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史──山海環繞的絲帶國 (電子書)

智利史──山海環繞的絲帶國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國世
圖書標籤:
  • 智利
  • 曆史
  • 南美洲
  • 拉美
  • 政治
  • 文化
  • 地理
  • 絲綢之路
  • 電子書
  • 山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讓我們在智利的土地上跳舞/....../這片土地有最翠綠的果園/最金黃的麥田/與最紅的葡萄園/踏上去似糖如蜜!——智利詩人米斯特拉

  ★讓地圖製造商傷透腦筋,世界最狹長的國傢
  智利位處南美邊緣,東麵為雄偉的安地斯山脈,西麵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天然的地理限製,使智利嚮南北發展,造就如絲帶般的狹長國土,從南緯18度到南緯57度,總長4200多公裏,平均寬度卻僅有300公裏!奇特的地形,難以完整放入地圖中,成為地圖製造商最大的惡夢。然而山海環繞、與世隔絕的環境並未阻礙智利人前進的腳步,他們突破大山大海的限製,強勢逆襲,成功躋身拉美強國之列。

  ★聽!有詩歌在吟唱!
  智利是詩人的土地,孕育齣無數滿載詩意的靈魂。著名詩人米斯特拉以富有強烈感情的抒情詩,成為拉丁美洲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文豪聶魯達則以政治與愛情詩歌聞名於世,他以充滿生命力的詩歌,復甦整個美洲大陸的命運及夢想。

  ★「依靠公理或武力」――智利國傢格言
  智利的國傢格言,反映瞭智利建國的歷史。十六世紀,西班牙徵服者從秘魯一路南下,踏入智利,建立聖地牙哥城,展開長達二百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十九世紀,美洲掀起獨立革命浪潮,智利人也加入追尋自由的行列,在付齣大量的生命後,終於打破殖民的枷鎖,建立共和政體。

  ★蓋棺難以論定的鐵腕將軍
  不同於多數拉美國傢給人動盪貪腐、貧窮落後的印象,智利的民主政治穩定,經濟、文化高度發展,與阿根廷、巴西並稱為ABC三大強國。但今日繁榮的背後,是長達十六年的軍事獨裁。1970~1980年代,在鐵腕將軍皮諾契特的帶領下,創造「智利奇蹟」,免於陷入拉美「失落的十年」。然而皮諾契特實行恐怖統治,大肆迫害異己,在許多智利人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傷害。鐵腕將軍的功過是非難以蓋棺論定,懷念或追責的矛盾,也持續撕裂著智利社會。
好的,這裏為您呈現一本關於秘魯曆史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不涉及您提到的智利曆史書籍。 安第斯山脈的脈動:秘魯文明的韆年迴響 (電子書) 一捲跨越時空、深入安第斯腹地的史詩,探索一個偉大文明的興衰、掙紮與重生。 導言:迷霧中的光輝 秘魯,這個名字在地理圖譜上占據著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狹長的一角,卻在人類文明的星空中閃耀著不朽的光芒。它不僅是地理上的奇跡——從乾燥如死亡榖的海岸沙漠,到雄偉壯麗的安第斯山脈,再到雨霧彌漫的亞馬遜雨林——它更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捲。 本書《安第斯山脈的脈動:秘魯文明的韆年迴響》,旨在帶領讀者穿梭於數韆年的曆史迷霧,揭示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獨特文化基因,以及它如何在全球曆史進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我們不聚焦於某個單一的王朝或短期的政治事件,而是試圖勾勒齣一幅宏大而細緻的秘魯曆史全景圖,理解其文明是如何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通過不懈的適應與創造力,構建起令後世驚嘆的社會結構與精神世界。 第一部:前哥倫布時代的輝煌:從泥土到帝國 秘魯曆史的敘事,並非從西班牙人的到來開始,而是可以追溯到數韆年前的太平洋岸邊。本部分將詳盡考察那些在歐洲探險傢到來之前,便已建立起復雜社會體係的古老文化。 1. 沿海的搖籃與卡拉爾的起源: 探討秘魯北部沿海地區最古老的文明——卡拉爾-蘇佩(Caral-Supe)的興起。這個被譽為“美洲最古老文明”的社會,如何在沒有陶器和文字的條件下,發展齣宏大的金字塔結構、復雜的灌溉係統以及成熟的社會組織。我們將分析其對後世安第斯文化的影響,揭示其“不戰而立”的和平特質。 2. 莫切與納斯卡:藝術與工程的對話: 深入研究海岸沙漠中崛起的兩大文化——莫切(Moche)與納斯卡(Nazca)。莫切以其精湛的寫實主義陶器和宏大的神廟建築聞名,展示瞭社會分化、精英階層統治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畏。而納斯卡則以其大地畫(Lines)留下瞭永恒的謎團,我們結閤考古學和環境科學的最新發現,嘗試解讀這些神秘符號背後的宗教、天文或水文意義。 3. 安第斯山脈的鑄造者:瓦裏與蒂亞瓦納科: 當目光轉嚮高聳的安第斯山脈,瓦裏(Wari)和蒂亞瓦納科(Tiwanaku)的帝國性嘗試構成瞭另一種文明範式。蒂亞瓦納科,位於的的喀喀湖畔的“門之城”,發展齣獨特的石刻藝術與高原農業技術;而瓦裏則被認為是秘魯曆史上第一個真正的帝國實體,其復雜的道路係統和地方管理模式,為後來的印加帝國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基礎。 4. 印加的崛起:帝國的幾何學與宇宙觀: 本章的重心聚焦於印加帝國(Tawantinsuyu)。我們將解析印卡如何從庫斯科河榖的一個小王國,通過高效的軍事、行政和經濟(如“米塔”勞役製)手段,在短短一個世紀內,將疆域擴展至南美洲的廣闊區域。重點分析其獨特的“奇普”(Quipu)結繩記事係統、對“薩帕·印卡”神聖性的構建,以及他們對天地人關係的獨特宇宙觀——一切皆有聯係,從梯田到太陽神“因蒂”。 第二部:大交匯與劇變:徵服、殖民與抵抗 16世紀的到來,標誌著秘魯曆史進入一個殘酷而深刻的轉摺點——西班牙徵服。本部分將細緻描繪這次“大交匯”對原有社會結構的劇烈衝擊。 1. 陷落與徵服者的邏輯: 分析弗朗西斯科·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及其隨行人員如何利用印加帝國末期的內戰、疾病(歐洲帶入的天花)以及阿塔瓦爾帕(Atahualpa)的悲劇性命運,迅速顛覆瞭龐大的帝國。我們探討殖民者對黃金、土地和宗教的渴望如何轉化為係統性的剝削模式。 2. 殖民地秘魯:利馬的誕生與礦産的虹吸: 西班牙人建立的“秘魯總督區”成為西班牙王室在南美的權力中心。本書將考察利馬(Lima)這座“群王之城”的建立及其在政治、宗教和商業上的核心地位。重點分析波托西(Potosí,位於今日玻利維亞,但在當時屬於秘魯總督區)銀礦的開采,以及“米塔”製度在礦井中的變異,如何導緻瞭巨大的原住民死亡率和財富嚮歐洲的單嚮流動。 3. 信仰的交鋒與文化融閤: 殖民統治不僅是經濟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本章研究天主教的強行推行,以及原住民如何巧妙地將自己的信仰元素融入天主教儀式之中,形成瞭獨特的“安第斯天主教”(Syncretism)。考察“萬物的崇拜”(Pachamama)如何在地下繼續延續。 4. 抵抗的火焰:土著反抗運動: 殖民的高壓政策並非沒有遭遇強力抵抗。重點描述圖帕剋·阿馬魯二世(Túpac Amaru II)領導的大起義(1780-1781)。這次起義的規模、理念(盡管常常是保守的復闢訴求)以及最終的血腥鎮壓,揭示瞭殖民體係內部的深刻矛盾,並為後來的獨立運動埋下瞭伏筆。 第三部:共和國的誕生與“問題”的延續 19世紀,在拉美獨立浪潮的推動下,秘魯獲得瞭新生,但建立一個穩定、包容的現代國傢,卻是一條充滿挫摺的道路。 1. 獨立與早期的政治動蕩: 探討玻利瓦爾和聖馬丁等解放者如何推翻西班牙統治,以及秘魯如何在軍事強人(Caudillos)的輪番統治中掙紮。分析秘魯早期政治光譜——從保守派到自由派的對立,以及這些衝突如何阻礙瞭國傢建設。 2. 太平洋戰爭的創傷(1879-1884): 詳細分析秘魯、智利與玻利維亞之間的資源爭奪戰。這場戰爭的失敗對秘魯的民族自信心和領土完整造成瞭毀滅性的打擊,特彆是對阿塔卡馬沙漠礦産資源的喪失,深刻影響瞭秘魯後續的經濟結構和外交政策。 3. “經濟奇跡”與社會張力: 考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秘魯經濟在硝石和後來的化肥、礦産齣口驅動下實現的短暫增長。然而,這種依賴單一齣口的模式加劇瞭沿海精英與內陸廣大農民之間的貧富差距。重點討論“高地問題”(Cuestión Social)的形成——原住民社群的土地權利、工作條件以及政治代錶權問題。 第四部:二十世紀的轉型與現代秘魯 進入現代,秘魯經曆瞭劇烈的社會動蕩、軍事乾預和民主嘗試,直至今日。 1. 阿普拉主義與貝拉斯科的革命: 分析何塞·卡洛斯·馬裏亞特吉(José Carlos Mariátegui)的思想對秘魯左翼運動的影響,以及阿普拉黨(APRA)在工人階級中扮演的角色。隨後,重點剖析鬍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Juan Velasco Alvarado)將軍(1968-1975)領導下的軍事革命——土地改革、工業國有化和文化民族主義的嘗試,以及這些激進政策的長期後果。 2. 民主的脆弱與“內部衝突”: 考察自貝拉斯科政府垮颱後,秘魯在經濟自由化道路上重返民主體製。然而,1980年代的“內部衝突”(即與“光輝道路”恐怖主義組織的戰爭)將國傢拖入深淵。本書將理性分析這場衝突的根源、恐怖組織的意識形態、政府的反恐策略,以及其對秘魯人權和政治生態造成的深刻創傷。 3. 新世紀的挑戰與機遇: 秘魯如何從衝突中恢復,並在21世紀初通過宏觀經濟穩定和自然資源齣口(如天然氣)重新崛起,成為拉美地區經濟增長的“明星”。最後,本書將探討當代秘魯麵臨的挑戰:如何解決持續存在的腐敗問題、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以及如何在多元的身份認同(印加後裔、混血群體、移民社群)之間構建一個統一的民族敘事。 結語:麵嚮未來的“安第斯之魂” 秘魯的曆史是一部關於適應、創造與韌性的教科書。從卡拉爾的土坯金字塔到印加的石頭工程,從利馬的殖民宮殿到現代的安第斯山脈農莊,這片土地上的居民從未停止與自然和命運抗爭。本書旨在讓讀者理解,秘魯的現在,深深地根植於它那光輝而復雜的過去之中。它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種跨越數韆年,依然在脈動著的、充滿生命力的文明形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何國世


  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係所畢業,1996年獲西班牙馬德裏Complutense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央通訊社記者、行政院新聞局國內新聞處秘書、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係所主任、靜宜大學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主任、逢甲大學及臺中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現任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專任副教授。專長領域:拉丁美洲歷史與文化、拉丁美洲區域整閤。著作:《墨西哥史――仙人掌王國》、《秘魯史――太陽的子民》、《阿根廷史――探戈的故鄉》、《巴西史――森巴王國》、《委內瑞拉史――美洲革命的搖籃》、《巴拉圭史――南美心臟》、《西班牙文化導覽》、《在地球的彼端――拉丁美洲》、《中美洲導覽――共同的歷史、不同的命運》等書及相關論文。

圖書目錄

自序

第I篇  土地、人民與文化
第一章  豐富多彩的自然與人文

第一節  地理與氣候
第二節  教育、文化與民情風俗
第三節  豐富的飲食文化
第四節  自然資源
第五節  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
第六節  政治製度與對外關係

第II篇  徵服、殖民與獨立
第二章  西班牙的徵服與殖民

第一節  原始居民與馬普切人
第二節  美洲的發現與對智利的探險及徵服
第三節  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

第三章  獨立運動與初期的發展
第一節  殖民統治末期
第二節  獨立運動
第三節  獨立初期的發展

第四章  專製共和國與自由共和國(1830-1891)
第一節  專製共和國
第二節  自由共和國

第五章  議會共和國――矛盾與衝突(1891-1925)
第一節  政治發展
第二節  社會變革
第三節  經貿發展

第六章  民主實驗――保守與激進(1925-1958)
第一節  政治運作
第二節  經濟發展
第三節  社會變遷

第III篇  當代的智利
第七章  保守、改革與社會主義革命(1958-1973)

第一節  社會形勢發展
第二節  亞力山德裏政府(1958-1964)
第三節  基督教民主黨執政(1964-1970)
第四節  阿彥德的社會主義政府(1970-1973)

第八章  軍人統治與民主轉型(1973-1999)
第一節  軍人統治與新自由主義
第二節  民主轉型

第九章  迎接二十一世紀――機會與挑戰(2000- )
第一節  拉戈斯執政時期
第二節  巴契萊特政府的施政
第三節  皮涅拉政府的施政

附錄
大事年錶
參考書目
圖片齣處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474915
  • EISBN:978626307844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3MB

圖書試讀



  2017年10月,獲得靜宜大學的資助,個人首次遠赴智利,以締結姊妹校並為學生尋找更多的企業實習機會。在近一周的行程中,對其教育素質、人文及民主發展,以及首都聖地牙哥的整潔有序及進步繁榮,留下美好且深刻的印象。基於這樣的感受以及對智利歷史的熱愛,2021年3月,再度與三民書局簽約閤作,利用課餘的零星時間,研讀、整理最近幾年蒐集的資料,開始撰寫《智利史――山海環繞的絲帶國》。

  從本書的目次,讀者會發現筆者並沒有特別偏重描述智利史的某一個時期,更沒有偏重近代史,儘管近代史常被認為特別鮮活與真切。筆者認為,歷史就像一道長河,古往今來任何時期的歷史應該都沒有輕重之分。本書內容以政治、經濟為骨幹,讓讀者能瞭解歷史發展的脈絡。此外,筆者也非常注意社會現象、文化生活等方麵的敘述。

  本書共九章。第一章「豐富多彩的自然與人文」,綜論智利的地理與氣候、教育、文化與民情風俗、豐富的飲食文化、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以及政治製度與對外關係。第二章「西班牙的徵服與殖民」,則先描述原始居民與馬普切人、再論美洲的發現與對智利的探險及徵服,以及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智利的發展狀況。第三章「獨立運動與初期的發展」,主要在闡述殖民統治末期、獨立運動與獨立初期智利的情勢。第四章「專製共和國與自由共和國(1830-1891)」,主要描述保守派與自由派前後執政的影響。第五章「議會共和國――矛盾與衝突(1891-1925)」,筆者敘此時期智利的政治、社會變革及經貿發展。

  至於第六章「民主實驗――保守與激進(1925-1958)」,旨在闡述此時期智利的政治運作、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在第七章「保守、改革與社會主義革命(1958-1973)」中,我們將討論智利整體的社會形勢發展,以及亞力山德裏政府、基督教民主黨執政與阿彥德的社會主義政府執政狀況及影響。第八章「軍人統治與民主轉型(1973-1999)」,主要在說明皮諾契特軍人統治與新自由主義的實施,以及之後的民主轉型。最後一章,「迎接二十一世紀—機會與挑戰(2000- )」,主要闡述二十一世紀初期二十年拉戈斯、巴契萊特及皮涅拉政府的施政與影響,以及智利未來麵臨的挑戰與機會。

  歷史的解釋與時俱進,考據的新發現、新時代麵對的新問題等,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看法。本書之作,論點與描述大多是參考有關智利的各種書籍、期刊及網路資料。由於時間倉促,書中錯誤在所難免,盼讀者不吝賜正。

  本書能順利完成要特別感謝內人曾素真及傢人的鼎力支持。此外,特別感謝三民書局的編輯群和提供我寶貴資料的靜宜大學蓋夏圖書館。

何國世
111 年9月於臺中大肚山麓靜宜大學西班牙語文學係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