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钟朝嵩
荣膺
1.荣获第二届国家品质奖(1991年)
2.荣获中华民国第十届品质管制个人奖(1973年)
3.应聘为韩国规格协会主持全国品管巡回讲座(1976年4月)
4.应聘为新加坡生产力局主持品管圈全国诊断及讲座(1982年3月)
5.获日本科学技术连盟(JUSE)感谢状,感谢促进两国品管交流(1982年10月)
6.获联勤总部总司令颁奖,感谢协助全面推行品管活动
7.获泰国品管圈?部颁奖,感谢协助泰国ICQCC-BANGKOK活动
8.获菲律宾品管协会颁奖,感谢支持及协助ICQCC-MANILA活动
9.主办1977年、1980年、1983年、1988年、2001年国际品管圈大会(ICQCC在台湾举行)
10.召集并主持中、日韩、泰、新加坡、菲律、印度、香港、马来西亚等九国代表组织(ICQCC ACOORDINATING COMMITTEE)
经历
毕业于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工学研究所,专攻品质管理,留日期间曾受聘于国际权威机构日本科学技术连盟担任讲师席,并随品管圈活动创始人 石川馨博士辅导日本着名企业多家,对日本式之经营管理有深入的研究与造诣。
1970年邀集学者专家,成立先锋企业管理发展中心,对工亮企业作经营管理专业辅导,促进国内及国际学术交流,且极力倡导推动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即面面品质管理(TQM)。
先后任教于台北工专、中原大学、成功大学工管研究所、中央大学统计研究所。着有基础品质管理、品质管理(全)、工厂实验计划法(Q-PAT)、相关与回归、如何推行品管圈活动、品管圈实际演练准化、品经体管理(QMU)等书。
曾受聘顾问辅导名企业包括台元纺织、台塑、台湾东电化、正新橡胶、福特六和、彰化银行、和成欣业、统一企业、华夏集团、福懋兴业、联华电子,等上百家公司。
第一篇 品经体管理的概念
第二篇 建构品经体管理体系的要领
第三篇 品经体的管理想法
第四篇 品经体管理推行实例
附录 评价项目
1980年正值我国经济的专型期,必须从重视短期利益为中心的经营转变为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并生产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企业才能在当时的竞争环境中持续发展,所以当时要推行TQM正是适当时机。
于是从1980年开始大力推行TQM。但推行TQM当中,发现很多企业内的中坚干部,如经理、课长等有些问题,产生许多困扰,使TQM的推行遇到阻碍。
很多企业内的中坚干部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不重要的工作上,未能发挥全部的能力,且只付出部分的力量在工作上,使得部门别管理显得非常的弱,有些凌乱而无头绪,且感觉工作压力大。因此推行TQM时发生困难。
所以要推行TQM成功,必须先从强化中坚干部的功能,提昇中坚干部的经营及管理水准,使部门别管理能更加坚实着手。
有鑑于此,本人才把多年来在各企业指导SQC、QCC、TQM、的经验中,认为在部门别管理中比较重要、比较有效的品管体系、手法等,整理成不管是大企业或中小企业能适合的部门别管理的完整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品质经营体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Unit System)」简称品经体管理(QMU管理)。
希望能透过品经体管理,革新中坚干部的意识,使TQM的推行不致停滞不前,而能顺利的全面推动,发挥TQM的真正功效。
本书把本人1992年出版的「QMU管理」着作重新整理、编排、修定,及加入很多本人认为优秀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管理概念及做法。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品经体管理的概念,第二篇建构品经体管理体系的要领,第三篇品经体的管理想法,第四篇品经体管理推行实例,附录部门评价指标。
第一、二、三篇是本人将多年来研究和指导各企业的经验及心得所整理而成者。其主要内容包括要做好部门别管理的基本原则、原理、概念、想法及具体的实施要领。
第四篇是将实际推行品经体管理的企业其推行实施的经验,在全国品质管理大会上发表出来的内容,加以节录而成者,在此要特别感谢这些发表者的赞同才得以编入此书中。
本书最好是配合本人所着「全面品质管理」一书,二者相互研读才能更加体会出QMU管理及TQM的真谛。
本书仓促中付梓,如有疏漏之处尚祈不吾赐教指正。
钟朝嵩 谨识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创新思维的火花”的书,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讲一些理论,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点燃创新的火花。作者擅长将复杂的概念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并且提供了许多可以直接应用的方法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跳出思维定势”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联想、类比来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甚至是如何故意制造一些“麻烦”来激发大脑的活力。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幽默风趣,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都发生了转变,更能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可能性。我开始尝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想法,也更愿意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思维的“按摩”,让我感到轻松愉快的同时,也充满了力量。
评分我对“学习方法论的进化”这本书感到非常惊喜。作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倡导者,我一直在寻找更有效、更科学的学习途径。这本书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学习技巧,而是从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学习”这个过程的本质。作者将复杂的学习理论,比如“刻意练习”、“间隔重复”、“费曼学习法”等,都进行了非常生动的解读,并结合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实践案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章节,它让我明白,真正高效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是要懂得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本书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技术来辅助学习,比如各种高效的学习App和在线平台,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式充满了期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知识挑战,成为一个更优秀、更具适应性的学习者。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情绪管理大师之路”的书,简直是我人生中的一盏“指路明灯”。我一直以来都饱受情绪波动的困扰,时而喜悦,时而沮丧,常常因此影响到我的工作和生活。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科学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为我揭示了情绪的奥秘。作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各种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比如焦虑、愤怒、恐惧等,并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和调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认知重构”的练习印象深刻,它教会我如何识别和挑战那些导致负面情绪的非理性信念,从而改变我对事物的看法。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正念练习的重要性,通过冥想和呼吸训练,帮助我们更好地觉察和接纳当下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情绪的理解和掌控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情绪的奴隶,而是能够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活得更加平和与自在。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艺术”的书籍,这本书对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的“甘霖”。长期以来,我一直觉得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都被各种琐事缠身,重要的目标总是被搁置。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时间管理框架,从如何设定清晰的目标,到如何分解任务,再到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都做了非常详尽的阐述。作者强调的“番茄工作法”和“GTD”理念,对我来说尤其具有操作性。我尝试着将书中的方法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惊喜地发现,我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而且不再感到那么焦虑和疲惫。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克服拖延症的心理学技巧,这对我这个“拖延症晚期患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明白,拖延不仅仅是懒惰,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而这本书恰好提供了克服这些障碍的钥匙。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拥有了一本“时间魔法书”,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也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我只能说,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沟通技巧”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沟通就是把话说清楚,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的学问。作者通过大量贴近现实的沟通场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沟通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应该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沟通策略。书中关于“同理心倾听”的讲解,让我深受触动。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忽略了真正去理解对方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倾听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复述、提问来确认理解,以及如何在对方情绪激动时保持冷静和建设性。此外,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导我们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又不带评判地理解他人的行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与人交往时,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也能更好地化解潜在的冲突,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