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亡的思索,世界各地每一代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宗教导师皆留下了发人深省的智慧话语,支持着我们勇敢迎向这项艰难的人生课题。本书所选录的诗文,都着眼于化解死亡的谜语,试图为生者带来慰借的力量,让我们无所畏惧,充满信心,穿越生死的迷宫。
如何去安慰有家人骤逝的亲友?如何与他们一起从悲痛中汲取力量重新出发?如何面对自己家人先行辞世?或自己的临终问题?如何去寻找使死亡成为人生成就的道路?
1世界级经典诗文全蒐罗!从法国的蒙田、雨果、普鲁斯特,到俄国的托尔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从英国的莎士比亚、华滋华斯、雪莱、哈代、奥登,到美国的狄瑾荪、惠特曼、爱默生;从亚里斯多德、鲁米、纪伯崙,到老子、庄子这些跨越历史、地域的名家哲人作品的精华选录,并自世界诸大宗教经典撷取直指人心的嘉言精粹,本书一次将属于世界级的心灵省思具体而微地呈现出来,是读者在面对生死议题时的最佳索引。
2主题分类提纲挈领!从痛失爱侣或爱儿,到探问生命的意义;从直视死亡的奥祕,到想像死后的世界;从礼赞不枉此生,到安慰生者的法门,本书以简洁的诗文,呈显悲痛的内涵,导引读者理解自身与他人 的情感样态,进而心领神悟,转化悲伤为力量。
3最佳礼物书!本书採礼物书设计,每书卷首可题赠给您的亲友,是节日或祝福朋友的最佳礼物,既能给人心灵打气,又有礼品的意涵。
4最重要的出版品!本书系精选英国牛津大学出版集团下的one world publication译本,one world publication是英国宗教、哲学、心灵的领导品牌,其立社宗旨即为「给深思的人们」(Books for Thoughtful People)。国内大学课程「宗教哲学」的指定读本《宗教哲学》作者希克(John Hick)即为该出版社的作者。
作者简介
茱丽叶.梅毕(Juliet Mayey)与夫婿杜斯特达(Novin Doostdar)共同创立了Oneworld Publications出版公司,并担任编辑主任。由她编选的作品有:《爱的喜悦:鲁米心灵小语精选》(美丽殿文化)等多部畅销书。
译者简介
林秀梅
台大外文系硕士。译有《新动物园》、《雄性暴力》、《法国土司》、《意外的结局》(合译)。目前从事教职。
导 读 我们并不孤单
第一篇 哀伤时刻
第二篇 不死的爱
第三篇 痛失爱侣
第四篇 献给早逝的生命
第五篇 今生为何物?
第六篇 超越死亡
第七篇 别为我哀伤
第八篇 慰借与抚慰
第九篇 全新的开始
第十篇 来自世界的祷词
我们并不孤单
悲伤是极其私密的经验;正如每个个体、每段关系都是独特的,每个人对痛失所爱,或是自己生命将尽的反应,也都各有差别。其实,我们对于死亡的反应,可说错综复杂地交织着我们对「自己是谁」、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在整个宇宙格局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对人生目的与死亡意义的看法;并且,也可从中看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甚或对许多人来说,当中更藏有我们与终极力量──上帝──的关系。
然而,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一己的独特悲伤,但在人类面对死亡的各种反应中,确实存在共同的主题。在分享来自他人的那些真正能提供慰借的悲伤话语时,我们是可能因此而接受死亡的意象,并从中获得让我们较易承受悲伤的建议。
在这本选集中,有很多诗文都是知名作家历久不衰且深受喜爱的作品;多少个世代以来,世间男女不断在这些篇章中寻求抚慰。书中有些诗文传达了恐惧、绝望、愤怒及深沉的悲痛,字里行间回盪着锥心懊悔或失去所爱的哀伤。而有些文章则在颂扬生命,赞美这个生命曾感动许多人,为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这些作品也传达了信心,相信爱能超越死亡之隔而继续存在。有些诗篇哀切而私密,有些则着重生死的普世主题以及人生在世的目的感。
书中诗文共同探讨着悲伤的多种样貌──从痛失爱侣或爱儿,到生命意义的追寻;从死亡的奥祕,到死后仍有生命所带来的安慰;从礼赞不枉此生的生命,到没有挚爱伴行,却仍抬头迈步走向希望的未来──让我们化悲伤为力量。
在我们分享这些选文作者的悲伤时,他们便向我们伸出手,以他们的真心与生命感动我们,而即使感动只是一瞬间,我们却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不论你此刻正面临生命行将消逝,或是想要设法接受失去挚爱的事实,还是你得知有人处在这种情况却又不知如何伸出援手,这本小小的诗文集,撷取了丰富的世界文化、宗教遗产之精粹,可以适时提供慰借与支持的力量,让我们从容面对生命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