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第二輯】:從隋唐到清初,帝國的極盛到遲暮 (電子書)

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第二輯】:從隋唐到清初,帝國的極盛到遲暮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磊(講歷史的王老師)
图书标签:
  • 历史
  • 隋唐
  • 清朝
  • 中国历史
  • 帝國
  • 历史故事
  • 文化
  • 电子书
  • 历史普及
  • 通俗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講歷史的王老師」又來了!
★暢銷書《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作者開講中國史,讀歷史就像追劇,故事一集比一集更精彩!


■隋煬帝修大運河不是為了享樂,是應對中國即將到來的經濟格局大變遷!
■宦官干政的巔峰時代,無疑是唐朝。宦官成了唐朝後期實際的權力核心,可以廢立甚至殺害皇帝!
■殘暴的黃巢軍隊建了專門製作人肉軍糧的寨子,將人連骨帶肉一起製成軍糧。
■宋遼澶淵之盟後,宋朝在邊境貿易的經濟所得,遠超過宋朝每年的賠款,而且還享受了一百年的和平!
■北宋的柳永常年出入酒肆歌樓,與歌伎打成一片。柳永晚年窮困潦倒,死後無錢出殯,最後還是歌伎們爲他集資營葬!
■明朝爲了提高宦官的文化水準,皇帝在宮中開辦了「宦官專科學校」,培養出治國理政型的高級宦官!
■明嘉靖年間大禮議之爭影響巨大。在皇帝的威權之下,士人精神喪失殆盡,後世的大臣抑或諂媚,抑或緘默,少有正直之士!
■明萬曆年間,小說《西遊記》熱賣,一時之間盜版風行,甚至還出現了《北遊記》、《南遊記》、《東遊記》,甚至全套《四遊記》!
■清末時,中國人口數量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明清時期朝廷引進了美洲的高産農作物!


擁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中學歷史老師王磊,以「講歷史的王老師」為名在網路短影音頻道上,發布了很多趣味講解古人生活的短影片而爆紅,相繼出版了《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古人原來很會過日子》兩本暢銷歷史書,引爆了一股「還原古人生活」的閱讀樂趣。

繼出版兩本古人生活的通俗歷史讀物之後,王磊老師要繼續嘗試將中國大歷史轉化成一個一個的小故事,打破流水帳式的歷史片斷教法,每個故事都包含了精彩的人物生平、歷史事件的情節跟當時的時空背景,加上特別精準打造的細節,讓歷史人物跟場景變得栩栩如生。而故事與故事之間,也都脈絡前後相連,讀者在閱讀這些故事時,就好像在追劇一樣樂在故事之中,沉浸式地體驗歷史的發展脈絡,並從制高點看清歷史的宏大框架。

王磊老師不僅教歷史專業,說故事高明,他還與時俱進,融入了史學界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讓這些歷史故事不只精彩,也對不少積累多年的歷史偏誤提出挑戰與另說,以不同的歷史證據跟最新研究、讓讀者建立自己與時俱進的正確史觀,滿足對歷史大格局的想像。

▋專業推薦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汪栢年|國立蘭陽女中歷史科教師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教師
历史的褶皱与回响:跨越千年的文明叙事 一、 远古的曙光:文明的蹒跚起步与早期王权 本书将我们带回人类历史的蒙昧时代,聚焦于世界几大文明摇篮的初始阶段。我们不再将目光局限于宏大的政治事件,而是深入考察那些奠定后世基石的微小裂变。 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与城邦: 从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到阿卡德的统一,我们将探讨早期文字系统如何从纯粹的记账工具,逐步演化为记录神话、法律与王权的载体。重点剖析了乌尔第三王朝的中央集权尝试及其崩塌,以及巴比伦在汉谟拉比治下,如何通过一部《法典》试图在多元的社会结构中建立统一的道德和法律框架。我们尤其关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分析其早期王朝如何利用对尼罗河泛滥的精准预测,构建出神权与王权高度合一的统治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在旧王国时期的辉煌与中王国时期的韧性。 印度河流域的谜团与早期印欧人迁徙: 针对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的城市规划,本书侧重于解读其高度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如精确的排水系统和统一的度量衡——在缺乏明显宏伟宫殿或神庙的背景下,所揭示出的社会组织模式。我们推测,这种“去中心化”的早期秩序,可能源于一种不同于近东的治理理念。同时,本书也将谨慎梳理雅利安人进入次大陆的早期过程,探讨其吠陀文化如何渗透和重塑原有的社会结构,为后来的种姓制度埋下伏笔。 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夏商周的礼乐文明 我们将视角转向黄河与长江流域。夏朝的考古学证据仍在探索中,但商代甲骨文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王朝话语。本书深入剖析商代的宗教观念、祖先崇拜以及王权与神谕之间的复杂互动。随后,周公制礼作乐的“礼乐制度”,并非一成不变的僵化规则,而是一种动态的、旨在维系庞大封建领土的意识形态工具。我们追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礼”的崩坏如何催生了“诸子百家”的哲学大爆发,探讨孔子、老子、墨子等人如何试图在失去统一秩序的乱世中,重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古典时代的思想激荡:帝国构建与哲学的诞生 希腊的民主与悲剧: 本书不再仅限于波希战争或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军事叙述,而是聚焦于雅典城邦独特的政治实验——民主制度的运作机制、局限性以及其对公民身份的严格界定。我们将深入分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如何共同构成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基石,以及这种理性精神如何影响了希腊的艺术、科学和政治理论。特洛伊战争的史诗神话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张力,也成为探究古希腊自我认知的重要线索。 罗马的共和与扩张的代价: 从提比略·格拉古的土地改革尝试到恺撒的崛起,本书着重描绘罗马共和国晚期,其高效的军事机器与僵化的社会结构之间产生的巨大矛盾。我们将审视罗马法如何从习惯法发展为具有普适性的法律体系,以及这种法律体系如何在帝国广袤的疆域内发挥其整合作用。奥古斯都建立的元首制,并非简单的复辟,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对共和形式的“保留”,用以掩盖绝对权力的转移。 孔雀王朝与阿育王的“法”: 在东方,孔雀王朝的统治如何将次大陆首次置于单一的政治框架之下?本书特别关注阿育王皈依佛教后的统治策略。他的“法敕”(Dharma)不仅是宗教宣言,更是一种跨文化、跨种姓的治理纲领。我们分析了这种基于道德而非纯粹武力的统治,在后世留下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在印度历史长河中时隐时现的文化遗产。 三、 中世纪的转型:信仰、冲突与知识的传承 拜占庭的千年坚守:查士丁尼的遗嘱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作为古典世界的最后堡垒,其意义远超地缘政治。本书深入研究《查士丁尼法典》如何成为保存古罗马法学精髓的“时间胶囊”,并分析其东正教信仰如何塑造了君士坦丁堡的政治美学与国家认同。君士坦丁堡在东西方贸易中的枢纽地位,保证了知识和艺术的流动,使其成为黑暗时代中知识的灯塔。 伊斯兰的黄金时代:从麦地那到科尔多瓦 伊斯兰教的兴起不仅是一场宗教运动,更是一场迅速且极具包容性的文明整合。本书关注从四大哈里发到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的扩张过程中,穆斯林学者对希腊、波斯、印度科学与哲学的系统性吸收与再创造。巴格达的“智慧宫”如何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中心,以及伊斯兰天文学、数学(代数的发展)和医学如何超越了当时的欧洲水平。在伊比利亚半岛,科尔多瓦的多元文化实验,展示了信仰和知识可以在怎样的环境下相互促进。 西欧的重构:封建制度的起源与大学的萌芽 我们解析查理曼帝国分裂后,西欧在权力真空下如何形成了以土地、效忠和保护为核心的封建制度。这种“碎片化”的权力结构,虽然在早期导致了混乱,但也孕育了日后权力制衡的雏形。同时,我们关注早期大学的诞生——如博洛尼亚和巴黎大学,它们如何成为独立于教会和王权之外的知识共同体,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准备了思想的温床。 四、 迈向近代:地理大发现与世界体系的形成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转向: 文艺复兴并非对古典的简单模仿,而是对人类自身潜能的重新发现。本书着重考察佛罗伦萨的商业财富如何催生了赞助人制度,以及人文主义者(如彼特拉克、马基雅维利)如何将关注点从神性的永恒转向人性的复杂与世俗政治的现实操作。我们探究印刷术的发明,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打破了知识垄断,成为宗教改革的助推器。 宗教改革的政治后果: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不仅仅是神学争议,更是对神圣罗马帝国政治权力结构的挑战。本书分析了宗教改革如何与德意志诸侯的世俗野心相结合,导致了欧洲信仰版图的永久分裂,以及随之而来的残酷宗教战争(如三十年战争)如何最终催生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现代主权国家概念的开端。 大航海时代的权力转移: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标志着世界经济和政治重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的迁移。我们考察了哥伦布的“发现”如何启动了“哥伦布大交换”,即物种、疾病、人口和财富在全球范围内的剧烈转移。重点分析了美洲原住民文明(如阿兹特克和印加)如何在一夜之间被卷入全球体系,以及这种掠夺性积累如何反哺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 五、 启蒙的阵痛:理性、革命与民族国家的建立 科学革命的范式转移: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的经典力学,本书强调科学革命是如何通过建立可重复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彻底颠覆了以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为核心的旧有宇宙观。这种对自然界规律的成功把握,极大地鼓舞了人们运用理性去审视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 启蒙运动与社会契约论: 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政治哲学的骨架。本书细致区分了他们对“自然状态”、“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不同阐释,以及这些理论如何直接催化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我们着重分析法国大革命的复杂性——它既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崇高理想,也是“雅各宾专政”下恐怖统治的实践,展示了革命的内在矛盾。 拿破仑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拿破仑战争以军事征服为表,实则以输出革命理念为里,加速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地的民族意识觉醒。我们探讨了“民族”这一概念,如何在对抗拿破仑的外部压力下,从一个文化地理概念,转变为一个要求政治自决的强大动员力量,为十九世纪的欧洲历史定下了基调。 六、 工业的巨轮与全球的重塑(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工业革命的社会与环境代价: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空前飞跃。本书不仅仅罗列技术发明,更深入分析了工业化对社会结构带来的剧变——城市化的失控、工人阶级的诞生、家庭模式的解体,以及由此催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批判思潮。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这一时期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索取所带来的早期环境污染问题。 帝国主义的顶峰与文明的碰撞: 十九世纪的“新帝国主义”,是工业产能过剩与民族主义扩张欲的结合。我们将考察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日不落帝国”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以及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是如何在地图上随意划线,无视当地的民族与文化现实。这种全球性的权力不平衡,为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埋下了深刻的冲突种子。 东方对西方的回应: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本书收尾于对非西方世界在面对西方冲击时的复杂反应。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如何通过彻底的国家主导型改革,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政治、军事和工业的现代化,成为第一个成功转型的非西方国家。而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尝试,则揭示了在深厚文化惯性与外部压力夹缝中,近代化转型的巨大阻力和代价。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连贯的、多维度的人类文明进程图景,强调历史的偶然性、思想的连续性,以及不同文明之间复杂的互动与影响。它关注的不是“谁赢了”,而是“人类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磊(講歷史的王老師)
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現任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教師,著有《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古人原來很會過日子》(皆由麥田出版)。
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學生們對古人的日常生活很感興趣,但平時的歷史教學很少涉及這方面內容,於是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地傳播這些知識。
從二○一八年五月起,他以「講歷史的王老師」為名,在大陸抖音APP開設「講歷史的王老師」欄目,專門介紹有關古代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歷史知識,涉及衣食住行、戀愛婚姻、風俗娛樂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腦洞大開的問題,乾貨十足的知識點,再加上王老師作為東北人所特有的幽默講解,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聽完。

相關著作:《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古人原來很會過日子:從衣食住行到婚戀職場,古人自有有好辦法!》《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從文明起源到魏晉南北朝》

相關著作:《歷史原來這麼有故事:從文明起源到魏晉南北朝》《古人原來很會過日子:從衣食住行到婚戀職場,古人自有好辦法!》《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
 

图书目录

<隋唐篇>
01 建隋朝外公篡位 滅南陳天下歸一-隋朝的建立
02 分相權三省六部 增稅收人口普查-隋文帝的統治
03 創科舉考試選官 開運河溝通南北-隋煬帝的統治
04 高句麗雄霸東北 隋煬帝三征亡國-隋朝的滅亡
05 飲酒醉孝子設局 偷桃子表哥建唐-唐朝的建立
06 殺兄弟玄武之變 善用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
07 狂太子心屬突厥 弱李治佛系躺贏-高宗繼位
08 侍父子則天稱帝 女强人治宏貞觀-女皇武則天
09 終亂局玄宗即位 迎巔峰開元盛世-開元盛世
10 均田廢影響全域 盛世久危機重生-唐朝的社會制度
11 一生榮辱歸天寶 大凡聖主難善終-安史之亂
12 節度使藩鎮割據 兩稅法元和中興-藩鎮割據
13 南衙北司鬥翻天 牛李黨爭爲私怨-唐朝後期政治
14 東西突厥全被滅 此路朝覲天可汗-突厥與回紇
15 渤海代替高句麗 南詔遊走唐蕃間-渤海國、吐蕃、南詔
16 白村江一戰千年 傳佛法鑒真東渡-唐朝與日本、新羅
17 唐玄奘偷渡取經 王玄策大戰天竺-唐朝與印度、阿拉伯
18 經濟重心始南移 國際都會唐長安-唐朝的經濟
19 改史書太宗違規 考科舉唐詩大盛-唐朝的文化
20 軍糧吃完吃人肉 朱溫篡唐不全忠-黃巢起義與 唐朝滅亡

<五代遼宋夏金元篇>
21 五代十國來又去 不知今夕是何年-五代十國
22 亡後周陳橋兵變 秀演技大宋開局-宋朝的建立
23 立國策重文輕武 杯酒間兵權已釋-宋初加强中央集權
24 遼北狠人阿保機 斧聲燭影趙光義-遼國的興起
25 車神大戰高梁河 澶淵之盟不差錢-北宋與遼的和戰
26 冗兵冗官積貧弱 新政變法來搞錢-王安石變法
27 女真滿萬不可敵 滅遼緣起海東青-金朝的建立
28 坑兒子徽宗禪位 改年號暗藏玄機-靖康之難
29 續命皇帝跑得快 紹興議和求偏安-南宋與金的對峙
30 蘇湖熟天下吃飽 江南好重心南移-經濟重心南移    
31 唐宋變革入近世 城市生活快樂多-宋代城市生活
32 四大發明三在宋 活字印刷不常用-宋朝的科技
33 草原誰强誰有理 狠人要數鐵木真-蒙古汗國的建立
34 元朝建立行漢法 崖山跳海大宋亡-元朝的統一
35 廣開疆域設行省 漢化遲滯無百年-元朝的政治
36 元朝全國通快遞 出征日本遇神風-元朝的交通與對外關係
37 程朱理學存天理 世俗文化解人欲-宋元時期的文化

<明清篇>
38 天下反順帝北走 建明朝乞丐逆襲-明朝的建立
39 廢丞相皇帝累死 組內閣太監幫忙-內閣制
40 廢行省三司互制 設廠衛特務橫行-明朝的制度
41 清君側叔叔篡位 遷北京天子守邊-靖難之役
42 揚國威鄭和出海 爲炫富七下西洋-鄭和下西洋
43 動干戈韃靼瓦剌 化玉帛邊境互市-明朝與蒙古
44 南倭北虜兩大患 西方勢力也到來-明朝的海疆問題
45 痴情者成化弘治 搶民女武宗上街-從仁宗到武宗
46 爺爺修仙四十載 孫子躺平三十年-嘉靖與萬曆
47 木匠皇帝用閹黨 闖王來了不納糧-李自成起義
48 八旗鐵騎震東北 决戰明朝薩爾滸-滿洲的興起
49 煤山自縊亡社稷 衝冠一怒爲紅顔-清軍入關
50 收臺灣康熙武統 平三藩天下晏安-收臺灣與平三藩
51 中俄大戰雅克薩 邊貿互惠恰克圖-雅克薩之戰
52 恩威並用定北疆 平蒙古者平天下-清朝的治蒙與治疆
53 索倫兵萬里奇襲 定靈通金瓶掣籤-清朝對西藏的治理
54 小黑屋裡告小狀 專制集權專制極-清朝的政治制度
55 高産作物增人口 晋商徽商遍天下-明清的經濟
56 名堂奇多八股文 因言獲罪文字獄-八股取士與文字獄
57 王陽明知行合一 新思想工商皆本-明清時期的 學術思想
58 出版熱四大名著 牡丹亭人鬼生情-明清時期的 文學藝術
59 西學東漸送新知 東方文明被超車-明朝四大科技著作
60 人口爆炸官員貪 馬戛爾尼來叩關-清朝的統治危機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105638
  • EISBN:978626310567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9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4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几年,我越来越倾向于阅读那些能引发思考的“大历史”作品。历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它能如何解释我们今天的处境。因此,我非常关注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是否会自然地植入一些跨时代的见解,比如对“盛极而衰”这一历史规律的独特解读,或是对中央集权模式下权力运作的深刻洞察。如果读完后,我能对当下的社会现象产生新的联想和反思,那么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无疑是极其成功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吸引人,那种古朴中带着一丝现代感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通常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比较挑剔,总觉得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枯燥乏味,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大众而写得过于肤浅,缺乏深度。但是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语言,让我感觉它可能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标题和插图(如果有的说)的处理上,透露出一种“这不是老掉牙的历史课本”的感觉,反而像是一本被精心策展的博物馆特展图录,让人充满探索欲。

评分

我对清初那段历史尤其感兴趣。那是一个充满巨大张力的时期,旧王朝的残余势力与新建立的统治秩序之间存在着微妙的权力平衡,同时还要应对外部世界的冲击。我期望这本书能深入挖掘这个转型期的复杂性,不只是简单地赞美或批判,而是能呈现出那个时代决策者们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和权衡。如果能看到关于制度创新、文化融合方面的精妙分析,那就更完美了,这比单纯的战争史或宫廷秘闻要耐人寻味得多。

评分

坦白说,我对历史细节的记忆力并不好,每次读到冗长的帝王年表或者复杂的官职更迭时,就容易感到头疼。因此,我非常看重作者的叙事技巧。我希望这本书的文字是鲜活的,能够把我带入到当时的场景之中,而不是仅仅罗列事实。如果作者能像讲故事高手一样,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关键人物的性格侧写,或是描摹出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社会风貌,哪怕是朝堂之上的唇枪舌战,都能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这种“故事性”是留住读者的关键。

评分

最近在整理书架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收藏了不少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著作,但大多集中在某个特定朝代的精深研究上。我真正渴望的是那种能够构建起宏观叙事,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脉络串联起来的作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时间轴骨架”,让我们能够跳出孤立事件的碎片化认知,去理解一个帝国是如何从鼎盛走向转折,再到逐渐衰微的这个漫长过程。这种纵向的梳理能力,对于理解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