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新價值投資:掌握全球金流趨勢,從能源、電池到電動車,散戶穩健獲利的投資機會 (電子書)

ESG新價值投資:掌握全球金流趨勢,從能源、電池到電動車,散戶穩健獲利的投資機會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裕植
图书标签:
  • ESG投資
  • 價值投資
  • 永續投資
  • 能源轉型
  • 電動車
  • 電池
  • 金流趨勢
  • 散戶投資
  • 投資機會
  • 全球市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剖析全球重點ESG產業,能源×電池×電動車
選什麼樣的個股、ETF能帶來長期獲利?
台積電董座劉德音說:「不做ESG就會被邊緣化!」
\\\全球主力資金湧入ESG,一本書教你從氣候變遷中挖掘投資機會///
 
  00878正夯、00923再創話題,
  為什麼全球資金都向「永續」靠攏?
  ESG題材會不會熱過頭?
  
  當綠色標的成為市場公認的利多趨勢,
  投資人該如何洞察企業競爭潛力,抓住未來的穩健獲利機會?
  
  \\\集結3位金融專家,為讀者找出真正被低估、有成長性的投資標的///
 
  氣候變遷不是假議題,
  解決危機的低碳策略是價值投資的最新戰場!
 
  ➢以「淨零」為目標成立的世界最大金融聯盟管理4兆美元資產。
  ➢中國每年投入低碳轉型2000億人民幣。
  ➢自動駕駛帶領電子業邁向漲停版,車用電池需求五年後有望漲三倍。
  ➢各國政府力推風力發電,水下結構、渦輪機、海底電纜都受惠。
  ➢高盛預測全球氫氣市場,到2050年會成長96倍。
 
  本書讓你重新認識低碳的經濟影響力,
  從政府到金融圈;從歐美先行的案例到亞洲的市場改變;
  從科技業到餐飲零售業,介紹環境友善的投資標的。
  
  ▋ 龍頭股還能一支獨秀?怎麼找出未來有潛力的成長股?
  
  Google、Apple跟隨特斯拉腳步,投入電動車研發;中國車用電池大廠寧德時代市占率全球第一,納入美國ETF成分股。本書全面剖析通盤剖析席捲全球的綠色產業革命,包括電動車、車用電池、風力發電、氫燃料……等能對碳中和做出貢獻的產業。
 
  還可以利用MSCI ESG Leaders 指數的評級、主權基金的動向,掌握ESG產業是否具備獲利可能性;無法預測高變動性的個股未來走勢,但產業的未來榮景可期,本書也教投資人聰明選擇ESG ETF的方法。
 
  ▋ 解決人類生存危機,同時解決散戶口袋裡的危機
 
  全球頂尖企業都在用碳中和拚經濟——
  ➢特斯拉:不只賣車,透過交易碳權大發利市,老字號通用、飛雅特克萊斯勒都是客戶。
  ➢Apple:承諾2030年實現碳中和,推出「潔淨供應鏈」,半導體大廠紛紛跟進。
  ➢台積電:加入RE100,2030年使用再生能源應達成至少60%。
 
  散戶們想要掌握全球財經脈動,擁抱未來的價值所在,本書無疑是帶領讀者走在時代最前端的投資指南。
好的,这是一本聚焦于当前全球经济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投资指南,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抓住新能源、电动汽车及相关供应链中的投资机遇。 书名:全球能源转型与未来出行:驾驭绿色浪潮下的投资图谱 简介 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行将结束之际,全球经济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能源转型。这场转型不仅关乎环境保护,更是重塑全球能源格局、产业链和资本流向的核心驱动力。本书将深入剖析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从宏观趋势到微观企业,为渴望在这一浪潮中稳健获利的投资者提供一份详尽的投资路线图。 第一部分:能源转型的宏观视角与驱动力 本书开篇即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的宏观图景。我们首先探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气候变化协议的压力、各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消费者行为的转变。这些力量共同构筑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政策与法规的催化剂: 深入解读《巴黎协定》、欧盟的“绿色新政”以及中国“双碳”目标等重大政策文件,分析这些政策如何直接影响能源投资的优先级和回报周期。我们将探讨碳定价机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对不同能源类型的利好或挑战。 技术成熟度的衡量: 评估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商业化成熟度。通过对比不同技术的度电成本(LCOE)变化曲线,帮助读者判断哪些技术已进入高速成长期,哪些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资本流动的风向标: 分析全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的兴起,以及“棕色资产”(化石燃料相关)向“绿色资产”转移的资本流向。了解主流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偏好,是捕捉市场热点的关键。 第二部分:能源革命的核心:储能与电网基础设施 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是其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因此,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环节。 储能技术的百花齐放: 本章详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储能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及其下一代技术,如固态电池)、液流电池、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重点分析了锂电池在全球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新兴技术的潜在颠覆性。 电池产业链的深度剖析: 电池的价值链极其复杂,从上游的矿物开采(锂、钴、镍、石墨),到中游的材料加工(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再到下游的电池制造和回收。我们将逐一解析每个环节的壁垒、竞争格局和盈利潜力。特别关注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风险与地缘政治影响。 电网的智能化升级: 随着分布式能源(如屋顶光伏)的增加,传统中心化的电网结构面临巨大挑战。本书探讨智能电表、虚拟电厂(VPP)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如何重塑电网的效率与弹性,并指出投资于电网现代化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价值。 第三部分:电动汽车:重塑交通的超级赛道 电动汽车(EV)不仅仅是汽车技术的迭代,更是能源、电池、软件和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它是当前最受瞩目的投资领域之一。 从渗透率看市场潜力: 分析全球主要市场(中国、欧洲、北美)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差异与增长驱动因素。理解不同地区政策补贴退坡对销量的影响,预测市场何时能实现真正的“自我驱动”增长。 整车制造商的竞争格局: 细分比较传统汽车巨头(OEMs)向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与速度,以及新势力(Startups)在软件定义汽车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探讨规模经济对成本控制的决定性作用,以及谁能成为未来市场的领导者。 充电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 充电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本书将评估不同类型的充电技术(直流快充、交流慢充)的商业模式,并分析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电网的协同关系。 自动驾驶与软件定义汽车的协同效应: 将电动化与智能化结合分析。自动驾驶技术(ADAS/L4/L5)的进步如何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价值主张,以及软件服务和数据运营将如何成为未来汽车制造商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四部分: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理论分析最终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投资决策。本部分着重于如何将对宏观趋势的理解转化为稳健的投资组合。 不同投资阶段的策略选择: 针对不同的风险偏好,提供在产业链上、中、下游配置的建议。例如,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建议关注成熟的公用事业公司和关键原材料供应商;对于激进型投资者,可以关注技术迭代快、但波动性高的电池创新企业或软件平台公司。 价值评估的特殊考量: 传统估值方法(如市盈率)在高速增长、尚未盈利的科技和能源企业中往往失灵。本书将介绍更适合评估“未来现金流折现”和“颠覆潜力”的估值模型,如SaaS模式下的指标参考。 识别并对冲风险: 能源转型投资面临特定的风险,包括技术路线被颠覆的风险、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风险、以及监管政策突变风险。我们将提供量化的风险对冲工具和投资组合分散化的建议,确保投资者在追逐高增长的同时,保持资本的安全性。 结语: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线图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投资指南,帮助读者穿越信息迷雾,准确识别那些真正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企业。我们相信,理解能源转型不仅仅是跟风热点,而是洞察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通过本书,读者将能构建一个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备强大盈利能力的投资组合。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裕植
 
  韓國NH農協銀行投資證券環境化學分析師。在韓國浦項工科大學及研究所攻讀化學工學,並在延世大學修完了MBA課程。曾擔任過SK證券、MERITZ綜合金融證券研究中心的分析師,目前在韓國NH農協銀行投資證券研究中心擔任環境化學分析師。2020年首度被業界指定為環境分析師。《朝鮮日報》FnGuide化學部門分析師第一名、湯森路透化學部門分析師亞洲地區第一名等,被多個媒體票選為化學、煉油部門最佳分析師。
 
劉權逸
 
  韓國IBK銀行資產營運基金經理、調查組組長。畢業于首爾大學化學工程系。曾在SK證券擔任化學、煉油分析師,也曾在新韓銀行BNP Paribas資產營運(包括合併的SH資產營運)中,首次經營過SRI基金。有了KTB投資集團的資產營運經歷,與人共同創立了投顧公司Winvest。目前兼任IBK銀行資產營運基金經理和調查組長。
 
金成友
 
  VERY WORDS公司的老闆。在韓國弘益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學士學位,並在浦項工科大學攻讀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從2002年開始他以韓國國內企業及政府機關為對象,為其進行環境經營、能源效率事業、應對氣候變化、排放權交易制等諮詢。曾擔任過ecosian公司的專任理事。從2017年至今, 在執行RE100諮詢、國內外碳中和相關戰略制定、事業開發等的VERY WORDS諮詢公司擔任老闆。
 
譯者簡介
 
蔡佩君
 
  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商務系畢業,大學就讀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曾赴韓國漢陽大學及培材大學交換學生。2014 年開始從事翻譯工作,以譯作《一人開公司快學速會的財報會計課》獲得 2021 年金書獎肯定。其他翻譯作品有《通膨求生》、《社畜的財務自由計畫》、《財富關鍵字》、《撼動韓國股市的7大操盤手》…… 等。

图书目录

序章 讓你的投資在巨變的未來擁有價值

PART1 低碳經濟全球進行式
第1章 減碳浪潮席捲全世界
1.1|美國「綠色新政」大灑幣展現決心
1.2|碳排大戶中國,目指2060年碳中和達標
1.3|從歐洲到全世界,接連宣誓減碳
1.4|環境產業規模有多大?

第2章 碳中和對抗生存危機
2.1|溫室氣體釀成的巨大災害正發生
2.2|不再逃避氣候變遷的影響
2.3|全球暖化是個假議題?
2.4|國際組織與金融機構的響應
2.5|企業提前布局低碳戰略

第3章 傳產式微,綠色崛起
3.1|全球資金湧入ESG
3.2|最能體現資金動向的ETF市場

PART2 綠色投資致富方程式
第4章 ESG企業投資指南
4.1|電動車與車用電池
4.2|環保能源綠氫
4.3|風電
4.4|太陽能
4.5|綠色船舶
4.6|大企業為落實「ESG」展現決心

第5章 穩健獲利的ESG ETF
5.1|環境友善ETF的選擇
5.2|實用ETF投資指南

結語 碳中和時代來臨,投資人都應該關注ESG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702916
  • EISBN:978626965907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5.6MB

图书试读

 
  小時候的生活是沒有網路的,連聽都沒聽過,那時每個週末都沉浸在電視和漫畫的科幻世界裡,現在想想簡直就像活在世外桃源。當年的我根本沒想過,漫畫裡才有的搖控無人駕駛汽車、滿天飛來飛去的私人太空船、利用太陽能供給城市用電的巨大燃氣渦輪發動機,可能成為現實。隨著網路時代來臨、車市推出自駕車,兒時幻想裡的世界正在一點一滴兌現。
 
  在這個一睜眼就會改變的世界上,要說變化最快速的地方,我想就是股票市場了吧。到昨天為止還受到熱烈關注的題材股,經常隔天股價就好像從來沒有漲過一樣,一夕暴跌。對於全球景氣較敏感的半導體、造船、汽車、化學產業,也一直在景氣的好與壞中反覆徘徊。當新技術出現,現有的產業遭到淘汰,短時間內也會來回發生好幾次股票價格崩跌這類悲喜交加的情況。
 
  假設有投資人可以事先預測到,2009年後美國將會進入持續十多年的最長景氣繁榮期,並且積極作出投資,他就可以躍升成為一位投資大師,賺取可觀的獲利。然而,這段時間由於美國與中國等全球市場的政治、經濟方面不確定性大幅提升,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只能心懷忐忑,謹慎投資。每個產業的景氣循環一直在改變,這個情況下想要準確預測企業的獲利能力,對專家來說也不是容易的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散戶要冒著這種風險投資,等同是展開一場有勇無謀的冒險。
 
  就算不用提到巴菲特,應該也沒有人不知道「基於長期觀點的價值投資」是可以將風險最小化並穩定獲利的真理。但長期投資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企業必須長時間穩定成長,並且持續創造收益。我認為綠色產業絕對是符合這項前提條件的新藍海市場。
 
  ▎投資「綠色」的迫切必要
 
  2020年在全世界都無法預期的情況下,我們迎來新冠肺炎引發的大流行,世界突然之間轉換成新秩序所形成的「新常態」。新冠肺炎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面貌,居家學習與居家工作隨之增加,非面對面接觸的數位產業正在高速成長;然而塑膠垃圾也如天文數字般不斷增加,擔憂環境問題的呼聲也日益高漲。環境問題不僅會對人類的生活品質帶來巨大的影響,也會直接攸關到我們的下一代,這是一個人類必須得解決的課題。2020年秋天,新冠肺炎確診者在中國激增,出現了諷刺的現象,天空少了懸浮微粒、多了明媚的陽光,歸功於排放二氧化碳的中國工廠全數停產。
 
  為了下一代,人們已經形成共識,對於已經達到極限的環境污染不能再坐視不管,全球已經開始在環境問題上總動員,採取行動。全球暖化使氣候變遷躍升成為國際議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已經在採取具體行動了。首先,韓國 與歐美等國已經宣布2050年將達成碳中和,連世界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中國,都宣示會在2060年達成碳中和(編注:台灣於2022年3月也公布了《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接下來的三十年,全球即將進入為了達成碳中和,不惜動用所有國家力量的時代。
 
  如果要實現碳中和,十九世紀產業革命以來持續至今的高排碳量產業系統必須從最根本的地方開始改革,為此我們必須要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時轉為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在產業結構做出變化。
 
  以石油產業為例,2020年4月世界級石油公司BP(British Petroleum)所發行的能源報告中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在2019年已經達到最高峰,預估日後將會逐步減少。即便日後新冠肺炎緩解,需求也不會回到2019年的水準。以後的三十年內,石油的需求將會持續減少,2050年的時候需求將僅剩下一半。能源供給方面,石油所流失的需求預計會由可再生能源補足,也就是說現有的石油企業將進入長期跌勢,反之,可再生能源企業則必會有所成長。
 
  企業的總市值也會朝相同的方向改變,占全球石油供給約12.4%的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2021年3月的總市值為約1.7兆美元(折合新台幣約51兆元),以全球整體石油供給價值換算的話,預估約13.9兆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17兆元),但是預測指出,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三十年後將會蒸發掉一半的市值,約6.8兆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04兆元),另一半市值轉移到可再生能源產業之中。目前可再生能源相關國際企業的價值還遠遠不及這個數值,所以日後企業的價值必然會大幅上漲。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裡,可以消除不確定性及確保長期確續獲利的投資市場藍海已拉開序幕。
 
  ▎全球資金湧入低碳產業
 
  綠色產業的類型很多,本書主要關注與氣候變遷相關,且能對碳中和做出貢獻的低碳產業,也就是氫燃料、電動車和綠能發電(風力、太陽能)等。作者們都是在業界打滾的金融專家,不會單純只以社會觀點展望環境產業,而是想要提供給大家與投資方面的實際指引;我們會仔細介紹碳中和相關的金融市場,以及未來可期的投資標的,還有具有「穩定」優勢的國內外ETF,推出一本讓初學者也能輕鬆入門的投資指南。
 
  首先,本書PART1會以宏觀觀點出發,展望各國對於應對環境問題的動向,並觀察社會對於氣候變遷的認知產生了什麼變化,了解目前在這個問題上已經提前採取動作的企業們所使用的低碳戰略。從金融層面來說,也會分析因近期ESG企業經營成為重點話題,導致全球資金湧入與環境有關的ESG ETF的現象。
 
  PART2則會仔細探討電動車與車用電池等低碳產業,以及做為低碳核心產業的氫能車。氫氣市場與碳中和政策正好相輔相成,是一個預計未來將會高速成長的產業;美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2050年,全球氫氣市場的規模將高達12兆美元,比目前高出整整九十六倍。
 
  ▎ESG新價值投資帶來穩定獲利
  
  本書還會探討風電與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現在與未來,不僅會一併介紹相關的技術與產業,為了對各位投資人帶來實質上的幫助,還會仔細探討該產業中具有前景的企業。除此之外,本書還會帶領讀者一起了解前述介紹過的環境友善產業與相關的ETF,提出可以立刻應用的投資指南。ETF是一個以美國為中心正在快速成長的金融市場,近期在韓國本地也受到許多投資人的關注。
 
  由於近年的低利率政策,股票市場湧入大量資金;又因為房價居高不下,中產階級靠著薪水,就算十年不吃不喝也很難在蛋黃區買到一套房子。我們身邊很多人不想坐以待斃,因此才二、三十歲的股票新手就舉債投入股票市場,許多人夢想著手上的三星電子股價漲到10萬韓圜(歷史高點座落在2021年1月的8.8萬韓圜),或把存款掏出來投進股市結果變成韭菜 ,也有人為剛上小學的幼年子女開設美國證券戶、買海外股票。
 
  你是哪一種投資者?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果你認同我們,了解必須解決威脅到人類存亡的氣候危機,而且想要具備長期投資的眼光,獲得穩定收益,推薦您讀這一本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其对“全球金流趋势”的解读。我过去总觉得宏观经济和我的个人投资是两码事,但作者巧妙地展示了地缘政治、监管政策如何直接影响到资本的流向,并最终体现在能源和电动车产业链的价值重估上。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站在一个高空俯瞰全球资本的流动路径,明白了哪些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资金的洼地,哪些技术路径是政策大力扶持的方向。这种全球视野的拓展,避免了我因为信息闭塞而错失良机,或者陷入区域性的投资陷阱。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新能源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理解现代经济脉络和资本权力转移的教科书。我感觉自己的金融IQ得到了显著提升,看待国际新闻的角度也变得更加专业和锐利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渴望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找到稳定锚点的人量身定制的。我过去常常觉得,投资那些热门赛道,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风险实在太高,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它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清晰易懂的逻辑,把全球资本流动的宏观趋势和我们普通散户息息相关的投资机会紧密联系起来。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价值”的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而是融入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长期考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产业链的理解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盲目跟风,而是能够更审慎地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潜力和抗风险能力。这种建立在深度理解之上的信心,是任何短期暴利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让我对未来的投资决策充满了笃定感。

评分

我必须称赞这本书在案例分析上的细致入微。作者挑选的那些涉及能源、电池供应链的实例,都经过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绝非泛泛而谈。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传统能源巨头如何艰难转型,以及新兴科技公司如何利用政策红利迅速崛起的对比分析印象深刻。这种具体案例的支撑,让抽象的投资理论立刻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不同企业的内在竞争力和管理层的远见有了更直观的判断。它不是那种只谈概念的书,而是真正将概念落地到具体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和市场地位的分析中。对于希望建立自己独立分析框架的投资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分析模板”,它指导我们如何像专业机构一样去审视一个行业的未来,并从中捕捉到普通大众尚未察觉到的价值洼地,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长期回报。

评分

坦率地说,我对金融投资类书籍往往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夸大其词、缺乏实操性的“速成秘籍”。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极其扎实和负责任的。它并没有承诺一夜暴富,而是着重强调了“稳健获利”的可能性,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投资哲学。作者在探讨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时,总是同时指出伴随而来的挑战和潜在的泡沫风险,这种平衡的视角非常难得。它教会了我如何从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去衡量风险与回报,而不是被市场短期的剧烈波动所左右。特别是书中对于如何构建一个适应ESG趋势的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建议,操作性极强,让我立刻就能上手应用到自己的账户管理中,这比空泛的理论指导更有价值。它真的让我对“价值投资”有了更深刻的实践性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如同一个精心铺设的路线图,引导着读者从宏观的能源转型大背景,一步步深入到最具体的投资标的分析。我喜欢它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过程,作者似乎把那些原本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驱动力,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出来。比如,它对电池技术的迭代和供应链瓶颈的分析,让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某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供应商,其未来的增长空间可能比终端电动汽车制造商还要惊人。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投资布局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产品,而必须预判未来十年技术和政策的走向。对于那些习惯于“看图炒股”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强健的底层逻辑,是建立长期投资体系的坚实基石。我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套可以用来过滤噪音、识别真金的“侦测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