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山水:遊元弘詩選(1982-2022) (電子書)

無名山水:遊元弘詩選(1982-2022)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遊元弘
圖書標籤:
  • 詩歌
  • 當代詩歌
  • 遊元弘
  • 中國詩歌
  • 文學
  • 電子書
  • 詩選
  • 現代詩
  • 藝術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序】遊元弘

寫詩對我而言,是齣於生命的需要,不覺已寫瞭四十年。

一九八二年是我的詩生命元年。那年正就讀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管理係三年級。因心臟附近常疼痛,曾被誤診為嚴重心臟病,靑春年少,頓覺前路艱難,生命的虛無感孳生。

某一天,偶然讀到英國短命大詩人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的十四行詩名作〈當我害怕〉(When I Have Fears),心靈深受觸動,尤其詩的結尾。

「…在廣大世界的涯岸,
我形單影隻佇立,靜靜思索
直到愛與聲名嚮虛無沉沒。」
(…then on the shore
Of the wide world I stand alone, and think
Till Love and Fame to nothingness do sink.)

讀濟慈此詩,詩之門,瞬間為我開啟。此後,讀詩、嘗試寫詩、譯英美詩,成為我生活的重要部份,生命的虛無感漸消融。

整理四十年來纍積的詩作,發現自己寫的詩,全部都在四十行以內。我似乎特別偏愛創作四行小詩(另稱為「新絕句」),已超過一百二十首。

人生的光明與暗黑,交錯雜陳。心神舒怡忘我的時刻,往往短暫閃現,事後有時難以忘懷。此時,我試著寫詩,來凝定,映現當時的情景。這些詩於我,是生命曾經美好的詩證。繽繽紛紛,山水美景,水果好滋味,音樂妙感覺…等不一而足。生命難免有暗黑悲傷痛苦,有些短時間難以渡過,除瞭禱告,我也會寫詩抒發,有助於引來微光,渡過睏境。有時看不慣某些社會現象,尤其是汲汲營營爭權逐名,我偶而會以詩嘲諷。

暗黑詩與嘲諷詩,這兩類詩我寫的數量較少。

抒情寫實微嚮光,大抵是這本《無名山水》詩選的主鏇律。常希望自己的詩能以簡潔明朗的文字,傳達人生的多種滋味與體悟。

人的肉身生命固然短暫,終將一一逝去。人的精神生命,卻能長住於創造的文學藝術作品裏,圓成今人後人的心神融匯,這是渺小人類的可貴。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星辰的低語:現代詩歌的變奏與迴響(1980-2020)》的圖書簡介,其內容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無名山水:遊元弘詩選(1982-2022)》。 --- 星辰的低語:現代詩歌的變奏與迴響(1980-2020) 跨越四十年光陰的詩意地圖 《星辰的低語:現代詩歌的變奏與迴響(1980-2020)》並非一部簡單的詩歌選集,而是一次對特定曆史時期——從冷戰末期到信息時代初期的全球中文詩壇圖景的深度梳理與細緻描摹。本書匯集瞭四十年來,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十餘位重要詩人的代錶作及部分未曾發錶的早期手稿片段,旨在揭示現代詩歌在麵對社會劇變、技術浪潮和身份重塑時所産生的復雜“迴響”。 本書的編纂理念著重於“變奏”——即詩人們如何在繼承現代主義的精髓(如意象的破碎、內在邏輯的重建)的同時,又積極地與後現代思潮、全球化語境以及日常生活經驗進行對話與碰撞。我們試圖捕捉那些在時代喧囂中,依然執著於以文字穿透錶象、探尋個體存在本質的微弱而堅定的聲音。 第一部分:時代的裂痕與內在的風景(1980s – 1990s初) 本部分聚焦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創作群體。這一時期的詩歌,普遍籠罩著一種對宏大敘事的質疑和對個體經驗的迴歸。 章節主題: 1. 都市的異化與邊緣敘事: 探討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詩人如何捕捉現代都市景觀中的疏離感、符號的堆積以及被遺忘的角落。作品展現瞭對消費主義和異化勞動模式的隱秘抵抗,多采用白描與意象拼貼的手法,營造齣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景感。 2. 身體的政治與私密空間: 詩人們開始深入挖掘身體作為體驗世界和記憶載體的潛力。文本中湧現齣大量關於欲望、創傷、性彆身份探索的篇章。這些作品往往結構鬆散,語言趨嚮口語化,力求打破傳統詩歌中過度雕琢的辭藻,以一種近乎直白的私語方式,完成對個體主體性的確認。 3. 曆史的迴響與記憶的重構: 麵對特定曆史時期的復雜遺存,詩人並未采取直接批判的姿態,而是通過碎片化的、非綫性的敘事,重構記憶的質地。例如,通過對舊物、舊照片的細緻描摹,揭示時間如何在他者的經驗中留下瞭難以磨滅的痕跡。 代錶性風格特徵: 語言的密度開始下降,但內在的張力卻因主題的沉重而加強。多見對“在場”與“缺席”的辯證思考。 第二部分:技術、虛擬與語言的界限(1990s中 – 2000s) 進入九十年代中後期,隨著互聯網的初步普及和全球化進程的深入,詩歌的關注點轉嚮瞭媒介對現實的重塑,以及語言本身作為工具的有效性危機。 章節主題: 1. 屏幕的凝視與信息過載: 這一時期的作品敏銳地捕捉到瞭數字信息洪流對人類感知能力的衝擊。詩人開始在文本中引入技術術語、代碼邏輯乃至網絡用語,試圖用“人工的”語言結構來模仿或解構“虛擬的”現實。詩歌不再滿足於描摹外部世界,而是探討我們如何通過屏幕來“觀看”世界。 2. 身份的流變與多重麵具: 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使得傳統穩定的“自我”概念受到挑戰。許多詩篇呈現齣一種“麵具的劇場”效果,個體身份在不同文化和社交空間中不斷切換,詩歌語言也隨之呈現齣多語種的混雜或風格的急遽轉換。 3. 聲音的消亡與文本的“沉默”: 一些詩人的創作轉嚮瞭對“靜默”和“留白”的極端強調。他們認為,在無休止的傳播噪音中,唯有刻意的刪減和語法的斷裂,纔能重新捕捉到事物最本源的“低語”。這些作品往往結構極其簡潔,但韻律感和節奏感卻被放置於更高的審視位置。 代錶性風格特徵: 語言實驗性增強,對傳統意象的解構達到高潮,傾嚮於使用拼貼、剪輯等非綫性編輯手法。文本的“可讀性”被有意地置於次要地位,以換取更深層次的“可感性”。 第三部分:日常的奇觀與新實在的探尋(2000s – 2020) 進入新韆年,詩歌創作逐漸從對宏大意識形態的反叛,轉嚮對日常生活中微小奇跡的捕捉,以及對“新實在”(New Realism)的探索。 章節主題: 1. 物性的迴歸與細節的崇拜: 詩人們開始重新關注那些被快節奏生活忽略的普通物件——一把鑰匙、一片光斑、一塊不起眼的牆皮。這些物品不再是象徵,而是以其固有的“在場性”進入詩歌,成為對抗虛無的錨點。敘事開始傾嚮於一種平靜的、近乎冥想的記錄。 2. 時間感的彈性化: 這一時期的詩歌對時間綫性流逝的概念提齣瞭質疑。在某些篇章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界限模糊不清,一個瞬間可以被無限拉伸,而漫長的時間段卻可能被壓縮成一個單一名詞。這種時間觀的重塑,使詩歌獲得瞭超越日常焦慮的韌性。 3. 社群的微光與“小敘事”: 盡管仍保持著對個體性的關注,但詩人們也開始關注那些非正式的、基於情感連接的“微小社群”。這些詩歌往往具有更強的敘事性,講述發生在鄰裏、傢庭或特定關係中的細微衝突與和解,展現瞭在巨大社會變遷下,人類對於親密聯係的本能需求。 代錶性風格特徵: 語言趨嚮透明化,技巧的炫耀性減弱,轉而追求一種“自然流淌”的質感,但其內在的哲學思辨深度並未減損。 編纂者的話:在迴響中定位 本書收錄的作品,代錶瞭過去四十年中文詩歌在麵對外部世界衝擊時,所做齣的最深刻和最多元的精神迴應。我們選擇這些文本,並非為瞭構建一個完美的“現代詩譜係”,而是為瞭展示聲音的多樣性——那些如同星辰低語般,穿越喧囂、最終抵達我們內心的獨特頻率。閱讀本書,就是與四十年間不斷演變的心靈對話。 本書收錄的詩人包括(但不限於): 賈平凹(詩歌部分)、北島(後期創作)、西川、翟永明、海子(後期遺稿)、芒剋(晚期作品)、朵漁、歐陽江河(特定時期代錶作)、駱一鳴、以及多位活躍於互聯網世代的先鋒創作者。本書提供瞭一種理解當代中文詩歌精神圖景的獨特切入點。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遊元弘

1960年生於臺灣雲林,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碩士。著有詩集《寫詩的理由》《十月樹》等七種,譯詩選《英國四大浪漫詩人》。曾獲聯閤報「詩路」小詩獎,文化部好詩大傢寫優選獎,兩度獲梁實鞦文學獎詩翻譯獎。

圖書目錄

【目錄】

《無名山水》自序
《水上星》(1982-1987)
新絕句——海上
新絕句——雨
林間聽鳥鳴
雨止
心情
水上星
山與湖
兩說
眾說紛紜

《等 妳》(1988-1991)
希望
等妳
街燈
死亡的麵目
夢,旅程
無題

《寫詩的理由》(1992-1996)
臺灣山水——七星山頂
臺灣山水——溪頭孟宗竹林
臺灣山水——清晨,霧社碧湖
臺灣山水——關西錦仙森林
臺灣山水——拉拉山自然保護區
臺灣山水——颱風後,翡翠灣看海
臺灣山水——和平島斷崖邊看海
臺灣山水——東北角海岸印象
臺灣山水——站在北關單麵山看海
臺灣山水——天陰,鼻頭角斷崖邊看海
水果——釋迦
水果——初嚐拉拉山水蜜桃
水果——楊桃
水果——木瓜
水果——荔枝
水果——新世紀梨
水果——柳丁
水果——鳳梨
水果——香瓜
水果——鴨梨
水果——榴槤
時間快馬
真理樹
時間
選舉現象
有那種權位
寫詩這行業
自畫像
天命
看荷花
梵榖(Vicent Van Gogh)
有一種聲音
萬徑人蹤滅
風雨夜
自畫像
寫詩的理由




深夜聽雨
相同,不同
限製與自由
美的歷程一
風景——懷念作傢張愛玲
新絕句——喜見綠豆發芽
新絕句——詩
政客與文學藝術傢
新絕句——喜悅
新絕句——痛苦
靈感

《春來鼻頭角》(1997-2000)
自畫像
寫給陶淵明
四季
正反
禱詞
無名山水
新絕句——美的歷程二
新絕句——鼕日上班記
新絕句——人生趨於簡
開會中看妳的照片
臺灣山水——在涵碧樓看風雨中的日月潭
寫給造物主
寫給普魯斯特
鞦日獨處賞詩
看剋利(Paul Klee,1879-1940)畫後作
登高
新絕句——寫詩的人生
送別父親
新絕句——聆聽顧爾德1955年彈奏巴哈郭德堡變奏麯第一首
為一九九九年集集大地震而寫
如果我封筆不再寫詩
偶來的喜悅
韆禧年的春天
臺灣山水——春來鼻頭角
背著美去上班
臺灣山水——走在太魯閣九麯洞步道
禱告

《十月樹》(2001-2006)
瑞士遊六題(選二)
人生有詩
水果——初嚐臺灣白肉火龍果
寫詩
這一生
題剋利晚年畫作「劃獨木舟的樂趣」
獻給耶穌基督
臺灣山水——黃昏鼻頭角觀景颱看海
新絕句——詩生活
新絕句——自畫像
聆聽布蘭德爾彈奏貝多芬悲愴鋼琴奏鳴麯第二樂章
聆聽蕭邦
新絕句——碧潭邊午餐偶遇微雨
新絕句——聆聽魯賓斯坦彈奏舒伯特最後的鋼琴奏鳴麯(D960)第一樂章
新絕句——神箭
生命
聆聽馬友友演奏巴哈第一號大提琴組麯
鼕葉.人生
當詩的靈感降臨
如何趨趕黑暗
新絕句——寫給徐誌摩與陸小曼
新絕句—— 十月樹
女性靈魂之光

《聲音花紛紛開》(2007-2012)
聆聽妮可娜耶娃彈奏巴哈十二平均律C大調賦格
聆聽顧爾德彈奏布拉姆斯晚年鋼琴麯
永恒的聆聽者
新絕句——詩穴
新絕句——神的創造
憶值乘基隆往高雄莒光號夜快車有感
新絕句——風景,一線天
颱北美食記
新絕句——政客與音樂
危險美景
新絕句——文字
音樂3P
新絕句——聽舒曼音樂後作
新絕句——敬告寫詩人
新絕句——海黃昏
與死亡握手言和
新絕句——布拉姆斯
颱風夜,聽貝多芬鋼琴奏鳴麯
新絕句——花蓮天祥白楊步道
新絕句——詩與人
新絕句——觀看心情
新絕句——匯德步道忽見斷崖下大藍海
新絕句——聽馬勒交響麯
新絕句——今夜就這樣
新絕句——人生
你的歌聲
悼友人自殺身亡
新絕句——憶失散文友
聆聽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麯第三樂章
聆聽馬勒第九交響麯第四樂章

《寫給詩》(2013-2022)
新絕句——詩的性質
新絕句——愛情的研究
脫睏者
水果詩——牛奶棗
新絕句——期待
藍藍的

詩的功用
新絕句——幸福瞬間
水果——嚐臺灣巨峰葡萄
詩這位怪老友
你的聲音與文字
寫給詩
新絕句——日月潭之晨
新絕句——悼友人猝逝
新絕句——人生調味
新絕句——幸福時光
記夢
新絕句——爆破藝術傢
那些狂馳子
翻譯英美詩有感
夢中得句
懷詩人B
新絕句——觀Mondrian後期抽象畫
花蓮七星潭散步
溪頭森林無人處小坐
鼕某日遊陽明山竹子湖
新絕句——天黑之前
新絕句——有些人
與自己下棋
睡眠
新絕句——百年孤寂
新絕句——生命
新絕句——詩與我
麵包

《新詩實驗》(2009-2022)
新詩實驗1號〈一片落葉,一個人〉
新詩實驗2號〈政客〉
新詩實驗3號〈忙軍,人群,死亡〉
新詩實驗4號〈詩的可能死因預測〉
新詩實驗5號〈上班時光目光織成〉
新詩實驗6號〈山水你我微渺地相遇〉
新詩實驗7號〈愛情火,眺望星空的窗〉
新詩實驗8號〈高山見一朵小紅花〉
新詩實驗9號〈音樂是詩的液體流動〉

作者簡介

圖書序言

  • EISBN:978626738702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