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简明易读的临床工作手册提供读者完整的评估与治疗用表格、问卷、及讲义。全部由美国知名的过动儿学者专家Barkley博士经过多年的慎重挑选与设计。您将会在本书中发现许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各类表格,并且每种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以方便您复印使用。所有的表格及量表均已依据DSM-Ⅳ完成修订,许多量表并附有最新的常模资料。此外,本书还包括了给过动儿家长与老师、过动成人的卫教资料,以及用来监督学业表现的每日学校报告卡等。
译者简介
黄惠玲
台湾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目前为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及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兼任临床心理师。
赵家琛
美国亚利桑纳大学心理学博士,目前为长庚大学副教授及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主任,并担任长庚医院精神科及儿童心智科临床心理顾问。曾在美国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多年,近年来致力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之研究、教学与临床工作。
ADHD知多少?
儿童青少年表格
儿童青少年表格的指导语
问卷总指导语
孩子与家庭资料表
发展史与医疗史
如何为孩子的评估做好准备
临床晤谈──家长报告表格
干扰行为评量表──家长版
干扰行为评量表──教师版
家庭情境问卷
学校情境问卷
父母与青少年问题检核表
使用每日在校行为报告卡
成人评量表格
成人表格的指导语
发展史
就业史
健康史
社交史
目前症状量表──自我报告表格
儿童期症状量表──自我报告表格
目前症状量表──他人报告表格
儿童期症状量表──他人报告表格
儿童期学校表现量表──他人报告表格
工作表现量表──自我报告表格
成人晤谈
药物治疗表格
医师用药检核表
药物治疗追踪表
副作用评量表
拿到「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临床工作手册」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很枯燥的学术著作,毕竟“临床工作手册”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距离感。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它并没有把ADHD患者简单地贴上“有问题”的标签,而是深入探讨了ADHD在个人成长、社会交往、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可能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专业的干预来最大化他们的优势。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ADHD是一种神经发展差异,而非缺陷”的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让我们在与患者交流时,能够更加尊重和理解他们。书中提供的评估工具和干预策略,不仅有理论依据,更有大量的实践指导,很多方法是可以直接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非常具有操作性。我尝试了其中一些针对特定年龄段和症状表现的干预技巧,效果都还不错。另外,它还讨论了ADHD合并症的问题,这在临床工作中非常常见,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复杂的个案。这本书真的让我感觉,我们不是在“治疗”一个疾病,而是在“赋能”一群有特殊需求的人,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评分我最近翻了翻「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临床工作手册」这本书,真心觉得它对我们这些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的人来说,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我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帮助那些ADHD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它不仅仅是罗列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们如何“看”ADHD,如何理解这些孩子内心的挣扎。书里有很多案例分析,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科书式例子,而是非常贴近实际情况的,让我觉得“哇,这不就是我遇到的那个孩子吗?”。它强调了跨专业合作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ADHD的干预不是单打独斗能解决的,需要心理、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协同作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思路变得更开阔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药物治疗或行为矫正,而是能从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角度去思考。尤其是一些关于家庭治疗的部分,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帮助我更好地引导家长理解和支持孩子,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这本书的逻辑也很清晰,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层层递进,让人很容易理解和吸收。对于有志于在ADHD领域深入研究的同行们,我真心推荐这本书,它绝对是你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临床工作手册」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令我惊喜的专业书籍之一。它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本引发深度思考的催化剂。书中的内容非常全面,从ADHD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到各种治疗模式,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等,几乎涵盖了ADHD临床实践的所有方面。而且,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可操作的整体。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ADHD患者多维度评估的强调,以及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指导。这让我们在面对复杂个案时,不再感到迷茫。书中关于ADHD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学习困难等方面的论述,也为我提供了很多新的启发,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ADHD患者所面临的挑战。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治疗方案,更是关于如何理解和支持ADHD患者成长的视角。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在ADHD领域继续深耕的决心。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临床工作手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贴地气”。我一直觉得,很多关于ADHD的书籍,虽然专业,但总觉得离我们日常的临床工作有点远。但这本书不一样,它仿佛就是为我们一线临床工作者量身定做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情境,我都能在自己的工作经验中找到对应。例如,书中对于如何与患有ADHD的青少年建立信任关系,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都非常具体和实用。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有哪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会分析这些方法为什么有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能遇到困难,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书中还包含了许多工具和量表的使用指导,这大大简化了我们在临床评估中的工作量,也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停下来,一边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理念和技巧应用到我最近接触的几个个案中。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框架,帮助我理清思路,找到更有效的干预方向。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实操手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服务于ADHD患者。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在处理ADHD的个案时,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像是隔着一层纱看不清楚。自从接触了「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临床工作手册」,感觉那层纱被一下子拨开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信息量巨大,但又被组织得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显得杂乱。它详细阐述了ADHD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以及不同亚型的特点,让我对ADHD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评估方法非常多样,从标准化量表到访谈技巧,再到行为观察,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评估维度,这对于做出准确诊断至关重要。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提供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解释了各种治疗方法背后的原理和证据,这对于我们临床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部分,以及如何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的建议。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既有学术深度,又有临床指导意义,绝对是ADHD领域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