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伏藏师的玄奇世界!
16世大宝法王为何坚持祖古?乌金仁波切给他大圆满三要的灌顶?
顶果钦哲法王为何会转世为祖古乌金仁波切的孙子?
做为新伏藏大师秋吉林巴的曾外孙,乌金祖古仁波切一生的所见所闻,
是藏传佛教密续的珍贵史料也是修行人的活典
故事从老妇人整理行囊开始,她不顾险难要前往遥远的拉萨去带回她的喇嘛儿子。这个老妇人不是别人,而是大伏藏师秋吉林巴的女儿,她要去找回她那素负盛名的儿子,回家来整理编纂她父亲所发掘出来的珍贵教法「新伏藏」。祖古?乌金仁波切出身自这样的伏藏世家,他身边所环绕的均是证量高深的大修行人与伏藏师。他的所见所闻,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匪夷所思,但是在修行人之间却颇为寻常。从他平和不夸张的叙述中缓缓流洩出来的,是一首绵长深远的灵修史诗;其中有惊心动魄的修行经验、有风趣幽默的行者风范、有人性的挣扎与转化、也有灵性的锤鍊与提昇;不可思议的转世故事让你屏息、大修行人的特异行迳让你困惑、弟子对上师的坚定信心让你感动;当你为书中的一切发生所深深吸引时,请记住,这不是奇幻故事,书中的一切都是你可以去亲证的??如果你也踏上求取自性的解脱之路。
祖古 ? 乌金仁波切以其清晰、完整的记忆,亲切、直率且饶富趣味的口吻,所生动口述的,关于他所承继的法脉传承、萨藏家族、他所认识或听说的伟大上师们的传奇故事,以及他生平所经历的许多不平凡的遭遇。
《大成就者之歌》不只是祖古?乌金仁波切的格人灵修回忆录,更是近代众多伟大藏传佛法大师们以生命应证佛法的非凡成就总集,可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西藏灵性史诗。透过祖古.乌金的眼睛,也让读者有幸得与廿世纪西藏最具证量的灵修上师们相遇。
本书由祖古?乌金仁波切的西方弟子艾瑞克.贝玛.昆桑(Erik Pema Kunsang)与马西亚.宾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花费14年时间,记述完成,全书近32万字,分上册【法源篇】与下册【传承篇】。在上册【法源篇】中,祖古.乌金仁波切详述了八世纪以来,包括松赞.干布、莲花生大士、密勒日巴尊者、冈波巴等,将佛法带进西藏的伟大导师与译师们的传奇事蹟,也将巴戎噶举与新伏藏的法脉传承做了完整的叙述与整理。在下册【传承篇】中,祖古?乌金仁波切回忆当代重要的禅定大师和教界人物,如十六世大宝法、宗萨?钦哲仁波切、雪谦?康楚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和敦珠法王等等。透过祖古?乌金的眼睛,不但展现了这些最具证量的灵修上师的风采,也叙说他们是如何把藏传佛法传布到西藏以外的世界。
作者简介
祖古?乌金 (Tulku Urgyen Rinpoche) (1920-1996)
称谓:祖古?乌金,藏传佛教噶举派领袖噶玛巴所赐予的名字,意指「一位了证大师的功德」。
传承: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大圆满瑜伽士。他的祖母贡秋.巴炯(K?nchok Paldr?n)为大伏藏师秋吉林巴之女,婚配给藏萨家族的乌金.确波(Orgyen Ch?pel)。祖古.乌金仁波切也终其一生,全心全意地修持、护持这些教法。许多已经了证的大师都选择从他那里领受《新伏藏》灌顶。
转世:乌金?祖古仁波切在莲花生大师时代,是莲师二十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着称的桑给耶喜(努青巴)。目前他的转世者为涅顿邱林仁波切(印度比尔(Bir)寺庙)之子名为乌金?吉美?惹瑟(Orgyen Jigme Rabsel)。
成就:卓越的大圆满祕密瑜伽士。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空气完全静止无风。大圆满密续上说,「上方天空无云影,下方地上无尘迹」是具有伟大了证次第的行者圆寂时的特征。
艾瑞克.贝玛.昆桑(Erik Pema Kunsang)、马西亚.宾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两人均为祖古?乌金仁波切的弟子
译者简介
杨书婷
美国北卡大学卫生教育硕士,一九八八年起从事翻译,译作有《成佛之道:殊胜证悟道前行法》等多本。
郭淑清
台大经济系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欧洲研究硕士,曾服务于金融保险相关产业。《大成就者之歌》为其第一本译作。
在这本书中,你将读到一位慈悲、领悟与气度都超越凡人标准的卓越禅修大师与佛陀法教提倡者,还有一个与我们今日周遭所鼓吹的价值迥异,对于人类所能成就之事,看法也极为不同的世界。尽管如此,你却无法在这些书页中,知道太多关于这本回忆录的作者,即西藏大师怙主.祖古.乌金仁波切(Kyabje Tulku Urgyen Rinpoche)的事蹟。这情况不足为奇,因为他总是谦逊而谨慎。然而,他却是这本书的中心人物,不仅因为这些令人称奇的事件是经由他的眼睛所目睹、透过他的声音所诉说,并借由他的心灵为我们抽丝剥茧,也由于他所具有的功德,正与他所描述的那些卓越的人们一模一样;他完全继承了他们的智慧,也体现了他们不可思议的德行。
事实上,祖古.乌金仁波切是廿世纪最伟大的禅修大师之一,也是藏传佛教传统核心——大圆满与大手印教法最杰出且饶富创造性的上师之一。
我第一次见到祖古.乌金仁波切,是在我非常年幼的时候,因为就如他在书中所叙述的,他曾多次来向我的上师宗萨.钦哲,也就是蒋扬.钦哲.确吉.罗卓(Jamyang Khyentse Ch?kyi Lodr?)领受法教。多年之后,当我向祖古.乌金仁波切请求法教时,他回想起总是看到我待在蒋扬.钦哲身旁,也因为亲近这位伟大上师,我们彼此之间产生了一种深厚的亲密感。
在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与噶举派中,祖古.乌金仁波切是一位极具重要性的传承上师,他也是第十六世大宝法王(Gyalwang Karmapa)的老师与代表,并将这个传承传给了宁玛传统伟大的喇嘛——怙主.敦珠仁波切(Kyabje Dudjom Rinpoche)与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他们两人,还有纽舒.堪布.蒋扬.多杰(Nyoshul Khenpo Jamyang Dorje),以及其他多位伟大的法教持有者,都对祖古.乌金仁波切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视他为完全了证竹巴千波(Dzogpachenpo,即大圆满法)见地的修持人。
祖古.乌金仁波切是一位独一无二,比大多数老师都出色的老师。有件事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不论他教导的内容为何,都充满了大圆满的风味。他精熟佛法(Buddhadharma)的各个面向,尤其专精于极度精准且具确实性的金刚乘教法。他从四岁就开始禅修,一生当中,有超过二十年时间都在闭关。许多伟大的上师遇到法教上的困难疑点时,都会向他寻求极为珍贵的阐释,他因此而着名。
谈及根本、甚深的心性时,祖古.乌金仁波切更是无可匹敌。我记得在尼泊尔纳吉贡巴时,每当有人请求开示,他总会给予直指心性的教授,将心性介绍给人们认识——无论他们是学习佛法的学生,或是探访喜玛拉雅山区的登山客。当人们请求直指心性的教授时,他总有办法在一堂课中,就将完整教法的所有内容都授予他们。即使面对一大群人也是如此,他会滔滔不绝地引介心性,直到所有人都了解为止。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祖古.乌金仁波切将佛法介绍给数以千计的人们了解,就算只是灵光一闪,也让他们得以经验自己甚深的心性。
当他们与他会面过后,离去时,都怀着对修持的热切灵感,并踏上佛法之道,开始追寻内心新生萌发的这份领悟。当祖古.乌金仁波切于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间巡回世界期间,也给了我在伦敦的学生们珍贵的教授。而在一九八八年,对于远行至尼泊尔,前来拜见他和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的一个大型参访团,他也给予了直指心性的教授。在那之后,我每年冬天都尽可能回到纳吉贡巴向他领受教法。我认为自己是个超乎寻常有福报的人,才能够这么做。他那简直令人叹为观止的教授,直探我的心坎,并对我的教学风格产生了深刻而有力的影响。
我仍清楚记得他所给我的鼓舞。实际上,他也正是那位以多种方式向我指出,我打算如何在西方教导佛法这件事有多重要的人。在尼泊尔,每个认识他的人——从地位最崇高的喇嘛,到身分最平凡的民众——都在谈论祖古.乌金仁波切的仁慈、性格,以及他与人来往的情形,他确实不折不扣地实践了《入菩萨行论》(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s,藏文为Bodhicaryavatara)的精神。他具有一位卓越大圆满瑜伽士自然不造作、简朴与自在的所有特质,我相信称他为「大成就者」(mahasiddha,即「当代圣者」之意),绝非夸大之辞。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土地上方的空气则完全静止无风,大圆满密续将此标示为某个具有最伟大了证次第之人圆寂时的特征,而他的修持即是「无表征」(without attributes),也就如密续上所说,其征兆为「上方天空无云影,下方地上无尘迹」。
祖古.乌金仁波切的教学风格清新、不矫柔造作,且具有影响力。人们会因为他的温和、直率与诚恳,而卸下所有的防卫;似乎他在周遭所变幻出的氛围,以及他用来劝诱你的方式,都能引领你一步步进入心的自性经验;他会从每个可能的角度为你揭露心性,几乎就是一再地向你灌输,直到你瞥见它为止。由于他的话语都直接出自于他的体验与智慧心,所以他每次给予的直指心性教授,都不会有所重复。
我经常思惟,当祖古.乌金仁波切这样一位上师以他无比的人性慈爱与善意给予你直指心性的教授时,他向你引介的,已无异于诸佛的智慧心,他亲自让你与所有上师的智慧相连结。这也正是我们所说上师超凡入圣的「加持」,及其「无与伦比的慈悲」的涵意。所有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都做了,还有什么比这样更慈悲呢?上师将真理的人性样貌转向你,如同你甚深自性的体现一般。以祖古.乌金仁波切来说,明显可以看出,他的存在传达了教法精髓的一切。我觉得单只是遇见像他那样的上师,就表示你的珍贵人身并未白白浪费,而且已经达成了它的意义与真正目的。
慈悲、智慧、虔诚心,以及心的甚深自性——所有的这一切,你都会在这本书中读到。毕竟,佛法是由它们所组成,也是我们大家渴望能体会、掌握与领悟的一切。不过,它们在我们眼前展现得最完美、最人性、最直接的地方,就是在上师,在像祖古.乌金仁波切这样的一位上师身上。每当我想起祖古.乌金仁波切的时候,就会让我领悟到蒋扬.钦哲在他关于什么是真正上师的动人描述中所言:
并非只在当下这一刻、在目前,嚓威喇嘛(tsaw?lama,即根本上师)才与我们同在。在他全然的仁慈里,从我们无始以来的生生世世,他就未曾与我们分开过,因为他是我们的心的真实本性示现;他以各式各样的装扮现身于外,包括清净的与不清净的,就是为了要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目前,由于我们过去生所累积的所有功德,他现身为我们的善知识,而且由于这股强而有力的业力连结,让我们得以遇见他,而他给了我们既深奥又广博的教授之甘露,并以他无比的仁慈包容我们。也从此刻开始,直至成佛为止,他连须臾之时都不会与我们分离。
伟大的上师祖古.乌金仁波切已经离世,我们或许会感到难以言喻的哀伤,然而,我们却也愈来愈感到喜悦,不只因为他仍活在我们心中,深刻地存在我们内心深处,「连须臾之时,都不会与我们分离」,也由于他成功确保了他的遗产,也就是他体现得如此完整的教法能连绵不绝。他的儿子确吉.尼玛仁波切、慈克.秋林仁波切、珠旺.措尼仁波切,以及咏尼.明就.多杰仁波切,都是他的传承与愿景的全然具格持有者;每一位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德行,各不相同,却又超凡入圣;每一位也都具有祖古.乌金仁波切的特质;就像他一样,他们对心性的熟悉度犹如水面下不断蔓延的沸腾气泡,随时会涌现而出。祖古.乌金仁?波切还有多位杰出的西方学生,包括科学家与佛学老师,全都积极地要将佛法呈现给现代世界。他挚爱的学生艾瑞克与马西亚,多年来一直以撰写书籍——譬如本书——带给许多人源源不绝的喜乐泉源,我祈祷他们能毫无障碍地继续下去。最后,你将于本书中发现的所有故事与回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两件事——第一件,只要我们怀着毅力与热诚,全心全意地投入,灵性上的了证,或者说成佛,事实上真的可能发生;第二件,这本书不纯粹只是发生于过去印度与西藏的古代历史现象。感谢像祖古.乌金仁波切这样的上师与其弟子们,此一智慧与灵性觉醒的活生生传统此刻仍持续不坠;也感谢他们以珍贵的口诀指引,让各地人们随手可得这些佛陀的教法。
我祈求祖古.乌金仁波切所有的抱负都能实现,愿他的化身到来,即使没能更出色,也能像他一样令人赞叹,并且强而有力,以迎接这个时代的挑战;愿他的儿子与弟子们都能继续推动他的佛行事业,丝毫没有障碍;愿他想要唤醒无量众生,并指引他们认出自己真实自性,亦即心的根本自性的恢弘愿景能够实现!
初拿到《大成就者之歌:传承篇─祖古.烏金仁波切靈修回憶錄》這本書,我的心頭便湧現一股莫名的感動。身為一個長年對東方宗教文化深感興趣的台灣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深入理解那些飄渺玄遠的修行法門,尤其是藏傳佛教的深邃智慧。這本書的封面 design 簡潔而充滿力量,那淡淡的色調與意境,彷彿預示著一趟心靈的旅程即將展開。我期待著,能夠透過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親身經歷,一窺那些傳說中的「大成就者」是如何在塵世的喧囂中,尋得內心的寧靜與解脫。文字,總是擁有跨越時空的魔力,我相信這本書的文字,定能觸動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角落,引導我重新審視生命,探尋那些生命中真正值得追求的價值。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書頁,讓文字的光芒照亮我的靈魂,開啟一段未知的學習與成長。
评分我對《大成就者之歌:传承篇─祖古.烏金仁波切靈修回憶錄》的期待,更多的是對「歌」這個字眼的想像。修行,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是沉重的,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與犧牲的。但「歌」卻帶有一種輕盈、流動的美感,彷彿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與自在。我好奇,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回憶錄,是否會透過一種更加詩意、更加感性的方式,來呈現他的靈修之路?是否會有一段段動人的故事,訴說著他如何在生命的起伏中,唱出屬於自己的生命之歌?在台灣,我們常常讚嘆那些能夠將平凡生活過得有聲有色的人,而我相信,真正的「大成就」,或許就藏在那一首首充滿生命力的「歌」之中。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那份超越苦難的喜悅,以及對生命無限的熱愛。
评分當我看到《大成就者之歌:传承篇─祖古.烏金仁波切靈修回憶錄》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些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寧靜而莊嚴的寺廟景象。雖然我從未親身踏足那片土地,但透過文字,我希望能感受到那裡的氛圍,體會到那份古老而神聖的智慧。祖古.烏金仁波切,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了傳奇色彩。我期待,這本回憶錄能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這位傳奇人物的內心世界,了解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大成就」的。在台灣,我們崇尚「學以致用」,我希望透過這本書,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能將其中的智慧,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讓我的生命變得更加有意義。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份心靈的啟迪,一份面對生活挑戰的力量,以及一份對生命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作為一個對佛教教義雖有初步了解,但仍感到困惑的台灣讀者,這本《大成就者之歌:传承篇─祖古.烏金仁波切靈修回憶錄》的出現,無疑是一劑及時雨。我常常在閱讀經典時,感到文字的深奧難懂,彷彿隔著一層紗。但如果能從一位真實的、有著豐富人生經歷的大成就者的角度去理解,那將會是截然不同的感受。我希望,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回憶錄,能夠用一種貼近人心的語言,分享他修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那些他在面對困難時的態度,他在體悟智慧時的喜悅,甚至是他可能經歷過的掙扎與徬徨。這些真實的記錄,將有助於我理解那些抽象的佛教概念,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生活指引。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通往靈性成長道路上,一個可靠的嚮導。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传承篇」讓我聯想到,這不僅僅是個人靈修的記錄,更是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產的傳承。在台灣,我們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而這本書恰恰展現了,一位偉大的傳承者,是如何將其畢生的修行體悟,如同甘露般傾注於後人。我特別好奇,在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回憶錄中,是否會描繪出他與上師之間的互動,那些深刻的教導,以及他如何將這些教導內化,並最終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大成就者。這種传承的過程,往往充滿了挑戰與考驗,但也正是這些磨練,才成就了真正的智慧與慈悲。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在複雜的世界中,保持一顆純淨的心,並將善的種子播撒出去。這本書,或許能為我這個在都市叢林中努力尋找方向的靈魂,提供一份溫暖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