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心最混乱的世纪末,也是人性最觉醒的新时代。当全球十亿人正在展开一场心灵革命时,我们又可错过这番因缘际会!
本书是六位名家深入新时代精神之后,所体悟出的思想精华:
林清玄:动要的事就是对我们的生命有所启发,使我们的感受深刻,可以创造生命新观点的事物。
胡因梦:十年后的你是你的幻觉,当下此刻的这个你才是真相。如果能将投射在未来的那期望去除,当下的这个你还有什么不圆满的?
傅伟勋:一个人如果具有童稚的赤子之心和老年人的人生智慧,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孟东篱:被探制的人是不快乐的,但控制人的人可能真正快乐。被控制的,生活在压抑之中;控制人的,生活在恐惧与焦躁之中。
王季庆:「信念创造实相」所揭示的是,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从外发生在你身上,而是在你的掌握之。如果你能创造出坏的,那么你也可以创造出好的,端看你自己的选择。
曹又方:我们都有更高的自我。在爱的世界,永远可以突破自己的限度,追求更高的层次。
这股不断回归心灵的潮流,引导我们以更开放、更高远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的种种境况,从中培养大智大爱,既能完成自,同时也提升了世界。
座谈会 看见新时代──敞开你人生的大门完全的解放/生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重新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将人生的困惑全摊开来/真理是没有途径的国土/超越时空的学习/亲自验证自己领会到的真理/走向觉悟的生命境界
林清玄 最前卫的佛法洞透生死/情想均等的人/最后的提升与安慰/轮回之间/看到众生的美好品质/用心环保/践地惟恐地痛/广大中见深刻/清贫思想/过程最可贵/紧急的生活与重要的生活
胡因梦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人生出了问题/回头探索内在的真相/如实观察/不再逃离自己/洞悉人类最大的幻觉/觉知你的身体/和自己建立爱的关系/当下的自知之明
傅伟勋 打破心智的局限专业的训练与生命的学问/心病重于身病/简易的人生信念/开放的心胸/人人都有一张王牌/践行一次彻底的心灵革命/提升社会的精神文化/放下权威的身段/每一秒都是美妙的永恆
孟东篱 生命与性爱──Life & Love双L主义因为是生命/最无情处含有情/性与爱是最古老的「文化」/万物之灵的荒诞礼教/生命不只是血肉/拒绝各种形式的暴力/筹建新母系社会
王季庆 打开心门发现真理迢迢追寻路/光明的心灵时代/「一切万有」意识/生活就是宗教,宗教就是生活/你的眼睛创造了世界/沐浴在无尽的爱中/中西合璧之美
曹又方 修得爱与美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现有的错误价值观/看看成功的黑暗面/成功的三个面向
设计成功的人生自我成长/做热爱的工作/寻找一个好伴侣/经营美好婚姻/做个懂得生活的人
爱与美关于小爱/关于大爱/关于美
智慧
《安顿生命的新智慧》在经过一整年的系列活动和编辑流程之后,终于出版并和读者见面了。
记忆犹新的是在九六年元月推出这个活动之初,是以「看见新时代」为主题,「敞开你人生的大门」为副题。其实,光是望文生义也大致可以揣摩是指一场步向二十一世纪的心灵革命了。
回顾在欧美已蔚为主流思潮的新时代运动,近些年来在王季庆、胡因梦、傅伟勋、孟东篱、丁乃竺、林清玄、甯明杰、陈建志、吴淡如、杨弦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已然落地生根,并激起许多回响。
其间,尤其是方智出版社所规划的「新时代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到第六十册,更是脍炙人口,吸引了不少忠实的读者。许多读者不仅自己阅读,甚至还将所好推己及人,大量购书赠送给亲朋好友。
如今,不仅新时代的讯息普及城乡,而且各地还有读书会,并有网路站的设立。新时代人,随时随地都在分享他们的心得和美好经验,一起在喜悦的道路上。
在这儿必须附上一笔的是,「看见新时代」系列的活动是由方智出版社、中国时报、维鬘文教协会、台湾时报各个单位所合作举办。
系列的活动包括了台北及高雄两场大型的座谈会。
参加座谈的人选有林清玄、傅伟勋、胡因梦、孟东篱、骆绅、简志忠、曹又方。高雄场更受到吴敦义市长及夫人的热心赞助,市长并亲自主持座谈会的开幕。
整个的活动圆满而成功,同时中国时报及台湾时报并予以全版和大幅的报导,广收推广新时代讯息之效。
再者,此项活动并在全省举办了二十三场演讲,分别由孟东篱、傅伟勋、王季庆、胡因梦、曹又方和林清玄主讲。在推介生命哲学的新智慧上,做得更彻底、更深入。
此外,也发行了「看见新时代」专刊,以配合在全省连锁书店金石堂、诚品、何嘉仁、敦煌、新学友、纪伊国屋,以及台北地区、桃竹苗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和花东地区各大书店所联合推出的「新时代书展」。更为深广地传播新时代思潮种子,以期开更多的花,结更丰硕的果。
《安顿生命的新智慧》如今结集成书,这不仅仅是一系列完整的新时代活动的纪念专集,最主要的是它记录了整个新时代运动的主旨精粹。
书中「生命与性爱──Life & Love双L主义」、「打破心智的局限」、「打开心门发现真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修得爱与美」、「最前卫的佛法」,六大主题不仅阐述了各家思想,而且也涵盖了主讲人孟东篱、傅伟勋、王季庆、胡因梦、曹又方和林清玄个人的体悟在内。
同时,书前并将座谈会的精采内容全程呈现,以飨向隅的读者。
最后要感谢所有新时代运动的推广者和支持者,因为他们的名字不及一一备载,便只好权宜地对涉及此次活动的人略致谢忱。
他们的名字是叶曼、章孝严、柏杨、张香华、傅佩荣、李庆安、孙大伟、李祖原、甯明杰、赖声川、丁乃竺、杨弦、单小琳、喻肇川、龚遵慈、陈贺美、凌峰、贺顺顺、光禹、陈玲、吴娟瑜、心岱、吴淡如、彭树君、陈建志、廖世德、王石珍、鲁宓、廖阅鹏、毛国光等人。
最后,我们要向在十月十七日骤然去世的傅伟勋教授致上最高的哀悼和敬意。
回想在他去世的那个夜晚,当天方智和 圆神出版社的同仁恰好在圣地牙哥城游览,却未曾想到傅先生正在该地医院做垂死的挣扎。人生真是诡谲离奇,充满了变数。尽管教授精研生死学,对生死自有一番胜过常人的了悟,不过仍然要为他英年早逝,满腹经纶及那些尚未完成的诸多大计画感到遗憾。
还是及时把握今生,好好为自己整理出一套安顿今生的大智慧吧!这宝贵的一生,不容太多的犹豫与蹉跎。
也许,新时代运动是最值得你去了解和深入的,因为它是超宗教的,既无教义,又无组织,是最合乎现代精神和现代人心灵形式。同时,新时代运动综合了古今东方和西方的最佳理念、强调世界文化和宗教的大结合,并重新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对于个人而言,主旨是开发潜能,发展更高层次的自我。
对于工作而言,则有更新的价值观和经营管理概念。
对于体的人类而言,则是希望趋至一个超越人种、国籍及宗教的境地。
由这些标的做出宏观,并基于人类同源,众生平等,则人类达到一个美好的新境界,绝并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希望和蓝图而已。
这本书的书名《安顿生命的新智慧》让我感到一种被理解的温暖。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活得更明白”这件事情,想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或许会探讨关于如何平衡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专注,以及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阐释“新智慧”,是关于人工智能的崛起,还是关于人类意识的进化?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内在力量,如何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以及如何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永恒价值的指引。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探索生命意义的伙伴,并且帮助我找到一条通往真正安顿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期待,仿佛它揭示了某种关于生命本质的奥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关于“活在当下”的各种可能性,虽然这个概念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异常困难。我猜测《安顿生命的新智慧》可能会深入探讨如何摆脱过去的包袱和对未来的过度担忧,从而真正体会到每一个瞬间的价值。它也许会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帮助我们培养觉察力,学会观察自己的思绪和情绪,而不是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能提供一些实际可操作的建议,例如如何调整我们的思维模式,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宁静的港湾。我很好奇它会如何定义“安顿”,是物质上的富足,还是精神上的丰盈?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真正的安顿,应该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不是外界的评价或物质的堆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扑面而来。我猜想它可能探讨的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焦躁、找到真正平静的生活哲学。最近生活节奏太快了,感觉自己像一个陀螺,一直在不停地转,却不知道方向在哪儿。看到“安顿生命”这几个字,立刻就联想到了一种久违的安宁,一种不再被外界纷扰所裹挟的自由。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能够引导我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或许是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锚点。我特别好奇它会如何阐述“新智慧”,是来自古老的东方智慧,还是现代心理学的新发现?我倾向于它会融合两者,形成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落地的方法论。读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一位知己,能够在你迷茫的时候点醒你,在你疲惫的时候给你力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生活中的那样一位“知己”。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住了,它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新智慧”这个词,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提升自我认知,并且能够指导我如何更好地与世界互动的方法。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涉及了一些关于个人成长、心理调适,甚至是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的探讨。我特别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同于传统说教的视角,或许是一些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理念。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生命的本质,并且找到一种能够让我内心更加充实、生活更加有意义的“安顿”之道。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印象是它名字里那种沉静的力量。我觉得它很可能是在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平静,不被外界的喧嚣和压力所裹挟。我最近常常感到一种无力感,似乎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想要抓住些什么,却又觉得虚无缥缈。这本书的名字,恰好击中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暗示着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安顿”方式。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内心世界、如何管理情绪、如何与负面情绪共处的方法。同时,“新智慧”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可能全新的、不落俗套的观点,或许是关于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如何理解幸福的真谛,抑或是如何与自己和解。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且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通往内心安宁的道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