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哲学家的大门:走进经典的16把钥匙

打开哲学家的大门:走进经典的16把钥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obert Zimmer
图书标签:
  • 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哲学入门
  • 经典著作
  • 思想史
  • 文化史
  • 人文社科
  • 阅读指南
  • 哲学普及
  • 启蒙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最奇特的旅游导览

  如果把哲学比喻成一座宏伟的屋子,那么,一部伟大的作品就好像一间精心设计的房间。

  我们不必像学者一样,在房里的一角细细摸索数十年,但千万别放弃到屋子各处参观浏览的机会,特别是那些别具风格、佈置精巧的房间。因为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天地,对人类的命运有着超乎想像的影响。

  这本书,要带你到16个与众不同的房间参观导览。柏拉图如何在《理想国》里构筑他的乌托邦?马基维利为什么要写下《君王论》?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究竟说了什么?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给人类带来什么炸药般的「超人」震撼?

  不必担心这所大屋难以进入,因为哲学家的大门将为每个好奇的人开启。

作者简介

罗伯.齐默
  哲学博士,1953年生,在校时主修哲学和英国语言及文学,曾在大学和成人教育学校中任教。现居柏林,为自由新闻工作者,并与马丁.莫根施特恩合着《卡尔?波普》。

译者简介

杜子倩
  台北市人,辅仁大学德文系学士,德国Aachen大学英文及德文硕士,荷兰Oss成人大学荷文班结业,现居荷兰,专事德、荷文翻译。译有德文书《为什么羊从树上掉下来?──快速记忆完全攻略》、《宝贝你在想什么》(与黄秀如合译)。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 前言:哲学家的大门,迷人的入口
  • 1. 哲人王之梦
      柏拉图:《理想国》
  • 2. 知识分子的皈依
      奥古斯汀:《忏悔录》
  • 3. 权力计算的手册
      马基维利:《君王论》
  • 4. 人间智者的手札
      蒙田:《随笔集》
  • 5. 到理性的内部旅行
      笛卡儿:《方法论集》
  • 6. 上帝追寻者的遗嘱
      巴斯卡:《沉思录》
  • 7. 法治国家的游戏规则
      洛克:《政府论》
  • 8. 测量认知国度的疆界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 9. 悲观青年的惊人之举
      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 10. 生命形态的总谱
      齐克果:《非此即彼》
  • 11. 商品价值与真实价值
      马克思:《资本论》
  • 12. 反基督的圣经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13. 为神秘服务的逻辑
      维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 14. 自我实现的唿声
      海德格:《存在与时间》
  • 15. 清算极权式的思维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 16. 公平游戏的社会契约
      罗尔斯:《正义论》
  • 图书序言

    哲学家的大门,迷人的入口

      大门令人联想到庄严的建筑物入口。两千五百年来,哲学之屋已具有极大的规模,许多人将踏入这所房屋视为畏途,难以一览全貌的众多走道,就算只想熟悉这所房屋的零星部分似乎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一部伟大的哲学作品好比一个精心设计的房子。一些平常住在里面的人,亦即哲学学者们,经常仅在这所房屋的一个壁龛上就耗费数十年精力。他们因此坚称,我们必须持久反覆地研究才能认识一部哲学经典作品,并对这类着作能够轻易被理解不以为然。

      然而,我们应该获准先行参观这间房子,在几个特别有趣的房间内大致看过,并对它们的位置、建筑及装潢有个概略印象,之后每个人可以自行决定他想回到哪一个地方消磨时间。

      在此呈现的十六篇文章正是要带领读者前往这间房子参观,目的不是埋首钻研分析,也不是要获取学位或证书,而是在轻松的气氛下做初次的认识。这些向来枯燥、无法接近的书籍可以展现其迷人的一面:它们都拥有非常独特的故事,并摆脱学术尘埃,以有趣斩新的面貌出现。

      这个望之俨然的大门,是通往哲学之屋最自然且最舒适的入口。到现在一直怯于跨越门槛的人将明白,哲学家的大门是为每个好奇、有兴趣又有点闲暇的人开启的。他只需走几步就会发觉,这所屋子的房间并非只为少数人而设者,而是为所有想探讨哲学思想的人佈置的,这些思想乍看之下或许很不寻常,但在仔细审视后却相当值得深思,其中有些可能还和我们自己的想法相去不远。

      可能学者专家会说,还有许多伟大的着作在此处缺席。实际上,此书的确仅选出哲学经典的一小部分,不要求全部齐备,无论是哪些作品被选出,都会引起争议的。被选出的不一定是在大学课程里最受重视的作品,而是影响力远超出哲学范围的着作,并希望在新读者初次翻阅时即可激发他们的兴趣。哲学家的大门不仅是一个通往宏伟建筑的入口,同时也是一个通往开放、活泼的屋子的入口。

    图书试读

    1 哲人王之梦
    柏拉图:《理想国》(西元前三九九~三四七年间)

    人类不仅拥有个人的梦想,也拥有共同的梦想。人们描绘出一个自由、快乐、自痛苦中解放的世界。宗教、哲学与艺术不断地撷取这些梦想,并且将它们付诸成形。而一个拥有完美、公正秩序的人类共同生活模式之理想国度,也属于这些古老的人类梦想之一。
    在这些将梦想化为理性形象的哲学作品中,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着作《理想国》是最着名的一本。《理想国》是第一本流传下来的、描写乌托邦国家的作品,除了政治哲学外,此书尚涉及许多其他的事物。
    柏拉图尝试借着此书完成一项壮举:他想将政治与道德、形而上学与宗教、对世界的理性解释与神话连结在一起。换言之,柏拉图的《理想国》试图结合政治秩序和真正、永久的实在法则。他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系统构思者。在柏拉图之前的先行者们奏下了基调,而柏拉图自己则演出序曲。

    这本作品的出发点乃是有关正义的疑问,最后导向一个公平秩序的描述,而这公平秩序是建立在一个非常稳固的基础上,永远不会因时间而有所改变。这个秩序的中心意念是:国家是由真正最优秀的人、兼具智慧与能力的领导者所治理的。这是因为在这本书里,柏拉图不仅作着理想国度之梦,也作着结合智慧与权力的哲人王之梦。他们不单单是政治领袖,也是指引人类走向真正实在的精神领袖。

    在人类历史上,这一直是个让人着迷、无法摧毁的梦想,时至今日它依旧是个巨大的诱惑。它触动的不只有哲学家,还触动了其他许多人的心弦,因为他们体验到,政治舞台是永无效益的斗争、贪赃枉法以谋高位,以及结党营私罔顾人民利益。住在一个由各方面都能让我们信任的最适任者所统治的国家里,这不是个很吸引人的想法吗?

    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不是枯燥的论文集,而是一场艺术气息浓厚的讨论会,其中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成了文学角色,并以叙述者与主讲者的身分出现。柏拉图自己的角色则是诗人兼哲学家。书中第一行即由苏格拉底发声,读者觉得自己似乎置身于一本小说当中:「我昨天和阿瑞斯东的儿子哥劳恭往下走到皮雷斯,一方面为了朝拜女神,同时也想看看他们怎样庆祝这个首次举办的庆典。」

    在此柏拉图引用了自己熟悉的场景与人物。苏格拉底自雅典出发,到数公里外的皮雷斯港参加敬拜雅典娜女神的庆典,与他同行的是柏拉图的一个兄弟哥劳恭。过了一段时间后,当苏格拉底想回家时,包括柏拉图另一个兄弟阿德曼多斯及富商可法洛斯的儿子波列马赫斯在内等友人,敦促他继续留在皮雷斯与他们一同进餐、讨论并参加接下来的夜间庆祝活动。接着在可法洛斯的家里展开了一场苏格拉底和不同讨论对象的对话,其中他们交换了彼此对正义的意见,也勾勒了一个公平的社会秩序之基本特征。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