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漢代以後,禮治成為政治的理想。此一政治理念,後來亦影響至東亞世界。但論實質的政治運作,不外在於締建傢天下。於是由傢而國,乃至於天下的政治秩序如何運作?成為曆代追求的課題。常說國有國法,傢有傢規,兩者是否矛盾?此中可思考問題甚多。本書分(一)、(二)兩冊,所論乃循由禮與法,或教育與法製等角度加以探求,期使對傳統東亞的政治、社會特質,能有更具體的掌握。
引言…………………………………………………………………………高明士 i
壹、傢禮與國法的關係和原理及其意義…………………………………張中鞦 3
貳、「諸戶主皆以傢長為之」─唐代戶主身分研究…………………羅彤華 25
參、唐律「傢人共犯,隻坐尊長」分析…………………………………桂齊遜 79
肆、唐律中的母子關係……………………………………………………劉燕儷 125
伍、唐代的傢庭暴力──以虐妻、毆夫為中心之思考…………………李淑媛 145
陸、唐代以來的竊盜罪與親屬──罪責減輕的緣由…………………高橋芳郎 197
柒、戶婚律與傢內秩序─唐代傢庭的探討………………………………翁育瑄 217
捌、爭山盜葬──唐宋墓田法令演變之探討……………………………劉馨珺 235
玖、傢內秩序與國傢統治─以唐宋廿四孝故事的流變的考察為主……陳登武 285
拾壹、日本近世的「公法」與「君臣之義」──以赤穗事件為例……甘懷真 377
拾貳、朝鮮時代的國法與傢禮……………………………………………高英津 401
人名索引…………………………………………………………………………… 427
名詞索引…………………………………………………………………………… 435
《東亞傳統傢禮、教育與國法(二):傢內秩序與國法》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似乎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和再闡釋。我一直覺得,我們現代社會在很多方麵都存在著“斷層”,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碎片化的認知上。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座橋梁,試圖將那些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珍貴遺産重新連接起來。我尤其關注書中“傢內秩序”的部分,我想瞭解,在古代,傢庭內部的等級關係、成員之間的權力分配、以及責任義務是如何明確界定的?這些規矩又是如何通過傢規、族譜等形式傳承下去的?更令我著迷的是,作者如何將這些看似“私密”的傢庭事務,與“公共”的國法聯係起來?我想象著書中會分析,當傢庭內部的秩序受到挑戰時,國法是如何介入的?反之,當國傢推行某項法律時,又會對傢庭內部的秩序産生怎樣的影響?這種“由內而外”、“由小而大”的研究視角,讓我覺得非常新穎,也更加貼近我們對社會運轉的真實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詳實的史料和精闢的分析,幫助我構建起一個更加完整和深刻的中國古代社會運作模型。
评分拿到《東亞傳統傢禮、教育與國法(二):傢內秩序與國法》這本書,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關於禮儀的陳述,更是對這些禮儀背後所承載的文化基因、社會心理以及政治意圖的深度挖掘。書中對“教育”的論述,並非僅限於學校式的知識傳授,而是更側重於傢庭內部的品德塑造和價值觀的熏陶。我很好奇,古代的傢庭是如何通過言傳身教,將一套完整的倫理道德體係傳遞給下一代的?書中會詳細講解哪些具體的教育方法和內容?是《詩經》、《孝經》這樣的經典,還是更貼近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我更期待的是,作者如何將這些傢庭內部的教育成果,與國傢的法律體係聯係起來。畢竟,一個擁有良好傢教的公民,自然也更容易遵守國法,成為一個閤格的社會成員。我想象著書中會有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展示傢庭教育如何為國傢的法律執行提供瞭思想基礎和社會認同。而且,我對作者如何辨析不同時期“傢內秩序”的演變,以及它對“國法”産生的影響,非常感興趣。這種跨越多個維度的研究,必將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洞見。
评分讀完《東亞傳統傢禮、教育與國法(二):傢內秩序與國法》的書名,我立刻被其研究的宏大主題所吸引。在我看來,一個國傢的穩定與發展,離不開其根基——傢庭的穩固。這本書似乎正是試圖從這一根本齣發,去探討傢禮、教育與國法之間的深刻聯係。我非常好奇,在漫長的東亞曆史中,傢庭內部的秩序是如何構建的?是怎樣的禮儀規範和教育方式,維係著傢族的穩定和傳承?書中是否會詳細探討那些具體的傢庭道德準則,比如“仁、義、禮、智、信”等是如何在傢庭教育中得以實踐的?而這些在傢中培養齣的品質,又如何最終轉化為對國傢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鮮活的案例和深刻的論述,讓我看到,古人是如何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傢內秩序,來間接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國傢的法治。這本書的“二”字,也暗示瞭這是一個係列,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東亞傳統文化的新視角,讓我看到,那些看似古老而遙遠的規矩,其實蘊含著至今仍然值得我們藉鑒的智慧。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沉靜而厚重的曆史感,淡雅的米白色背景搭配著古樸的字體,仿佛能聞到紙張穿越歲月的墨香。拿到手中,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觸感細膩,翻閱時發齣沙沙的細響,讓人心生安定。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社會結構和傢庭倫理非常感興趣,尤其是那些維係著韆年傢族傳承的規章製度。從書名來看,《東亞傳統傢禮、教育與國法(二):傢內秩序與國法》似乎是從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去剖析傢庭這個最小的社會單元如何與國傢法律相呼應、相融洽。我很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將那些看似遙遠抽象的禮儀和法度,還原到生動鮮活的日常生活中,讓我們能切實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是如何體現在一言一行中的。我想象著書中會描繪齣許多生動的傢庭場景,比如父慈子孝的典範,尊老愛幼的溫馨畫麵,以及如何在傢庭內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秩序,讓整個傢族和諧運轉。同時,我也對“國法”與“傢內秩序”之間的聯係充滿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紐帶將兩者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又如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發生演變?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認知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探索那段輝煌而深刻的曆史。
评分初次翻閱《東亞傳統傢禮、教育與國法(二):傢內秩序與國法》,我就被書中描繪的細緻入微的社會圖景所吸引。作者在開篇便不落俗套,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道理,而是從一些具體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切入,仿佛把我帶迴瞭那個古老的年代。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祭祀”的描寫,不僅僅是簡單的儀式,而是其中蘊含的傢族情感、倫理關係以及對祖先的敬意。這種將精神層麵的價值通過物質性的行為來體現的方式,著實令人迴味。書中對“孝道”的解讀也遠比我之前所理解的要豐富和深刻,它不僅僅是對父母的順從,更是一種責任,一種代際傳承的義務,甚至是一種對社會秩序的維護。作者巧妙地將這些傢禮的細節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相結閤,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這些看似“小”的傢庭規矩,是如何構成龐大的社會倫理框架的基石。而且,書中對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在這些方麵的細微差異也進行瞭區分,這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厚重感和復雜性,而不是一概而論的籠統敘述。我期待著這本書能進一步揭示,傢內的秩序是如何悄無聲息地滲透到國法之中,又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