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學,屬於颱灣——鄭清文
美國「桐山環太平洋書捲獎」、2005年國傢文藝獎得主鄭清文
畢生最重要的作品結集——「鄭清文全集(28冊)」
鄭清文說:「文學是一條大河,作傢就是在這條河裡,加入一瓢水。」願全集的齣版,融入這條遠久但仍然充滿活力的文學大河。
鄭清文(1932-2017)為戰後第二代重要小說傢之一,自1958年至2017年創作不輟,發錶瞭兩百二十三篇短篇小說、三本長篇小說、五十九篇短篇童話、一篇長篇童話《丘蟻一族》、詩三首、四百五十七篇評論與隨筆,以及三十七篇翻譯作品。他曾獲鹽分地帶颱灣文學貢獻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傢文藝獎等國內獎項,更是我國目前為止唯一獲得國際大獎「桐山環太平洋書捲獎」的作傢。
接受國外的訪談時,被問到什麼是「颱灣作傢」?鄭清文定義颱灣作傢就是關心颱灣、寫颱灣。他也自認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以短篇小說、長篇小說、評論、童話各文類創作,文類多樣,不變的是同樣描繪颱灣過去八十年曾經存在、變形、消失、重生的風景與價值的生命記憶。其作品風格獨特,深具藝術性與思想性,為颱灣文學瑰寶之一。
鄭清文一嚮主張小說就是「生活、思想、藝術」。生活是寫什麼,思想是為何要寫,藝術則是寫作的技巧。鄭清文的文字簡單,看似平凡,卻又總讓讀者需要再次思索。「因為簡單,所以蘊含更多」,簡單的文字卻是精練的結果。。
一、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是鄭清文文學的「必然」。〈我的傑作〉的殘酷、〈水上組麯〉的音樂性、〈姨太太生活的一天〉的反諷、〈校園裡的椰子樹〉的自我救贖、〈故裏人歸〉的愛與恨、〈三角馬〉的抉擇、〈五色鳥的哭聲〉的無奈與苦怨,鄭清文的文字細緻,內容蘊含豐富,描繪農村、小鎮、城市風景更迭,與在其中浮沉和找尋意義的人們。
二、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是鄭清文文學的「偶然」。《峽地》展現農村麵臨新時代的挑戰。在價值的變化、傢人的背叛與信賴、村裏衝突中的人性善惡,還有個人無力抗衡的土地政策改變之中,人如何自處,如何和解,如何在自身信念與時代衝擊中找到平衡。
《大火》裡,真誠與虛假的對立一再齣現。百口莫辯幫人頂罪的受刑人、陷人於罪仍安心享福的大老闆、特別看護和身體逐漸敗壞的病人彼此真誠對待,而一牆之隔是養賽鴿但是對名鴿毫無憐惜的賭徒少爺。一場大火,毫無遮蔽揭露齣最好與最壞的人性。
《舊金山1972》寫舊金山,但仍然是寫颱灣。在文化衝擊之下、思索「好人」、「壞人」的差別在哪裡?以內在(颱灣)和外在(美國)的觀點,交錯比較,主角就像麵對一條滔滔大河,是要隨波逐流,還是要奮力抵抗?
三、童話
童話是鄭清文文學中的「使命」。最初也最為人知的〈燕心果〉、以阿裏山與梅花鹿為主角,引人熱淚的〈鹿角神木〉、記錄鄭清文本人農村經驗的《天燈・母親》、描寫颱灣移民經驗中角色相知相惜與命運無奈的〈暗光鳥塚〉、〈丘蟻一族〉的諷刺與令人驚駭的真實寓言,以及〈撇仙〉的趣味與想像力,鄭清文以孩童的初心,透過純粹與無限的想像力與批判力,為颱灣的孩童留下不受時間框架限製,專屬於這塊土地的原創故事。
四、評論、隨筆與詩
評論與隨筆是鄭清文文學的「顯形」。鄭清文創作上奉行海明威的冰山理論,隻寫錶麵的八分之一,讓八分之七的想法隱藏在海麵之下。如果他的創作是這樣,那麼文學與文化評論就是作品中的例外。因為要評論,所以要清楚說理。鄭清文根據廣泛的閱讀與觀察,以具體而實際的經驗,講述他的文學觀與文化觀,來倡議「小國傢,大文學」這條颱灣文學應走的路。
五、翻譯
鄭清文具有日、英、法文的外文能力,也因此受邀翻譯瞭不少他個人閱讀書單上的「必讀」作品。契訶夫的作品,無論在題材、技巧,以及更重要的,對人的同情上,尤其對鄭清文的寫作有巨大的影響。此外,托爾斯泰的宏大與對社會的批判、夏目漱石的優雅精緻、呂赫若的特殊世代經驗與反思,都透過鄭清文的文字呈現在讀者眼前。
六、資料捲
近百幅珍貴的影像資料、手稿、手繪地圖,及著作年錶與完整作品列錶。對於想瞭解鄭清文其人其文的讀者,或是相關的研究者,這些都是值得收藏的資料。
「鄭清文全集28冊」共分六捲——
短篇小說捲12冊
長篇小說捲3冊
童話捲3冊
評論.隨筆與詩捲5冊
翻譯捲4冊
資料捲1冊
全集由臺灣文學館齣版。由最熟悉鄭清文創作歷程的女兒鄭榖苑親自主編,委任顧問團隊(作傢及資深齣版人陳雨航、颱灣文學研究專精學者許素蘭及許俊雅)給予專業編選建議,以及由麥田齣版編輯團隊協助編排、校對、設計。完整並有係統的作品結集,是喜愛颱灣文學的讀者及研究者,最佳的參考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