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存100張金融股:養出退休金雞母 打造領息好日子 (電子書)

你也可以存100張金融股:養出退休金雞母 打造領息好日子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重銘
图书标签:
  • 投资理财
  • 股票
  • 金融股
  • 高股息
  • 退休规划
  • 领息
  • 被动收入
  • 长期投资
  • 电子书
  • 台湾股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23年金融股股利縮水,搞得存股族心慌慌,
擔心金融股不再是存股首選,
但平心而論,美國暴力升息及防疫保單虧損,
都算是一次性利空,反而提供低價進場的好時機!

本書濃縮不敗教主陳重銘30年存股經驗,
帶你重新認識3大類別的金融股,
當你搞懂金融股的投資眉角,
不只能安心領股息,還能貪心賺價差!

  ★從1張股票開始,先存100張金融股,再用股子股孫養大退休金,打造領息好日子!★

  為什麼存股要選金融股?細數金融股的優勢,包括獲利穩定、幾乎不會倒閉,不怕股票變壁紙,源源不絕地供應股利……真的比養小孩還孝順。

  小資族從1張金融股開始存,堅持「定期定額+股利再買回」,只要辛苦打造一次聚寶盆,存到100張之後,就等於養出第一隻金雞母幫你下蛋。之後靠著配股配息展開下個100張循環,只要對的事情重複做,最終累積出來的回報,就能養你一輩子,還可以庇蔭子孫,富過三代!

  ★看不懂金融股?這本「金融股投資祕笈」最適合你!★

  在投資金融股前,你知道為什麼證券金控、壽險金控較適合做價差?官股銀行配息比民營金控大方?檢視銀行體質不能套用一般財報邏輯……這些知識嗎?就算是低價金融股,也不能草率撿便宜,在了解原因之前不能貿然買進。

  陳老師常說:「股海在走,知識要有。」這本書濃縮他30年的存股經驗,將帶你重新認識金融股,學會精準布局,就能領息一輩子!

  本書精彩內容:

  【拆解金控公司 股利、價差都能賺】
  金融股具有不同的屬性與獲利主軸,以壽險、銀行、證券3種為主,深入了解後才能評估影響股價多空的因素,學會拆解金融股獲利來源及特性,不僅幫你趨吉避凶,更讓你敢於逢低加碼,創造更高的報酬!

  舉例來說,如果你知道壽險金控的獲利呈現景氣循環,就會買在獲利差(升息時),賣在獲利好(降息時),因為賺價差遠勝過放著領股利!

  【官股與民營金控 輕鬆切換兩邊賺】
  保守的官股金控配息大方,獲利的民營金融則配息保守,兩者之間各有優缺點,你可以選擇官股金控安穩領息,也可以透過民營金控在低點進場賺取資本利得。

  當然你也可以「乾坤大挪移」,在2種類型之間做切換,來獲取最高的報酬,像是景氣好的時候,民營金控獲利成長高,股價容易大漲;景氣不佳時,官股金控較穩定,股價不容易大跌。

  【看懂銀行4大指標、3大篩選法】
  在檢視銀行業資產體質與安全性時,通常會以4大指標來觀察:存放比率、逾放比率、活存比率、存放利差,幫你篩選優質銀行股!

  另外,評估金融股經常會使用到3大篩選法:殖利率法、本益比法、股淨比法,將其運用在不同類型的金控,就能判斷金融股的體質!

  【幫小資族、退休族打造專屬存股策略】
  大家都想要存股,但股價太高是小資族心裡永遠的痛,台積電1張就要幾十萬元,小資族1年的薪水可能都還不夠買!

  退休族的資金可能較為充裕,但若沒有妥善分配資產,往後的日子也無法感到安心,進而對財務產生不安全感。

  不論是小資族或上班族,其實最該關心的是退休跟通膨,靠著存金融股,來幫你創造穩定現金流,看完這本書,你會……

  ●    獨立判斷金融股體質,篩選潛力績優股
  ●    搞懂官股與民營金控,獲利價差兩邊賺
  ●    建立穩定現金流,打造領息好日子
  ●    洞悉各種含金ETF優劣,節省研究個股的時間
  ●    制定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式,分散投資風險

  【沒時間研究個股 含「金」ETF幫你打包】
  投資個股需要花時間研究,金融股更要了解銀行、壽險、證券等產業的不同,相當耗費心力。但是ETF會分散持股並主動汰弱換強,在固定月份進行成分股審核與更換,投資人不用傷腦筋選股,一次幫你打包一籃子的優質金融股!

  對國內ETF沒興趣,也可以選擇海外金融股ETF來投資全世界。由於是投資海外的股票,所以經理費較高,而股價沒有漲跌幅限制,這是與國內成分股ETF的最大不同之處!
好的,以下是一本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主题与财务规划、投资策略相关,但不涉及您提到的特定书名内容: --- 书名:《财富自由之路:从零开始构建稳健的被动收入系统》 导语: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清晰、可执行的财务蓝图。本书并非贩卖快速致富的幻想,而是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审慎的资产配置和长期的坚持,逐步建立起足以支持理想生活的被动收入流。无论您是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希望为退休生活做准备的职场中坚,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框架和实践指南,助您迈向真正的财务自由。 第一部分:重塑金钱观——财务健康的基石 成功的投资始于正确的认知。本书首先聚焦于建立健康的财务心态。我们将彻底剖析金钱在您生命中的角色,探讨“为什么存钱”比“如何投资”更为重要。 打破“月光族”魔咒: 深入分析现代消费主义对个人财务的侵蚀。通过实际案例解析,教您如何识别隐性开支,制定既能享受生活又不牺牲未来的预算方案。 建立紧急备用金的艺术: 详细阐述紧急备用金的重要性,并提供不同生活阶段(单身、有家庭、创业)的量化标准。我们不仅教您存多少,更教您如何科学地管理这笔“安全垫”,确保它在需要时能迅速到位。 债务的智慧管理: 区分“良性债务”(如低息房贷、商业投资贷款)与“恶性债务”(如高息信用卡债、消费贷)。提供一套阶梯式的债务清偿策略,帮助读者摆脱利息的枷锁,将现金流重新导向资产积累。 第二部分:投资启蒙——构建您的私人财富引擎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投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独立、自信地做出决策。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金融工具入手,逐步深入到资产配置的复杂层面。 理解复利的力量与时间的朋友: 详细解释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复利效应。通过模拟不同投入和时间跨度下的增长曲线,强化长期主义的信念。 初识金融工具箱: 全面介绍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包括指数基金与主动型基金)、不动产信托(REITs)等主流投资工具的特性、风险与回报。重点强调如何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入门产品。 指数基金的魔力: 专门开辟章节深入探讨低成本、多元化的指数基金(ETF)作为核心持仓的优势。解析跟踪大盘指数的投资哲学,以及它如何帮助普通投资者战胜市场波动和高昂的管理费用。 风险与回报的平衡术: 如何科学地评估自身的风险偏好?本书提供实用的问卷和分析工具,帮助读者确定“适合自己的”风险等级,并据此构建初始投资组合。 第三部分:资产配置实战——构建多元化的收入流 财务自由的本质在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使您的财富不再“单腿站立”。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搭建一个能够穿越牛熊周期的、多维度的收入系统。 核心-卫星策略详解: 介绍业界推崇的“核心-卫星”资产配置模型。核心部分应侧重于低成本、长期持有的稳健资产(如全球分散的指数基金),而卫星部分则用于捕捉特定领域或主题的超额回报机会(如特定行业的成长股、新兴市场债券等)。 债券与固定收益的角色: 在加息周期和降息周期中,债券的功能如何变化?本书细致分析了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如何平衡投资组合的波动性,确保在市场恐慌时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和稳定回报。 不动产投资的现实考量: 不仅仅是买房收租,本书更侧重于不动产投资的结构性分析,包括REITs的优势、房地产众筹的风险,以及如何将不动产视为一种与股票市场相关性较低的资产进行配置。 价值投资的思维训练: 介绍巴菲特等价值投资大师的核心理念,如“护城河”、“安全边际”。教导读者如何从企业的基本面而非市场噪音中寻找真正的价值,并长期持有。 第四部分:退休规划与财富传承——从积累到守成的转变 投资的最终目标是支持未来的生活。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如何将积累的财富有效地转化为可持续的退休收入,并确保财富能够安全地传递给下一代。 提款率的科学计算: 探讨著名的“4%安全提款率”法则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提供更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动态提款策略,确保退休金在二三十年的周期内不会耗尽。 退休账户的优化利用: 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退休金计划(如个人养老金账户、税务递延账户等),提供最大化税收优惠的策略,让每一分钱都能更有效地为您工作。 保险作为风险防火墙: 详细解析人寿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在退休规划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强调保险应是资产配置的防御性工具,而非投资工具。 遗产规划的初步框架: 引导读者开始思考遗嘱、信托等基础的财富传承工具,确保在最不幸的情况下,您的意愿能够得到尊重,并为继承人减少不必要的税务和法律负担。 结语: 《财富自由之路》旨在提供一个清晰、可操作的路线图。它强调纪律、耐心和系统性,而非追逐热点。真正的财富自由并非一夜暴富,而是您有能力选择如何度过每一天,而这套知识体系,就是您通往选择自由的坚实阶梯。翻开本书,开始规划属于您的、不受制于人的人生成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重銘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碩士,現職為作家、理財講師、全職投資人。
 
  年輕時當過5年低薪的流浪教師,只能當個「不Buy教主」,努力開源節流,並積極研究股票投資,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未來。
 
  窮人靠工作,富人靠資產,最大的差別是投資知識。身為教師的他非常明白知識的力量,因此經營免費的部落格和粉絲團,分享投資理財觀念,並將30年投資股市的經驗撰寫成書。
 
  著作:《變身少年巴菲特 培養財富創造力:學校沒教的22堂理財課》、《打造小小巴菲特 贏在起跑點》、《小資致富術:用主題式ETF錢滾錢》、《上班族的ETF賺錢術》、《我用1檔ETF存自己的18%》、《6年存到300張股票》、《教你存自己的300張股票》、《每年多存300張股票》
 
  FB粉絲團:不敗教主陳重銘

图书目录

第1章 存股策略一籮筐 金融股老少皆宜
1-1投資要選護城河 打造長期飯票
1-2存金融股好處多 不怕股票變壁紙
1-3股票有漲有跌 學習富人思維
1-4金融股配股vs配息 哪個比較好?

第2章 投資金融股前 5個必懂知識
2-1拆解金融股 看懂這些分類
2-2金融股3大業務 如何判斷利多利空?
2-3看懂4大指標 評估銀行體質
2-4現金增資減資 解讀背後意義
2-5低價金融股 有好有壞

第3章 大到不能倒 投資官股金控安心領息
3-1殖利率較高 官股適合領息族
3-2官股3大投資策略 買在高點還是賺(以第一金為例)
3-3每月買1張 13年存300張股票(以合庫金為例)
3-4把握除權息行情 低買高賣賺價差(以兆豐金為例)
3-5進階操作策略 用股淨比賺差價(以台企銀為例)

第4章 多重獲利引擎 民營金控爆發力強
4-1民營金控最大優勢 獲利潛力較高
4-2區間操作賺價差 先搞懂獲利關鍵
4-3低本益比好公司 物美價廉別錯過(以台新金為例)
4-4獲利長期穩定 領股票股利更迷人(以台中銀為例)
4-5隨景氣波動 證券股別長抱不放
4-6配息相對小氣 壽險股適合波段操作(以國泰金為例)

第5章 存ETF領息 效果比金融股好?
5-1金融股好複雜 存ETF較省事?
5-2純金融股ETF少 用含「金」量挑選
5-3拆解股利結構 高股息ETF安心領息
5-4高股息ETF操作策略 重點在於「買便宜」

第6章從100張開始存 打造領息好日子
6-1 小資族翻轉財富 先存低價金融股
6-2 用100張金融股  養出退休金雞母
6-3 退休族存金融股 資金拆兩半

第7章 做好資產配置 投資才能安心
7-1 不是有錢才煩惱 資產配置要做好
7-2 市值型vs高股息ETF 誰勝誰負?
7-3年輕人勇敢衝 退休族要安心賺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744053
  • EISBN:978626974406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8.1MB

图书试读

自序

濃縮30年經驗 教你用金融股領息一輩子


  記得我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開始存金融股,當時看著電子股大跌,恐慌之下便打算分散投資到金融股,於是開始買進中信金(2891),隨著金融海嘯越演越烈,我買進中信金的價位也越來越低,當時看著中信金股價從20幾塊一路滑落到7塊多,說實話內心也存在著焦慮不安,只能相信中信金是績優龍頭公司,持續買進並長期投資。

  隨著中信金不斷地配股配息,我也在低點時繼續加碼,在2015年時存到了300張,詳細心得寫在《6年存到300張股票》一書中。長期投資下來,我開始了解金融股具有配息穩定且不容易倒閉的優點,於是持續買進來增加張數,2022年我持有超過2,000張金融股,並從中領到265萬元的股利。

  可惜好景不常,2020年疫情期間美國大降息,埋下了往後通膨的種子,2022年俄烏戰爭不幸開打,導致美國通膨嚴重惡化,不得不採取激烈升息的手段,一口氣升息17碼(1碼為0.25%);雪上加霜的是國內壽險為主的金控,都遭逢防疫保單的嚴重虧損,股價跟著大跌一波!但是平心而論,美國升息17碼跟防疫保單虧損,都可以算是一次性的利空,反而提供低價進場的時間點。

  2022年11月,我看著國泰金(2882)股價跌破40元,開發金(2883)股價將近腰斬,於是進場撿便宜,我知道壽險金控的獲利呈現景氣循環,要買在獲利差(升息時),然後賣在獲利好(降息時),賺價差遠勝過放著領股利。

  同樣身為金融股,但是也有不同的獲利主軸,例如壽險、銀行、證券、租賃……都有不同的投資策略,例如不同於壽險金控受到升息的傷害,銀行反而受惠升息加大的利差。2021年9月多,我預估美國即將在2022年升息,當時台企銀(2834)的股淨比僅0.7倍,便在10塊錢以下買進,然後持續加碼,到2023年的報酬率超過40%。

  在台灣,金融業屬於政府高度監管的特許產業,如果沒有政府的核准,再有錢也無法成立銀行。台灣目前的14家金控算是特許的寡占行業,獲利與配息都相當穩定,很適合存股來產生現金流,幫你的生活開銷(退休金、房貸、生活費)買單!

  從2022年起大家都認識到「通膨」的威力了,不要說早餐加1顆蛋要15元,高漲的房價更讓上班族大嘆買不起,不少人紛紛說想要直接躺平!其實經濟就是錢的流動,2023年4月全台灣的房貸餘額高達9兆4,480億元,如果用房貸利率2%計算,全體房貸族1年要繳交1,890億元的利息給銀行喔!我自己也負擔8位數的房貸,但是我每年從金融股領到將近300萬元股利,幫我繳房貸還有剩喔!

  如果從現金流動的角度來看,等於是有很多辛苦的房貸族在幫我繳房貸!這樣是不公不義嗎?請記住,我沒有逼你買房子繳房貸吧!況且我省吃儉用10幾年來存金融股,股災時也要承擔大跌的心理壓力!幸好台灣的金融股有特許的護城河,更擁有強大的獲利能力。2023年我趁低點持續將金融股加碼到3,000張,我的下半生都可從金融股每年領300萬元股利,幫我繳房貸、讓我遊山玩水……

  獲利穩定、幾乎不會倒閉的金融股,已經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源源不絕地將股利貢獻給我,真的比養小孩還要孝順。資產的好處就是只要辛苦打造一次,它就會養你一輩子,還可以庇蔭子孫,富過三代喔!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每個人都可以存金融股,你也可以達到財務自由,重點是你要開始存股。「知識」是最有價值的投資,儘管金融股可以傻傻地存,但是深入了解產業與景氣循環,不僅可以幫你趨吉避凶,更讓你敢於逢低加碼,創造更高的報酬。

  我存了15年的金融股,累積領回超過1,000萬元的股利了,真的是很開心。這本書濃縮我30年存股經驗,相信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股海在走,知識真的要有,請你多買書、多讀書,因為「投資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抓人眼球,那种明亮的黄色和充满活力的字体,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财富的积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阅读完后,我感觉作者确实在努力地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复杂的金融世界。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股票投资心存畏惧,觉得那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入口。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教材,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大哥在跟你分享他多年的“省钱”和“投资”心得。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基本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把复利比作滚雪球,把分散投资说成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些比喻虽然老生常谈,但在作者的叙述下,显得格外清晰和易于理解,让人觉得“原来我也可以做到”。这种建立信心的过程,对于很多徘徊在投资门槛前的人来说,比任何复杂的公式都来得重要。它成功地将“存钱”和“投资”这两个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让读者明白,积累财富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正确方法去执行的长期计划。

评分

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金融股”这个概念是有些模糊的,总觉得那是需要大量资金才能介入的领域,而且风险系数极高。然而,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巧妙,它没有鼓吹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非常务实地强调了“长期主义”和“小额定投”的力量。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强调“心态建设”方面所花的心思。投资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市场波动,而是我们自己的贪婪和恐惧。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篇幅,反复提醒读者要保持定力,不要被市场一时的涨跌牵着鼻子走。这种心理建设的引导,对于建立一个健康的投资观至关重要。我能想象,很多投资者因为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而功亏一篑,而这本书恰恰是从根源上给予了纠正和预防。它让我意识到,买入并持有优质的、能稳定分红的股票,其实更像是在播下一颗种子,然后定期给它浇水施肥,而不是去赌下一场豪赌的输赢。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很有条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信息,而是构建了一个从零到一的行动蓝图。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如何筛选“靠谱”的金融股时所采用的“三步走”策略,虽然我不能在此处详述具体步骤,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标准是基于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来设计的,非常适合保守型的投资者。作者没有采用那种高深莫测的财务比率分析,而是用更易于操作的指标来衡量一家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分红能力。这让原本枯燥的财报分析变得生动起来,仿佛在进行一场侦探游戏,寻找那些隐藏的“现金奶牛”。更棒的一点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自身的实战经验和教训,这些“血泪史”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有说服力,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说教,而是经过市场千锤百炼的实战指南。这些亲身经历,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信任度。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明,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读起来丝毫没有传统理财书籍的沉闷感。作者的文字间流淌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他不仅仅是在教我们如何投资股票,更是在倡导一种积极管理自己财务未来的生活方式。他强调“时间是最好的朋友”,鼓励读者尽早开始,哪怕资金量少得可怜。这种对于“行动优先”的强调,打破了很多人“等我有钱了再开始”的拖延心态。此外,书中对于“复利”的阐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彩,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被塑造成了一种可以改变人生的强大驱动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被动收入”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清晰、可执行的小步骤,一步步可以实现的长期目标。这种由内而外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评分

如果说市面上大多数理财书都在忙着教你如何“快速致富”,那么这本书则更像一本关于“如何构建财务护城河”的指南。它聚焦于“养出退休金鸡母”这个核心目标,意味着它关注的是可持续性和稳定压倒一切。我特别欣赏它对于“风险管理”的细致考量,书中对于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投资组合,以及在市场低迷期应该采取的策略,都给出了非常审慎的建议。这种不激进、重稳健的基调,与当下市场上追求高回报、高波动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安心。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财富自由不是瞬间爆发,而是一场马拉松,最终的胜利属于那些能坚持到最后、并且知道如何在过程中照顾好自己“资产母鸡”的人。这本书无疑为我的长期财务规划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我对未来的“领息好日子”充满了期待和清晰的路径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