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描写当代十位知名华人导演的人生及电影,包括胡金铨、侯孝贤、杨德昌、陈凯歌、张艺谋、吴宇森、王家卫、李安、蔡明亮、姜文等。
以每一个导演为一单元,每一篇章分为「导演显影」、「导演特写」及「导演说戏」三部分。
「导演显影」主要从导演的成长背景出发,追溯他们与电影结缘的契机。「导演特写」则是作者以其丰厚的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剖析当代华人导演的多样拍摄风格。
「导演说戏」由导演们现身说法,畅谈其重要作品的拍摄经历,从前置的筹备工作,到拍摄现场的镜头、场面调度、角色典型,乃至于后置工作的剪接、观众的反应等等。
导演们娓娓道来他们对电影的执着与热情。
作者简介:张靓蓓
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美国乔治亚大学视听传播硕士。曾任《中国时报》主任记者、大学讲师、美术馆编辑等。
她长期观察电影圈的发展,在这块园地上,不断地挖掘深耕,对电影世界有着独特的见解。
20年来採访过国内外多位知名导演。2002年以李安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获得金鼎奖「人文类推荐优良图书」的殊荣。
主编:《边缘视角--吴其谚文集》。着有:《不见不散——蔡明亮、李康生的电影梦》、《十年一觉电影梦》、《二○○三电影手册》、《当代中国电影1995-1997》中〈面对当代导演〉篇、《寻找电影中的台北》之〈台北青少年的心灵空间〉篇、《镜头下的爱情》。译有:《大英视觉艺术百科》、大都会博物馆全集之《埃及与古代近东》、《再见楚浮》。
本书特色 :
1本书涵盖两岸三地的重要导演及其作品,为目前电影书中较为少见者。书中所介绍的当代十位知名华人导演,范围不仅涵盖两岸三地,且包含老中青三代。从十位导演的重要作品,可看出时代运转之轨迹与历史之变迁。
2.作者长期关注两岸三地之电影及导演,本书即是她尝试为重要的华人导演定调之作。从电影的拍摄风格、导演的处世哲学、到电影与导演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看法。
3.除了作者的主观论述外,更重要的是:每一篇章都有导演的现身说法。在作者与导演的问答之间,将电影的魅力与导演的热情展露无遗外,亦能从中看见导演与时代的对话。
4.「每个导演都有他的独特性,但在他的独特性里也触及了人类的共通性。」十位各具特色的华人导演,他们的观点、观察与反省,创作心路历程,及其所历经的淬炼,所遭遇的挫折,透过作者织理细腻的文字陈述,最终都能超越禁锢,或许能做为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参考。
1970年代中叶,胡金铨导演的作品,在坎城受到肯定之后,华语电影也因之受到世界影坛之注目。
尤其,进入1980年代后,台湾新电影之崛起,更令世界爱好电影的学者、评论者等竞相分析研究。而后,世界各地的大大小小影展更颁出为数可观之奖项给华语电影之创作者,以肯定华语电影之杰出成就,以致在进入1990年代时形成一股「华语电影风」。而这股「华语电影风」之先驱,除胡金铨外,在台湾上有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在香港则以吴宇森、王家卫受到注目,而中国大陆则是陈凯歌、张艺谋、姜文为代表。张靓蓓小姐即是以这群重要导演的成就,汇聚成《梦想的定格》这本书。
张靓蓓小姐长久以来对两岸三地之华语作品极为关心,加上她工作的关系,使得她有许多机会真正面对这些创作者促膝长谈。因此,她对创作者的诠释自有异于一般研究者单向的研析。在这本《梦想的定格》中,她从导演的成长环境背景,到其关注之议题、摄制风格,以至其人格特质等各种面向,勾勒出各个导演的特殊性和他们在两岸三地影坛上之定位。
《梦想的定格》中之导演群,虽未能囊括华语电影之全部菁英,然而,这些导演各具特色的风格,足以令读者窥见电影之工作者的思考和努力,同时也可借此了解华语电影在影坛受到重视之因由和价值。
《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了力量與故事感。身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對華語電影的發展一直都抱持著高度的關注和關心。我們這一代,許多人都是看著這些導演的作品長大的,他們不僅僅是拍電影的人,更是我們的文化符號,代表了我們曾經的驕傲與希望。這本書能夠將這十位重量級人物集結起來,我覺得意義非凡。我特別期待能夠從書中窺見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的「定格」瞬間,那或許是靈感乍現的一刻,或許是克服巨大難關的關鍵時刻,又或許是與觀眾產生強烈共鳴的感動瞬間。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如何在一個又一個的「定格」中,累積起足以「躍上世界影壇」的能量。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宏觀的視角,讓我們理解他們是如何將獨特的東方文化,巧妙地融入世界電影的語彙之中,並贏得國際的掌聲。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引人入勝,《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定格」這兩個字彷彿能喚起我看電影時,那些讓人屏息、難以忘懷的瞬間,而「躍上世界影壇」更是對他們成就的最高肯定。我平常就蠻喜歡看一些導演的訪談或傳記,總覺得從他們的視角去理解一部電影,會看到更多更深層次的意義。所以,這本書的出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這種影癡量身打造的!我很好奇,這些導演在走向國際的過程中,一定經歷了不少挑戰吧?像是語言的隔閡、文化差異、資金的壓力,或是需要說服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接受他們的敘事方式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更深入地挖掘這些「幕後」的故事,不只是呈現他們成功的作品,更能讓我們看到他們是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在異鄉開拓出一片天地的。那種毅力、那種對藝術的執著,絕對是我們這些小人物可以學習的典範。
评分哇,看到這本《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我整個眼睛都亮了!身為一個在台灣長大、對電影充滿熱情的人,一直很想了解那些讓台灣甚至整個華語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幕後推手。書名裡的「躍上世界影壇」這幾個字,就已經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和驕傲。我總覺得,華語電影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能夠被世界看見、被理解,那絕對是一件超級了不起的事情。這本書好像就是一本濃縮的寶庫,把這麼多重量級的導演集結在一起,肯定能挖出不少關於他們創作歷程、心路歷程的精采故事。光是想像一下,就能感受到那股匯聚了各種文化、不同視角、以及對電影藝術的堅持與熱愛。我特別期待能夠深入了解他們在異國的創作環境中,是如何堅持自己的風格,又是如何與不同的文化元素碰撞出新的火花。相信這本書不只會是一份導演們的成就紀錄,更會是一場關於文化交流、關於夢想實現的深刻探討。
评分光是看到《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這個標題,我就忍不住在心裡讚嘆。能有十位華人導演在世界影壇上佔有一席之地,這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成就,更是台灣電影的驕傲!我一直覺得,電影不只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跨越國界的語言,能夠用影像說故事,感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那種力量是無窮的。這本書既然聚焦在這十位導演身上,我一定會非常好奇,他們是如何從一個起點,一步一步走向國際舞台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甘苦談,有挑戰,有堅持,也有突破。我希望這本書能細膩地描繪出他們在面對不同文化、不同體系時的掙扎與應對,以及他們如何將華人特有的思維方式、情感表達,巧妙地轉化成國際觀眾能夠理解和欣賞的電影語言。這不只是一個個導演的傳奇,更是我們華語電影走向世界、展現獨特魅力的證明。
评分這本《夢想的定格:十位躍上世界影壇的華人導演》,聽起來就充滿了深度與啟發性。在台灣,我們一直都很關注電影的發展,也對許多優秀的華人導演充滿敬意。這本書既然是以「定格」為名,我想它應該會深入挖掘那些決定性的時刻,那些讓導演們從默默無聞走向國際的關鍵轉折點。我很好奇,這十位導演在他們的創作生涯中,有哪些獨特的「定格」瞬間?是某個特別的鏡頭、某句觸動人心的台詞,又或者是某個挑戰體制、突破框架的決定?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如何將這些「定格」串聯起來,最終「躍上世界影壇」,讓全球觀眾都為之驚艷。我相信這本書不會只是簡單的作品介紹,而是會帶我們進入導演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面對挫折時的勇氣,追求藝術時的執著,以及他們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依然堅守自己文化根源的獨特視角。這對於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一場豐富的心靈饗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