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山北路的段落分辑,将长长的中山北路分割在不同的街景与故事中,勾引读者自身与其的生命历史相连,记忆那曾经辉煌的、奇异的岁月。
一段:国父史蹟纪念馆、复兴桥、林田桶店、九条通、敕使道、通天阁、中山捷运站周边
二段:十四十五号公园、台北之家、马阶医院、婚纱街、饭店街、双连、蔡瑞月舞蹈社
三段:晴光市场、圣多福天主教堂、枫与槭、美国大兵天堂、动物园、北美馆郊游、太古巢、大同国货好
四段、五段:圆山遗址、明治桥、台湾神社、剑潭、天文台、士林、士林刀、士林夜市、士林官邸、芝山岩
六段、七段:栾树节、追忆湳雅旧事、磺溪、天母、犁舍、大使馆区、天母古道
中山北路的开发历经了史前、清领时代、日治时代、国道时期、美援时期、越战度假村、日人来台买春、菲劳进驻、现代与后现代风潮的冲激与重建,呈现出与其他街道颇为不同的都市意象,同时也如实地体现了台北城的阶段发展性格。这当中,既有人人皆可具体描绘的「事件性」城市景观改变,也有非得是个人才能述说的「故事性」城市私密经验。
若要将中山北路写成一本书,恐怕更需要一个独特而符合中山北路气氛的形式与写作调性。在斑斓交错的文字之中,我期盼建立一个独特的,专属于中山北路的时空错觉、异域,甚或是梦境氛围。让读者重温心灵模煳的时刻。
──王聪威
作者简介
王聪威
1972年生。台大哲学系、台大艺术史研究所硕士。小说家读者8P成员。曾任《marie claire美丽佳人》报导总监、《FHM男人帮》副总编辑。目前仍为时尚杂志编辑人。
着有短篇小说集《稍纵即逝的印象》(印刻)、故事集《台北不在场证明事件簿》(狗屋),以及《阿贵趴趴走》、《爱情6P》、《不伦练习生》、《百日不断电》等合集。个人部落格「中文练习」位于http://www.wretch.cc/blog/farbluefact。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轨迹的作品情有独钟。有时候,一条街巷,一个区域,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里面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故事。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感觉它可能是在描绘这样的一个地方,并且通过“行七摆”这样带有独特视角的方式来展现。我希望它能够深入地挖掘这个地点的历史变迁,从建筑的风格、居民的生活习惯,到时代的风貌,甚至是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不为人知的轶事。我更期待它能通过鲜活的人物群像,来折射出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他们的失落、他们的坚持。如果这本书能够让我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淌,感受到一个地方的生命力,那么它无疑将是一本非常成功的作品。我渴望从字里行间,窥见一个正在生长、正在老去、又在不断重生的城市脉搏。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的独特性。在如今充斥着各种畅销书和网红书籍的市场里,一本名字如此特别的书,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吸引力。我并不太在意它是否属于某个热门的题材,我更看重的是它是否能带给我新鲜的阅读体验,是否能让我看到作者独特的世界观和表达方式。“中山北路行七摆”,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不拘泥于常规、不随波逐流的姿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作者的这种精神,用一种别具一格的笔触,描绘出不一样的风景和故事。我期待它能够带给我惊喜,让我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考。我不希望它仅仅是讲一个故事,更希望它能够引发我内心的共鸣,让我对生活本身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中山北路行七摆”,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仿佛带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点儿扑朔迷离,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它不像那些直白地标明主题的书名,而是留下了一片想象的空间。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是某个城市里一条普通街道的故事?还是关于一群人的某种生活状态的写照?“行七摆”这三个字,更是带有一种方言的亲切感,又似乎隐藏着某种规矩或节奏。我喜欢这种带有烟火气又充满诗意感的书名,它让我想起很多我曾经走过的路,遇到过的人,以及那些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却又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瞬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捕捉到这些细微而珍贵的情感,将它们编织成动人的故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或是发现生活更深层次的含义。
评分这本书的重量拿在手里,有一种实在感,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内容的宝藏。我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深度和广度的阅读体验的作品,它们不一定需要多么复杂的情节,但一定能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我非常好奇“中山北路行七摆”这个书名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故事。它或许是对一个具体地点的描绘,或许是对一种生活状态的隐喻,又或者是一种更抽象的哲学思考。我期待它能够带给我智慧的启迪,让我能够在阅读中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老朋友,在静谧的午后,与我促膝长谈,分享那些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独特见解,让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简洁的封面,没有过多的装饰,却有一种沉静而引人入胜的力量。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温润,不是那种光滑到有些刺手的类型,而是带着些许磨砂的细腻,翻页时沙沙的声音,有一种老派的仪式感,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图书馆度过的那些下午。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是这触感和视觉上的体验,就已经勾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沉浸其中、忘记时间的书,一本能够带来一些思考,一些感悟的书。从封面和整体的质感来看,它似乎有这样的潜力。我期待着它能像它外表一样,内在也同样有深度和韵味,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或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熟悉的世界。我喜欢这种不张扬但有力量的设计,它暗示着内容本身才是主角,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