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尋藥人生:從病房到雨林島嶼,一位民族植物學家探尋自我、採集新藥的不尋常之旅 (電子書)

我的尋藥人生:從病房到雨林島嶼,一位民族植物學家探尋自我、採集新藥的不尋常之旅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珊卓‧麗雅‧奎弗
图书标签:
  • 民族植物学
  • 药物发现
  • 雨林
  • 探险
  • 自传
  • 健康
  • 医学
  • 植物
  • 台湾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相信,大自然可以拯救人類。」
《圖書館學刊》星號書評
《科學》、《書目》、《出版者週刊》等外媒推薦
《醉人植物博覽會》作者艾米.史都華、《傾聽動物心語》作者天寶,葛蘭汀熱情盛讚


王升陽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
李偉文      作家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胖胖樹王瑞閔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鄒欣寧      植物文化採寫者——推薦

在她的人生裡,她始終是少數:天生殘疾,女性科學家,研究不被看好的植物藥領域。她卻在生命的各處,都展現出戰士般的勇氣。

卡珊卓‧奎弗因右腿先天發育不全,三歲就接受了截肢手術,失去右膝以下的小腿,還差點因此死於嚴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由於能同理感染與疾病的痛苦,加上從科學研究培養出的興趣,使她原本立志成為一位救人的醫生。

然而,一門民族植物學的通識課卻意外引領她走入學術殿堂。這是一門研究各地人們自古以來如何食用植物,如何用植物治病、建造房屋或製作衣服等的學科。秉著對醫學的熱情與人文關懷,卡珊卓飛往亞馬遜雨林,向療癒師學習傳統用藥知識,因而看見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更發現植物的治療潛力過去被長期低估,使她決心轉而投入植物藥研究。她四處拜訪耆老,足跡遍及喬治亞州、義大利北部與阿爾巴尼亞等地。在家庭、研究工作都剛剛起步時,經濟壓力、意外與性別弱勢都曾令她喪氣憤怒,她卻總以堅強的意志力撐過挑戰,不僅成立新創公司,擁有自己的實驗室與眾多學生,也發現可以對抗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榆葉黑莓與甜栗樹葉萃取物。

近年來,醫學確實在對抗感染上有長足進步,然而現代主流的人工合成製藥產業正面臨研發速度趕不上新病原出現速度的重大危機。這或許就是人們回頭師法自然與傳統的時候!森林是一座大藥櫃,只是多年來被世人淡忘;植物的療效並不是安慰劑效應,使用植物的智慧早就存在於各地悠久的文化中。

卡珊卓‧奎弗將以她求學、科學研究與家庭生活的故事,帶你一同四處採集、冒險,並讓你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她對植物的熱愛、身為人母的溫柔、克服身障的堅毅以及投身科學研究的決心。

◾️海內外好評——
天然藥物開發是我的工作與興趣,在大學裡,我帶著學生嘗試著從臺灣森林中尋找對人類健康有幫助的植物成分,因此當我看到卡珊卓・奎弗所撰寫的《我的尋藥人生》這本書,我充滿興致,一口氣就讀完它。這本書忠實地記錄作者一生的求學歷程與在野外尋求「解方」的酸甜苦辣。我推薦您這本書,它可以帶您走進民族植物學趣味的世界。——王升陽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兼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

在字裡行間看到類似的經驗,吸引我不斷往下閱讀。我想,對亞馬遜或民族植物有興趣的讀者,都會為了書中的描述而著迷吧!——胖胖樹王瑞閔 金鼎獎植物科普作家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時感覺到卡珊卓.麗雅.奎弗幾乎貼合了我對一名當代科學家最極致的想像——作為一位心胸開放、接納各種可能的民族植物學家,她走遍世界各地、向薩滿和耆老謙遜學習植物療癒智慧;回到實驗室中,又能秉持務實態度和嚴謹的研究精神,從傳統植物應用知識找出符合當代醫療需求的新型態抗菌藥物。而這一切的起點,來自她個人出生時的嚴重腿疾。
從成長期間的醫病經驗汲取出對醫學和科學的好奇,推動她走上研究之路,而這個經歷甚至往前延伸為戰爭對環境的肆虐破壞,往後鋪陳出新冠疫情下全球科學家如何致力尋找解方……《我的尋藥人生》因此成為一本最能反映此際世局變遷的科學家傳記,而更重要的啟示在於人類終需記起:植物是這地球上一直照顧著我們的人。切莫辜負,切莫背棄它們。——鄒欣寧 植物文化採寫者

卡珊卓・奎弗帶我們踏上一段迷人而深刻的個人旅程,從植物界尋找現代藥物。作為一名科學家,她鬥志昂揚、頑強;作為一名作家,她雄辯而誠實。《樹,記得自己的童年》 的粉絲讀者們會為這位民族植物學家尋求下一種治療方法的故事津津樂道。——艾米.史都華,《醉人植物博覽會》作者

卡珊卓・奎弗是一位勇敢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女性。——天寶,葛蘭汀,《傾聽動物心語》合著作者

奎弗意志堅定、足智多謀,並且對她畢生的志業有清楚的認識。她的文字表現出深刻的人性和謙遜,這一點與她令人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激勵著讀者。最後,她成功證明了植物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的醫藥資源,她也在本書中傳達了科學家日常的樂趣和挑戰。——《科學》

奎弗這本引人入勝的回憶錄展示了她的勇氣和決心,並解釋了植物用於治療的迷人之處和關鍵用途(包括可能用於對抗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甚至是 COVID-19)。——《圖書館學刊》星號書評

本書融合了(奎弗)成為科學家的過程、她對於傳統醫學的植物藥理學潛力的研究、身兼研究者與母親的挑戰,以及她與身障、感染奮鬥的精采描述。極具說服力。——《科克斯書評》

奎弗意志堅定、足智多謀,並且對她畢生的志業有清楚的認識。她的文字表現出深刻的人性和謙遜,這一點與她令人驚心動魄的冒險經歷激勵著讀者。最後,她成功證明了植物是一種未被充分利用的醫藥資源,她也在本書中傳達了科學家日常的樂趣和挑戰。——《科學》

對那些對植物的潛力感到好奇的人來說,這本書很有趣。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回憶錄,講述了奎弗如何首次涉足科學並最終沉浸於民族生物學領域。即使是對於那些不了解科學或對科學沒有好奇心的人來說,本書也非常鼓舞人心而且易讀。——《海風獨立期刊》

在抗疫之戰中,奎弗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坦率的敘述風格展現了她專注的決心、令人欽佩的靈活性和頗具說服力的熱情。——《書目》

鼓舞人心、風靡全球的處女之作。 關懷自然的讀者會發現自己沉浸在奎弗優美的故事中,並從中受到啟發。——《出版者週刊》

在《我的尋藥人生》中,卡珊卓・奎弗回溯了她成為科學家與突破障礙的經歷,並帶我們穿越叢林、沼澤、沙漠和山脈,尋找最神聖的植物聖杯:明天的救命藥物。我們需要更多像 卡珊卓這樣的科學家——足智多謀、幽默風趣,並準備好解決地球上最緊迫的問題。——丹尼爾.史東,《國家地理》雜誌作家和暢銷書《食物探險家》作者

預先警告:一旦你翻開第一頁,就會無法放下這本書!這絕對是一個引人入勝且非凡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女英雄探索植物治癒能力的旅程,當中充滿了旅行、醫學知識、植物智慧和科學見解。非常好的書寫,發人深省,鼓舞人心,這是一趟最好的冒險。——羅絲瑪莉.格列斯塔 美國藥草權威

關於成為民族植物科學家的故事,從悲劇到鼓舞人心的勝利。強烈推薦!——馬克.普洛特金,保護亞馬遜雨林資源組織主席,《薩滿學徒的故事》作者

《我的尋藥人生》讓我既感動又驚奇。 卡珊卓・奎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英雄。我們看到她在艱苦的條件下追求自己的熱情,這讓我們大多數人驚訝不已,例如大學時期第一次國際研究旅行,在叢林中用熱水消毒自己發炎的肢體;進行博士研究實地考察時揹著孩子,以及,也許是最具挑戰性的,同時經營兩個實驗室、獲得研究補助、擔任教學和指導老師,以及成為三個孩子的母親。 這一切卡珊卓都做到了。她以幽默和優雅的方式分享了她鼓舞人心的故事。——維多利亞.強森 普立茲獎決選作家

就像一個錯縱複雜的遊戲,《我的尋藥人生》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書,它不僅是一本神奇的回憶錄也是一本堅強的發現之旅,一個深刻的浪漫故事以及一則激勵人心的號召。最重要的是,我們迫切需要恢復我們幾乎已經失去的知識,並紀念那些古老的智慧可能挽救我們生命的無數代人。──瑪琳.麥肯納,《大危雞》作者

在奎弗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充分展現了她對傳統療法和「科學」醫學的同等尊重。—— 強納生.德洛里 《環遊世界八十樹》作者

這本最了不起的書充滿了靈感、喜悅和冒險,卡珊卓・奎弗精采地描述了她探索自然療癒力的過程。 最重要的是,她講述了一個在生活中充滿目標、快樂和挑戰的真實個人故事,這無疑將影響一代渴望追求更大利益的年輕人,同時也提醒我們所有人,我們與地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麥可‧巴立克 《植物、人類與文化:民族植物學科學》合著作者
追寻失落的智慧:一部关于文化、科学与心灵的探索之旅 图书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人类知识的边界、自然界的深邃智慧以及个体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的史诗般叙事。它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那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去探寻那些潜藏在古老传说、传统仪式和看似寻常的植物中的巨大宝藏。 本书的主角并非传统的科学家或探险家,而是一位在科学训练的严谨逻辑与对古老知识的深刻敬畏之间徘徊的求索者。他/她拒绝将自然界视为纯粹可被量化的资源库,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生命、意义和未解之谜的宏大系统。 第一部分:文明的边缘与知识的根源 故事的开端,我们将跟随主人公进入一片被现代地图学所忽略的区域——可能是亚马逊雨林深处、喜马拉雅山脉的偏远村落,或是北极圈边缘的冰封苔原。这不是一次轻松的“打卡式”旅行,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归零”之旅。主人公必须放下在大学实验室中学到的所有预设立场,学会倾听,学会观察。 书中详尽描绘了与当地社群初次接触的复杂过程。这不是简单的问询,而是一场跨越语言、世界观和信仰体系的深刻对话。作者细致入微地记录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药师在制作草药时低声吟唱的歌谣、采集者选择特定月相的理由、以及社区成员对特定植物所赋予的神圣意义。这些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知识,更是关于生存哲学、宇宙观和人与环境之间共生关系的活化石。 我们将被引入一个由口头传统构筑的知识体系。这里的“药理学”不是基于分子结构,而是基于能量、平衡与直觉。作者花了大量篇幅解析了“对应理论”——即自然界中的相似性如何揭示了其内在的联系。例如,某种长在阴暗潮湿处的苔藓,可能被用于治疗与“阴冷”相关的疾病;而生长在阳光下、颜色鲜艳的浆果,则被用来“唤醒”生命的活力。这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与西方还原论的科学方法形成了鲜明而有力的对比。 第二部分:科学的审视与哲学的碰撞 随着探索的深入,主人公的角色从单纯的记录者转变为知识的“翻译者”和“验证者”。他/她必须带着严谨的科学工具进入这些古老的知识场域。书中描绘了在简陋条件下进行植物样本采集、初步化学分析的场景。这种结合令人心跳加速:一边是古老祭司关于“灵魂的净化”,另一边是现代光谱仪对特定生物碱的捕捉。 本书深刻探讨了现代科学在面对传统知识时的“傲慢”与“局限”。当一种传统草药在实验室中被证明含有有效的抗炎化合物时,科学界通常会简单地将其归功于“活性成分”。然而,本书坚持认为,这种拆解式的分析丢失了最核心的部分——“使用语境”。一味药方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采集者的意图、配制时的情感状态、以及服药者所处的社会和精神环境。作者挑战读者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在不破坏文化完整性的前提下,提取出科学的“内核”? 书中穿插了主人公在学术界内部的挣扎与不解。同事们可能将他对这些“迷信”的关注视为浪漫化的逃避,或不切实际的学术方向。这种内在的冲突,使整部作品充满了张力,它拷问着知识的权威性:究竟是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文章更接近真理,还是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更具韧性? 第三部分:自我重塑与伦理的困境 本书的另一条重要脉络,是主人公在寻找外部智慧的过程中,对自身身份和内心世界的重新审视。长期浸淫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中,主人公经历了深刻的文化迷失与重塑。他/她学会了如何像当地人那样生活——与自然节律同步,接受不确定性是生命常态的一部分。 伦理困境是本书不容回避的核心议题。当主人公发现一种极具潜力的植物,可能对全球健康产生革命性影响时,随之而来的“生物勘探”(Bioprospecting)的阴影笼罩而来。如何确保当地社群——知识的真正拥有者——能够从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化利益中获得公平的回报?书中细致描述了关于“知识产权”与“文化主权”的艰难谈判,以及如何构建一种真正互惠的合作模式,避免历史上的掠夺重演。 这种探索最终指向了一种个人层面的“寻药”——寻找治愈现代人精神贫瘠的良方。在追寻他者古老智慧的过程中,主人公逐渐找回了与自身情感、直觉和存在本质的连接。这不再是关于寻找治疗某种疾病的“新药”,而是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完整、有意义且与世界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总结 这部作品超越了民族植物学或旅行文学的范畴。它是一部关于“失落的语境”的挽歌,也是对未来知识范式转型的呼唤。它以细腻的笔触和坚实的思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跨越地理、科学与心灵的非凡旅程,去重新定义“智慧”的价值,并重新聆听大地深处的低语。最终揭示的,或许不是一种全新的化合物,而是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卡珊卓‧麗雅‧奎弗Cassandra Leah Quave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美國艾默利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及人類健康與皮膚病理學副教授。撰寫過六十篇學術論文、著作兩本書以及擁有三項專利。
她同時也是藥物發展公司PhytoTEK 的共同創辦人及現任執行長。該公司致力於發展對抗有抗生素抗藥性之細菌感染的植物藥品。她的研究成果曾登上紐約時報、BBC雜誌、國家地理頻道、德國著名女性雜誌、NPR等大型媒體,並皆獲得廣大迴響。


譯者簡介

駱香潔
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領導力腦科學》、《心情之書》、《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等。
賜教信箱:judyjlo@gmail.com


图书目录

作者的話
前言

輯一 自然
第一章:我、我的右腿與野外
第二章:歡迎來到亞馬遜
第三章:寄生蟲
第四章:不速之客

輯二 感染
第五章:鳥浴池洗衣店
第六章:從田野到實驗室
第七章:寶寶與生物膜
第八章:我的實驗室

輯三 醫學
第九章:海甘藍
第十章:零容忍政策
第十一章:獨腿獵人
第十二章:卡珊卓的詛咒

結語
謝詞

附錄
其他參考資料
縮寫名詞
參考書目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52076
  • EISBN:9786263152090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5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