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特色在使用电脑软体模拟,进行光学系统的设计,有别于一般硬体实验的观念;除了成本相对便宜外,软体的维护,也远较硬体容易。本书包含10个光学系统的实例,每一个实例都包含原理的解释、软体模拟实验的操作,以及结果讨论和问题。书中提到的光学系统实例,都很基础也很实用,将有助于同学更清楚了解基本原理。全书都属于基础型光学系统实验,包括:
1.成像光学系统之镜头设计
2.双筒式望远镜之稜镜系统设计
3.折射式望远镜之胶合透镜设计
4.照明光学系统之积分球设计
5.照明光学系统之透镜阵列设计
6.发光二极体之应用范例
7.投影机光学系统之导光管设计
8.显示器光学系统之直下型背光模组设计
9.显示器光学系统之PS converter设计
10.光纤通讯之耦合系统设计
每一个实验都包含了说明、分析和软体模拟的部份,俾能让读者通盘了解该实验的原理与应用,并熟悉使用软体工具进行模拟,以分析及设计该实验系统的诸项功能。本书未来可以持续进行质的改进与量的增加,不但可以加入更进阶的系统模拟实验项目,也可以加深理论分析的深度与广度,以期能同时加强读者对于光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作者简介
黄忠伟
现职: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光电研究所副教授
学历: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士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硕士、电机电脑工程硕士
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博士
研究主题:绕射光学、模拟设计、应用光学系统设计
胡能忠
现职: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光电研究所教授
学历:大同大学电机工程学士
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电机工程硕士
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工程博士
研究主题:色彩学、图形识别、信号处理、通讯、光学
第一章 成像光学系统之镜头设计
第二章 双筒式望远镜之稜镜系统设计
第三章 折射式望远镜之胶合透镜设计
第四章 照明光学系统之积分球设计
第五章 照明光学系统之透镜阵列设计
第六章 发光二极体之应用范例
第七章 投影机光学系统之导光管设计
第八章 显示器光学系统之直下型背光模组设计
第九章 显示器光学系统之PS converter设计
第十章 光纤耦合系统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量子物理入门》的书,里面的概念虽然抽象,但讲解得相当到位,让我对微观世界的奇妙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书中从光电效应和黑体辐射等历史实验出发,引出了量子假说,然后逐步介绍了波粒二象性、普朗克公式、玻尔原子模型等核心概念。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的讲解印象深刻,虽然涉及的数学工具(如复数和偏微分方程)对我来说还有些挑战,但作者通过类比和图示,努力让我理解波函数所描述的粒子的概率分布。书中还探讨了量子叠加态和量子纠缠等“反直觉”的现象,并简单介绍了它们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潜在应用,这让我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充满了好奇。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奇妙量子世界的大门,虽然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激发我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探索欲望。
评分一本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一看就知道是专业书籍,我之前学习的《光学设计基础》这本书,就让我受益匪浅,里面的理论讲解清晰透彻,配合大量的图示和实例,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很快掌握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当时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透镜材料,如何计算镜片曲率和厚度,以及如何考虑像差的校正等等。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了“怎么做”,甚至还给出了一些常用的设计模板和公式,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当然,书中也提到了一些高级的主题,比如衍射光学和非球面光学,虽然当时我没有深入研究,但知道有这些前沿技术,为我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严谨,逻辑性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入门,也为有一定基础的设计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评分最近翻阅一本关于《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的书,里面关于图像增强和特征提取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滤波器(如高斯滤波、Sobel算子、Canny算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并用生动的例子展示了它们如何改善图像质量、突出边缘信息。特别是关于SIFT和SURF特征点提取算法的讲解,不仅梳理了算法的数学推导过程,还结合代码片段进行了演示,让我对如何从图像中提取鲁棒的特征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通俗易懂,避免了过多的晦涩术语,让我能够轻松地跟上作者的思路。书中还讨论了图像配准、目标识别等更高级的主题,这些内容对我目前正在进行的基于图像的项目非常有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算法性能分析的讨论,如何权衡计算效率和准确性,这是一个实际应用中非常关键的考量。
评分偶然间翻阅了一本《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书,里面对硬件接口、实时操作系统和底层驱动程序的讲解,让我对接下来的项目开发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微控制器的架构,包括CPU、内存、外设接口(如GPIO、UART、SPI、I2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式。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中断机制和定时器应用的章节,这对于实现实时性和高效的事件响应至关重要。书中还详细阐述了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如任务调度、信号量、互斥锁等,并以FreeRTOS为例进行了代码演示,这极大地帮助我理解如何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环境中构建复杂而稳定的系统。此外,书中对嵌入式软件的调试技巧和性能优化的讨论,也为我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内容全面,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非常适合初学者和希望提升技能的嵌入式开发者。
评分手头一本《材料力学》的书,里面的内容非常扎实,尤其是关于应力、应变以及材料强度方面的讲解,让我对宏观世界的力学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应力状态(如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的分析方法,并引入了胡克定律、泊松比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理解材料在受力时如何变形的关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梁的弯曲和挠度计算的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解和例题,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载荷下梁的变形趋势。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材料的疲劳、断裂以及屈曲等失效机理,这对于工程设计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数学推导严谨,逻辑性极强,虽然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但一旦掌握,对于理解和设计各类机械结构都将大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