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行為是好或壞,在行為消滅之前,人是無法得到究竟解脫的。金鏈子對人的束縛會比鐵鏈子的束縛較為寛鬆,造成較小的痛苦嗎?同樣的,一個惡行的束縛和善行的束縛是一樣牢固的。
要從行動的束縛中達到自由有三個步驟:
(一) 放棄對行為結果的任何渴望。
(二) 捨棄從事任何行為的虛榮心。
(三) 將所有的行為臣服於至上意識。在個人的生命中必須牢記也必須牢記也必須嚴格的遵守、奉行這些步驟。
不論行為是好或壞,在行為消滅之前,人是無法得到究竟解脫的。金鏈子對人的束縛會比鐵鏈子的束縛較為寛鬆,造成較小的痛苦嗎?同樣的,一個惡行的束縛和善行的束縛是一樣牢固的。
要從行動的束縛中達到自由有三個步驟:
(一) 放棄對行為結果的任何渴望。
(二) 捨棄從事任何行為的虛榮心。
(三) 將所有的行為臣服於至上意識。在個人的生命中必須牢記也必須牢記也必須嚴格的遵守、奉行這些步驟。
本書作者—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為國際靈性社會服務組織阿南達瑪迦(Ananda Marga)的創始者及靈性導師。衪的弟子尊稱衪為巴巴(Baba)。此《喜悅甘露集》乃是由巴巴日常面見其弟子時之系列開示彙集而成。
此靈性開示系列,處處洋溢著生命之光,一字一句皆是上師的恩典,展書研讀猶如啜飲甘露般的喜悅、甜美。經典有云:梵咒的種子就是上師的話語,解脫的唯一要素就是上師的恩典。是故本系列叢書乃是生命無明大海的明燈,亦是解脫道上的智慧覺海之舟。
一、行動結果和解脫
二、行動及其結果
三、為眾生福祉所從事的行為不受行為反作用力束縛
四、你只有行動的權利
五、行動乃至上意識
六、為眾生服務是生命至高理念
七、植物、動物和人類
八、完美的結束
九、日夜行善
十、服務的重要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瑜伽抱有浓厚的兴趣,但传统瑜伽的体式和冥想对我来说总是有点高深莫测,学起来也常常感到气馁。拿到这本书后,我原本还有些忐忑,心想会不会又是一本堆砌着复杂理论和高难度动作的“天书”。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一上来就要求你做出什么不可思议的姿势,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动作入手,比如如何正确地坐着、如何走路,甚至是拿一杯水的姿势。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初学者的困境,用一种近乎闲聊的口吻,把那些看似枯燥的“正确发力点”和“呼吸同步性”讲解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微调”的理念,它不像其他书那样强调“做到位”,而是鼓励你在每一个日常行为中寻找细微的调整空间。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我感觉瑜伽不再是一个需要专门抽出时间、穿着特定服装才能进行的活动,而是真正融入了我的呼吸和行走之中。读完第一部分,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坐姿,仅仅是调整了下巴的角度和脊柱的延伸,困扰我多年的肩颈僵硬感竟然缓解了不少。这让我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哲学,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优化术。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尝试过很多声称能改善“身心连接”的方法,大多都半途而废了。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聚焦于“行动”本身,而非结果导向。它反复强调,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哪怕是抬手关灯的瞬间,都是一个练习的场所。这种理念的转变对我触动极大。我以前总觉得,只有在垫子上,我才在“练习瑜伽”,而其他时间都是“生活”。这本书彻底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说当我们把注意力完全投注到当前正在做的那个“动作”上时,时间和焦虑就自动退居二线。我试着在洗碗时专注于水流的温度和泡沫的触感,而不是想着待会儿要做的工作,那一刻的专注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谙现代人注意力分散的痛点,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锚点”。它的实用性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健身指导”,更像是一套提升生活质量的“心智工具箱”。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类主题的书籍无非就是一些励志口号和模糊的心灵鸡汤,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它巧妙地将东方哲学中的“道”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正念”进行了非常和谐的融合,但又绝不生硬。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意图”的探讨。作者不是简单地说“要带着意图去做动作”,而是深入剖析了意图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感受和能量流动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引,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时,明确地为自己设定一个“释放紧张”的意图,而不是仅仅关注肌肉是否拉长到位。效果非常惊人,同样的动作,带着特定意图去做时,身体的反应和感受完全不同,阻力感仿佛变小了,心绪也更加平静。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极其合理,知识点层层递进,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它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一步步引你进入更深层次的自我觉察。我尤其赞赏作者在论述中引用的那些看似不相关的跨学科案例,它们为“行动瑜伽”这个概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从一个更加宏观和理性的角度理解了这种练习的价值。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逻辑和结构的人,对于那些叙事松散的书籍我通常会感到不耐烦。然而,这本书在保持其温柔基调的同时,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逻辑严谨性。它不是东拉西扯地谈论感受,而是建立了一套清晰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练习框架。每一章的结尾都会有一个简短但精炼的“行动回顾点”,帮助读者梳理本章的核心要义,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清晰总结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对人体生物力学的描述虽然专业,但都被转化成了直观的身体感觉描述,让你在理解“为什么”的同时,立即知道“怎么做”。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一致性”时所采取的辩证态度——它不是要求僵硬的一致,而是鼓励你在不同情境下,找到“最符合当下情境的那个平衡点”。这种既有章法又允许灵活变通的指导原则,让我能够安心地将它融入我多变的工作日程中,而不是被它束缚。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深奥的智慧转化为可执行、可衡量的日常实践步骤。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行云流水,读起来有一种莫名的治愈感,仿佛清晨的薄雾缓缓散去。我过去阅读一些强调“力量”和“纪律”的运动书籍时,总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生怕自己不够“努力”。但这本则完全是另一种氛围,它更像是在耳边低语,鼓励你温柔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和心智。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身体感觉时所使用的那些极富画面感的词汇,比如“让能量像温暖的蜂蜜一样流淌”、“像被大地温柔托举着”——这些描述让我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相应的感受,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在谈到呼吸与运动的配合时,作者没有使用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内在的鼓点”来形容节奏的掌握,让我这个呼吸控制能力较差的人也能迅速找到感觉。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舒服,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文字拥挤,非常适合睡前或独处时细细品味。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从中汲取平静力量的随笔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