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宗臨的歐洲文化史論:徵服異邦×種族清洗×階級革命,文明的開始是戰爭!自血腥中誕生的歐陸文明傳承史 (電子書)

閻宗臨的歐洲文化史論:徵服異邦×種族清洗×階級革命,文明的開始是戰爭!自血腥中誕生的歐陸文明傳承史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閻宗臨
圖書標籤:
  • 歐洲文化史
  • 閻宗臨
  • 歐洲歷史
  • 文明史
  • 戰爭史
  • 種族清洗
  • 階級革命
  • 異邦徵服
  • 歷史研究
  • 文化批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帕斯卡:「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從穴居遊牧到建起聚落,自野蠻爭鬥至和談妥協……
  幾韆年來,歐洲大陸上的人們經歷瞭什麼?
  文明的興起與強盛,從何而起?又為何沒落?

  史學傢閻宗臨透過精妙眼光與犀利文筆,
  輕舟過海般穿越時空的限製,
  細說歐陸文明的輝煌

  【德國人的「認真專注」從何而來?】
  「德國人意識中的『我』,格外有重量,那裡麵除自我以外,尚有上帝、自然、國傢、民族、世界各種成分。這一個我是一切的總匯,因而行為成瞭他們人生的目的。」——〈近代德國的研究〉

  閻宗臨認為,德國人以「我」為中心的強烈動機,驅使他們不停地生產及付齣勞力,且著眼於「『我』自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此一命題,這使得德國的技術人員、軍事傢、音樂傢、哲學傢等等,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齣。

  這類人纔的誕生和蓬勃,不隻帶動瞭德國文明的發展,更影響瞭整個世界。

  【英國,既是孤島,也是希望的燈塔】
  「在歐洲的國傢中,英國是最難瞭解的,中世紀的人咒罵它,說它是個野蠻的國傢;18世紀的人讚美它,說它又是自由的象徵。英國成瞭一個啞謎,現在仍是毀譽相半,好像它的位置是在別個星體上的。」——〈英國文化之特質〉

  閻宗臨舉二戰時期的英國力抗希特勒一事為例,說明英國孤身奮戰的不屈不撓精神,源自於個人主義的盛行。正如愛默生所說:「每個英國人正像是一座孤島」,地理位置的孤立,似乎也連帶影響瞭這個島國上的人民。

  【西班牙,曾經耀眼一時的無敵帝國】
  「西班牙歷史上,有幾次重大的轉變,往往是因為西班牙人不能因應時代,結果從主動方變為被動方。究其原因,西班牙始終不是個純大陸國傢,所遭遇的事件,使它失去平衡。在別的國傢是緻強的因素,在它反變為衰落的原因。」——〈西班牙歷史上的特性〉

  閻宗臨將西班牙歷史聚焦在宗教、戰爭、緻富三個概念。儘管握有先機,卻由於受地理位置影響的種種人文因素,如:王權更遷、海權爭奪等等,使得西班牙逐漸讓齣歐陸霸主的寶座,最終走嚮衰弱。

本書特色

  本書由著名史學傢閻宗臨所撰,透過其巧妙的觀察眼光,書寫當時的東方人眼裡的歐陸國傢,並整理、歸納其歷史和文明發展進程。閻宗臨對歐陸各國的分析,以當今眼光來看仍有獨到之處,值得對國別史感興趣的讀者細細品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閻宗臨


  中國史學大師,1924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後在巴黎、裏昂工作。1929年入瑞士夫裏堡大學攻讀歐洲古代史、歐洲中古史和拉丁文。1933年獲得瑞士國傢文學碩士學位,留校講授中國近代史,同時入該校研究院深造,1936年獲得瑞士國傢文學博士學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閻宗臨辭去夫裏堡大學教職,攜夫人迴國。抗戰期間,他先後任教於山西大學、廣西大學、無錫國專、桂林師範學院。1946年應聘為中山大學教授,1948年任中山大學歷史係主任兼歷史研究所所長。1950年夏,應張友漁、趙宗復之邀,返故鄉山西任教,先後任山西大學歷史係主任和山西大學教務長職務,直到逝世。

  著有《杜赫德的著作及其研究》、《中國與法國18世紀之文化關係》、《從西方典籍所見康熙與耶穌會之關係》、《康熙與格勒門德第十一》、《康熙與德理格》、《雍正與本篤第十三》、《關於麥德樂使節的文獻》、《澳門史料兩種》、《乾隆十八年葡使來華紀實》、《元代西歐宗教與政治之使節》、《身見錄》校注、《佛國記》箋注、《北使記》箋注、《西使記》箋注、《閻宗臨作品》三冊等。
 

圖書目錄

饒宗頤序
齊世榮序
編者語

近代歐洲文化之研究
自序
近代歐洲思想之悲劇
近代德國的研究
義大利文化構成論
俄國革命與其文化
英國文化之特質
論法國民族及其文化
西班牙歷史上的特性
巴爾幹歷史的複雜性
抗戰與文化

歐洲文化史論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研究歐洲文化史的齣發點
第三章 埃及文化與自然
第四章 中亞文化略述
第五章 古代希臘文化之特點
第六章 古羅馬帝國的精神
第七章 歐洲文化的轉型期
第八章 中古文化及士林哲學之研究
第九章 16世紀新時代的分析
第十章 法國舊製度時代的傢庭情況
第十一章 《民約論》與法國大革命
第十二章 論浪漫主義
第十三章 社會主義的發展
第十四章 近代歐洲文化與機械
第十五章 結論

歐洲史稿
第一章 古代西方帝國
第二章 東地中海城邦
第三章 西方均勢建立
第四章 羅馬帝國
第五章 歐洲轉型時代
第六章 基督教統一時代
第七章 歐洲之自覺
第八章 歐洲發軔
第九章 歐洲集權:舊製度
第十章 新歐洲:均勢建立
結論

帕斯卡傳略
第一章 帕斯卡思想發生的歷史條件
第二章 少年時期的帕斯卡
第三章 帕斯卡的科學工作
第四章 帕斯卡思想的轉變
第五章 帕斯卡生活範圍的擴大
第六章 帕斯卡艱苦的摸索
第七章 《緻外省人書》
第八章 帕斯卡最後的生活
第九章 餘論—寫在《思想錄》之後
後記

參考書舉要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329188
  • EISBN:978626332997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8MB

圖書試讀

饒宗頤序

  孫子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此謀攻之要道,知勝之樞機也。治學之道,亦何以異是。西方之言學,其考論吾華文字史事者號曰漢學,以西方之人而熱心究遠東之事,蓋彼欲有知於我,此學之涉於「知彼」者也。
  返視吾國人之有誌於究心西事者,乃寥若晨星。庸或有之,留學彼邦,略涉藩籬,歸國而後,棄同敝屣,多返而治漢學,稍為「知己」之謀,輒以兼通東西自詡,實則往往兩無所知,其不每戰不敗者幾希?

  近世學風,流弊之大,國之不振,非無故而然也。

  閻宗臨先生早歲留學瑞士,究心西方傳教士與華交往之史事,國人治學循此途轍者殆如鳳毛麟角。其所造固已齣類拔萃,久為士林所推崇。抗戰軍興,餘任教(無錫)國專,自桂林播遷濛山,復徙北流,與先生嘗共事,頗聞其緒論,心儀其人,以為如先生者,真有誌於「知彼」之學者也。嗣先生迴山西故裏,終未能一展所學,憂悴而繼以殂謝,論者深惜之。哲嗣守誠世兄頃來書謂經已勼集先生遺書刊行在即,平生著述,自此可以行世,沾溉後人,為之大喜過望。不揣固陋,略序其耑,為陳「知彼」之學之重要,得先生書以啟迪來學,使人知不能以「知己」為滿足,而無視於「知彼」,則不免流於一勝一負。庶幾欲求操勝算者,不至於南轅而北轍;則吾文之作或為不虛,亦可稍慰先生於地下也乎。
 
丙子春於香港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