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Visual Studio 2005
  • 编程
  • 开发
  • C#
  • VB
  • NET
  • 软件工程
  • 调试
  • 工具
  • 入门
  • 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让您快速掌握次世代的开发环境

  本书不仅是基础导论的介绍,也教您如何利用 Visual Studio 的整合开发环境来工作。这本实务参考书焦点集中在自动物件模型(automation object model),另外也有很多的程式码范例,用来说明如何利用这套整合开发环境来改进和自订出更能提升专案生产力的应用方法。

本书内容包括

  • 如何利用 Visual Studio 来管理方案和专案
  • 如何使用范本和精灵来简化日常工作
  • 教您活用程式码编辑器与相关编辑工具,以及Code Snippets和快速键
  • 教您利用巨集的录制、编修来自动化一些日常的简易工作
  • 教您编写与编译能提升自动化效益的增益集程式
  • 教您使用程式工具和文件视窗来自订使用者介面

    作者简介

    Craig Skibo

      在微软任职已近十年,他从Visual Tools 4.1版即参与研发,他常在PDC与TechEd的研讨会中担任讲师。Marc Young在微软的Visual Studio User Education小组中担任开发工程师。除了开发工程师的角色外,他也是作者和负责程式的编修。Brian Johnson在微软任职六年,也是MSDN的Visual Studio Content Strategist。他在业界这个领域一些的杂志,像MSDN之类,也贡献了不少心力。

  • 深入浅出:现代软件工程的基石——Visual Studio 2005 时代的编程实践 本书并非聚焦于 《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这一特定版本的软件,而是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更宏大、更具前瞻性的软件开发知识体系。我们所探讨的,是基于那个时代(2000年代中期)技术栈所奠定的、至今仍深刻影响着现代编程范式的核心工程理念、工具链的演进逻辑,以及面向对象设计的持久价值。 我们认为,理解任何特定版本的IDE的按钮布局和菜单选项,远不如掌握其背后所代表的软件工程哲学来得重要。Visual Studio 2005(或称VS.NET 2005)的出现,标志着微软开发平台从传统的Win32/MFC时代,向完全托管代码(Managed Code)和.NET Framework 2.0的里程碑式过渡。因此,本书将围绕这一过渡期所暴露出的关键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进行深度剖析。 --- 第一部分:.NET 2.0 时代的架构重塑与性能优化 Visual Studio 2005的发布,紧密伴随着.NET Framework 2.0的登场。这一版本的框架带来了重大的技术飞跃,尤其是泛型(Generics)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C和VB.NET在类型安全和性能上的表现。 1. 泛型编程的范式革命: 本书将详细探讨泛型是如何解决.NET 1.x中装箱/拆箱(Boxing/Unboxing)带来的性能损耗和类型不安全的弊端。我们将不讨论VS 2005 IDE中如何拖拽控件创建泛型列表,而是深入到CLR(公共语言运行时)层面,分析`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命名空间下各类数据结构(如`List`、`Dictionary`)的底层实现机制。重点分析如何在不依赖特定IDE功能的情况下,设计出高度可重用且类型安全的通用算法库。这要求读者理解编译时类型检查与运行时代码生成之间的微妙平衡。 2. 数据访问层的深刻变革:ADO.NET 2.0 数据持久化是任何企业级应用的核心。VS 2005时代的开发,标志着ADO.NET 2.0的成熟,尤其是`DataSet`的复杂化、异步数据操作(尽管不如现代异步编程模型成熟,但已是重要一步),以及`SqlDataSource`等服务器控件的出现。本书将超越如何配置数据源控件,转而关注如何高效管理数据库连接池、如何设计事务处理逻辑以避免死锁,以及何时应采用强类型`DataSet`与何时应使用更轻量级的`DataReader`。我们关注的重点是资源管理与并发控制,而非UI绑定。 3. 托管代码与非托管代码的边界探索:P/Invoke的精妙运用 尽管.NET 2.0大力推广托管代码,但在系统级编程和与现有C/C++库集成时,平台调用(P/Invoke)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桥梁。本书将探讨在那个时代,开发者如何精确地定义数据结构(Structures)的内存布局(使用`[StructLayout(LayoutKind.Sequential)]`等特性),以及如何处理指针传递和返回值转换。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读者对底层内存模型的基本敬畏,这是任何高级语言开发都无法规避的知识盲区。 --- 第二部分:面向服务架构的萌芽与Web应用的演进 VS 2005不仅仅是桌面开发的工具,它也是ASP.NET Web Application项目模型和早期Web Service开发的中心。 1. Web 应用程序模型(Web Application Project)的优势解析: 与早期的Web Forms项目模型相比,WAP模型在编译和部署上有显著提升。我们不讲解如何右键点击“添加新项”,而是深入分析`App_Code`文件夹的编译机制、代码隐藏文件(Code-Behind)的编译时合并过程,以及它如何为后来的.NET MVC和更现代的模块化架构铺平了道路。理解编译过程的差异,是理解代码组织策略演进的关键。 2. WCF的先声:SOAP与基础服务通信: 虽然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 在VS 2005的后续版本中才真正成熟,但基础的.NET Remoting和Web Service(ASMX)的使用在2005年是主流。本书将侧重于服务契约(Service Contract)的设计原则,而不是使用IDE的向导创建服务。探讨如何在不同应用层之间实现松耦合的通信,如何选择合适的序列化机制(SOAP vs. 二进制/自定义),以及基础的安全(如基于Header的认证)在当时的应用场景。这关乎架构决策,而非工具操作。 3. 跨进程通信的工程权衡: 除了Web服务,进程间通信(IPC)是企业集成的另一挑战。我们将分析基于消息队列(如MSMQ)或管道(Pipes)的通信模式。对比分析同步阻塞调用与异步消息驱动架构在延迟、可靠性、事务性方面的工程取舍,这些都是软件架构师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 第三部分:软件质量保证与开发流程的规范化 一个成熟的IDE不仅提供编码环境,更提供调试、测试和重构的支撑。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工具背后的流程改进。 1. 高级调试技巧与性能剖析: 超越设置断点和查看局部变量,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早期版本的诊断工具来理解应用程序的内存泄漏(特别是托管堆的碎片化问题)和线程死锁。探讨即时窗口(Immediate Window)在运行时动态评估复杂表达式、强制执行代码路径的重要性,这是一种手工代码注入和验证的有效手段,至今仍是调试复杂Bug的利器。 2. 重构的理念与工具的局限: VS 2005开始提供了初步的重构支持(如重命名)。本书旨在强调“重构”的哲学意义——在不改变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改善内部结构。我们将讨论在缺乏现代IDE高级重构工具时(例如,安全地修改继承链或大规模接口变更),开发者如何依赖严格的单元测试(NUnit或VS自带的测试框架)作为安全网,进行手动、审慎的代码结构优化。这强调了测试先行在任何工程实践中的基石地位。 3. 配置管理与构建自动化(Build Automation): 应用程序的发布远比本地运行复杂。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MSBuild(Visual Studio的构建引擎)进行定制化的编译目标、条件编译和多目标发布。重点在于理解构建脚本的幂等性和可重复性,这是实现持续集成(CI)的先决条件,无论我们使用哪个版本的工具来驱动这个过程。 --- 结论:面向未来的工程思维 《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代表了一个技术黄金时代的起点。本书将这场技术变革视为一个案例研究,用以提炼那些超越特定软件版本的核心竞争力:对CLR机制的深刻理解、对数据访问的性能敏感度、对架构模式的清晰选择,以及对质量保证流程的严格执行。掌握这些底层原理,远比熟悉任何IDE的界面更有价值,它能使您在面对未来任何新的工具和框架时,都能迅速掌握其设计意图,并构建出健壮、高效的软件系统。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絕對是一本引人懷舊的技術書籍。Visual Studio 2005,這名字就勾起了我好多學生時代的回憶。那時候,Visual Studio 2005 可是我們學習程式設計的「神器」之一,很多人都是透過它來接觸 C#、VB.NET 等語言的。我猜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會涵蓋當時 Visual Studio 2005 提供的各種強大功能,像是它獨特的 IDE 設計、強大的偵錯能力,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快速開發應用程式。我特別期待看到書中對於 ASP.NET Web Forms 的介紹,當年 ASP.NET Web Forms 可是風靡一時,Visual Studio 2005 在這方面的整合做得相當不錯。此外,我想書中可能也會提到如何利用 Visual Studio 2005 來處理資料庫連線、使用者介面設計、甚至是部署應用程式。雖然現在有很多更新更強大的開發工具,但回頭看看 Visual Studio 2005,就像在回顧軟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讓人可以藉由它,重新認識當初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構築出軟體世界的。

    评分

    拿到《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這本書,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本書的作者一定對 Visual Studio 2005 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畢竟,2005 年的版本,在當時的技術生態中,可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預期這本書會從最基礎的 Visual Studio 2005 的安裝與設定開始,然後逐步引導讀者熟悉它的介面和各種核心功能。例如,如何有效地利用程式碼編輯器來撰寫、除錯和重構程式碼;如何使用 Visual Studio 2005 提供的偵錯工具來找出程式中的錯誤,這對開發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我認為書中一定會介紹如何使用 Visual Studio 2005 來開發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式,像是桌面應用程式 (WinForms) 和網站應用程式 (ASP.NET)。對我來說,最感興趣的或許是它對於資料庫整合的說明,當年 Visual Studio 2005 在這方面提供了哪些便捷的功能,又是如何與 SQL Server 進行互動,這部分是我很想深入了解的。總之,這本書應該是一個紮實的 Visual Studio 2005 使用指南,對於曾經使用過它,或是想了解它的人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评分

    這本《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大概是在我剛踏入軟體開發領域不久後,市面上還蠻受矚目的一本書吧?那個時候,Visual Studio 2005 可是不少開發者的利器,特別是在 Windows 應用程式開發方面。雖然我現在主要接觸的是更現代的開發環境,但回頭看看 2005 年的版本,還是能學到不少。我想,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會深入探討當時 Visual Studio 2005 的 IDE 功能,像是程式碼編輯器、偵錯工具、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建構各種應用程式,像是 WinForms、ASP.NET Web Forms,甚至是初步的 Web Service 開發。對於想了解 .NET 技術早期發展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個不錯的參考。而且,我猜它應該也涵蓋了一些當時流行的開發模式和架構,讓讀者能夠掌握到那個時代的軟體設計思維。雖然現在看起來可能有點老舊,但很多核心的概念是不會變的。而且,有時候回頭學習舊的技術,反而能更深刻地理解為什麼現在的技術會這樣演進。所以,就算不是現在的開發者,對軟體開發史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樂趣。

    评分

    哇!我最近入手了一本《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心裡就響起了好多回憶。Visual Studio 2005,這名字聽起來就有種濃濃的懷舊感,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在用它呢?但說實話,即使它已經是過去的技術了,我還是覺得這本書有它存在的價值。畢竟,很多經典的程式和系統,都可能是在這個平台上誕生的。如果有人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開發者,拿到這本書,一定會有一種「啊,原來是它!」的感覺。而且,很多基礎的開發概念,像是物件導向、資料庫的連結、甚至是基本的UI設計,在Visual Studio 2005裡面都有很好的體現。所以,就算現在有更新更強大的工具,了解過去的工具,有時候更能幫助我們理解現在技術的演進。這本書或許就像一本歷史的見證,讓我們回顧過去的軟體開發歷程。而且,我猜裡頭一定有很多關於 .NET Framework 2.0 的內容,那時候可是 .NET 的一個大飛躍呢!光想到這些,就覺得這本書好像不只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段關於程式開發的時光膠囊。希望裡面能有一些實際操作的範例,讓我能重溫一下當年寫程式的感覺。

    评分

    對於《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這本書,我個人認為它更像是一本「時代的見證」而非單純的技術教學。Visual Studio 2005,這名字本身就充滿了歷史感,它標誌著 .NET Framework 2.0 時代的輝煌。我猜這本書的重點,不會僅僅停留在告訴你「如何點擊」按鈕,而是會深入探討在這個 IDE 下,如何建構穩固且可擴展的軟體架構。例如,它可能會詳細闡述當時流行的設計模式,如 MVC (儘管在 2005 年可能還不是主流,但 ASP.NET 方面會有類似的雛形),以及如何利用 Visual Studio 2005 的功能來實踐這些模式。我特別好奇的是,書中對於當時 .NET Framework 2.0 的新特性,例如泛型、 LINQ (雖然 LINQ 是在 VS 2008 才正式登場,但 2005 的版本已經為其奠定了基礎),是如何進行介紹和應用的。此外,對於效能優化和程式碼品質的探討,也是我期望在這本書中看到的。即使是現在,理解過去的技術決策和演進,對於開拓新的視野、做出更明智的技術選擇,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這本書或許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在那個技術還不算那麼「速食」的年代,開發者是如何用更紮實的方法來打造軟體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