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堂出版情报新书推荐、博客来网路书店编辑推荐
市面上关于禅的着作不算少数,但是谈到禅总是会提到「不立文字」!这可能是有心学禅的人会遇到的第一个疑问。如果不立文字,我们看这些书能得到什么?禅到底是什么?从禅宗公案或传奇故事中通常只看到悟的那一剎那,而看不到在所谓开悟之前,或开悟之后的种种过程,因此给人一种修真捷径的印象。也许这就是禅宗不立文字的用意:文字描述不了开悟,也难以传达禅修的种种过程,反而容易被简化或扭曲,造成误解。
正因为如此,这本《箭术与禅心》才尤其难能可贵。
德国哲学教授奥根?海瑞格,为了追求在哲学中无法得到的生命意义,远渡重洋来到东方的日本学禅,处处碰壁之后,透过箭术,他体验了禅的真义。他将这段曲折的学习经验,生动地记录下来,篇幅虽短,却难能可贵,他以文字传达了不可描述的开悟经验!
这虽然是他个人的追寻,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一个具有西方理性思想精髓的学者,以客观的态度,亲自深入探究东方的直观智慧,并能以平实的文字加以报导分析,没有夸大渲染。这种来自于异国文化观点的第一手心得报告没有经过时间或口耳相传的扭曲,也不用背负任何传统的包袱,往往比种种故事传说或甚至经文公案更真实,更具参考价值。
海瑞格教授的理性哲学训练背景,使他在文字上不遗余力地避免落入感性或煽情的陷阱,但是深沉的情感仍然不自禁地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真实而不矫揉做作,别具有动人的力量。
这真是一本谈禅悟经验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
奥根.海瑞格 Eugen Herrigel
德国的哲学教授。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远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哲学。同时接受一位禅宗大师的严格训练,花费六年时间专注地学习箭术,并且从中体悟禅机。他是少数深入钻研禅宗理论与实践的西方人士之一,在1953年出版本书,将他多年经由箭术习禅的过程与体会,以畅达的文字具体描述出来。本书出版之后广受欢迎,被翻译成许多不同语言版本。
海瑞格教授生前只出版了这本「箭术与禅心」。他在1955年去世之后,他的夫人在他所遗留下来的文件之中,整理出许多篇关于禅宗理论的笔记,从最初的入门到神祕的开悟,甚至在开悟之后会遭遇的种种心路历程都有所描述。海瑞格夫人将之编辑成书出版,书名是《禅道》(The Method of Zen)。
在箭术中,事实上在所有属于日本及远东国家的艺术中,最显着的一个特征是,那些艺术并不具有实用或纯粹欣赏娱乐的目的,而是用来锻鍊心智;诚然,使心智能接触到最终极的真实。因此,射箭不仅是为了要射中目标;剑手挥舞长剑不仅是要打倒对手;舞者跳舞不仅是要表现身体的某种韵律。心智首先必须熟悉无念。
,如果一个人真心希望成为某项艺术的大师,技术性的知识是不够的。他必须要使技巧昇华,使那项艺术成为无艺之艺,发自于无念之中。
在箭术中,射手与目标不再是两个相对的事物,而是一个整体。射手不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想要击中对面箭靶的人。只有当一个人完全虚空,摆脱了自我,才能达到如此的无念境界,他与技巧的完美成为一体;然而其中蕴藏着十分奥妙的事物,无法借由任何按部就班的艺术学习方式来达到。
禅与其他所有宗教、哲学、神祕法门的教诲最大的不同是,禅从未脱离我们日常生活的范畴,尽管它的作法实际且明确,却具有某种东西使它超然独立于世界的混乱与不安之外。
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禅与射箭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的艺术,诸如剑道、花道、茶道、舞蹈,还有绘画等等。
禅是平常心,如马祖禅师(卒于西元七八八年)所说;平常心就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旦我们开始反省,沈思,将事物观念化后,最原始的无念便丧失了,思想开始介入。我们吃东西时不再真正吃东西,睡眠时也不再真正睡眠。箭已离弦,但不再直飞向目标,目标也不在原地。误导的算计开始出现。整个射箭的方向都发生错误。射手的困惑心智在一切活动上都背叛了自我。
人类是会思考的生物,但是人类的伟大成就都是在没有算计与思考的情况下产生的。经过了长年的自我遗忘训练,人类能够达到一种童稚的纯真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类不思考地进行思考。他的思考就像是天空落下的雨水,海洋上的波涛,夜空闪烁的星辰,在春风中飘舞的绿叶。的确,他就是雨水、海洋、星辰,与绿叶。
当一个人到达了如此的精神境界时,他就是一个在生活艺术中的禅师。他不像个画家般需要画布、画笔和颜料;他也不像个射手般需要弓箭、箭靶和其他用具。他拥有他的四肢、身体、头和其他部分部分。他的禅是透过所有这些「工具」来表现自己。他的手脚便是画笔,整个宇宙便是画布,他在上面描绘他的生命七十、八十,甚至九十年。这幅画叫做历史。
五祖山的法演禅师(卒于西元一一四○年)说:「此人以虚空做纸,海水为墨,须弥山做笔,大书此五字:祖─师─西─来─意【註1】。对此,我铺起我的坐具【註2】,深深顶礼敬拜。」
有人会问:「这段奇怪的文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如此表现的人值得最高的敬意?」一个禅师也许会回答:「我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如果他喜爱大自然,他也许会说:「昨日天晴,今日下雨。」然而,对读者而言,问题仍然存在:「射手在什么地方呢?」
在这本奇妙的小书中,海瑞格先生,一位德国的哲学家来到日本,借着学习射箭来体验禅,生动地报告了自己的经验。透过他的表达,西方的读者将能够找到一个较熟悉的方式,来面对一个陌生而时常无法接近的东方经验。
「箭術與禪心」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有一種古樸而又充滿智慧的感覺。我猜測這本書並非那種市面上常見的勵志書籍,而會帶有一種更為深沉的哲學思考。我對「箭術」的理解,是它不僅僅是力學和技巧的展現,更是一種人與工具、人與目標之間的和諧互動。而「禪心」,則更像是這種和諧互動背後的心靈狀態——一種安靜、專注、無雜念的境界。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透過箭術的練習,來闡述這種「心流」的狀態?例如,在拉弓、瞄準、射出的過程中,運動員是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焦慮,達到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我期待書中能夠分享一些關於「專注」的奧秘,以及如何透過反覆的練習,來雕琢心靈,讓它變得像箭一樣堅定而有方向。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這種「禪心」的特質。即使我們不是射箭高手,但我們都可能在生活的競技場上,面臨各種挑戰,而擁有「禪心」,或許能幫助我們以更平和、更從容的姿態去面對。
评分讀到「箭術與禪心」這個書名,讓我不禁想到一些古代的傳說和故事。我對「箭術」的印象,是極致的專注、精準和耐心,是將全身的力量和心神都匯聚在一個瞬間的爆發。而「禪心」則是我一直嚮往的一種心靈境界,一種不受外在紛擾,內心平靜安寧的狀態。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者,看似動態與靜態的結合,用文字呈現出來?我猜測,這本書可能會探討,如何在學習或精進一項技藝的過程中,同時修煉內心的力量。也許,作者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透過箭術的練習,來培養高度的專注力,以及面對挫折時如何保持積極心態的經驗。我特別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方法,讓我能在生活中,將這種「箭術」般的專注和「禪心」般的平靜結合起來。比如說,在工作遇到瓶頸時,如何保持冷靜,像射手一樣,重新瞄準目標,找到突破的方向;又或者,在與人互動時,如何放下雜念,像禪者一樣,用一顆真誠而寧靜的心去感受和回應。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只是一本關於箭術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提升自我、豐富心靈的指南。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箭術與禪心》著實讓我眼前一亮。身為一個平凡的上班族,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常常覺得被瑣事纏身,心緒不寧。當我看到「箭術」這兩個字,我聯想到的是一種高度的專注、精準和力量,一種將目標鎖定並全力以赴的決心。而「禪心」,則代表著一種內在的平靜、清晰的思緒,以及一種對事物本質的深刻體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我猜測,書中或許會藉由箭術的練習,來闡述如何培養一種「心無旁騖」的狀態,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當下的任務上,不受外界的干擾。同時,也可能探討如何在追求個人成就的過程中,保持一顆平和、不浮躁的心,不因一時的成功而自滿,也不因暫時的挫折而氣餒。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箭術與禪心」。也許,透過學習箭術的專注與紀律,我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時間、提升工作效率;而透過領悟禪心的智慧,我可以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調節情緒,讓生活變得更加從容自在。
评分坦白說,初次看到《箭術與禪心》這書名,我腦袋裡浮現的畫面是比較偏向武俠小說那種,俠客仗劍江湖,或是神射手一箭定乾坤的場景。但我知道,名字中「禪心」這兩個字,絕對不是要講那些刀光劍影的武鬥,而是更內斂、更深刻的東西。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將看似激烈的箭術,與講求放下、空無的禪宗思想連結起來?我想,這本書應該會引導讀者思考,在追求卓越技藝的過程中,心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不是在每一次的揮灑汗水,每一次的精準射擊背後,都隱藏著對自我、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我對那種「無我」的境界特別感興趣,也就是在全然投入箭術練習時,忘卻了小我的得失、榮辱,只是純粹地存在於當下,與箭、與靶、與自然融為一體。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探討許多關於紀律、毅力、以及如何克服心魔的觀念。畢竟,要在競爭激烈的領域脫穎而出,光有技巧是不夠的,內心的強大與安定,才是真正的關鍵。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啟發,讓我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也能擁有一份類似箭術那樣的專注與精準,同時也擁有如禪心般的平靜與智慧。
评分這本書名「箭術與禪心」一出現,就勾起了我不少好奇。我本身不是什麼武術專家,對禪修也僅是皮毛的理解,但名字裡那種將動態的技巧與靜態的哲思結合的意境,真的很有吸引力。想像一下,在專注於拉弓、瞄準、射出的同時,內心卻是平靜無波,這其中的磨練與體悟,絕對不只是外在的技藝,更是心靈層面的修煉。我猜想,書中應該會深入探討如何透過箭術的練習,來培養專注力、耐心、以及臨在當下的能力。那種將心神完全投入在一件事情上的狀態,在現今這個資訊爆炸、注意力分散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解析其中的細節,例如,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或壓力下,保持那份禪定的心境?又或者,在每一次的失敗中,如何找到平靜並重新站起來?我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或者真實的故事,讓我能窺見那種「心隨意動,意隨心靜」的境界。也許,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射箭,更是關於如何在生活的每一個面向,找尋那份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