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期,西方科幻小說已經從備受輕視和飽受爭議的邊緣文學逐漸成為獨樹一幟的重要文學體裁。在各種專項獎的推動下,科幻小說的創作質量逐步提高,1953年至2020年,雨果獎和星雲獎已經分別頒發瞭75 屆和55 屆。隨著作品數量的迅速增長,其研究規模也在日益壯大,各學術齣版社和大學齣版社相繼齣版瞭科幻小說百科全書和各種係列學術專著。2003 年,《科幻小說指南》(A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劍橋科幻小說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問世;2009 年,《勞特裏奇科幻小說指南》(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cience Fiction)齣版。利物浦大學齣版社於1994—2020 年陸續齣版瞭55 種科幻小說研究係列叢書。劍橋大學齣版社和牛津大學齣版社分別齣版瞭《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2014)、《劍橋科幻文學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2019)等10 餘種學術專著。普林斯頓大學齣版社、耶魯大學齣版社等也齣版瞭相關研究著作。同時,科幻小說齣版與研究形成瞭專門的學術團體,如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美國科幻和奇幻作傢協會等,創建瞭《科幻小說研究》(Science Fiction Studies)等學術刊物。與學術研究同步發展的還有科幻小說教學,美國大多數高校把科幻小說作為創新寫作和創造思維能力培養的手段,紛紛開設瞭與科幻小說相關的課程(如科幻小說、推想小說、科幻小說寫作等)。
西方科幻小說的創作與研究自覺地參與瞭20世紀以來社會、政治運動和文化思潮,產生瞭多種流派。此外,受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理論流派疊齣的影響,科幻小說研究也呈現齣多元化的態勢。這些研究與傳統文學批評一樣集中在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麵。關注內容的研究主要采用政治學和社會學原理及其研究方法,探討科幻小說有關社會發展階段、政治經濟製度、階層、種族、性別等人類學主題,具體的批評理論包括馬剋思主義文學批評、烏托邦/ 敵托邦批評、後人文主義批評、性別與種族批評、時間與空間批評等。第二類研究主要采用修辭學、語言學和美學原理和方法探討科幻小說的修辭策略、語言藝術和美學價值。對於主題研究,本書選擇性地介紹瞭馬剋思主義、後人文主義、批判性烏托邦等批評流派,以期展現西方科幻小說意識形態研究的最新發展動態,預測可能的研究走嚮。與內容研究相比,科幻小說形式研究成果相對較少,但是21 世紀以來也不乏視角獨特、見解新穎的專著齣版。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提高瞭科幻小說的學術地位,展現瞭該體裁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的存在意義和作為一種文學藝術的獨特性,為瞭解西方科幻小說及其發展狀態提供瞭閱讀線索和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