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后,国共政治斗争在台湾蔓延,中共地下组织迅速在曾经活跃过的、广泛的桃、竹、苗贫困客家农村中发展。台湾客家系贫困农民与进步知识份子,在此时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台湾左翼运动,并且作出重大的贡献与牺牲。
黎明华、刘云辉、张南辉、罗坤春、谢其淡和萧道应便是六位投入左翼运动的客籍人士。他们怀抱着理想投身社会改革,却踏上坎坷险峻的生命路程。
本书借着他们六个人的故事,述说台湾客家人投入改革的情形,也呈现出一九四0、五0年代的台湾政治风貌。
◎作者简介
一九六0年生于台湾苗栗,一九八四年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一九八七年三月,进入《人间》杂志,开始进行「二二八」及「五0年代白色恐怖」的台湾民众史採访与报导写作。一九九六年十月至一九九八年一月,担任TVBS「台湾思想起----关于五0年代白色恐怖受难者电视纪录片」节目制作人。现居苗栗乡间,继续为「五0年代白色恐怖」历史的调查、研究与写作。
书籍着作:《沉尸、流亡、二二八》、《幌马车之歌》、《日据时期台湾的学生运动,1913-1945年》(时报)、《白色恐怖》(扬智)、《寻访被湮灭的台湾史与台湾人》(时报)《人间正道是沧桑》(苗栗文化中心)、《共产党青年李登辉》(红岩)、《天未亮》(晨星)、《麦浪歌咏队》(晨星)等。
读完《红色客家人》,我整个人都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思绪万千。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打开一扇通往特定时空的大门,让我亲身感受那个年代客家人的生活轨迹。我尤其被书中对于细节的刻画所打动,那些关于生活场景的描写,像是身临其境一般,能够想象出他们简朴却充满温情的日常;而当笔触转向革命斗争的描绘时,又瞬间变得紧张而充满张力,那种信念的坚定,那种为了理想不惜一切的勇气,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书中的人物塑造也相当立体,他们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个体。我看到了他们在面对艰难抉择时的痛苦,看到了他们在生死关头时闪耀的人性光辉,也看到了他们之间复杂而真挚的情感羁绊。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历史的进程并非只是宏大的事件,更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无数个坚定的选择所共同铸就。
评分这是一部充满了力量和智慧的作品。阅读《红色客家人》的过程,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或许有些微的苦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股醇厚的香气和回甘便在唇齿间蔓延开来,令人回味无穷。我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那种在重压之下依然保持的清醒与坚持,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做出的艰难抉择,都让我深感共鸣。书中关于革命斗争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行动,更深入到了那些看不见的精神层面,比如信念的坚守,牺牲的价值,以及在动荡年代中,个体如何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而且,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神化任何人物,而是将他们还原成普通人,让他们有缺点,有迷茫,但正是这种真实,才让他们在面对重大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显得尤为动人心魄。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与光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红色客家人》这本书,在我看来,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所呈现出的那种独特的“双重性”。一方面,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客家人根植于土地的传统文化,那种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仿佛一股清泉,滋养着人们的心灵;而另一方面,它又将这种根基置于“红色”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当外在的变革力量袭来时,客家人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如何在这股浪潮中寻找自己的定位,甚至引领潮流。我一直在思考,在这两种看似冲突却又相互交织的力量作用下,客家人的精神内核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书中对这种演变的描绘,既有宏观的历史视角,也有微观的人物内心独白,让我得以窥见他们在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汇点上,所经历的挣扎、思考与最终的升华。这种对复杂人性和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好看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身份认同与时代担当的深刻反思。
评分《红色客家人》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新颖的视角,将一个特定族群的文化符号与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书中对于客家文化元素的展现,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其精神内核,比如那种特有的凝聚力、适应性以及对土地深沉的依恋。而当这些特质遇上“红色”的时代浪潮时,所激荡出的火花,更是引人深思。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体命运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如何在历史的大背景下,保留着自己的身份认同,又如何在时代的召唤下,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这种对人物内心挣扎、情感起伏以及最终精神觉醒的刻画,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代,普通人也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并以自己的方式,为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评分《红色客家人》这本书,我真的非常期待!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气质——“红色”代表着激情、革命,甚至是某种历史的重量;而“客家人”则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一群坚韧不拔的客家儿女,他们是如何将自身的血脉与时代的洪流紧密结合,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展现客家人的传统美德,比如他们的勤劳、智慧、坚韧,在革命的熔炉中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新的意义?他们是怎样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文化根基,同时又投身于改变命运的洪流?我猜想,作者一定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入的了解,才能将客家人的身份认同与革命精神如此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那些“红色客家人”的故事,是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还是细致入微的个人成长,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本书一定会是一次关于文化、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