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6
历史像一面镜子,它照映真实,却呈现出一种虚幻的影像。所以,十七世纪的西方历史学家便常用这个比喻,指出「历史既是实像也是虚像」。于是,如何在虚实之间看懂历史,就成了一门技艺。
三百多年前的福尔摩沙,在郑成功赶走荷兰人这个事件上,意外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重要讨论话题。各式各样的讨论,也引出各种资料的记载和收集,于是,一种西方人眼中的台湾身影,在各种目的与需求下,逐一被炮制出来。这其中有客观的纪录、有对异教徒的恶意想像,也有为了满足其各自的权力关系而制造出来的论述。这些纪录,都在历史这面大镜子中,相互映证,彼此影响,而逐渐构筑、「制作」出对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台湾身影。
本书作者从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出版的书籍中,找出二十几本重要的东方见闻录,从这其中,耙梳出点点滴滴的福尔摩沙知识累积成形的过程,以及他背后所牵扯到的西方殖民帝者间的复杂的权力纠葛。如果我们说这一过程是当时西方人,在一百多年间,建立其福尔摩沙东方学的知识轨迹,也无不可。
在那各式各样的描述中,台湾曾被视为传教的伊甸乐土,原住民被比拟为希腊罗马的古代城邦,连所绘制的人物插图都带有希腊人的味道。某些纪录用不可思议的语气记述台湾人视吃鹿肉为长生不老的标志。一位德国的士兵对台湾神明特别感兴趣,在他的日记里,妈祖是一个守贞的处女;关公是中国服饰的发明者,手下有个黑人;齐天大圣是一个飞贼、哪咤是地牛神的同伴。
一六六一年郑成功赶走荷兰人的国际头条事件,余波荡漾了两年多。当时欧洲有个金发碧眼的年轻人,出来声称是福尔摩沙王国的臣民,构筑出一个幻想的福尔摩沙王国,还出版了两本专书。但这背后有不同教会之间的权力斗争在为这个虚构的事件推波助澜。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台湾虽然地处一隅,但从来不曾被遗忘,这些留下福尔摩沙身影的西洋书与欧洲历史交杂在一起,成了另一个新的故事。例如那个金发碧眼年轻人幻想出来的福尔摩沙国度,对《格列佛游记》等幻想文学有相当的影响,《亚洲指南》、《新旧东印度志》等对异文化的记述与反省,也恰恰配合了欧洲当时的启蒙运动大潮。
历史是虚幻也是真实,我们在历史中看见自己,也构筑自己,这二十余本西洋古书构筑出来的系谱,恰恰告诉了我们这个故事。
书评推荐
*曹永和(中研院院士)、吕理政(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孙中兴(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郑维中
政治大学社会学硕士,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班肄业,荷兰莱登(Leiden)大学历史学博士候选人。以社会学的角度进入历史学,长期以来对台湾史有着不同的观注与视野。着并译有多本荷兰时期台湾史相关着作,这是他首次以西洋古书出版的背景与关联为角度,观察交织出荷兰时期的台湾历史与西方早期出版品之间的故事。
曾着有《荷兰时代的台湾社会》(2004,前卫),主题为以文化史的视野观察荷治时期荷兰人与汉人、原住民间的社会互动。译有:韩家宝(Pol Heyns),《荷兰时代台湾的经济、土地与税务》(2003,播种者),与韩家宝合着有:《荷兰时代台湾告令集,婚姻与洗礼登录簿》(2005,南天)。两书均荣获曹永和文教基金赞助出版。
制作福尔摩沙:追寻西洋古书中的台湾身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制作福尔摩沙:追寻西洋古书中的台湾身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