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空間能量醫學
結合中醫傳統理論、動意功氣功內視法、臨床醫療經驗
發現人體第四焦的奧妙
發展出獨特的「公轉暢通」理論
佐以二十五味本草方劑
讓人體能量通道暢通無阻
達到健身祛病、推遲衰老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結合中醫傳統理論、動意功氣功內視法、臨床醫療經驗
發現人體第四焦的奧妙
發展出獨特的「公轉暢通」理論
佐以二十五味本草方劑
讓人體能量通道暢通無阻
達到健身祛病、推遲衰老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把中西醫、氣功、調理淨化融為一體,創編嶄新人體科學體系的醫療方法
人體空間醫學由郭志辰老師所創,在探索人體疾病過程中,他發現了人體空間諸多奧秘;從人體不是一個實體中認識到人體存在大量的空間;認識到人體空間能量流通的重要性,是發揚和昇華傳統中醫的一門嶄新醫學理論體系。
人體空間醫學指出人為一循環體,人體空間能量流通有固定途徑和方向,周而復始,能量川流不息地循環,人就健康。如果能量不能及時疏散而形成淤塞,就會影響整體能量流通,而形成疾病。
作者是郭老師在台灣的親傳弟子,深得人體空間能量醫學的精隨,她統整了郭志辰老師的學說精華,說解人體空間能量流動的「公轉」,此系統貫穿、連結了人體的四大空間,調整、淨化、啟動能量運動,帶動人體能量的周流循環;同時以「去掉病名,尋找病因,為能量找出口」的整體觀作指導。並透過觀舌作診斷,配合小方、特色理療等方法,改善人體內在空間環境,是以人為本的綠色治療方法。
⊕何謂「公轉暢通」?
人體空間醫學發現人體內有一條「公轉大道」,也就是人體後中線的督脈和前正中線的任脈,所連結成的一條能量通道,運行路徑從下丹田向上運動,經過肚臍、膻中、百會,然後向後方行經大椎、夾脊、命門至尾閭,經會陰返回肚臍,再轉向前方上行,周而復始地循環不息。公轉暢通,就是時刻保持人體能量通道暢通無阻,如此便能淨化體內污染,加速新陳代謝和平衡能量調節壓力,改善整體的身體素質。
⊕以「公轉暢通」做為核心信仰
當我深入體驗公轉暢通的過程時,發現公轉會以一種完美安排好的順序一一呈現,這也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在大道暢通的時候,體內大空間是各臟腑、組織、器官、系統,乃至於所有細胞所共有的,那個大道就是身心能量順流的空間通道。
作者體悟到,在上下往復循環不息的整體連動運作下,能使「心腎相交」和「水火既濟」這兩股力量達到融洽平衡,繼而啟動脾胃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又將五臟六腑連結起來,形成了生理的動力系統,可使人體空間能量運行源遠流長,同時也是一個喚醒人體高秩序能量的過程。
公轉暢通的目的和作用,就是借助生命本能的原動力之力,貫穿並連結了人體的四大焦(四大空間),之後最重要的第一個功能作用,是啟動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陰陽互用的連結路徑,使人體能夠自動的保持氣機升降調節平衡的狀態,從而維持機體的正常氣化功能的連鎖效應;在引發和促成公轉暢通目標實現時,又反轉過來成為鞏固和擴充公轉路徑上會陰區、膻中區、橫膈區、大椎區、命門區等動力系統增長的效應,這些動力會形成一個又一個良性發展的循環週期,成為公轉暢通的動力之源。
⊕「公轉暢通」的關鍵:外焦
傳統中醫的上、中、下三焦,是位於胸腔與腹腔,並以橫膈膜與肚臍將胸腹腔區隔成為三個區塊。人體空間醫學創始人郭志辰老師則發現,在脊背內側和臟腑之間,還存在著另一個空腔,也就是第四焦「外焦」。人體各臟腑的能量投射均匯聚於外焦,所以外焦負責統領三焦,既是人體能量運動變化總樞紐,亦是能量疏散和灌注的主要通道。
⊕人體空間醫學治病總則
人體空間醫學問世時,郭志辰老師就提出「幫症狀找出口,為能量留通道」的口號,認為「人體不存在病氣」,因此不必刻意治病。所謂的「症狀」,就像是能量擠在一個空間,找不到入出口了,以致集體鬧內鬨。只要幫症狀找到入出口,氣血順了,能量運行有通道,能周流不息了,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不管醫師診斷出的病名是什麼,或出現什麼症狀,所有一切的病因,都是能量沒有入出口,沒有一個相互流通的通道。以空間醫學來講,所謂疾病,是能量按自己的意願隨意走,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隨意出走的能量,指引一條給予回歸到公轉大道的路徑。
最簡單的方法是透過舌診來看人體能量的狀態。舌苔就是人的倒立縮影,舌尖等同於人的上焦部位,舌邊就是人體的兩側,舌中就是人體中焦部位,舌根就是人體下焦。舌苔與人體是一一對應的,能夠反映出人體能量分布的全貌。
⊕以空間本草保公轉暢通
空間醫學的用藥方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步外焦要降,第二步上焦要清,第三步下焦要動,因此推出小小方治病,透過小方劑、少劑量的處方,追求四兩撥千金的功效,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最佳療效,緩解病患痛苦。通常以蒲公英、獨活、當歸、佩蘭、香附、桂枝等六味藥為君藥,再隨症加減石菖蒲、赤勺、杜仲、瓜簍仁等,共有二十五味常用的藥。
特點一是藥味精,從常用藥中選擇三、四味,作用於人體四大空間,尤其是外焦空間,來促進及推動人體公轉的運行,進而達到全身氣血能量的周流暢通。
特點二是藥量少,透過一克、四克、七克用量的把握,確保藥物在人體空間能量產生不同的撞擊,能調節因能量的濃度壓力所形成的象之變,以及極精微的能量問題。
本書特色
★超過50年臨床醫療經驗的傳承
★嶄新創編的人體科學體系
★以人為本的綠色醫療方法
★方便應用的25味空間草本「治病小小方」
好評推薦
空間醫學把研究和解決疾病的著眼點放在了人體空間上,為疾病尋找或創造出路,以改變空間能量的運動來改變人體細胞的運動,使之達到正常的健康狀態,即以象調形,形、象互動。在治療上通過運動能量穿越空間,公轉暢通帶動自轉暢通,以整體運動改變局部,以微觀調控宏觀,在人體內部製造更多的空間,淨化空間,創造良好的內在環境,恢復人體本來的和諧與健康。如此,父親把複雜的中醫簡單化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更重要的是增益臨床的實踐與應用。尤其研究了「郭氏舌診」,通過網上望診來開方,大大降低了消費,惠及了百姓。
正因如此,一項宏偉的事業,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要靠後人一代一代地延續、完善、創新和發揚光大。
謝老師追隨父親多年,潛心修練、研究,對空間醫學小方治病頗有心得,深得父親的垂愛。謝老師的這一部最新著作,是集氣功、醫學、養生的著作,相信對廣大空間醫學小方治病愛好者大有裨益,也是初學者、中醫愛好者和醫學工作者的學習參考書籍。——康復理療院院長 郭彥岭
郭老師畢其一生心血和精力苦研醫學救人,無怨無悔。在他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授課資料及著述,尤其是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闡述的思想理論和經驗,更是讓人醍醐灌頂,也愈加彌足珍貴,必將成為後人修學的寶貴資料。
我本人是在一九九八年四月第一次去石家莊郭志辰修養院時,認識了郭老師,也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來自寶島的繡竹師姐。時隔多年,對繡竹師姐認真研習郭老師的空間醫學並有所成就,而今出書介紹讓大家都有機會學到這門知識,本人深為欽佩。——香港智能保健學會原會長 朱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