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學校的理念與分析 (電子書)

特色學校的理念與分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金田
图书标签:
  • 特色學校
  • 學校特色
  • 教育理念
  • 教育分析
  • 教育改革
  • 課程設計
  • 教學策略
  • 學校發展
  • 教育政策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面臨少子化的嚴重衝擊,學校的招生成為重要的辦學績效之一,一所學校要吸引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優質的學校品牌形象。學校品牌形象則來自於要有獨特性、差異性及優越性的特色。如何創建特色學校也是目前的趨勢及潮流,更是許多教育領導者所追求的目標,本書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方針及策略,對於經營特色學校極具參考價值。  

本書特色

  少子女化浪潮來襲,建置特色學校,顯然已成為學校經營良方,
  但學校特色如何塑造呢?
  本書引導您投入特色學校的志業,成功打造出最具亮點的特色學校。  
好的,以下是一份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质量: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图书简介: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质量:跨文化比较研究》 一部深度剖析当代全球教育格局的权威之作 【图书概述】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民族国家之间的教育理念、体制结构以及资源分配方式的差异,在跨国流动与信息共享的背景下,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暴露和比较。《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质量:跨文化比较研究》并非探讨某一特定教育机构的内部运作,而是将视野投向宏大的国际教育图景,系统梳理并批判性地分析了不同文化与经济体在追求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时所采取的路径、面临的困境以及取得的成就。 本书的宗旨在于提供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用以理解教育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语境中被塑造、被衡量,以及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未来。它超越了单纯的绩效排名,深入探究了教育政策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与社会建构过程。 【核心内容深度解析】 本书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构建起一个严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体系: 第一部分:全球化、教育政策的溢出效应与主权让渡 本部分首先确立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全球化语境下,教育政策不再是完全内生的。国际组织(如OECD、UNESCO)的评估工具、跨国资本的流动以及移民的增加,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各国国内的教育议程。我们详细考察了“教育治理”从国家层面向非国家行为体转移的现象,特别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如PISA)如何通过“比较的压力”重塑各国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重点讨论了教育的“商品化”趋势与国家教育体系的“去主权化”风险之间的微妙平衡。 第二部分:教育公平的当代维度:机会、结果与身份认同 教育公平的概念在不同社会中有着迥异的定义。本书摒弃了单一的“起点公平”模型,引入了“结果公平的再分配”和“文化承认的公平”两个核心概念进行跨文化对比。 机会公平的边界: 考察了不同社会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结构性不平等,包括城乡差距、私立与公立教育的鸿沟,以及如何运用诸如定向招生、定向投入等政策工具来尝试弥合差距。 身份与归属: 深入分析了少数族裔、移民群体在主流教育体系中所面临的“文化适应”与“身份冲突”。通过对北美、西欧及东亚特定案例的比较,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演变为同化政策,以及如何在尊重差异与维护国家教育统一性之间找到张力点。 第三部分:教育质量的多元化衡量与课程的文化转向 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术成就。本部分聚焦于不同国家如何定义“高质量教育”,并对比了其在课程设计上的实践差异。 能力导向的转型: 比较了以素养教育为核心的西方教育改革与以知识传授和考试选拔为传统的东亚模式。分析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后,对“知识获取”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实际影响。 教师的专业化与地位: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职业吸引力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变量。本书对比了芬兰、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在教师培养、薪酬结构以及问责机制上的差异,探讨了何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第四部分:技术赋能、数字鸿沟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技术革命是全球教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部分着重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缩小或扩大教育差距中的双重作用。 数字鸿沟的深化: 详细分析了在偏远地区和低收入家庭中,硬件接入、数字素养以及有效使用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这不仅是接入问题,更是“使用质量”的问题。 终身学习的制度化: 考察了欧洲“再培训”体系与东亚“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在构建终身学习社会方面的差异。探讨了高等教育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时,如何调整专业设置和学分互认机制,以实现更具弹性的职业发展路径。 第五部分:案例研究与政策启示——从“最佳实践”到“本土适应” 本书的最后部分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操作的借鉴。我们选取了: 1. 高绩效体系的韧性分析: 研究东亚经济体(如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在维持高分的同时,如何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过度竞争的社会压力。 2. 平等主义模型的挑战: 审视北欧国家在面对大规模移民涌入时,其传统上的高福利教育体系如何应对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新挑战。 3. 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分析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如何利用移动技术和公私合作模式,快速提升基础教育的覆盖率和质量。 【本书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质量:跨文化比较研究》为教育学者、政策分析师、国际组织工作者以及致力于教育创新的实践者提供了一套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工具。它不仅揭示了全球教育图景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它促使读者反思:在一个日益同质化的世界中,教育的真正价值——是培养高效的全球公民,还是保留和发展独特的人文精神——究竟何在?本书的结论是,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是既能参与全球竞争,又能深刻扎根于本土文化语境的教育。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全球化、跨文化比较、教育政策、教育治理、数字鸿沟、素养教育。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蔡金田   


  現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兼學生事務長

  研究專長
  校長學、教育行政、學校行政、教育管理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

  考試
  全國高等考試教育行政及格
  臺灣省督學課長儲備訓練班結業

  經歷
  國小教師、組長、校長;縣立體育場場長;教育局課員、督學、體建課長、學管課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領導培育中心主任、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主任

  著作
  專書11本,其中獨立著作5本、合著7本;專書專章6篇,獨立著作包括《智慧學校》、《學校行政理念》、《知識、智慧與領導》、《組織變革》、《未來教育‧教育未來》。另發表之專題研究論文110餘篇。  

張鴻章

  現職
  彰化市平和國小校長

  學歷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博士

  教育軌跡
  1.民國98年教育部友善校園輔導有功人員
  2.民國99年教學卓越銀質獎
  3.民國103、104年營造空間美學發展特色學校特優
  4.民國103年教學卓越金質獎
  5.民國105年營造空間美學發展特色學校標竿學校
  6.民國105年全國生命特色學校
  7.民國105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8.民國106年教育部師鐸獎

  研究及專長
  1.教育行政
  2.課程與教學領導
  3.校長學
  4.學校經營
  5.教育行銷    

图书目录

張 序
圖 次
表 次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動機
三、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四、名詞釋義
五、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一、教育指標之建構
二、特色學校的意涵與概念
三、特色學校的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流程與架構
二、研究對象與實施
三、研究工具
四、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一、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
二、指標權重研究結果與討論
三、實證分析研究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四、指標權重體系與實證調查結果綜合討論
五、問卷指標建構分析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二、建議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 錄
附錄一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一次德懷術)
附錄二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一次德懷術分析統計結果)
附錄三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二次德懷術)
附錄四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建構問卷(第二次德懷術分析結果)
附錄五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指標相對權重問卷
附錄六 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調查問卷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7112835
  • EISBN:978957711297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80.3MB

图书试读

張序
 
  台灣近幾十年來正面臨少子女化的嚴重衝擊,在2003年其總生育率僅為1.23人,已經跨入所謂「超低生育率」的行列,然在2019年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下,則罕見呈現人口負數的成長。人口進入負成長,對學校和教育的生態衝擊極為重大,進而學校會遭遇到眾多前所未有的困難,因此招生成了辦學的焦點議題,也成為學校績效的最顯著指標之一。

  一個學校要吸引學生,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與品牌形象。因此,能有效的結合在地的文化特色與資源,創發多元課程與教學型態,建構優質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希望透過發展有特色的學校,來展現獨特的學校魄力與品牌形象,吸引學生就讀,以證明學校的價值;同樣地,一所學校口碑佳,品牌好,競爭力就會強,學校績效就容易彰顯出來。

  學校品牌和形象的建立,來自於學校的特色,所以建立一所有特色學校,成為當前學校經營的重要課題,本書經過嚴謹中西文獻探討,脈絡化的梳理萃取出特色學校的理念。再者經教育現場的實證分析驗證,清晰描繪出特色學校關鍵元素,所以對於要學校領導者要經營特色學校是重要的參考。

  筆者於2011年至今,也曾領導過受到少子化影響嚴重的學校,當時學校的學生數流失近百分之四十以上,為了扭轉其頹勢,積極地運用在地特色與資源,創研屬於學校獨特之特色課程,籌組社群以強化教師專業成長,開展多元教學型態,讓學生的學習從課室內延伸至課室外,引入數位科技活化學習效能,導入及整合社區學習資源,短短幾年內學生數不僅回流,近年來又年年增班,也建立出優質品牌特色學校;邁向具品牌形象的特色學校,這些領導實踐的關鍵因素皆鉅細靡遺的書寫於書中,未來幾年學校的競爭及績效壓力必是日益增加,如何構築優質學校教育環境,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形象,才能在激烈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