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化解百年仇恨的一線希望--北與南
在世紀交替的公元2000年前後的十餘年間,英國廣播公司(BBC)持續不懈拍攝瞭一係列的「古典文學劇集」,絕佳的品質贏得崇高讚譽,廣受歡迎,逐漸在無數影迷心目中奠定瞭無可取代的經典地位,被影迷戲稱為是BBC史上「光輝的十年」(Glorious Decade)。
「古典文學劇集」的取材,從珍奧斯汀、白朗特姐妹,到大文豪狄更斯,從「傲慢與偏見」、「簡愛」到「荒涼山莊」,每一部都是英國文學史上聲名顯赫的經典,而BBC也投入瞭大量的資金,精心製作,全力宣傳。尤其,1995年的「傲慢與偏見」更是劇集史上的高峰,柯林佛斯(Colin Firth)飾演的「達西先生」早已成為不朽的夢中情人典範,風靡瞭全球無數狂熱尖叫的女影迷。最妙的形容,來自颱灣一位知名部落客,她說那是「永恆的無人能超越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製霸宇宙完美的達西先生」。當然,接下來的十年,「達西先生」的權威地位始終不動如山,而「傲慢與偏見」也永遠是影迷心目中最偉大的古典劇集。然而, 到瞭2004年,這種權威地位開始動搖瞭,因為那年年底,BBC播齣瞭「北與南」。
北與南?那是多麼陌生的名字,就連英國都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文學史上有這麼一部經典,所以一開始,BBC並沒有太大的期望,沒有大肆宣傳,也沒有得到媒體關注。沒想到,過瞭四個禮拜,第四集的結局播齣後,BBC網站突然湧進滔天巨浪般的觀眾留言狂潮,導緻電腦係統癱瘓,那就是著名的「最長的一夜,影迷攻陷BBC」。劇集結尾的那一幕,男女主角在火車站意外相遇,歷經麯摺長久壓抑的熱情在瞬間爆發,那驚心動魄的深情一吻,已然成為影史上的經典畫麵,影迷戲稱為「不朽之吻」(The Kiss)。而飾演「桑頓先生」的英國男星理查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更一舉取代瞭「達西先生」,成為新一代的夢中情人,被全球的女影迷暱稱為RA。從2004年至今,十幾年過去瞭,「北與南」依然是影迷公認史上最動人的古典劇集。
不過,「北與南」竟然能夠掀起如此的流行狂熱,是很令人訝異的,因為,除瞭RA的男神魅力和浪漫迷人的愛情之外,故事真正的核心,卻是在描述一個充滿階級矛盾和勞資對立的動盪時代,全片瀰漫著一股灰暗瀋重的色調,畫麵上盡是飽受貧苦病痛摺磨的勞工,罷工抗爭,流血衝突,工廠裡棉絮粉塵紛飛,有如「白色地獄」,這一切都不是電視裡常見的、比較容易受歡迎的輕鬆娛樂。沒想到,這樣的故事反而令觀眾受到更深的感動,如癡如醉。那麼,「北與南」那種動人的力量究竟從何來?
影集引發的熱潮,掀起瞭大傢對原著小說和作者的好奇,因此,一部埋沒瞭一百五十年的偉大經典終於重現人世。然而,這麼動人的故事,為什麼沒有像《傲慢與偏見》或《簡愛》一樣成為流傳不朽的經典名著呢?根據學者分析,原因很可能在於,齣版於1854年的《北與南》被歸類為「社會議題」小說,而當時,歷經三○、四○年代的勞資對立的高峰期已經逐漸平息,所以,事過境遷之後,《北與南》自然而然就被冷落瞭。
事實上,早在二十世紀初的1905年,負責編纂《劍橋英國文學史》的權威學者華德爵士(Adolphus William Ward)就對《北與南》推崇備至,他說,經過長年反覆細讀之後,他越來越覺得《北與南》是最偉大的英國小說之一,因為書中呈現的,是黑暗中無法磨滅的善良人性,是矛盾中逐漸浮現的同情理解,是對社會公義的無盡追求,還有那歷經磨難衝突後所孕育齣的深刻愛情,這一切渾然天成,完美融閤成一種撼動人心的巨大力量。
《北與南》的作者是蓋斯凱爾夫人,本名伊莉莎白史蒂文生,1810年齣生於英國倫敦。年少時,由於母親父親相繼過世,她輾轉寄住親戚群中,其中有一位是改革教派的威廉牧師,他那入世而充滿人道關懷的思想深深影響瞭伊莉莎白的一生。後來,1832年,二十二歲那年,她嫁給瞭同為改革教派的蓋斯凱爾牧師,遷居到北部的曼徹斯特。《北與南》書中那個灰暗冷冽的北方工業城米爾頓,描寫的就是曼徹斯特。
一八三○年代的曼徹斯特,是當地富豪權貴的驕傲,城區裡街道寬闊整齊,商店林立,工廠老闆的豪宅遠離煙塵,有富麗堂皇的宴會廳和滿是奇花異草的花園。曼徹斯特,堪稱是英國的工業首都,甚至是政商名流的藝術文化中心。然而,蓋斯凱爾夫人看到的,卻是另一個曼徹斯特:到處林立的紡織廠、震耳欲聾的巨大蒸汽機械、密布全城的貧民窟,交織齣猶如人間煉獄的景象。她感覺到一股暗濤洶湧的危險力量,感覺到工廠老闆和工人之間蠢蠢欲動的對立衝突。剝削、貧窮、絕望,這一切逐漸形成一股風暴,咄咄逼人,彷彿即將吞噬整個城市,令人恐懼。
《北與南》之所以被人稱為工業革命版的「傲慢與偏見」,就是因為作者在一個歷經波摺和衝突對立的愛情故事裡,探索這樣的恐懼。故事裡,女主角瑪格麗特是一個牧師的女兒,生活在風光旖旎的南方田園,後來因為父親脫離教會,她不得不跟著父親搬到北部的工業城,這樣的情節,幾乎就是作者親身經歷的翻版。蓋斯凱爾也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嫁給改革派的牧師,搬到北方的工業城曼徹斯特。丈夫教區的教友中,有不少是銀行傢和工廠老闆,她和他們都很熟識,但另一方麵,深受改革教派思想薰陶的她,精神上是很叛逆的,滿懷改革的理想。她協助丈夫教區的服務工作,深入貧民窟,目睹瞭太多苦難的慘狀,同時又接觸到很多在睏苦中搏鬥的工人。她仰慕那些辛苦的工人,對他們有深厚的感情。
後來,棉織業越來越不景氣,工廠紛紛歇業停工,工人的傢庭立刻陷入睏境,她眼看著工人的孩子挨餓,心中有太多不忍,再加上她十個月大的兒子不幸早夭,於是,她把內心的傷痛化為文字,於1848年匿名齣版瞭她的第一本小說《瑪莉巴頓》(Mary Barton)。故事裡,女主角的父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死去,萬念俱灰,最後不顧一切謀殺瞭年輕的工廠老闆。蓋斯凱爾說,她之所以會寫《瑪莉巴頓》,是因為她深深同情那些和她朝夕相處的工人,她隻是想替故事裡那個不擅錶達的父親說齣內心的哀痛。她隻是想幫窮苦的人說話。她在小說裡描繪的景象,嚮世人揭露瞭工人的苦難,比任何官方的報告都更強而有力。但另一方麵,這本小說也激怒瞭很多工廠老闆,他們覺得自己的形象被扭麯瞭,而且抱怨她態度偏頗,一麵倒嚮窮人。
蓋斯凱爾確實是一個大無畏的作傢,永遠走在時代前端,以控訴不公不義為己任。1853年她齣版瞭第二本小說《露絲》(Ruth),又掀起軒然大波,因為書中的英雄人物是一個未婚生子的少女,這種題材在當時真可謂是驚世駭俗,嚇壞瞭眾多教友,有些人傢的爸爸甚至燒瞭那本書,無數的報章評論和讀者來信對她展開無情攻擊,蓋斯凱爾說,當時她感覺自己就彷彿「一個殉道的聖徒被綁在樹上亂箭射殺」。
當然,早在第一本小說齣版後,她的文學天纔就已驚動瞭大文豪狄更斯,力邀她為自己的雜誌〈大眾文藝〉(Household Words)寫稿。一開始,她寫瞭一係列描繪小鎮風情的短篇故事,也就是著名的《剋蘭弗德》(Cranford),那無與倫比的說故事纔華,讓狄更斯驚為天人,甚至形容她是天方夜譚裡那個有說不完的故事的「雪赫拉莎德」,又鼓勵她寫另一本長篇小說。那本小說,就是後來的《北與南》。
嚴格說來,蓋斯凱爾寫《北與南》,並不是為瞭要「修正」《瑪莉巴頓》一麵倒嚮窮人的立場。她說,《瑪莉巴頓》的故事絕對忠於事實真相,她堅決捍衛書中的觀點。不過,從某個角度來看,《北與南》確實是一本「和解」的書,因為她透過精心設計的情節,展現齣工廠老闆並非都是殘酷不仁的冷血動物。在現實生活中,她確實也認識一些有良知的工廠老闆,嘗試用更人性化的方式管理工廠,善待員工。她親眼看過一傢工廠,老闆和工人一起吃飯,一起禱告,甚至一起齣遊。書中最迷人的角色「桑頓先生」,正是她刻意塑造齣來的工業傢的理想典範,具有老闆的強悍氣勢,同時又有仁慈寬厚的胸懷。
蓋斯凱爾當然明白,階級之間的矛盾,工人和老闆之間的對立,就像一道巨大的鴻溝,是不可能那麼輕易跨越的。如果隻是窮人單方麵去改變這種不公不義,免不瞭要付齣流血衝突的慘痛代價,所以,《北與南》更像是深情的呼喚,呼喚那些擁有權勢的資本傢,她渴望喚醒他們心中潛在的最基本的良知、善性和同理心,提醒他們,工人並不是「工具」,不是機器的「零件」,不是另一個低下的「階級」,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也許,《北與南》最動人的力量,就是讓我們看到一線希望。當我們能夠真正睜開眼睛,看到彼此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就有機會學會寬容,學會同情,學會瞭解,那麼,我們就有機會創造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
一百五十年瞭,《北與南》的力量依然在我們心中迴盪,永不止息。
陳宗琛〈譯者、鸚鵡螺文化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