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在介绍如何利用Pro/E Wildfire 2.0来建构造型复杂的3D实体或曲面,涵盖的主题包括:特征建构失败的处理方法、以旋转混合及一般混合建构复杂的特征、混合特征之相切面的控制、以可变截面扫描、螺旋扫描及三维扫描建构复杂的实体或曲面、以扫描混合建构复杂的3D特征,以及利用边界线来建构造型曲面,最后并以汤匙、滑鼠、洗衣剂瓶等多个范例来说明进阶的实体或曲面在复杂零件设计上的实务应用。
本书着重于讲解Pro/E Wildfire 2.0使用时的「逻辑思考」,让您了解Pro/E 3D零件设计的理念,而不只是侷限于指令的位置与指令的操作。书中并提供相当多的复杂零件设计范例,以使您能从实例中培养实务的造型设计与产品开发之能力。为方便您的学习,本书所附之光碟含有影音教学系统,由作者以Pro/E Wildfire 2.0逐步示范及解说书中所有范例的详细操作过程。
光碟内容
范例档案、影音教学、范例解答
第1章 特征失败的处理
1-1 特征失败处理的指令选单
1-2 快速修复的范例
1-3 修复模型的范例
第2章 以混合建立实体及曲面
2-1 混合的选项说明
2-2 混合顶点的使用范例
2-3 旋转混合的范例
2-4 一般混合的范例
2-5 混合之相切控制的范例
第3章 以可变截面扫描建立实体及曲面
3-1 可变剖面扫描的简介
3-2 轨迹线的种类及用途
3-3 截面的轴向
3-3-1 截面垂直于轨迹线
3-3-2 截面垂直于轨迹线的投影线
3-3-3 截面的法向维持不变
3-4 以轨迹线控制截面变化的范例
3-4-1 范例1 3-25
3-4-2 范例2 3-44
3-4-3 范例3 3-54
3-5 使用关系式控制截面的变化
3-6 使用关系式控制截面变化的范例
3-6-1 范例1
3-6-2 范例2
3-7 使用基准图控制截面的变化
3-8 使用基准图控制截面变化的范例
3-8-1 范例1
3-8-2 范例2
3-9 以可变截面扫描设计正齿轮
第4章 以螺旋扫描及三维扫描建立实体及曲面
4-1 螺旋扫描的简介 4-2 螺旋扫描的属性
4-3 螺旋扫描的操作步骤
4-4 螺旋扫描的节距
4-5 螺旋扫描的范例
4-6 三维扫描的简介
4-7 三维扫描的范例
第5章 以扫描混合建立实体及曲面
5-1 扫描混合的选项说明
5-2 扫描混合的使用规则
5-3 扫描混合的范例
5-3-1 范例1
5-3-2 范例2
5-3-3 范例3
5-3-4 范例4
5-3-5 范例5
第6章 以边界混合建立曲面
6-1 边界混合的简介
6-2 边界混合的基本操作范例
6-3 设定边界混合的边界条件
6-4 设定边界条件的范例
6-5 设定边界混合的控制点
6-6 设定控制点的范例
6-7 边界混合曲面的范例
6-7-1 范例1
6-7-2 范例2
6-7-3 范例3
6-8 以边界线建立曲面的进阶操作
第7章 进阶零件设计实例
7-1 汤匙设计
7-2 滑鼠上盖设计
7-3 滑鼠下盖设计
7-4 塑胶瓶设计
哇!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是一名在设计院工作的CAD工程师,平时的工作涉及大量的零件设计,虽然Pro/Engineer的基础操作我掌握得相当熟练,但总感觉自己在一些复杂曲面造型和参数化设计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本书的“进阶篇”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眼前一亮,它预示着将带我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设计领域。我最期待的是“高级曲面建模”和“参数化设计的深入理解”这两个部分。在曲面建模方面,我常常需要设计一些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零件,比如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部件等,这些零件的曲面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美观度。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教会我如何更有效地运用Pro/Engineer的曲面工具,如何实现曲面之间的精确对齐和连续性,甚至是如何处理一些“杂乱”的曲面。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认为这是Pro/Engineer最核心的优势,但我总感觉自己只是在做一些表面的参数化,而没有真正领会到其精髓。这本书应该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一个更具弹性、更易于修改、并且能够有效表达设计意图的参数化模型。光盘是我的另一大亮点,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各种实际案例的模型文件,以及详细的操作演示视频。这些宝贵的资源将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快速地将其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大大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个提升我专业技能、突破设计瓶颈的强大助推器。
评分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真是及时雨!我是一名在制造业一线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平时主要使用Pro/Engineer进行零件设计,虽然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基本命令,但总感觉自己的设计能力遇到了瓶颈,在处理一些复杂结构、高精度零件时,常常显得捉襟见肘,设计效率和模型质量都有待提高。这本书的“进阶篇”名副其实,它承诺将带我走出浅层的操作层面,深入到Pro/Engineer的精髓。我尤其看重“高级曲面造型”和“参数化设计的优化策略”这两大板块。在曲面造型方面,我常常需要设计一些流线型、符合人体工程学或者空气动力学的零件,这些零件的曲面处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性能和外观。我迫切希望在这本书里学到如何更有效地运用Pro/Engineer的曲面工具,例如如何精准控制曲面的曲率,如何实现曲面之间的无缝过渡,甚至是如何处理一些带有复杂倒角和圆角的曲面造型。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教我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参数之间的联动关系,如何建立一个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可维护性的模型,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化设计来应对各种变化的需求,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尴尬局面。我个人对“大型装配体的管理与优化”这个主题也充满了兴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包含大量零件的复杂装配体,这不仅对电脑性能是巨大的考验,也极大地影响了设计效率。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例如如何进行装配结构的优化,如何利用简化表示,或者如何进行零部件的有效管理,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附带的两张光碟,我猜测里面应该会有非常丰富的案例集,从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到作者对复杂模型的实战讲解,这将为我提供宝贵的学习素材和参考。有了这些光碟的辅助,我就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快地掌握书中传授的精湛技艺,真正提升我的Pro/Engineer设计水平。
评分收到《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真是太令人振奋了!我一直以来对Pro/Engineer的学习都处于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虽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模型,但总感觉缺乏深度,遇到稍微复杂一些的设计就卡壳。这本书的“进阶”二字,正是我所需要的,它承诺将带领我深入了解Pro/Engineer的核心奥秘。我特别期待“高级曲面建模”和“参数化设计的深入理解”这两个部分。在曲面建模方面,我常常被一些不规则的自由曲面所困扰,如何才能让曲面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同时又要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一直是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大师级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曲线的连续性来控制曲面的质量,如何运用各种高级的曲面工具来创建复杂而优美的造型,甚至是如何修复那些“坏曲面”。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一直认为这是Pro/Engineer最强大的地方,但总感觉自己只是在简单地应用尺寸和约束,而没有真正理解参数化设计的精髓,如何建立一个稳定、易于修改、并且具有强大适应性的模型。这本书应该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有效的参数关系,如何进行设计意图的表达,以及如何利用族表等高级功能来管理一系列相似但又有差异的零件。附带的两张光碟更是锦上添花,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各种实战案例的模型文件,操作演示的视频教程,甚至是作者在设计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宝贵经验和心得。有了这些实际的辅助材料,我将能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能够将其快速地应用到我的设计实践中。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我提升专业技能、突破设计瓶颈的催化剂,让我对未来的设计工作充满信心和期待。
评分哇,收到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 (附2光碟)》简直像挖到宝藏一样!我之前一直卡在基础的曲面造型和复杂装配上,感觉自己就像个学徒,只能模仿一些简单的零件,遇到稍微复杂点的模型就束手无策。这本进阶篇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光看目录,我就知道它会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那个“高级曲面造型技术”的部分,我光是用想象的就觉得会让我脑洞大开,不知道作者会讲解哪些我之前从未想过的技巧,比如如何用曲面构建出那种流畅、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造型,或者如何精确控制曲面的连续性,让模型看起来更加专业和赏心悦目。而且,“参数化设计的精髓”这部分,我一直觉得Pro/Engineer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的参数化,但总感觉自己只是在用皮毛,没有真正领会到它的精髓。这本书应该会深入剖析参数化设计的底层逻辑,让我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让模型变得更具弹性,修改起来事半功倍,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要推翻重做。我尤其期待关于“大型装配体管理”的内容,我经常在处理包含上百个零件的装配体时,电脑就卡得不行,打开一个文件都要半个小时,更别说进行修改了。这本书会不会教我一些优化装配体结构、提高性能的技巧呢?比如如何合理分层、如何利用简化表示,或者一些隐藏的优化命令,我都迫不及待想知道!附带的两张光碟更是让我兴奋,我猜里面应该会有大量的实例文件和演示视频,这样我就可以跟着操作,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光是想到能够亲手做出那些我之前只能看不能做的复杂零件,我就热血沸腾!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把开启我设计生涯新篇章的钥匙。
评分收到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真是太让我惊喜了!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Pro/Engineer的设计理念,并且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设计技能,但总感觉自己在处理一些高度复杂的零件时,思路还是不够开阔,而且建模效率不高。这本书的“进阶篇”字样,让我看到了突破现状的希望。我尤其期待“高级曲面造型”和“参数化设计的优化策略”这两个部分。在曲面造型方面,我常常需要在设计中实现一些非常流畅、自然的曲面,但总是在曲面的过渡和光顺性上遇到瓶颈。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大师级的技巧,教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Pro/Engineer的曲面工具,如何实现曲面之间的完美融合,甚至是如何处理一些非常规的曲面造型。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认为这是Pro/Engineer最核心的优势,但往往我只是在简单地应用尺寸和约束,而没有真正领会到其精髓。这本书应该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一个更强大、更智能的参数模型,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来应对设计需求的不断变化,甚至是如何利用一些隐藏的高级功能来优化设计流程。附带的两张光碟更是让我倍感期待,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各种精选的实战案例,以及详细的操作演示视频。这些宝贵的资源将使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快速提升我的设计能力,并且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设计挑战。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开启我设计新篇章的重要指南,让我对未来的设计工作充满信心!
评分这本书《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简直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高级教程”!作为一名对机械设计充满热情的设计师,我一直认为Pro/Engineer是行业内的标杆,但总感觉自己的设计能力停留在“会用”的阶段,而没有达到“精通”的境界。这本书的“进阶篇”恰好满足了我想要深入探索Pro/Engineer核心奥秘的需求。我特别期待“高级曲面造型技巧”和“参数化设计的精髓”这两个章节。在曲面造型方面,我常常被一些复杂、不规则的自由曲面所困扰,比如如何才能让曲面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流畅,同时又要保证工程上的精度,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大师级的技巧,教我如何更精准地控制曲面的曲率,如何运用各种高级曲面工具来实现令人惊叹的造型,甚至是如何处理一些看似棘手的曲面问题。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相信这是Pro/Engineer最核心的优势,但往往我只是在简单地应用尺寸和约束,而没有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这本书应该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更强大、更智能的参数模型,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来应对设计需求的不断变化,甚至是如何利用一些隐藏的高级功能来优化设计流程。附带的两张光碟更是让我惊喜连连,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和详细的操作演示,让我可以边看边练,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并且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我希望这些案例能够涵盖不同行业的设计应用,让我能够触类旁通,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我感兴趣的各种设计领域。这本书对我来说,是迈向更高设计水平的“敲门砖”。
评分拿到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真是让我激动不已!我是一名在一家中小型制造企业工作的机械工程师,平时工作中经常需要接触到Pro/Engineer,但坦白说,我更多的是在完成一些标准化的设计任务,对于一些高难度的、个性化的零件设计,总是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进阶篇”正是我所急需的“升级包”。我尤其看重“高级曲面建模”和“复杂零件的参数化设计”这两部分。在我看来,曲面造型是衡量一个设计师功力的重要标准,那些拥有流畅、优美曲线的零件,往往能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Pro/Engineer的曲面工具,例如如何处理带有复杂倒角和圆角的曲面,如何实现不同曲面之间的平滑过渡,甚至是如何修复那些看上去很棘手的“坏曲面”。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一直觉得Pro/Engineer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参数化能力,但我总感觉自己只是在简单地应用,而没有真正理解如何去构建一个稳健、易于修改、并且能够有效表达设计意图的模型。这本书应该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更高级的参数关系,如何进行设计驱动,以及如何利用一些技巧来提高模型的可维护性。附带的两张光碟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猜想里面一定会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各种实际案例的模型文件,操作演示的视频教程,甚至是一些作者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分享。有了这些实用的辅助材料,我就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快速提升我的设计能力,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设计挑战。
评分简直太棒了!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简直就是我一直以来期待的“神兵利器”!我是一名对3D建模充满热情的爱好者,也是Pro/Engineer的忠实用户,但总感觉自己的设计水平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遇到一些复杂的造型就束手无策,尤其是那些需要精妙曲面处理的零件,更是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进阶篇”字样,让我看到了突破自我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学习“高级曲面造型技术”,因为我知道,流畅、自然的曲面是高端产品设计的灵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会如何运用Pro/Engineer那些我之前不敢触碰的曲面工具,例如如何通过扫描、混合、放样等高级指令来构建出令人惊叹的造型,如何控制曲面的G1、G2连续性,让模型看起来更加光滑、专业。另外,“参数化设计的深入理解”这一部分也让我非常好奇。我相信参数化设计是Pro/Engineer最核心的优势,但往往我只是在简单地输入尺寸和约束,而没有真正领会到其精髓。这本书应该会深入剖析如何建立更加智能、灵活的参数模型,如何通过设置合理的参数关系来应对设计需求的不断变化,甚至是如何利用一些隐藏的高级功能来优化设计流程。光盘是我的另一大期待,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大量的实例模型和操作演示,让我可以边看边学,一步一步地模仿和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我希望这些实例能够涵盖各种不同的设计场景,例如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产品、工业机械等,这样我就可以触类旁通,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我感兴趣的任何设计领域。这本书对我而言,是开启我设计新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自信地挑战更高难度的设计项目!
评分天啊,这本《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简直就是我苦苦追寻的“武林秘籍”!我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好几年了,虽然掌握了Pro/Engineer的基础操作,但总感觉自己的设计能力停滞不前,尤其是面对一些高度定制化的复杂零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效率非常低下。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书名里的“进阶篇”三个字就足够吸引我了,这意味着它不会像很多基础教程那样停留在表面的命令讲解,而是会深入剖析Pro/Engineer强大功能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工程实践。我最期待的是关于“自由曲面造型”的章节,我知道Pro/Engineer的曲面建模非常强大,但往往是一些微妙的曲率变化、光顺过渡,才是区分普通设计和大师级作品的关键。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到如何运用更高级的曲面工具,例如扫描、混合、放样等命令的精髓,如何通过控制曲线的G0、G1、G2连续性来实现完美的曲面融合,甚至是如何修复那些棘手的杂乱曲面。另外,“高级实体建模技巧”的部分也让我非常好奇,除了基本的拉伸、旋转,我猜测这本书会介绍如何利用各种创新的方法来构建复杂的实体特征,例如如何巧妙地运用工程图驱动设计,如何利用关系式设计来提高设计的可维护性,甚至是如何运用一些非传统的建模思路来解决看似无解的设计难题。附带的两张光碟,我想里面一定包含了大量精心设计的案例,从理论讲解到实操演练,可以让我边学边练,大大缩短学习曲线。我希望这些案例能够涵盖各种行业领域,例如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模具设计等,让我能够触类旁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提升设计功力、迈向专业设计师的重要一步。
评分天啊,《Pro/Engineer Wildfire 2.0零件设计:进阶篇(上)》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解决燃眉之急!我是一名机械设计领域的初学者,虽然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Pro/Engineer基础知识,但总感觉自己在构建复杂模型时,思维比较局限,而且对一些高级功能的操作摸不着头脑。这本书的“进阶篇”正是我迫切需要的“升级”。我特别期待“高级曲面造型技术”和“参数化设计的深度解析”这两个部分。在曲面造型方面,我常常被那些具有复杂曲线和曲面的零件所困扰,不知道如何才能将其准确地在Pro/Engineer中建模出来,而且还要保证模型的质量和美观度。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清晰易懂的讲解和实际操作示例,让我能够掌握如何运用Pro/Engineer的强大曲面工具来创建各种复杂的造型,甚至是如何处理一些棘手的曲面问题。在参数化设计方面,我相信这是Pro/Engineer的核心竞争力,但我总是感觉自己只是在简单地应用尺寸和约束,而没有真正领会到其精髓。这本书应该会深入讲解如何建立一个更智能、更具弹性的参数模型,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来应对设计需求的不断变化,甚至是如何利用一些高级功能来提高设计效率。光盘是我最期待的部分之一,我猜想里面一定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例如各种实际案例的模型文件,以及详细的操作演示视频。这些宝贵的资源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概念,并且能够快速地将其应用到我的实际设计中,从而大大提升我的Pro/Engineer设计能力。这本书对我来说,是通往高手之路的“必经之路”,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