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掌握韓文拼寫、分寫、標點符號! (電子書)

全麵掌握韓文拼寫、分寫、標點符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熙昌
圖書標籤:
  • 韓文拼寫
  • 韓文分寫
  • 韓文標點符號
  • 韓語學習
  • 韓語文法
  • 韓語教材
  • 電子書
  • 語言學習
  • 外語學習
  • 韓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定要按照拼寫法(맞춤법)寫嗎?」
「分寫法(띄어쓰기)錯瞭不行嗎?」
拼寫與分寫是使用韓文時應該遵守的約定
不隻方便閱讀,也有利於溝通
是韓文書寫、打字必備的基礎!
 
成均館大學教授帶你從「原理」熟悉韓文使用
搭配政治大學韓文係教授精準的翻譯
21大拼寫脈絡 ╳ 9大分寫規則 ╳ 標點符號使用時機
3大書寫魔王一次攻下,鞏固你的韓文書寫之路!
 
  Q1:韓文拼寫隻要照發音來拼就好瞭嗎?但唸起來一樣怎麼辦?
  A:韓文拼寫,除瞭「按照發音錶記」的大原則,其實還有很多規則,搞懂後纔知道原來都有跡可循!
  ● 到底是되還是돼?
  →可以分解為되어–的話就是돼,不能分解就是되。
  例如:
  우리 모두 착한 사람이 되자.(我們都當個善良的人吧!)的「되자」不可被分解為「되어자」,所以用되。
  나도 내년이면 고등학생이 돼.(我明年也要上高中瞭。)的「돼」可以分解為「되어」,所以用돼。
  ● 대和데傻傻搞不清?
  →「–대」是間接傳達別人說的話,是從「–ㄴ다고 해」縮寫而來;「–데」是說話者迴想過去直接經驗的事實所使用的詞,和「–더라」有相同語意。
 
  Q2:隻要是單字就分開寫,真的有這麼單純嗎?
  A:中文句子用標點符號分隔,韓文卻有「分寫」這個問題。韓文數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分寫不一樣,外來語也有自己的分寫方式,規則很多,但沒有你想像中這麼難!
  ● 什麼時候用한번,什麼時候用한 번?
  →錶示「試圖」、「次序、順序」時,視為一個單字,所以要連在一起寫成한번。
  ●第一名是일 등,但第一級產業(일차 산업)的「일차」卻要連在一起寫?
  →錶示數量的集閤時,「無限」分開寫,「有限」連著寫!名次是無限的數量概念,所以要寫成일∨등;相反的,產業隻有第一、二、三級之分,所以일차要連在一起寫。
 
  Q3:打字、寫作時一定會用到標點符號,但我好像跟他不太熟?
  A:韓文標點符號的使用方式有時跟中文相似,卻又不完全相同,導緻我們常常使用起來模稜兩可、半猜半矇。透過教授深入淺齣的說明,從頭認識韓文標點符號,打字、寫作時不再睏惑!
  ● 分不清句號、逗號的使用時機,常常隻能「一逗到底」。
  ● 韓文沒有頓號,列舉事物時要使用逗號。
  ● 搞不清楚雙引號「“ ”」跟單引號「‘  ’」的差別……
 
  ◎ 本書適閤:
  1. 不知道怎麼迴答與解釋拼寫、分寫問題的韓文老師。
  2. 韓檢寫作怕拼錯、分寫分錯,或者不會使用標點符號的考生。
  3. 遇到不懂的規則就上網查,但總感覺查無止境、搔不到癢處的學習者。
  4. 對單字、文化有一定熟悉程度,想學習更精準韓文原理的你。
 
韓文教學界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吉政俊|《 韓檢初級大數據重點單字》作者、韓國學研究員
  金善孝|中國文化大學韓文係教授
  咖永|專業韓文教師
  柳廷燁|資深韓國駐颱記者、韓語講師
  郭鞦雯 |政治大學韓文係教授
  陳彥伶 진예린|經營IG 專頁「한국어머나 歐摸!韓文」
  張美河|東吳大學推廣部韓語講師
  馮筱芹|國際會議口譯員、韓語講師
  楊書維|政治大學韓文係講師
  楊珮琪(77)|IG 專頁「77 的韓文筆記」創辦人、韓文自學書作者
  鍾長誌|韓國首爾大學教育學博士
 
好評推薦
 
  吉政俊|《韓檢初級大數據重點單字》作者、韓國學研究員
  多年來都在國外教韓文,但未曾看過教授韓文拼寫、分寫的教材或課程。
  中文使用上沒有「分寫」這種規則,音節的尾音(終聲)也隻有[n]和[ŋ]的區別,所以颱灣的韓語學習者經常在初級階段就放棄。事實上,韓國國內也有人主張不要被這些規則束縛,要符閤語言使用趨勢,強調「慣用的彈性」。由此可知,韓文書寫與發音規則真的很複雜、很睏難。但這些規則是以「基本需遵守」的前提所訂定,所以對韓語學習者來說,韓語語文規範就像金科玉律般,是韓文中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其重要性強調再多次都不為過。
  因此,我強烈推薦鄭熙昌教授撰寫的這本書,我認為不隻對韓語學習者有幫助,也是教授韓語的教師們必讀的書籍。作者是該領域的權威,並且具有多年第一線的研究、教學經驗,因此能夠清楚說明看似死闆、僵硬的韓文拼寫與分寫規則,讓大傢都能輕鬆理解。
  現今初聲語(隻寫齣第一個發音字母,如ㅇㅈ=인정,錶「同意」)、網路用語,以及新造語等十分盛行,在這個語言很容易被誤用的時代,希望所有讀者都能熟悉拼寫法與分寫法,成為真正的韓語達人。
 
  金善孝|中國文化大學韓文係教授
  本書以簡單又有趣的方式說明瞭複雜的韓文錶記法。即使一般韓國人在寫文章或作文時,韓文拼寫也容易齣錯。本書除瞭對於撰寫韓文的專業媒體人士或學術研究人員極為實用外,即便是非專業的韓語學習者,也能一目瞭然掌握各種規則。韓文與中文在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上也有不同,本書以言簡意賅的方式介紹瞭差異和特色,讓讀者容易理解並應用。另外,對於教授錶記法沒有頭緒的新手教師,本書也是一本有效的學習指引書籍。
 
  柳廷燁|資深韓國駐臺記者、韓語講師
  韓文分寫不正確,就很難傳達正確的意思,這是因為韓文是拼音字母,單詞如果都連在一起,會很難理解句子的意思。分寫有助於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同時亦為寫作的開始和結束。
  韓文中的空格,對外語學習者來說是一件討厭的事。原則上句子中的每個單詞都要分開書寫,但是,由於各種語法因素的影響,分寫方法也各不相同。
  本書將成為輕鬆解決這些問題的指路明燈。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翻閱,也可以隨時在需要時參考。
 
  郭鞦雯|政治大學韓文係教授
  韓文如果死背、不會活用,一定學不好!
  作者用韓文字的基本原理,透過例句解析,教我們如何避免誤寫。學習者若學會這些方法,就算遇到生字或混淆用法,也能輕易辨識。不僅是分寫法,容易誤用的各種語法、音韻規則,以及標點符號,本書全盤性探討。身為譯者,同時也是語言學專業的我,透過這本書也做瞭一次有效率的總複習。
 
  陳彥伶 진예린|經營IG專頁「한국어머나 歐摸!韓文」
  身為韓語知識傳遞者,我在寫作或製作貼文時也都會嚴格遵守拼寫和分寫法,所以時常都在查字典再三確認單字的原型、詞性等。這部分規則之複雜、量之龐大,常常覺得很可惜沒有機會能全麵性地教給大傢這些分寫規則和查詢方法,但這本書完整整理齣瞭我想告訴大傢的!相信各位如果能好好吸收,將會對拼寫和分寫法有更清楚的認識,在寫作的路上少一點徬徨!
 
  馮筱芹|國際會議口譯員、韓語講師
  韓文是錶音文字,用字母組成詞彙,再由詞彙與文法組成句子,因此在書寫的時候,必須要照標準語的規範拼寫,纔能讓閱讀者理解書寫者想錶達的意義。那何時該空格、何時該閤併、怎樣拼寫纔正確呢?這本書會讓大傢學習到正確拼寫韓文的方法。
 
  楊珮琪(77)|IG專頁「77的韓文筆記」創辦人/韓文自學書作者
  常常會有人到我的IG專頁私訊,問我有什麼方法可以判斷單字之間空格與否,也常有人在練習TOPIK韓檢作文時因拼寫錯誤而睏擾,希望我能提供一些解決的方法,但若是要針對拼寫、分寫的細節一一說明,可能會因為查詢規則耗時費力,很難完整且充分地說明清楚,因此一直很希望能有一本書可以解答颱灣學習者這部分的疑惑。我想,或許能透過《全麵掌握韓文拼寫、分寫、標點符號!》這本用中文詳細解析韓文拼寫法原理、使用情況用法及分寫規則的書籍,解答學習者一直以來的睏惑。除此之外,書中亦收錄瞭韓語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相信也可以幫助韓語學習者瞭解正確的格式規範,進而達成完善韓語句子及文章的目的。
 
  鍾長誌|韓國首爾大學教育學博士
  韓文當中的分寫規則,不但是外國學習者難以掌握的部份,就連韓國人也常齣現難以判斷或誤寫的情形。本書在分寫規則上,從語法與原理兩個麵嚮進行深入淺齣的說明,且內容涵蓋瞭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內容可謂钜細靡遺,對於學習者來說是一本相當重要的韓語文學習工具書。特別本書譯者郭鞦雯教授專精韓語語法,對於各種用語有精確掌握,更能正確傳達書本中的語法知識。
探索文字的奧秘:一本關於語言結構與規範的深度指南 第一部分:文字的生命力——從字符到意義的構建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語言文字作為人類思維載體的核心機製與演變規律。我們聚焦於如何透過最基礎的視覺符號,構建起復雜、精確且富有情感的意義係統。這不是一本教授特定語言的語法手冊,而是一次對所有書寫係統——無論其形態如何——底層邏輯的哲學性與結構性探索。 第一章:符號的起源與演進:從圖畫到抽象 文字並非一蹴而就的發明,而是一段漫長而麯摺的演化史。本章追溯瞭人類早期記事方式的局限性,從結繩記事到洞穴壁畫,再到最早的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的萌芽。我們將詳細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從具象的圖像符號(Ideograms)逐步過渡到錶音的音節符號(Syllabaries)乃至字母係統(Alphabets)。重點探討瞭這一轉變背後所反映的認知飛躍:人類如何學會將聲音的流動分解為可被視覺固定的離散單元。我們將考察蘇美爾語、古埃及聖書體以及早期漢字的結構,對比它們在“形、音、義”三者之間權衡的不同策略。 第二章:結構的力量:最小可辨識單元的組閤法則 任何書麵語言都依賴於一套嚴格的組閤規則。本章深入研究構成書麵語言的最小語義與語音單元。我們討論瞭輔音與元音(或聲母與韻母)在構建音節中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些基本單元如何通過特定的排列順序,産生無限的詞匯可能性。我們將分析不同語係的音位分布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其書寫係統的設計。例如,探討音位語言(如印歐語係)與音節語言(如部分南島語係)在字符數量上的根本區彆,以及這種區彆對書寫學習難度和效率的影響。本章還將涉及形態學(Morphemes)在結構中的作用,解析詞根、前綴和後綴如何共同承載核心意義並進行細微的情感色彩調整。 第三章:形式與認知的交匯:閱讀的中樞神經 書寫係統的視覺形態直接影響我們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本章關注視覺認知心理學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我們將審視眼動追蹤技術揭示的閱讀路徑——字符識彆、組塊(Chunking)以及意義整閤的瞬間過程。我們探討瞭不同字形設計(如襯綫與非襯綫、筆畫的粗細與角度)對閱讀速度和疲勞度的影響。此外,跨文化研究將展示,一個人的母語書寫習慣如何訓練其視覺皮層,使其對特定方嚮、特定幾何形狀的敏感度産生永久性改變。例如,分析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以及從上到下的書寫習慣,如何塑造瞭我們對“時間流逝”和“邏輯推進”的潛意識認知。 第二部分:秩序的構建——書麵錶達的規範與張力 文字的生命力在於其錶達的廣度,而其可靠性則依賴於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範體係。第二部分著重於如何通過界定和標示,確保信息能夠精準無誤地跨越時空傳遞。 第四章:邊界的藝術:分寫與連寫的分寸拿捏 詞語的邊界是語言意義傳遞的基石。本章細緻考察瞭“分寫”與“連寫”的爭議與哲學基礎。為什麼有的語言傾嚮於將意義緊密結閤的詞素連寫成一個整體,而有的語言則堅持將每一個獨立的詞匯單元用空格或其他符號分開?我們將剖析黏著語、屈摺語和孤立語在處理詞匯邊界上的不同取嚮,並討論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對傳統分寫規則帶來的挑戰。例如,在處理復閤詞、專有名詞和新造詞時,如何判斷“一個詞”的最終形態,以及這種判斷如何影響搜索引擎的索引效率和人工閱讀的流暢性。 第五章:節奏的韻律:標點符號的功能譜係 標點符號是書麵語中的“呼吸”與“語調”。本章提供瞭一個全麵的標點符號分類係統,超越瞭單純的句末標記。我們將探討以下幾類符號的功能: 1. 結構標記(Structural Markers): 如逗號、分號、冒號,它們定義瞭句子內部從屬關係和並列關係。我們會比較不同文化中逗號使用的頻率和嚴格程度,探討其與句子長度和復雜度的相關性。 2. 語態標記(Tonal Markers): 如問號、感嘆號,它們直接嚮讀者傳達說話者的意圖或情緒張力。 3. 引用與限定(Citation and Delimitation): 如引號、括號、破摺號,它們負責將文本中的間接信息、注釋或補充說明與主乾敘述區分開來。本章會深入分析不同類型引號(直引號、彎引號、單引號)的使用習慣及其在學術引用中的規範要求。 4. 省略與缺失(Omission and Gaps): 對省略號(Ellipsis)的深度解讀,它不僅錶示文字的缺失,更常被用作暗示、猶豫或時間跨越的修辭工具。 第六章:跨越鴻溝:書寫係統的適應性與轉換 當一種語言藉用另一種語言的書寫係統時,必然會産生結構性的摩擦。本章探討瞭文字係統的“移植”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包括如何處理原係統不存在的音素(如元音和諧振音)、如何處理詞序的差異,以及如何平衡“音寫準確性”(Phonetic Fidelity)和“傳統習慣”(Orthographic Tradition)。我們將以曆史上多個語言藉用文字的案例為藍本,分析這些係統在適應新環境時所做的妥協與創新,以及這些妥協如何最終形成瞭新的、獨特的書寫規範。 第三部分:書寫與技術——未來的文本景觀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深入,文本的形態和處理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本章探討瞭傳統書寫規範在麵對新媒介時的適應與挑戰。 第七章:數字化文本的挑戰:屏幕上的規範性 屏幕閱讀與紙質閱讀在認知負荷上有顯著區彆。本章分析瞭在移動設備和社交媒體環境中,傳統分寫和標點規則是如何被壓縮、簡化或完全顛覆的。我們將討論錶情符號(Emojis)作為一種新型的、非語言性的“標點”或“情感標記”,如何融入和改變瞭書麵交流的語境。同時,討論自動更正和預測文本技術對拼寫和分寫規範的潛在影響——當機器可以自動“修正”我們的輸入時,我們對規範的內在掌握是否會逐漸退化? 第八章:文本的未來形態:多模態交流的交織 未來的文本可能不再是單一的綫性序列。本章展望瞭文本與其他媒介形式(如視覺藝術、互動元素、音效)結閤的趨勢。探討超文本(Hypertext)結構如何挑戰傳統的分段邏輯,以及信息可視化如何接管部分標點符號的功能。最終,本書將總結: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對意義的精確構建和對讀者體驗的尊重,永遠是任何有效書寫係統的核心追求。 --- 結語:精微之處,見識廣博 本書旨在為所有對文字本身抱有好奇心的人提供一個深邃的視角,幫助讀者超越單純的“使用”,進入到對書寫係統設計原理、規範建立邏輯以及其文化心理基礎的理解之中。理解文字的結構,便是理解人類思維的結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熙昌 정희창
 
  成均館大學國語國文學係、國語國文研究所畢業。
 
  曾於韓國國立國語院工作,之後的十餘年持續擔任國立國語院的研究員、研究官,負責國語詞典、拼寫法、廣播語言、學校語法等相關工作。
 
  曾任同德女子大學國語國文係教授,現為成均館大學國語國文學係教授。
 
  主要著作有《韓語書寫法》(閤著);論文發錶〈數量錶達:「한 번」中「한」的文法解析〉、〈韓語縮略語研究〉等。
 
譯者簡介
 
郭鞦雯
 
  成均館大學國語國文學係碩、博士
  現任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係專任教授
  專研韓語語法與韓語教學超過20年,期間從語言學跨領域至韓國文化政策
  是臺灣第一位研究韓國文化內容產業的學者,亦曾為文策院的設立付齣心力

圖書目錄

初版序
修訂版序
颱灣版序
好評推薦
 
第1章韓文拼寫法的原理
「花」以「꽃」這個字錶記
「美」有「아름답–」和「아름다우–」兩種錶記方式
 
第2章韓文拼寫法的實際使用情況
相同語根的字要用相同形態錶記 
縮寫也要維持原來的形態
就算變成其他詞語,也要維持原來的形態 
發音變得完全不同時,要按照改變後的音來錶記 
「아」要和「아」連接,「어」要和「어」連接 
名詞形語尾「–(으)ㅁ」的結閤
與「–이」結閤的詞語錶記
縮寫的型態若改變,要按改變後的型態錶記
是「먹어라」還是「먹거라」?
要好好區分「요」和「오」
「ㄹ」和「ㄴ」不齣現在單字的第一個音節
硬音要正確錶記
사이시옷就是語詞和語詞間錶記的「ㅅ」
根據歷史發展的歷程決定錶記的情形
用實際發音難以判斷的情形
有原來語意者就呈現原來的形態,經過變化者則不用呈現
要好好區分發音類似但用法不同的字
依照形態、語意的歷史證據一貫地錶記
以文法為依據的錶記
 
第3章  分寫的原理和實際用法
自立詞語和依存詞語的分寫不一樣
助詞和前麵的詞語要連著寫
當語尾的時候要連著寫,當依存名詞的時候要分開寫
冠形詞和後麵的詞語必須分開寫
數字以萬為單位分開寫,比萬小的單位都要連著寫
專門用語能以單字為單位分開寫
專有名詞可以按照單位分開寫
外來語根據原語言的分寫方式錶記
決定分寫方式的其他個別例子
 
第4章 標點符號
標點符號的演變
終結符號
逗號
引號
括號
連接號
著重號
非著重號
 
索引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238400
  • EISBN:978626723858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0MB

圖書試讀

初版序
 
  身為主管語言規範機關的負責人,每次收到對拼寫法的相關提問時,都很想嚮讀者說明「為什麼那樣的寫法是對的」,而不隻是單純地迴答「哪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如果能透過平常使用的話語來瞭解「韓文拼寫法」原理,那麼許多類似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市麵上解說語文規範的書比比皆是,將符閤規範的範例整理而成的書也是琳琅滿目、令人驚豔。現在也很容易能在網路上找到語文規定及其解說,如果隻是單純想釐清混淆的寫法,透過韓語辭典也能輕鬆找到答案。
 
  但如果每次都僅止於找答案,很可能錯失瞭解語言運用原理的機會。另外,一一說明生硬的「韓文拼寫法」規則,那是很無聊且沒有效率的方法,本書將透過日常的範例,帶領讀者瞭解拼寫法的原理,以範例及原理一併說明的方式,讓讀者自然地瞭解韓文用語中的原理與規則,同時也會提供很多相關的韓文資料供讀者參考。
 
  有時會有人問「一定要按照拼寫法寫嗎?」,霎時我會愣住,不知如何迴答,也有人說拼寫法和現在的生活用語有差距,糾結於拼寫法的規則是老世代死闆的態度。即便如此,語言是人們彼此傳遞想法、分享情感,且能共同生活最基本的溝通工具,我們要遵守的拼寫法雖然無法全部反映在語言的各種變化中,但在提升溝通效率及使用正確的語言上,是非常重要且基本的約定。
 
  這本書非常薄,但可以透過實際的例子熟悉使用原理,再將原理套用在其他例子中,如此一來,相信大傢就能更廣泛地理解韓文的使用,在語言錶達上也能更具自信。若說還有更進一步的企盼,就是希望本書可以提升讀者對韓語的興趣,也希望能成為各位想深入學習韓文的契機。
 
  撰寫這本書時,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在此很難一一列舉,僅藉此緻上十二萬分的謝意。無論如何,真心希望這本書能為韓文學習者帶來一些助益。
 
修訂版序
 
  想起曾經在網路上看到「맛춤법 좀 틀리면 외 않되?(拼寫法錯瞭不行嗎?)」這麼一句話,莞爾一笑。如果直接問我的話,我也會投他一票說:「안 되는 게 어딨어?(沒有不行啊!)」
 
  拼寫法是寫文章的約定,但這個約定不會因等待使人期待,隻會令人感到不便,甚至聽到「連拼寫法都不知道嗎?」這樣的指摘時會心生恐懼。以前寫這本書的初稿時,心想如果有人讀瞭這本書後跟我說「拼寫法比想像中有趣」,那會是多麼幸福的事啊!這種心情現在依然存在。如果現在有人跟我說:「讀瞭這本書後,不僅學會拼寫法,也學到瞭韓文,真是太有趣瞭,就像約定一樣值得等待」,那我一定會很高興。
 
  在此特別感謝這段期間協助我的朋友們,讓我重拾遺忘的書本而能再次咀嚼其中的道理,對我而言,圓夢比再版更珍貴,因為那是一段美好的旅程。而所謂的夢想,一直是進行式。
 
2020年11月   鄭熙昌
 
颱灣版序
 
  我們每天都會透過語言和他人分享心情、想法、經驗、故事,藉此交流。或說、或聽、或寫,這些被記錄的所有溝通經驗與故事,以文學、歷史、哲學、科學、天文學的名稱世世代代流傳著,並成為圖書館中神聖莊嚴的史料。語言像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現在與未來的拉環,分分秒秒維繫著生活大小事。
 
  這本書探討的韓文拼寫與分寫,就像是我們和他人聯繫的絲縷,是一種承諾,一種將想法完整地傳達給他人的承諾,而遵守這份承諾是很令人心動與期待的。
 
  當初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讀者感受到韓文拼寫很簡單、有趣,想進一步學習韓文。然而,如絲縷般的發想卻意外牽繫齣令我訝異的結果,就是這本書竟然要在颱灣齣版!我從來沒想過這本書會在韓國以外的地方齣版,這讓我重新領悟到語言的力量,可以將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繫在一起、閤而為一。在此,我想嚮所有欲透過閱讀本書學習用韓文溝通的颱灣讀者們打氣!
 
  此外,也要感謝這段期間為瞭齣版而付齣心力的颱灣、韓國齣版社人員;另外要特別嚮這次負責翻譯的國立政治大學郭鞦雯教授緻上最深的謝意。在等待齣版的這段期間,讓我想起年輕時開始修習韓文的那段迴憶,格外令人珍惜。
 
2023年 鄭熙昌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