本。 友谊的质量胜于数量: 探讨如何辨别出“消耗型友谊”和“滋养型友谊”。鼓励读者勇敢地放手那些消耗自己能量的关系,转而投资于真正支持自己成长的圈子。 屏幕与自我的关系重构: 探讨社交媒体对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微妙影响。提供“数字排毒”的科学化建议,帮助读者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选择内容”,重夺对注意力的控制权。 第四部:通往自我的深度旅程——身份认同与价值塑造 真正的赋能,来自于对“我是谁”的清晰认知。本部分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建立内在驱动力。 核心价值观的“寻宝地图”: 提供一系列引导性练习,帮助青少年清晰界定对自己生命最有意义的五大核心价值(如:诚实、创造力、冒险、忠诚等),并学习如何让日常选择与这些价值保持一致。 接纳“不完美”的勇气: 探讨完美主义背后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被评判的恐惧。通过讲述真实案例,阐述“成长型思维”的真正含义:将错误视为学习反馈而非个人缺陷。 构建“可信赖的自我叙事”: 鼓励读者不再仅仅关注过去的失败或他人的评价,而是主动书写自己的成长故事。学会将生活中的挑战转化为“我如何克服了它”的强大证明,从而建立起坚不可摧的自我效能感。 --- 为什么你需要这本书? 这本书不是心理治疗的替代品,而是自我成长的催化剂。它不贩卖“快乐糖衣”,而是提供构建心理韧性的结构和工具。它理解你的挣扎并非软弱,而是成长的必然副产品。通过系统的自我观察、科学的调适方法和积极的行动计划,《迷雾中的指南针》将帮助你: 1. 减少无谓的自我消耗,提高情绪的觉察力。 2. 在压力下保持清晰的头脑,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建立稳固的自我价值感,不再过度依赖外界的肯定。 4. 将“迷茫”转化为“探索”,将“焦虑”转化为“动力”。 翻开这本书,你将获得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穿越风暴、坚定前行的力量。 你的青春期之旅,注定不平坦,但有了正确的指南针,你将能更早地驶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广阔海域。 --- 适用读者群体: 13至22岁的青少年群体。 希望理解并有效支持青少年的家长、教育工作者或导师。 任何感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重新定位、寻求内在平衡的年轻成年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學研Plus

  學研Plus是間專業出版教育讀物的日本出版社,以努力創造教育機會,開發和提供優質教材為理念。出版品種類繁多,包含教育雜誌、童書、科普書籍、學習參考書、百科全書、圖鑑、辭典等。

譯者簡介

李彥樺


  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曾任私立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譯作涵蓋科學、文學、財經、實用書、漫畫等領域,在小熊出版譯有《小學生的STEAM生活實踐場:我是小小修理師(全套3冊)》、《NHK小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方法(全套3冊)》、《好奇孩子大探索:危機就是轉機,古生物生存圖鑑》、《歡迎光臨恐龍統治的世界:穿越一億六千萬年,令你知識淵博的恐龍圖鑑》等作品。

審訂者簡介

葉碧翠


  現任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博士,專長婦幼及少年刑案分析、性平三法、少年事件處理法、犯罪預防及宣導、跨國案件犯罪偵查、犯罪統計及分析等。亦為基隆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及警政署刑事局性別平等工作小組等外聘委員。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可疑人物識別篇
●察覺危險
哪裡是危險的地方?
 
●防範未然
如果在危險的地方被陌生人搭訕,怎麼辦?
如果對方朝我走過來,怎麼辦?
如果落單了,怎麼辦?
如果出門在外想上廁所,怎麼辦?
如果必須一個人搭電梯,怎麼辦?
如果一個人看家,怎麼辦?
 
●保護自己
當歹徒想要抓住我,怎麼辦?
當歹徒想把我拉上車子,怎麼辦?
當歹徒要摸我的身體,怎麼辦?
當你發現有人在偷拍,怎麼辦?
․遇到危險時,如何報案?
․認識「警政服務App」
․遇到任何危險情況,一定要告訴大人
 
●深入學習
實際案例
什麼樣的人是「可疑人物」?
平時就要提高警覺
善加利用防身用品
繪製安全場所地圖
 
第二章:網路安全隱憂篇
●察覺危險
哪裡是危險的地方?
 
●防範未然
網路是很危險的地方?
如果想在網路上介紹自己,怎麼做才能確保安全?
如果想在網路上分享生活,怎麼做才能確保安全?
如果在網路上認識的人要求見面,怎麼辦?
如果想要在網路上買東西,該注意什麼?
 
●保護自己
因為網路留言引發糾紛,怎麼辦?
收到奇怪的電子郵件,怎麼辦?
螢幕上出現奇怪的訊息,怎麼辦?
 
●深入學習
實際案例
重新檢視網路使用狀況
網路資訊注意事項
 
第三章:日常生活防備篇
 
●察覺危險
哪裡是危險的地方?
 
●防範未然
如果朋友找我一起做壞事,怎麼辦?
如果和朋友起衝突,怎麼辦?
如果突然想觸碰朋友的身體,怎麼辦?
 
●保護自己
弄壞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偷了別人的東西,怎麼辦?
讓別人受傷了,怎麼辦?
讓別人難過了,怎麼辦?
 
●深入學習
實際案例
向家人介紹自己的朋友
避免跟朋友之間有金錢往來
不要說出或做出讓朋友感到不舒服的言行
臺灣相關單位資訊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140963
  • EISBN:978626714095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9.6MB

图书试读

前言

  這是一本教導兒童和青少年如何學習「犯罪預防」的安全自救手冊。

  社會上有許多專門設計對兒童和青少年下手的犯罪手法,我們無法預測誰會在什麼時候成為歹徒的目標,也沒有任何一種做法可以保證「絕對安全」,所以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學習關於「犯罪預防」的知識。

  本書分為1~3章,共有3個主題,教導孩子如何找出和防範「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危險」。

  「咦?這個地方好像有點危險……」

  「好像不太對勁,最好趕快離開……」

  只要像這樣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就能在遇上歹徒的時候察覺危險,並且保護自己。就像防災演習一樣,請在閱讀完本書之後,好好練習如何「預防犯罪」。當然會害怕或緊張的孩子也不必過於勉強自己,只要跟著家人或老師慢慢學習就行了。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過著安全的生活,健健康康的長大。同時也希望這些兒童和青少年長大之後,成為懂得幫助他人的成年人。──學研Plus編輯部

推薦序

給爸媽的話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17年至2021年兒童失蹤人口數介於602至785名之間,每年平均有716名兒童走失,每天平均有2個兒童找不到回家的路。雖然兒童失蹤的原因很多,不過這些數據背後,代表著許多焦慮和破碎家庭。2014年金馬影展《親愛的》影片,探討中國大陸人口販子犯罪所引發的社會問題,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父母面對失去孩子之後的內心愧疚,於是心力交瘁想方設法,不論是張貼傳單、騎車四處尋找、宣傳採驗DNA比對等,即使走到天涯最角落只求能找到孩子,父母就一直在「希望」與「失望」中循環,一旦被害,終身痛苦。

  「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應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殷切的期待,雖然每個人皆無法事先預測和阻止意外事件發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多灌輸安全防範知識給孩子,無形中就在為孩子編織安全防護網。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是要「鍛煉」孩子,培養他們隨時具有危機意識、辨別是非的常識、智慧與勇氣,才能更加從容去應對各種險境和危難。

  這本兒童犯罪預防自救手冊,猶如孩子在人生成長初期的安全護照,對於現代社會中兒童所面臨的「可疑人物識別」、「網路安全隱憂」、「日常生活防備」等各項隱患,運用活潑可愛的卡通人物,吸引孩子閱讀的興趣,學習如何事先「察覺危險」及「防範未然」,並適時「保護自己」,最後於每個主題以簡單明瞭的「實際案例」,告訴孩子生活周遭常見的危險事件。

  手冊內容中也藏有許多錦囊妙計,把許多「安全攻略」都寫在裡面,目的為教導孩子全方位的自我防護策略,且書中的「犯罪預防」方法都相當簡單、有效,除了可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學會避險和自救外,亦可為孩子事前築起一層個人安全保護罩。對孩子而言,可說是一個實用的自救百寶箱!

  我們不是要孩子每天在疑神疑鬼中度過,而是這個社會雖然美好,卻仍免不了會有看不見的黑暗角落,身為父母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因此教導孩子能夠自覺相當重要。很多孩子相信人心是善良的,但卻忘了有些人只想利用這一份天真來傷害孩子,當今社會詐騙橫行,手段越來越高明,且在網路上對未成年的誘拐事件時有所聞,因此每個孩子應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學會保護自己,防範於未然,否則我們永遠都無法預測下一刻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多一份自覺,就少一次被害。

  給予孩子面對危險的勇氣,也培養他們自救的能力,因為這是孩子一生必做的重要作業!──葉碧翠(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小語

  相信在一般人的認知中,臺灣和其他國家相比之下,是個治安良好的地方。

  在沒有與危險擦身而過之前,大部分人是缺少危機意識的,可能就連大人也會忽略這些尚未發生的危險。

  在編輯這本書的同時,正好為自己上了一堂犯罪預防課程。這段日子我每每走在路上,經過公園、陰暗的巷弄,都會想到「喔!這是書裡提到的危險地方呢!」然後頻頻回頭並加速通過。在書中引導孩子繪製自己的「安全場所地圖」的篇幅中,我也隨之去街上探索,拍下可能藏有歹徒的場所與可以求助的單位和店家,繪製成地圖。實際走訪之下,才發現自己住家附近其實充滿許多危險的地方!這不是我平常會去注意的,但也藉由這個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身安全與提高危機感。

  若有曾被跟蹤過的經驗,或許才會在下次獨自一人走在陰暗小路時,記得左顧右盼,隨時保持警覺的心;若有遇過可疑人物的經驗,或許才會想到應該要隨身攜帶警報器或防狼噴霧等防身用品,才能自救或是被他人注意;若有在社群網站經歷過網路留言攻擊,或許才會有下次發言之前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的意識……但其實我們可以透過本書來預防這些事情的發生,而非先讓自己身陷危險之後才懊悔莫及。

  這樣的「危機意識」或許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我們必須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暗藏著危險,必須有所警覺。所以透過這本書,孩子可以學到一套保護自己的方法,甚至連大人也非常受用呢!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有系統化的讓孩子學習犯罪預防知識,從身邊的危險到虛擬的網路世界,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奠定保護自己的絕妙招式,學習如何拒絕他人,回擊歹徒的謊言,讓自己從險境全身而退,成為擊退壞人的犯罪預防小勇士!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別留意到這本書的作者群或編審團隊是否有包含兒少心理學專家,因為安全教育最怕的就是「一刀切」的處理方式。舉例來說,萬一真的發生了讓孩子感到驚嚇的事件,事後的「補救」和「心理支持」往往是家長最束手無策的地方。這本書是否有提供家長在事後如何引導孩子情緒復原的步驟?很多時候,孩子因為害怕被責備或不被理解,會選擇隱瞞事實。如果內容能夠提供一套讓孩子感受到「無論發生什麼事,家長都是最安全的後盾」的溝通SOP,那這本書的實用性就會從「教學指南」升級為「家庭關係修復工具」。畢竟,預防固然重要,但面對已經發生的風險時,如何幫助孩子重建安全感,才是決定他們未來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我希望它不要只是教孩子如何躲開壞人,更要教他們如何信任自己的直覺並勇敢地向外界求助。

评分

對於電子書這種形式,我總是有點挑剔,因為它需要極佳的閱讀體驗才能留住讀者。這本《每個孩子都要知道的犯罪預防安全自救手冊》如果能在編排上有所巧思,例如善用圖文比例、色彩區塊分明,甚至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分級閱讀的提示,那會非常加分。我常常觀察到,有些防災手冊的內容對於國中生來說顯得過於幼稚,而對國小生來說又太過艱澀。如果這本書能夠根據不同成長階段,提供從「基礎認知」到「進階判斷」的螺旋式學習路徑,讓家長可以依循著孩子的成長曲線逐步深化教導內容,那它就成為了一本可以長期陪伴家庭的工具書。我非常期待它在排版上能展現出科技的便利性,讓知識的吸收過程是輕鬆、無壓力的,而不是像在啃一本艱澀的法律條文集。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說真的,初看之下有點讓我有點愣住。畢竟「犯罪預防」跟「自救」這些詞彙,聽起來就蠻嚴肅的,但它的配色和字體選用,卻意外地帶有一種溫和的感覺,不像有些同類型的書籍會給人一種過度恐懼、讓人看了壓力很大的壓迫感。我特別欣賞它在視覺上試圖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家長和孩子在接觸這些重要資訊時,心理門檻能稍微降低一些。不過,光看封面是很難判斷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的,畢竟再美的外表,核心內容如果只是老生常談,那就太可惜了。我更關心的是,它如何將那些嚴肅的、有時聽起來很遙遠的危險情境,轉化成孩子能夠理解、並且願意主動去記住的具體步驟。尤其在現今社會,資訊爆炸,孩子的注意力非常珍貴,如果內容不夠生動、不夠貼近他們的生活經驗,恐怕很快就會被手機裡的遊戲或影片給取代了。所以,我非常期待它在「如何說」這方面能有獨到的見解,而不是單純的條列式說明。

评分

我最近在逛親子論壇時,看到不少媽媽們在討論如何教導國小低年級的孩子面對陌生人接觸。大家的焦慮點其實很一致:不是怕孩子太敏感,而是怕他們反應不及時,或者在害怕的時候反而僵住了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切中這個核心痛點,那它的價值就很高了。我希望它在處理「界線感」的建立上,能提供一些實用且不帶指責性的溝通技巧。很多時候,大人在教導「不要跟陌生人走」時,語氣中會不自覺地帶有一種恐嚇的成分,反而讓孩子更害怕表達自己的不舒服。理想中的內容,應該是像教導如何過馬路一樣,用一套清晰、重複性高、且符合孩子認知發展階段的口訣或情境模擬來呈現。例如,對於比較內向的孩子,他們可能不適合大聲呼救,那麼書中是否有提供他們可以採取的「安靜式自救法」?這是我非常在意的部分,因為每個孩子的氣質都不一樣,標準化的答案很可能就是無效的解答。

评分

身為一個在城市裡打滾多年的老一輩讀者,坦白講,我們以前接收到的安全教育,大多是基於「以防萬一」的恐懼式教育,強調的是「不要做什麼」。但現在的趨勢顯然轉向了「賦權」——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而非一味地恐懼。這本書的標題雖然提到了「預防」和「自救」,但我更希望它能深入探討「風險辨識」的能力培養。這不只是指外部環境的安全,也包含網路世界的隱性風險。畢竟,現在的孩子,從記事起就開始接觸平板和手機,網路霸凌、隱私洩露這些「看不見的犯罪」,其實比傳統的街頭犯罪更難防範。如果這本電子書能巧妙地將實體與虛擬世界的安全知識整合起來,並且用電子書的媒介特性(例如嵌入互動小測驗或動畫連結)來強化學習效果,那它就遠遠超出了傳統紙本書的範疇。不然,如果只是把紙本書的內容掃描上去,那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