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早上,我一直在閱讀一本充滿感傷卻又獨具特色的書。這本書被擱置在一個古老的資料夾裡已經好多年了。它第二版的前言是一位著名作家寫的,他的大名在每一個說英文的地方幾乎都是家喻戶曉。這本書出版的時候,遭受了很多人野蠻且殘暴的攻擊。本書的作者也受到了很多充滿惡意且仇恨的評論所帶來的傷害。那些評論家都是一些心胸狹隘、充滿嫉妒心之人,他們想要憑藉這樣輕率魯莽的舉動對作者的創作進行肆無忌憚的抨擊。作者在書中表現出了一種哀傷的情感,在他極力想要展現出無憂無慮的快樂精神時,我們似乎能夠聽到他內心正在一點一滴地流著血,這是一個具有無所畏懼且純粹精神之人流下來的血液。他寫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會迅速遭到別人的曲解,然後被人們當成惡魔那樣加以扭曲,這似乎代表著那些盲目追求感官刺激與憤世嫉俗之人所持的觀點。
在得到一些睿智且忠誠之人的建議之後,作者最後還是沒有寫任何前言,他似乎對別人給予的建議充滿感激之情。作者在本書裡想要傳遞出這樣一種情感,即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去忠誠表達內心最深沉的情感,以坦率與真誠的方式去做,絕不要逃避回答這些問題,不要為此而感到抱歉或是做出任何解釋。如果某人的作品、詩歌集或是畫作流傳下來的話,那便是最好的回答;如果這些東西無法流傳下來,那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說法,都會有各自的想法,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啟迪別人,去做出自己的貢獻,去努力地安慰別人。這就像發出了數百萬種聲音,但聲音最後都隨風消逝了。思想就像彩虹發出的光芒,閃耀沒多久之後,就會消逝在茫茫的雲層裡。
當然,本書同樣存在著屬於它的優點與缺點。要是本書根本無法滿足其自身創作的要求,那麼我會第一個站出來表達不滿的情緒。我沒有任何想要去指責那些批評家的念頭,但我想要說清楚一點,即這本書可能無法說清楚我想要創作的目的。本書是我內心想法的一個集合,而不是人為添加的結果。從一開始,這本書就是為弱者傳遞積極資訊,而非向強者發出挑戰。這是人生的一種理論,就像那些性情隨和且內心高尚之人手上揮舞著棍棒。很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要融入人群,吃喝玩樂,去戀愛,去結婚,放聲歡笑,與人爭鬥。這是很好的脾性,這也是奧德修斯(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的主角,曾指揮特洛伊戰爭,想出了木馬計,使希臘獲勝)那些水手們內心的想法:
「他們始終面帶微笑,嬉戲玩樂,
敞開懷抱面對雷雨與陽光,
有著自由的心靈,
有著寬闊的前額。」
這樣一種心靈想法,倘若說不是殘酷、專制、野蠻或是傲慢的話,那麼就是一種激動人心的思想。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倘若這樣的心靈想法與簡樸、無私以及隨和性情結合起來,那麼這就是世界上最為高尚的精神了——這是古代那些偉大騎士才具備的騎士精神。但是,當人們在展現出這樣的心靈想法時,卻沒有展現出善意、優雅的騎士品格,那麼這就是一件醜陋邪惡的事情,讓人感到自私、充滿獸性。
我試圖在這本書裡提出的問題是:我希望能夠描述一種平和且溫柔的秩序,一種沒有散發出過分活力與生活樂趣的秉性,又具有一種責任感,一種樂於助人的想法,同時還能勇敢地面對與承擔,不去逃避任何責任。我想要描述這樣的一種品格,但是擁有這樣品格的人,卻又似乎突然走入了陰影,被放置於一邊。他們因為各自的不幸或是錯誤,都被冷落在一邊,遲遲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人生陷入了一種停滯不前的狀態。當他們失去了人生的活力,進入了一種無能的狀態(這個詞語可以用來掩蓋世界上很多最讓人感到悲傷的悲劇)——我就會想到這樣的人,雖然他們面對著種種的局限與束縛,但是他們依然能夠過上一種圓滿、內心滿足且有價值的生活。當我想到他們始終能夠感受到人生最深層次與最甜蜜的祝福時,感受到高尚愛意所帶來的希望,了解那種專制性的軟弱情感讓他們不得不處於人生的低位,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能用死亡去交換生命,只能用黑暗的視角去看到愉悅的生活,這一切更令我對他們感到由衷的敬佩。
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誰不知道家的意義呢?無論對任何人來說,每當災難降臨的時候,承受痛苦的人所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收起殘存的碎片。這本《沉寂居所》就是寫給那些因上帝的旨意,不得不要面對人生碎片的人。他們可能會感到煩躁不安、內心沮喪,無法喚起足夠的勇氣去從那些可怕的災難裡收集僅存的東西。
若是將小事與大事進行對比,在當代這樣一種缺乏浪漫主義寫作風格的時代,這就要嘗試按照《魯賓遜漂流記》 (Robinson Crusoe)所描述的場景去做。當一個人突然流落到一個荒蕪人煙的島嶼上,沒有任何人的同情及其可帶來的希望。在《魯賓遜漂流記》這本偉大的小說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內心懷著簡單信念的英雄所具有的耐心、勇氣以及創造力。但是,我那位可憐的英雄的心靈的確是遭遇了一番痛苦的掙扎,雖然他所面對的災難,並沒有加勒比海上那些綠色島嶼上的洞穴、洪水、野禽與野人那麼的可怕。
在《威廉.莫里斯的人生》一書裡,我們可以看到威廉.莫里斯所選擇的人生座右銘是「如果我依然」。無論任何人指責威廉.莫里斯缺乏什麼特質,都絕對不會說他缺乏真正的男子氣概。他在51歲時寫了一封充滿感傷而又有趣的信。當時,他違背了自己內心更好的判斷,成為了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人物。
「我的天性是安靜且勤奮的。」他在這封信裡這樣寫道,「如果我過分關心『政治』,也就是陰謀的話,那麼我身為作家就可能無法帶來任何好處。你們會說,這一切都展現出我是一個軟弱的人:是的,但我必須要按照自己內心真實的意願去做,而不是昧著自己的良知去做。」
威廉.莫里斯以勇敢且忠誠的信念進行了一番總結。對於很多相信理想信念的人來說,他們所能看清的事情要遠遠勝過他們所能去做的事情,因此他們願意表達出自己誠實的冷漠與坦率的自我認知。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會嘗試去修正自己的人生。但是,真正無法做到的事情是,我們無法看到從事物中看到真善美,卻想要別人對真善美產生強烈的情感。畢竟,上帝是最了解一切的人,因此他讓很多人遲遲無法實現他們的夢想,肯定是有其理由的——雖然很多人都不是最勇敢的人,但他們卻表現出似乎更加了解一切的樣子。但是,不管我們是否可以透過言語或是行為展現出自身的弱點,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提前去追求一些東西,應該向別人指出這些東西。我們或者他人可能無法去實現這樣的目標,但是我們表現出我們絕不會向自身的缺點屈服,我們絕不允許自己在追求純粹希望的路上保持沉默,我們絕不會在錯誤的安全感中保持安逸,我們絕不能透過忽視問題的存在去解決問題。我們將會懷著柔和的情感,始終對上帝抱持著強烈信任,不論前方道路上的陰影是多麼黑暗,無論遠處橫亙的高山是多麼的陰鬱,都無法阻擋我們前往灑滿陽光的平原。
亞瑟.克里斯多福.本森
190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