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引領讀者進入曆史文化的殿堂,瞭解中國古代與現代先賢先哲是如何處理他們所麵對的生死問題,又是如何進行他們的人生實踐活動,從中人們可以領悟到先賢先哲在生與死問題上的卓越智慧,從而更好地處理我們現代人所麵對的生死問題。本書力圖將現實與曆史相係,理論與實務並行,讓讀者不僅在理論上對『生』與『死』的問題有全麵的瞭解,更希望讀者在讀完此書後,能獲得解決自我之『生死』問題的方法、途徑及對策,以真正消除我們麵對的生存難題,既獲得『生』之幸福,又得到『逝』之安樂,是謂現代人『生死兩安』之最佳的生存品質。
生命與生活——中國生命學的課題(代序)╱鈕則誠
緒論 中國傳統人生哲學與當代之生死哲學
一、生命哲學
二、生活與生命
三、現代人之生存危機
四、個我性與普遍性
五、生死哲學
第一章 陶淵明之生死智慧
一、人生觀:任真自得,恬淡高潔
二、死亡觀:樂天委分,識運知命
三、對陶淵明生死智慧之現代瀋思
第二章 周敦頤之生死智慧
一、政治人生:「政事精絕,宦業過人」
二、人生態度:「孔顔之樂」與「吟風弄月」
三、生死態度:「今死矣,命也!」
四、生死觀:「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五、對周敦頤生死智慧之現代瀋思
第三章 李覯之生死智慧
一、生存智慧:「人事修」
二、生活準則:循禮
三、死亡觀:「唯有令名人,終古如不死」
第四章 張載之生死智慧
一、人生抱負:為萬世開太平
二、人生態度:存順歿寜
三、死亡觀:「死之事隻生是也」
第五章 陸九淵之生死智慧
一、人生價值:「天爵」與「人爵」
二、人生理想:「堂堂做個人」
三、人生境界:「大人」
四、生死態度:「亦自然」
五、生死價值論:「刀鋸鼎鑊底學問」
六、生死超越論:「煌煌在宇宙間」
七、對陸象山生死智慧之現代瀋思
第六章 文天祥之生死智慧
一、人生態度:「知其不可而為之」
二、生死追求:「命」與「理」(「道」)的閤一
三、人格意誌:「法天不息」
四、對文天祥生死智慧之瀋思
第七章 王船山之生死智慧
一、生死本體論:「貞生貞死」
二、生死價值論:立人道之常
三、生死實踐論:「曆憂患而不窮,處死生而不亂」
四、對王船山生死智慧之現代瀋思
第八章 張伯苓先生之生死智慧
一、人生信念:教育救國
二、人生準則:硬乾、苦乾、傻乾
三、人生態度:「不可救藥的樂觀」
四、死亡觀:不朽與永生
第九章 殷海光先生之生死智慧
一、人生意義問題
二、殉道的人生精神
三、人生實踐
附錄一 由「認」到「命」——中國人生死態度之研究
一、現代人生死「認命」之難
二、道傢的「安之若命」
三、儒傢的「樂天知命」
四、對儒道「認命」之生死態度的瀋思
附錄二 心靈環保——殯葬業者與逝者親屬的精神撫慰
一、「心靈環保」的概念與意義
二、殯葬工作者及其傢屬之「心靈環保」
三、遺屬之「心靈環保」
主要參考書目
後 記
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一直好奇它的內容,終於有機會翻閱。拿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那古樸而又不失深邃的書名所吸引——《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感覺光是書名就承載瞭韆年的智慧,讓人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想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關於人生意義、生死觀這些宏大命題的探討。這本書似乎正是聚焦於此,將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賢哲們對生命本質、人生價值以及麵對死亡時的態度和智慧,進行瞭一次係統性的梳理和呈現。我個人非常期待它能帶領我走進一個全新的思考維度,去理解中國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的短暫與永恒,如何安頓心靈,如何在得失之間找到內心的平靜。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古人應對人生睏境的智慧,以及在順境和逆境中保持豁達心態的方法。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可能是一種心靈的洗禮,一種對生命理解的升華。
评分讀瞭這本書,真的感覺像是與中國古代的智者們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書中的論述,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它沒有迴避生死這個沉重的話題,而是以一種非常積極、智慧的態度去解讀。我特彆欣賞它將不同哲學流派(比如儒傢、道傢、佛傢)關於生死的觀點融會貫通,並從中提煉齣共通的智慧。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提齣的觀點與我自身的人生經曆和價值觀是否契閤,也反思瞭自己在麵對人生選擇和挑戰時,是否能藉鑒這些古老的智慧。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生死並非是終結,而是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理解和接納它。它提供瞭一種看待生命的新視角,讓我不再那麼恐懼未知的未來,而是更加珍惜當下,並以一種更為平和、成熟的心態去麵對人生的起伏。
评分《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啓發。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哲學的著作,更像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活明白”的人生指南。我之前總覺得,中國傳統文化在生死問題上,似乎有些避諱,或者過於縹緲。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通過深入淺齣的方式,將那些深奧的哲學思想,用易於理解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展現齣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賢哲思想的解讀,比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老子的“道法自然”,以及佛教的“諸行無常”。這些思想在書中得到瞭很好的闡釋,讓我看到瞭它們內在的邏輯和生命力。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中國古人對於生死的智慧,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積極入世,並在這過程中尋求內心的安寜與超脫。它教會瞭我如何在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平靜與力量。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探討生死問題,是人類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中國文化在這方麵,有著獨特而深厚的積澱。《中國生命學-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這本書,恰恰是對這種積澱的一次深刻挖掘和精彩呈現。我尤其贊賞作者在梳理過程中,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傢學說,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思想體係是如何在“生死”這個核心議題上,相互補充、相互印證,最終形成瞭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學。書中引用的許多古代文獻和典故,都極具啓發性,讓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思想活躍的時代,親身感受先哲們的智慧光芒。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生命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瞭,不再局限於眼前的得失,而是開始思考更長遠的人生價值和意義。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遠足,讓我看到瞭更廣闊的生命圖景。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是被書名吸引,覺得“中國生命學”聽起來就很宏大,而“中華賢哲之生死智慧”則點明瞭核心內容,充滿瞭神秘感和吸引力。但真正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實在和接地氣。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宣講,而是充滿瞭對人生百態的觀察和體悟。書中對於不同人生境遇下,賢哲們如何運用智慧去化解睏境、安頓身心的論述,讓我感觸頗深。我尤其喜歡書中穿插的案例分析,它們讓那些古老的智慧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看到瞭這些智慧在現實生活中的指導意義。這本書幫助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生”與“死”的看法,不再將其視為對立的兩極,而是生命過程中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它讓我學會瞭如何以更平和、更豁達的心態去麵對人生的無常,也讓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