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拯救 (電子書)

超時空拯救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雪城小玲
图书标签:
  • 科幻
  • 穿越
  • 冒险
  • 未来
  • 拯救
  • 时空
  • 电子书
  • 小说
  • 悬疑
  • 动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黑道、白道、華爾街、FBI,搶奪高科技成果的貪婪嘴臉逐漸浮現
  父母之死,自身命運,原來這一切的背後,藏著不可見人的勾當

  物理專家徐黃河新的實驗實現了人的意識在平行時空穿梭,
  卻意外讓他得知身為記者的妹妹徐麗麗即將不久於人世,
  此時,距離妹妹死亡時間不超過60個小時……

  ▎平行時空真實存在
  ──另一個時空比我們早了28年,暫時被命名為「前時空」
  妹妹是他唯一的親人,她馬上就要發生意外,他卻束手無策,焦灼的情緒溢於言表。

  忽然,徐黃河兩眼一閃,腦海中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妹妹的意識傳送去「前時空」,查清楚徐美美發生意外的細枝末節,再返回他們生活的時空,只要稍加修改妹妹的生活軌跡,就很有可能避免意外了。因為時空是一條流暢的大道,隨時可以與物理世界相互交匯,只要找到辦法在這條大道上行進就行了。
 
  「這是人類史上的第一次量子隱形傳送實驗,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必須嚴格保密。如果這次實驗很危險,風險巨大,你也敢參與嗎?」徐黃河詢問妹妹的同時,也在拷問他自己。

  他捨得妹妹成為試驗的對象嗎?

  ▎「心」牢裡的過往
  ──她已經預先知道:12月31日,她就要意外身亡!
  美美遭遇意外的背後故事,今天詹姆斯要是不說出來,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現在他理解詹姆斯了,28年來緘口不談那次意外。其實他早就原諒詹姆斯了。當下的人都活在現在和未來,唯獨詹姆斯活在過去,他把自己關在「心」造的監獄裡,像給自己判了無期徒刑,直到今天還在懲罰自己。

  他也更加擔心徐麗麗了,原本平行運行的兩個時空,一前一後,是不該出現交叉點的。然而剛才聽了詹姆斯的話,發現麗麗和美美的時間線,有時候重疊交叉,有的時候平行向前,印證了他和徐黃河的思想實驗──由於人為的干擾,出現了「變異」事件。徐麗麗和史蒂夫在墓地被人跟蹤,就是典型的「變異」插曲。

  ▎逃不過的命運
  ──意外不僅發生,而且還提前發生了!
  徐麗麗哪裡還能聽得進解釋,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儘管她知道這是一個陷阱,可是面對眼前的情景,還是有些無法接受。她的目光轉向史蒂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掉頭便走。

  她傷心地流著眼淚,顧不得穿走寄存在客房的大衣,慌慌張張地衝向大門外。

  史蒂夫見狀,奮力掰開女人的手臂,急忙地追了出去。他剛到達校門口,聽見「啊」的一聲尖叫。一輛飛馳的摩托車瘋狂地撞向徐麗麗,她被撞飛了起來,重重地摔在路中央,接著傳來汽車輪胎鎖死,橡膠摩擦柏油馬路的剎車聲。那輛肇事摩托車稍作停頓,開足馬力,朝路旁的一條岔道疾馳而去。

  ▎善惡終有報
  ──任何一個不同的決定,或許都可以改變時空
  馬特奧‧魯索聘請的律師團隊,與蘭斯和法官經過討價還價,支付了巨額的保釋金,最終獲得庭外候審。

  馬特奧跨著大步走出法庭,也不理會跟在後面的律師,心裡正暗自得意呢。一輛汽車疾馳而來,戛然停在中央大道的路邊。待馬特奧靠近後,車門「啪」地一聲打開,下來兩個彪形大漢,一左一右把他塞進車後座,車門一關,一溜煙地飛馳而去,最終淹沒於喧囂和嘈雜聲中,沒了蹤影。

  人啊,即使爬上了喜馬拉雅山頂,墜落也是一瞬間的事情!

本書特色

  跌宕起伏的情節和豐富的人物設定,帶你超越時空,深入美國黑幫老大辦公室、華爾街高層辦公室和FBI警長家裡等一線交易現場,成就令人驚豔的科幻懸疑巨作!
 
尘封的记忆:失落文明的挽歌 作者: 艾琳娜·凡尔纳 出版社: 星海孤帆文化 装帧: 精装,附赠手绘地图集 页数: 680页 ISBN: 978-1-5678-9012-3 --- 内容梗概: 《尘封的记忆:失落文明的挽歌》并非一部关于时间旅行或跨维度救援的宏大叙事,而是一部深入探索人类文明兴衰、文化遗产保护与个体记忆传承的史诗。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一个被历史学家称为“亚特兰蒂斯之影”的失落文明——伊西德拉——展开。 本书的叙事线索,巧妙地交织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公元前三千年的青铜时代晚期,以及故事主线发生地,一个架空于22世纪中叶,饱受生态灾难与信息碎片化困扰的地球。 第一部:沙尘中的低语 故事始于探险家兼语言学家,塞缪尔·里德。他并非驾驶着复杂的时空机器,而是徒步穿越了广袤无垠的撒哈拉腹地,追寻着一个流传于贝都因部落古老歌谣中的地名——“伊西德拉的眼睛”。 塞缪尔发现的,不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残骸,而是被深埋于数公里厚的沙层之下,保存得异常完好的地下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件工程学奇迹,它利用地热能和特殊的矿物共振,维持着内部微妙的生态平衡。 伊西德拉文明的毁灭,并非源于战争或神罚,而是源于“知识的饱和”。在达到技术巅峰后,他们发现信息的无限复制与传播反而导致了意义的稀释和集体性的认知麻痹。为了避免彻底的崩溃,伊西德拉的高层决定进行一次极端的“文化休眠”——将所有核心知识固化于一种被称为“记忆晶体”的介质中,并将其封存于地下,等待一个“更清醒的时代”来重新解读。 塞缪尔的工作,就是破译这些晶体上复杂的光谱文字。他逐渐意识到,伊西德拉人留下的,不是技术蓝图,而是一套关于“存在的哲学”——关于如何平衡个体欲望与集体福祉,以及如何对抗“信息熵增”的深刻思考。 第二部:碎片的时代 时间快进至22世纪中期。世界被巨型企业集团控制,气候变化引发的“无声海啸”摧毁了大量沿海城市,人类的交流退化为高效但肤浅的电子信号。年轻的档案修复师莉娅·卡斯滕,在旧金山一个被遗弃的数据中心工作。她的任务是将遭受过量子干扰和数据腐蚀的“旧数据”——包括20世纪的艺术品、文学作品和科学文献的碎片——进行重建。 莉娅的生活被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所笼罩。她能接触到海量信息,却找不到任何能触动灵魂的深度。偶然间,她截获了一组来自北非沙漠的、经过高度加密的信号,这些信号正是塞缪尔·里德在地下图书馆中发现的晶体数据流的原始传输代码。 小说在这里探讨了信息伦理的困境:当信息唾手可得时,人类是否失去了“求索的乐趣”?伊西德拉的知识体系,对这个充斥着“即时满足”的社会,构成了强烈的反思。 第三部:重塑与回响 莉娅利用她对古代编码和信息结构学的专长,与塞缪尔(此时已年迈,成为一个隐居的学者)建立了联系。他们合作,试图将伊西德拉文明的“哲学核心”——一套关于“慢速理解”和“深度共情”的训练方法——植入到他们所处的数字世界中。 这不是一场高科技的战斗,而是一场耐心的重建工程。他们面对的敌人,是企业用来维持社会稳定的、无孔不入的“信息茧房”机制,以及大众对复杂思想的本能抗拒。 书中详细描述了伊西德拉人如何构建他们的社会:他们没有货币,而是以“贡献度”衡量价值;他们没有固定的统治者,而是由随机选出的“调谐者”负责平衡集体情绪。这些社会机制,被细致地呈现在阅读者的面前,引发对现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刻疑问。 核心主题:记忆的重量与文明的自省 《尘封的记忆》的叙事视角,始终聚焦于“记录”与“遗忘”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探讨了: 1. 何为真正的知识? 是数据量的累积,还是内化的智慧? 2. 文明的周期性陷阱: 当一个文明过于依赖技术来解决所有问题时,它是否也正在埋下自我毁灭的种子? 3. 个体与集体的平衡: 伊西德拉人为了保存文明的本质,选择主动“退出历史舞台”,这种牺牲是否值得? 小说结尾,没有迎来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莉娅和塞缪尔成功地在几个关键的学术和艺术领域播下了伊西德拉的“理念种子”,但世界的巨轮仍然沉重地向前滚动。然而,正是这些微小的、深植于人心的改变,预示着人类有可能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做出比“伊西德拉式休眠”更具建设性的选择。 这本书的笔触细腻、考据扎实,充满了对人类文明复杂性的深刻洞察,是一部令人读后久久不能释怀的、关于“我们从何而来,将往何处去”的沉思录。它不涉及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干预,所有情节都建立在对古代考古发现、符号学和未来社会学推演的严谨构建之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雪城小玲


  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企業會計系。與陳思進合著《絕情華爾街》、《心機》等作品。

陳思進

  作家、知名投資人。投身華爾街20多年,同時也是紀錄片《華爾街》的學術顧問,曾任Bankers Trust和NASDAQ高級金融軟體發展師、Credit Suisse證券投資部助理副總裁、BofA Securities副總裁。著有《金融讓誰富有》、《闖蕩北美》、《獨闖華爾街》、《讀懂財經新聞的第一本書》、《投資的邏輯》等。
 

图书目录

楔子

第1 章 超記憶能力

第2 章 前時空

第3 章 實驗

第4 章 平行時空

第5 章 聖誕派對

第6 章 量子隱形傳送

第7 章 恐懼

第8 章 跟蹤

第9 章 複製人

第10 章 危機

第11 章 打擊

第12 章 黑錢

第13 章 內奸

第14 章 記憶

第15 章 跟蹤者

第16 章 懲罰

第17 章 關心

第18 章 失態

第19 章 迷霧

第20 章 殺手

第21 章 處理

第22 章 往事

第23 章 誘惑

第24 章 時間線

第25 章 痛失愛將

第26 章 證據

第27 章 絕望

第28 章 誘捕

第29 章 面對

第30 章 意外

第31 章 奇蹟

第32 章 意識穿越

第33 章 郵件

第34 章 做局

第35 章 陰謀

第36 章 愛上

第37 章 緊跟

第38 章 華爾街巨變

第39 章 大崩盤

第40 章 斷尾求生

尾聲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575189
  • EISBN:9786263576254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3MB

图书试读

楔子

  美國,紐約曼哈頓第23街的「烙鐵大廈」,在巨大的地下室內,保密研究機構「平行時空科學研究所」,正進行著一項實驗測試。

  量子物理學家徐黃河,屏住呼吸,緊張地站在智慧檢測程式旁。他的助手、生物工程專家埃倫‧斯佩曼,面對巨大透明螢幕,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興奮地說道:「徐,你看,人影出現啦……」
  埃倫所指的「人影」,是空間的入口被接通後,來自另一個時空的回應。只見螢幕上一個人的身影時隱時現,就像沖洗膠片似的,漸漸地清晰起來。

  待徐黃河仔細看時,此人眼睛細長,鼻梁高挑挺拔,嘴唇圓潤,就像是自己老了以後的模樣,尤其鼻尖左側的一顆黑痣,跟自己的特徵非常相似。他驚訝得嘴巴微張,情不自禁地自我介紹:「Hello,你好!我叫徐黃河。我是『平行時空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研究量子物理時空超越。請問,你是……」

  螢幕上的「人影」沒有回答。

  徐黃河緊張地等待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螢幕,等待對方回應他。

  埃倫忍不住了,朝著螢幕再一次呼叫:「喂,喂,你能聽見嗎?」

  「我聽見了。徐黃河。我也姓徐,我叫徐長江。我跟你一樣,研究的也是量子物理時空跨越。」
  徐黃河一聽。莫非,他就是我在不同時空的「Counterpart」(另一時空之中的對應人,即另一個時空中的「我」)?

  想到此,徐黃河靈光一閃,急切地問道:「徐長江,我這裡是2019年12月22日,現在是早上11點10分05秒,你那裡是──」

  「我這裡是2047年12月22日,現在是早上11點10分08秒。」徐長江回答。

  徐黃河聽了一怔。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埃倫,眼裡透出無以名狀的欣喜和興奮。他們在實驗室窩了10年,反覆進行了無數的試驗,眼下終於有了重大轉機:宇宙確實同時存在多個時空,至少在地球上並存著兩個時空,除了他們這個時空以外,還存在一個「前時空」。

  這樣看來,徐長江生活的「前時空」,比他當下的時空整整早了28年,兩個時空同時運行著。他越想越興奮,著急地想要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想:徐長江真會是「另一個時空」中對應的自己嗎?

  徐黃河開始敘說自己的故事:「我18歲的時候,父母因為車禍去世了。我妹妹比我小10歲,我們兄妹倆相依為命──」

  沒想到,徐黃河這才開了個頭,便被徐長江的話給打斷了:「唉,我也是。我父母也是因為車禍去世的……」

  徐黃河急著想要印證自己的疑惑,帶著驚喜的語氣說道:「我妹妹徐麗麗今年22歲,她剛好大學畢業,在電視臺上班。」說罷,便等待著徐長江的回應。

  然而,螢幕那邊卻沉默著。

  原來在28年前,徐長江的妹妹徐美美也是大學剛畢業,便去電視臺上班,因為意外事故而身亡。那年,她正好22歲。

  所以徐長江聽了徐黃河的話,心下暗想:「如果徐黃河是另一個對應的自己,那麼他妹妹也會發生同樣的意外。」不過,他僅遲疑了片刻,便急忙說道:「徐黃河,請你仔細看著我。我的鼻子左側跟你一樣,也有一顆痣。我敢斷定,你就是那個對應的我。你比我小28歲。你聽著,我的小妹徐美美去世了,那天是12月24日夜晚11點07分。」

  徐長江的話音剛落,徐黃河頓時一怔,面色轉喜為憂,他為妹妹的安危擔憂起來。他心裡清楚,卻不願承認這一事實。因為他生活的時空,將沿承「前時空」的時間線運行。也就是說,「前時空」發生的所有事情,28年後同樣會發生在他的時空,妹妹會像徐美美那樣遭遇意外。而且她剩下的時間,只有不到60個小時。

  徐黃河不敢再往下想了,焦急地問道:「請問,您有辦法救她嗎?我要怎麼做,才能──」

  徐黃河還未說完,螢幕上的影像消失,徐長江不見了。

  埃倫馬上檢查智慧檢測程式,嘗試著按了幾次發射器,只換來螢幕「沙沙沙」的聲響,人影沒有再出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氛围营造得极其成功,带有一种独特的、略显苍凉又充满希望的史诗感。阅读时,我仿佛被卷入了一场跨越万古的宏大画卷之中,耳边似乎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和未来机器的轰鸣。作者对于“宿命”与“自由意志”的探讨,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遭遇战和谈判,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欣赏它不落俗套的处理方式——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只有在灰色地带挣扎求存的个体。这本书的格局非常大,它不仅仅局限于几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而是触及到了文明的兴衰和存在的意义。很多配角的命运都让人唏嘘不已,他们虽然不是故事的中心,却为整个世界观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合上书卷时,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充实感,那是一种真正被一个宏大、复杂且充满哲思的故事所浸润的感觉。它让我对这个题材有了全新的认识,是一部值得被认真对待的严肃作品。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带来的情绪冲击力是爆炸性的。它不像那种平铺直叙的叙事,而是充满了爆发点和转折,让你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我通常阅读速度较慢,但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我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生怕下一秒主角就会遇到什么无法挽回的危机。作者在处理高潮部分的技巧简直是大师级的,那种紧张感如同绷紧的弦,在最恰当的时机猛地松开,留下的是震撼和释然。而且,书中关于“牺牲”和“救赎”的主题探讨得非常到位,那些做出艰难决定的瞬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角色的重量感。它不仅仅是情节上的跌宕起伏,更是价值观和情感上的强烈碰撞。如果你追求的是肾上腺素飙升的阅读体验,同时又不希望故事流于表面,那么这本书绝对能满足你对“爽感”和“深度”的双重渴望。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简直就像是在品尝陈年的美酒,每一口都回味无穷。作者的遣词造句充满了古典韵味,却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思维,使得整个叙事风格既大气磅礴又不失细腻温婉。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绘场景时的笔触,那些宏大叙事的背景,比如古老的遗迹、神秘的科技符号,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我真的穿越到了那个时空交错的维度之中。而对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些细腻的情感波动,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被作者层层剥开,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在看故事,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文学的朝圣。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语言的力量,以及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作家是如何用文字编织出一个令人沉醉的梦境的。我愿意为了这份文字的纯粹和深度,向所有追求高质量阅读体验的人鼎力推荐。

评分

哇,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次情节的转折都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作者在构建人物形象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他们的动机和挣扎都让人感同身受。特别是主角,他的成长轨迹描绘得如此细腻真实,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坚定,那种蜕变的过程让人看得热血沸腾。阅读的过程中,我几次因为紧张而屏住呼吸,又因为某个温暖的瞬间而感到心头一暖。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它探讨了许多关于人性、选择和命运的深刻议题,让我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思考那些未解的谜团和角色的未来。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故事太精彩了,以至于读完后有一种强烈的“失落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深度叙事的读者的佳作。

评分

说实话,我对科幻或者奇幻题材的书籍一向抱持着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作品常常陷入设定堆砌和逻辑混乱的怪圈。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构建的世界观宏大而严谨,每一个设定的铺陈都像是精密仪器中的一个齿轮,相互咬合,驱动着整个故事前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复杂的设定之下,作者依然能保证情节的流畅和情感的真实。那些关于时间悖论、宇宙法则的探讨,绝非空泛的理论,而是与角色的命运紧密相连,驱动着他们做出艰难的抉择。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回顾某些章节,试图梳理那些精妙的伏笔和呼应,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这本书的智力挑战性非常高,它要求读者全神贯注,但给予的回报也是巨大的——那是一种被真正“烧脑”的满足感。对于那些厌倦了套路、渴望真正硬核想象力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